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古文东
摘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主要教育目标。在这五个方面中,“德”是最重要的,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当代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在初中阶段,德育工作的效果也是评价班主任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可从如下方面入手: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提升初中班主任个人能力;丰富德育内容,树立正确德育目标;采用多样化的德育方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在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不断发展的新形势背景下,社会对于高新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而教育承担着培养国家需要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求高新人才的主要阵地。不仅如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于德育工作越来越重视。而处于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中一定要保证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这种情况下才能够使得德育工作能够为学生更好发展奉献坚实力量。因此,应重视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进行分析。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现状
德育是初中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上要不遗余力,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但是当前一些初中班主任的实际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德育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班主任个人能力有待提升
在初中阶段,学生在校期间,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所以,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他们的个人能力与德育工作的效果有直接的联系。初中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不少学生喜欢模仿别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但是一些初中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不够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且对学生非常严厉,无法对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有一些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方面空有一身理论,无法在实际中有效地应用,德育内容空洞乏味,与初中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情况存在严重的偏差,这对学生的成长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2、德育方法不够多样化
在学科教学中,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德育工作中,方法也十分重要。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对理论层面的说教比较抵触,但是部分初中班主任经常使用说教式的方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不注重学生的精神状态,这种落后的教育方法无法有效地发挥出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和倦怠的态度,严重削弱教育效果。
二、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建议
1、加强班主任的自身综合素质,奠定良好德育工作基础
首先,班主任应注重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学习内容应该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思想等经典著作,这对班主任解决在德育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十分有帮助。不仅如此,还能够向学生传达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引导学生能够积极面对人生。另外,针对初中班主任而言,文化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值得班主任注意的是,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做到力行传统美德,如:孝顺、诚实、礼貌以及朴素等。
例如:在进行日常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班主任应仪表干净整洁,着装简洁大方,并且还要将谦逊礼貌充分表现出来。其次,针对学校而言,应注重建立在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基础上设置相关规章制度,进而树立良好的教师风范,调动教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能够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最后,班主任还要注重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德育工作开展策略以及手段,这种情况下能够保证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换位思考,懂得宽容学生。班主任和学生之间毕竟是两代人,不仅如此,班主任以及学生之间存在着学识不同、生活经验以及生活阅历不同、各方面能力以及修养等存在较大程度上的差异,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差异,这种情况下则导致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存在的思想以及观念存在差异,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是不同的,基于此,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果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没有做到换位思考,运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学生,那么这种情况下德育教育工作并不能够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而如果教师从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那么这种情况下能够拉近班主任以及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拉近学生以及德育之间的距离,以此能够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2、通过实践活动开展道德教育
班主任要充分运用实践活动的形式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在实践活动当中,学生身体力行投入具体的活动中,能够在活动环节体会到树立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同时,运用实践活动的形式,也可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例如,在“雷锋日”活动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雷锋,做好事”的主题活动,运用实际行动,让学生投身帮助他人的集体活动当中,让学生在集体活动当中树立道德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给老人扫地、洗衣服、洗头,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尊敬老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班主任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参加社区义务劳动,帮助打扫社区卫生,从而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以及社区工作人员工作不容易,让学生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生活,促进学生的环保意识;班主任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组织学生开展纪念馆参观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历史,通过对纪念馆的参观和对相关影片、视频的观看,学生就能够认识到国家强大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生身体力行的相关实践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中领悟相应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同时要更新德育理念,丰富德育形式,利用高效的德育工作,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推动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郑伟秋.创新思路,立德树人: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56-57.
[2]王和.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0(08):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