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话剧中的平民视角研究

    任金凤,李枫

    摘要:杨利民是黑土地上一位出色的戏剧作家,在他的话剧中充分体现着普通人民大众的平民视角,始终用最原始的最平民化的角度塑造人物形象,如特定时期的石油工人,工作在第一线的知识分子,以及独具个性的“边缘人”形象。众多作品中的不同类型人物形象无不淋漓尽致的体现着作家创作中的大众化角度。

    关键词:杨利民;话剧;人物形象;平民意识

    大庆话剧始于60年代初,从最初描写石油工人的艰苦创业到现今表现大庆人的日常生活,剧作家们都根植于普通大众的生活,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从关注平民的角度表现各类型的大庆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杨利民剧作中的大黑、洛明、黄子牛等。通过梳理杨利民的剧作,发现他始终以平民视角进行创作,众多人物群像着重表现为两类:石油工人和平凡的小人物。

    一、 生活经历决定平民视角

    在东北众多作家里,杨利民是很有特色的。杨利民的很多作品中都有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无论是井场的石油工人,还是高层次的知识分子,或者是生活底层的贫民,这些小人物的选取都显示了杨利民在通过平民视角来关注平民生活。杨利民话剧中普遍存在的平民生活与作家本身的经历和所生活的时代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杨利民于1947年出生,十七岁便到了大庆当了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这就决定了他话剧中多以普通石油工人为主人公。在此后的很多年中,他兢兢业业的劳动,后来由于艺术才华不断被发掘,他进入了油田的文化宣传部门,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编导,由此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在做编导的那段时间内,他把对油田无限的、丰富的激情转化成了创作灵感,先后创作出《呼唤》、《黑色的玫瑰》、《黑色的石头》等,成为了东北地区名声响亮的剧作家。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于不惑之年告别妻儿远赴中央戏剧学院攻读文学硕士。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他从一个本土的作家脱胎换骨为一个有更深的情怀和感情的剧作家。在几年的学习时间内,他又创作出了与以往作品截然不同的新剧作——《大雪地》和《大荒野》,这两部剧使他顿时名声斐然。杨利民生活在一个剧烈斗争的时代中,这使他的创作灵感不断的喷涌着,使他把目光深深地投射在底层人民的生活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并从中挖掘深刻的社会现象。

    二、平民视角的基本表现

    (一)石油工人朴素的崇高

    杨利民的大多作品都带有石油情节,石油工人也成为了他笔下的常客。《黑色的石头》就把普通的石油工人写成了剧作的主角,反映了在石油第一线的工人们普通而又单调的生活。故事的地点是三江平原上,蛮荒却厚重的土地上生活着这样的一群石油工人,他们是平凡普通的人却又做着不平凡的事。这里有很多平凡人的形象:性格沉稳的石海,憨厚的老兵,忍受力强的秦队长……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却共同生活在一起。这部话剧能让很多石油人产生共鸣,因为所描写的都是他们所熟知的生活,很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话剧虽然描绘的是普通石油工人的生活画面,但作者的立意角度却不普通,作者把目光投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表现石油工人们的生命状态,显出了杨利民对石油工人生活的感知和体悟。

    《地质师》是杨利民以石油为题材的话剧中广为称赞的一部。《地质师》讲述了六十年代,几个地质大学毕业生30年的人生经历。在这部话剧的创作上,作者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把回忆整合起来,又条分缕析的进行梳理,并把目光放到一个时代的高度,在横向上拉长时间,把三十年的人生经历浓缩精炼到一部话剧中,用普通老百姓讲故事的方式来叙事。作者把洛明、罗大生、刘仁、卢静、曲丹等人物,塑造成了典型的形象。在这部话剧人物的塑造上,作家把目光从宏观转成微观,着重描绘各个人物性格上细微的差别。主人公洛明和罗大生同是地质学院的学生,是很要好的朋友,两个人还都渴望着成为一名地质师,为祖国的石油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作家把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细节来描绘而不是大环境下的显著差异。话剧中的很多情节都体现着二人的不同,比如第一幕中,是这些大学生的一次聚会上,时间是毕业前夕,地点是女同学卢静家中。同学们对未来高谈阔论,激情澎湃。罗大生鼓励同学们要“天天向上”,一心想成为优秀地质师的洛明却说“应当天天向下”。这句话隐含了二人迥然的性格,一个活泼向上,一个踏实务实,同时也不禁让人们思考他们未来的人生是否会南辕北辙。罗大生在参加工作后不久,因为种种机会及对高位的向往,很快就调到了北京。而“天天向下”的洛明却心甘情愿的扎根油田,为油田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对工作是如此的不同,对待爱情更是相反。他们两个都喜欢卢静,洛明觉得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而罗大生却把爱情放在了人生很重要的位置上。但与众不同的话剧在处理人物上必然不会循规蹈矩,罗大生这样一个一心向上爬的人却不是一个反面角色,他依然关心同学,对生病的同学悉心关怀,尽自己的一分心意。这样一个塑造人物的方法取得明显的效果,不落俗套却深入人心,把普通人的心理明明白白的描写出来,真实而可信。这些细致的描写和并不显山露水的表达,都是在一种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表达出来的,话剧并没有什么波澜起伏的事件,也没有明显的冲突,却依然给人心灵的震撼,这种震撼来源于共鸣,来源于贴近生活的温度。《地质师》充分证明了“一个人一辈子认认真真做好几件事情就非常伟大,伟大来自平凡”这句话,这句话在洛明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话剧的高度也在此展现出来,立足于普通的生活却有着深层次的意义。

