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媒体的公共艺术传播生态构建
郑芳霞
【摘要】基于移动互联、大数据、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新技术的智媒体对当前高校公共艺术传播带来极大冲击,智媒体情境中公共艺术所含括的技术的广泛开放、艺术的交叉衍生、學习者的群体归属、传播的自由跨越等各维度特质,契合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生态体系构建的内在需求。在实践策略方面,应在观念上以“一体化”开启新的发端,在资源上以“优先、共享”撬动快速发展,在技术上以“三智”特性构建自循环生态。
【关键词】智媒体;公共艺术;传播;生态构建
中国最早的公共艺术传播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礼”“乐”,它是实现民众教化,维护国家秩序的重要形式。在现代社会,公共艺术逐渐成为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人格的个体化成长方式。公共艺术受众最广、影响最大,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青年一代作为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社会力量,其艺术价值观及鉴赏力基本是在大学时期奠定的。但目前高校公共艺术发展较为薄弱,亟须补齐短板。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体快速深化转型,并对公共艺术传播生态产生了深刻影响。无论是社会范畴还是高校领域,新媒体技术对艺术传播都存在着代际传导的迟滞。针对高校公共艺术传播所面临的冲击和困境,智媒体的特性能更好地契合其发展改革的内在需求。本文尝试将智媒体引入公共艺术传播生态构建,对智媒体迎接传播范式转变、提升公共艺术传播质量等进行研究。
一、智媒体概述
《智媒体:新物种在生长》一书指出,“智媒体是以算法重构、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的媒体模式,是智能、智慧、智力的融合、再造与重生。智媒体的智能性使其能够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功能提升建立用户连接的针对性:智媒体的智慧性使其可以利用移动互联、VR、AR等技术实现交互对话,及时捕捉用户需求:智媒体的智力性基于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具备较高程度的智力,使媒体自身能够自我进化、自我发展。
以工具和技术的变革为起点,传播生态经历了传播媒体的改变、传播模式的改变、传播形态及结构的改变。智媒体的发展在高校传播生态引起了新一轮智慧校园、智慧课堂、个人画像、学习雷达图、学业预警、诊断评价等传播系统的变革。但是在公共艺术领域的传播中,体系建设、测评制度、质量监测等尚不完善,兼之艺术本身的自由灵活特性,智媒体在公共艺术传播领域的生态构建近乎空白。
二、高校公共艺术传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初,蔡元培提出“美育”的概念,认为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培养。艺术传播是美育的核心,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在许多高校,公共艺术传播处于弱化境遇。
(一)以就业为导向,艺术传播边缘化
普通高校以就业率为导向,以专业、实践为重,突出体现课程与岗位对接,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等特点,人文素养类课程往往被弱化。虽然自2000年以来国家相继制定了全国学校公共艺术传播的发展规划、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及推进学校公共艺术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列出了影视、戏剧、书法等八大艺术鉴赏课程,但在实际中,依然存在重实用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课时被挤占或者缺失等问题。
(二)以专业为核心,公共艺术形式化
教育部要求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中部省份为例,调查数据显示,60%-70%的高校不能满足公共艺术教育督导评估指标。除了部分学校教师有岗有编,还有部分有岗无编,很多高校只能到一些艺术学院聘请兼职教师。这些艺术专业教师进行公共艺术传播时,视公共艺术为小菜一碟,不了解、不钻研公共艺术传播的目标,更不愿认真研究学习者的特点及传播效果。往往是随心所欲地欣赏几幅名画、几首名曲、几段名剧,使得公共艺术传播成为毫无意义的“花瓶”。
(三)以书本为主体,传播资源单一化
