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

    丁平霞

    【摘 ? ?要】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媒介,深入融合并渗透传统文化,成为古诗词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深层次研究传统文化知识,并巧妙实施渗透;与此同时,还需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3-0083-02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巧妙渗透传统文化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教师要做好统筹设计工作,重整教学结构,并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综合素养。古诗词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元素,也是学习的重难点。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精神思想与文学素养,教师要依托古诗词,设计多种类型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并深入研究思考古诗的意义与内涵,为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有部分教师仍采用口头讲述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无法全面理解和体会。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下,教师可以引入信息教学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例如,在教学古诗词《次北固山下》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体会词句的情感表达。之后,教师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这首诗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只是表现江南美景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让学生进入小组讨论环节,各自发表意见和看法。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也会积极地融入诗词学习当中,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品鉴。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古诗的画面,教师可以通过电子教室系统,向学生播放《次北固山下》的朗读音频和视频,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分析,说明这首古诗的中心思想以及表达手法“这首诗主要是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课后,教师可以开展“诗词比拼游戏”,以默寫和翻译为主,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师会给予一定的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丰富教学形式,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诗词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承载着古人深远的智慧,也表现着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等,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对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与宣扬,深度融合课程内容,并借助多样化教学手段,通过课堂教学的全面展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确保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在古诗词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深入探析古诗词中所覆盖的优秀民族思想,并组织学生学习,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培养其综合素养,以适应当下教育要求。

    例如,在教学《过零丁洋》古诗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分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文天祥的介绍,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其次,需要着重为学生解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学生自主发言,如“我认为这句主要是用来歌颂作者的民族大义,也侧面表现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之后,教师会详细为学生解答“这句为千古名句,表现了诗人为国家民族慷慨赴死的精神”。期间,教师会布置一次“练习测试”,让学生划分词句结构,并注释一些字词。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组建“传统文化学习会”,并定期开展团体学习活动,如“经典诗词阅读分享会”,导入多类型的古诗词,让学生讨论分析,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或者,也可以开展类似“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活动样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进而使学生认同与弘扬传统文化。又如,在教学《出师表》中,教师可以下载一些电视剧片段,让学生观看感受“诸葛亮北伐的决心以及对蜀国的忠诚”。最后,教师需要总结概括,并指导学生课后自主阅读,深化民族意识,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结语

    总之,古诗词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渗透,引领学生深入挖掘思考,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使学生体会古诗词描绘的画面,提升艺术涵养。此外,教师还需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趣味性,利用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李晓旭.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分析[J].语文课内外,2019(05).

    [2]罗红宇.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13).

    (责编 ?吴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