    杨利民话剧的平民视角还体现在语言的锤炼上,他并不依赖于华丽的辞藻,而是运用质朴风趣,有着浓厚东北风味儿的语言,幽默并且具有亲和力的东北方言使话剧的地域性凸显了出来,朴实的语言也生动的展示了普通人的生活,在浓厚东北味的方言环境中,让读者切身实地的感受到人物豪爽豁达的性格。比如在《黑色的石头》第一幕第一场中,大黑是一个二十六岁的钻工,与一个瘦弱无力的十八岁小钻工的对话极富有特色。

    大黑:穷白话啥?打水去!

    庆儿:嗯

    大黑:带上盆儿,把饭捎回来。

    庆儿:嗯哪![1]

    这种浓浓的东北味的语言,如果不是作家亲身的经历和岁月的沉淀,以及对底层的劳动人民真切的尊重和热爱,是不可能如此明显的体现出来的。

    (二)小人物折射的时代烙印

    除了石油工人,杨利民话剧中还塑造了一系列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通过对他们的生活与命运的关注,展示了那个时代的一角。

    《大雪地》这部作品是杨利民话剧创作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和转折点。这部具有独特思想艺术风格的剧作,再一次完整地展现了社会底层中的一个小人物形象。作家在特定时期的历史潮流中,成功的塑造了黄子牛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平民形象。

    黄子牛是一个农村小伙子,后来参军转业后当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在30多年的工人生涯中,他勤劳朴实,任劳任怨,干过很多工作,比如做饭、修鞋、养猪等等。就是这样一个勤劳朴实的人最大也只做过班长。他的性格乐观向上,乐于助人,工人们都很喜欢过他,并且用“我们只有一个黄子牛”这样的话来评价他。这就是黄子牛,一个典型的普普通通的60年代工人。杨利民让黄子牛在大雪地里徘徊、叹息,让他在隐约地看到一点希望之后,在荒原狼凄厉的叫声中默默地死去,这正是主人公悲剧人生的必然走向。[2]

    《大雪地》从头到尾细致的描述了黄子牛从青年到老年的人生历程,展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的心路历程。话剧在小人物小事件的悲欢离合中批判了那个特殊时代的极左思潮和封建观念对人的毒害和腐蚀。话剧见微知著,以小见大,通过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折射出整个社会扭曲的价值观,作家为普通人的个性自由和心灵的解放发出了热切的呼吁。

    杨利民话剧中的人物形象,没有塑造成寻常意义上的典型,故事中没有什么领导商人的发家史,也没有什么浪子回头的江湖故事,都是些不好不坏的普通人。作家把自己深情的爱泼洒在这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身上,并从他们身上发现生活的美 。作家把深沉的目光投射在最广大的人民身上,因为他明白,只有脚踏实地的关注生活,关注平民,才能真真切切的反应最真实的生活,这是作家平民意识真正的来源。虽然作家也描写了这些勤劳朴实的普通人的缺点和不足,但作家更多的是对他们的赞美,对普通人的平凡又崇高的人性的赞美,一种纯朴的赞美。作家心中一直有一种爱,这种爱不是没有根基没有源头的,而是根植于最真实的生活经历,来源于情感最丰富的内心深处,这种爱是给劳动人民的,广大辛勤劳动却一辈子平凡的劳动人民。这种爱反映了作家朴素真诚有着深刻内涵的审美最求。真实的生活充满着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人物迸发着真诚的激情,真诚的激情造就了作家深沉内敛的性格,深沉内敛的性格炼化成了朴素的文笔,朴素的文笔映照在作品中又使他的平民意识产生了不平凡的光彩。他的剧作不追求什么惊险曲折,不讲究什么传奇性,不堆砌什么华丽的辞藻,[3]不故作惊人之笔,不在意形式上的刻意雕琢,他只是以自我真情实感的态度反映生活。伟大的艺术和艺术家总是朴素自然的,贴近生活的,是和最平凡的人结合在一起的。杨利民话剧的朴素洗练是他平民意识的最佳体现,他笔下的人物也充分地体现了自己最深沉的平民情感,是真正艺术才能的显现,也是其艺术发展的潜在力量。

    参考文献:

    [1]杨利民.杨利民剧作集[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2]宋宝珍.荒原启示录——杨利民剧作(大雪地》与 (大荒野)的戏剧意象及总体倾向[M].中国话剧研究 (七),1994.

    [3]林泉.大雪地大荒野上的大风歌——杨利民话剧作 品评析[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4).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