艺术本应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自媒体时代,人人即观众,人人即演员,各种资源呈现多元化、实时化等特点。而高校公共艺术的传播,还是传统形态占据主导,传播资源与二十年前基本无异,艺术实践较少而且零散随意,很难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以讲授为主导,新型媒体缺失化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艺术的形态,也带来了艺术观念和实践的深刻变化。智媒体时代,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到传播效果等各个环节都将经历“AI+”带来的变化,自媒体使年轻一代以极具创造性的思维,能够欣赏、传播、创作出奇特新颖的艺术作品。但具体到公共艺术传播,还处在智媒体技术的荒原,无论是传播手段还是创作手段,都较为原始和初级。公共艺术教育与地域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在大多数普通高校中,基本还都以传统讲授为主要手段,以概略鉴赏为学习目标,即便是像影视等艺术形态,也缺乏对技术元素的审美关注,更遑论主动将新媒体技术与艺术交融了。
三、智媒体情境中公共艺术传播的特点
与其他学科传播相比,公共艺术传播与智媒体的结合是一个需要深拓的领域。2019年,教育部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探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立足智媒体来审视传播链中信息源点呈现、传播路径、需求驱动、交互选择、身份转换等不同元素,笔者认为公共艺术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一)技术引入的广泛开放性
相比艺术学科,其他学科具有传播技术手段的闭环形态,太多技术元素的引入,有时反倒形成信息干扰。而艺术传播因本身的开放性和复杂性,适用于其他学科的技术呈现方式难以满足需要,对于新技术期待有更加综合、更加适配的表现形式,始终需要以一种超链接的姿态,应对艺术面向技术环境发出的各种超文本样态。同时,这也意味着需要投入更高的经济、时间、空间成本。
(二)艺术发展的交叉衍生性
艺术在新媒体环境下具有跨学科、跨媒介等特质,就传统绘画、舞蹈而言,在艺术形式上就有摄影与绘画的结合,在媒介运用上有运动捕捉与视频合成、虚拟现实,等等。对于本就源自媒体艺术的电影、动漫等,需要更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更细致的分工协作,在信息技术领域也相应衍生出了技术哲学、信息艺术、互联网媒介等新型关注点。
(三)学习者的群体归属性
艺术传播的共情与实践是区别于其他学科传播的重要特征,不单纯是个体自身理性地获取和应用知识。艺术的情感性映射到媒体传播即为社交性,能引发人一物、人一人的情感依赖和寄托。智媒体虽然不需要为公共艺术传播提供专门的社交类App,但需要根据受众的兴趣,智能推荐相关人群的社交平台及朋友圈。艺术的实践性,使得学习者身份可能转变为创作者和表演者,传统“一对多”的传播变为“多对多”,每个人与其他受众进行交流探讨时,以集体智慧协同发展,在传播通道中产生信宿与信源的循环。
(四)传播路径的自由跨越性
智媒体的大数据和超链接状态,可以实现内容和形式突破时间、空间二域限定的自由跨越。而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的交融,使传播者、受播者在虚拟空间形成自我拟像,实现思维全时共存的自由跨越。
四、构建公共艺术传播良好生态的策略
(一)观念为先,以“一体化”开启公共艺术传播良好发端
一是强化艺术育人的全局观,搭建“一体化”联动机制。公共艺术传播是培根铸魂的工作,目标不是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演员等,也不是单纯地训练唱歌、跳舞、绘画等艺术技能,而是通过各种类型的艺术形式,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鉴赏能力,培养其热爱美、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兴趣。艺术传播并不是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的存在,往往对其他学科具有激励和推动作用,是浸入式的。高校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重视公共艺术传播工作,加强对公共艺术传播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艺术传播委员会和公共艺术传播中心,加强制度建设,科学合理地安排经费,建立“学校一二级院系一班级”三位一体的公共艺术传播联动机制。保证公共艺术传播工作有计划、有秩序的开展,将公共艺术传播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传播者强化媒体技术+艺术的审美观,迎接“一体化”挑战。如果说前述领导者艺术育人观念的更改,是“道”的改变,则媒体技术+艺术是传播者自身的专业决策,是“术”的改变。就传播者角度而言,影响新媒体技术融入公共艺术传播的障碍,一方面是适用于普通学科的现有在线模式不能满足艺术传播情感性、训练性、跳跃性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传播者自身对新媒体艺术的业务能力不够深厚。二者致使公共艺术传播无论从传播手段还是表现形态,都与信息化产生隔离感,当智媒体来临时便被预置偏见。对此,传播者需要樹立“媒体技术+公共艺术”观念,提高新技术敏锐度,利用智媒体环境弥补原有在线传播模式的不足。对于现有传播者传统艺术素养浓厚,但缺乏新技术基因的问题,依托专业艺术传播院系及信息网络服务部门,采取大力引进新媒体艺术人才、加强交流培训等方式,多角度强化内生力。
