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属学会发挥科技导向功能促进科技成果应用
杨书卷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既是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主动选择。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协努力打造“科创中国”服务品牌,发挥科技社团人才聚集、信息资源广泛等优势,实施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行动。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落实“科创中国”建设工作有关部署,依托全国学会组建科技服务团,围绕优化组织机制、技术服务、高端智库咨询、技术交易、项目落地五大任务开展工作,同时对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科技经济融合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和交流,深入挖掘了一批典型案例,着力探索科协组织服务力与智力集成力、科技社团内生发展动力与政策环境力、社会资本力的有机结合路径,促进学会与产业之间、科学家与企业之间的结合,团结引领科技界服务企业和地方产业发展,形成创新发展的学术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现专门设立“科技经济融合研究”栏目,将部分优秀案例予以刊登,以飨学会,共谋发展。
[摘 要]国内冶金行业供应市场千变万化,下游市场竞争激烈,加强科技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成为迫切需求。中国金属学会作为冶金行业的科技组织和中立的非营利性组织,发挥组织协调优势,以专题技术推介会、联合攻关国家科技项目、创立联合研究中心、建立网上创新服务平台等成为主要的服务模式。通过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产学研协同的工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冶金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技术创新 成果转化 科技评价
[中图分类号]G3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596(2020)10-0051-04
近年来,我国冶金行业在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之下,对行业技术创新的要求不断提升。相关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新技术成果的应用表现出较强渴求,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一些优秀成果却“养在深闺人不识”。为突破信息壁垒,促进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中国金属学会发挥专业性和横跨性优势,以科技成果评价为基础,以技术研讨和交流、信息推介宣传、组织科研攻关为手段,在全行业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努力发挥行业科技导向作用,推动冶金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中国金属学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主要做法
(一)以科技评价为抓手,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打好基础
对科技成果的技术先进性、成熟度和市场价值的认可,是企业运用先进技术的前提。但长期以来,由于技术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不少企业缺乏对新技术的识别能力,限制了行业内新技术的推广。中国金属学会为了实现促进行业科技进步的愿景,以科技成果评价为突破口,从制度建设保障、能力建设和规范评价程序等方面入手,积极开展科技评价,2013—2019年共计完成了近160项冶金与新材料领域的科技成果评价项目,取得了宝贵经验。由于金属学会的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科学严谨、独立公正,在行业内得到一定认可,初步确立了学会作为科技评价第三方的地位。学会以此为基础,积极推进科技评价服务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有机衔接。
(二)以专题技术研讨和推介会为形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
中国金属学会在深入分析调研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召开专题性生产技术会、专项技术推介会和相关科技成果展览,及时向业内企业推介先进技术,发挥行业科技风向标作用。
例如,我国高炉长寿与炼铁高风温技术较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2012年,中国钢铁企业有十几座高炉因破损引起事故和停产,为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中国金属学会同年在北京召开“高炉长寿技术和高风温热风炉技术研讨会”,通过研讨达成共识,形成系统的实践研究结论。此次会议,受到钢铁企业的高度赞扬,对于推动我国高炉长寿技术和高风温技术的应用具有积极作用。
近年来,中国金属学会已先后召开了25项关键共性技术推广应用的研讨推介会。其中,“全国高效少渣炼钢新工艺研讨会”推动钢铁企业采用少渣炼钢新工艺,被宝钢、武钢、莱钢等20多家钢企采用,实现了高效、低成本、低排放清洁炼钢生产。
2019年,“全国冶金焦化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钢铁企业、独立焦化企业、科研院所、大学院校以及环保工程技术等相关领域,共计60余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及科技人员170余名代表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并达成共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以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为手段,宣传优秀技术成果
为了让广大会员充分了解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科技进步的新进展和新的科技成就,促进钢铁行业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国金属学会组织编撰了《冶金工程技术领域科技新进展——基于2013年—2018年冶金科技成果评价情况的报告》,深入宣传报道科技成果,以科技新进展的形式介绍和宣传了近30个科技新成果动态,让大家了解到钢铁行业各领域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所在,并能准确把握行业目前所处的创新水平,引导行业科技进步。
学会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的形势,开展了2019—2020年度钢铁行业绿色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的征集和发布工作,共征集了160余项关键共性技术成果,一方面通过“冶金与新材料产学研服务平台”进行推介,另一方面形成《钢铁工业绿色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成果汇编》,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发挥中国金属学会在科技抗疫中的作用。
(四)以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为依托,促进产学研协同創新
中国金属学会多年来通过分析研究,努力从战略上把握行业科技发展方向,联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1年向国家科技部提出“开展高炉炼铁CO2减排与利用关键技术开发”的建议,并得到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被列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