(二)资源优化,以“优先、共享”加快公共艺术传播提速
一是选择性开发智媒体环境下的公共艺术课程。资金实力不足、缺少技术基因、体制机制不畅是制约高校公共艺术传播发展的三大因素。在实际操作层面需量力而行、择优发展,综合考虑受众爱好、受众范围等因素,集中资源选择某几门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智媒体专业实训室,优先保障通用设备,便于各门艺术课程都能使用,发挥基础设施最大效能。精选某类艺术传播专用设备,提升教学体验感,打造示范亮点。
二是借力外部资源扩大生态体系。在“互联、共享”时代,新媒体技术快速迭代,高校自身的能力、精力、财力终有限度,难以一己之力跟上商业化的社会分工协作,故必须走出校园整合多种资源,实现传播质效倍增。在信息化底层支撑层面采取技术外包、设备租用、资源云共享。在新媒体艺术表现层面采取部分专题外包,由专业机构提供前沿性、独特性教学。在艺术作品赏析层面与博物馆、美术馆等保持联系,组织专题参观或邀请馆方专家开办讲座。通过外部资源多重整合,实现经济集约效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双师型”传播实践。
(三)智媒驱动,以“三智”特性构建公共艺术传播自循环生态
智媒体的智能、智慧、智力特性,是驱动公共艺术传播自我生长的核心,必须从“三智”出发,挖掘公共艺术传播与智媒体的增长极,最终构建起推进传播变革的正向自循环生态体系。
一是强化智媒体在艺术传播中的生产力。智媒体情景下的公共艺术传播,不是各种媒体设备和软件的堆叠,而是要以“智”为统领,将传播线、生产线整合为共生平台,单点登录、数据共享。公共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不是仅停留在理论性赏析上,而是要培养更多有实践能力的业余爱好者,在智媒体环境,要充分利用传播力和生产力,对教学素材和学生作品实现“一次采集、多元加工、多次发布”的智能生产和传播平台。
二是升级多元融合的在线传播模式。首先,扩展平台内容架构组成模式。经过近几年的积累,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平台、各家商业机构的课程平台以及高校自建网络课程已经非常丰富,几乎涵盖所有学科课程。现有内容架构主要采取OGC(Occupat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职业生产内容)模式,艺术传播因受众即为创作者的双重身份特性,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模式有强烈需求,网络传播平台今后应注重OGC+UGC资源的有机融合。传播者以专业化、精品化、垂直化打造头部内容,学习者因“认知盈余”而自发共享,参与内容生成与发布。其次,提升平台智能匹配算法和邻近领域推送能力。对海量资源进行整合、认证、管理、记录,在信息初级利用上避免资源沉没和资源过载两极现象。智能算法对个性化搜索和个性化推荐进行综合建模,在信息高级利用上避免单一向度而陷入技术与自身偏好共同编织的“信息茧房”,通过学习者立体画像提供多维个性化信息和数据服务。最后,注重媒体终端多元化,既有适应课堂场景的全媒体综合呈现,也开发侧重于交互式、碎片化的手机简捷场景,提高用户参与度和满意度。
三是重视自媒体引流宣传。公共艺术传播在智媒体时代,应与用户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应鼓励高校及教师在社交类平台、短视频平台设立官方及个人账号、开通小程序,营造艺术熏染氛围,增强学习者黏性,扩大潜在受众,将公共艺术传播从课内扩展至课外,从校内扩展至全社会,以教学模式的转变推进传播结构的改变。
在构建智媒体时代艺术传播生态过程中,我们也要警醒,在将新媒体视为手段的同时,一方面,注意“媒介涵化”效应中媒介自身逻辑对社会文化形态的深层次渗透。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准备,迎接技术深度参与下艺术评价复杂化和艺术亚审美特征的思辨。
看见未来,才能创造未来,智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各个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高校的公共艺术传播一定要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把握好技术的“制作”和艺术的“创作”之间的平衡,因势利导,驾驭智媒体特性,从容构建良好的公共艺术传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