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无限,学无界

    刘小青

    【摘 ?要】

    语文作为一门感性的学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非常重要。自主学习要掌握方法,首先,教师要在学习之前预设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因为思考是自主学习的起点;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学生提出疑问是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的过程,这是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的必备条件;最后,知识要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让学生在课堂外发掘知识,才能让自主学习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途径

    语文课堂是一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鼓励自主学习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叶圣陶先生曾经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掌握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参与课堂过程,一方面学习到知识,另一方面学习交流、创造,以学知识为载体,立德树人。

    一、预设问题——思考是自主学习的起点

    《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预设问题往往能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预设问题体现在课堂开始之前,在正式教学知识时,先让学生进行自己的解读和理解。问题的趣味性,能否勾起学生的兴趣则关系到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生中要巧妙运用预设问题这种方法。

    在教學《望洞庭湖》这一首古诗前,在前一节课结束后向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自主阅读这首诗,可以不求甚解,但一定要说出这首诗歌读完后所感受到的作者的心情。在学习《望洞庭湖》课堂的开始,教师先让学生回答上一节课布置的问题。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快乐”“高兴”“轻松”“很自在”,不同的答案不一定完全切题,但是起码体现了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和思考。大部分学生的思考方向是正确的,都在向“闲适自在”这个方向靠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对诗歌的学习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讲解,而是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他们的理解能力、领悟能力、思考能力。这对于学生成长的培养是一种“正能量”。

    思考是自主学习的起点,而语文不是完全理性的知识,有很多感性的思考在其中,因此,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们的自主能力,首先就要预设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预设的问题必须关联性强、有趣味性,这样才能达到效果最大化。

    二、质疑精神——鼓励学生进行提问

    语文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想问题的方式方法往往更加多样化,这就如同著名的“一个黑点”的故事:同样的黑板上的一个黑点,让小学生猜,就可以猜出各种千奇百怪的想象,而年龄越大,知识层次越高的人来猜,反而思维越来越受限。质疑精神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拥有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台阶。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标准答案”的质疑。正如国外所说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没有什么答案是绝对权威的,教师也要开放思想,鼓励创新。比如在学习《普罗米修斯盗火》这一课时,教师对课文进行了解析,突出了普罗米修斯勇敢、正义与为人类牺牲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问:神明不都应该是有高尚的道德才能够成为神吗?佛教体系中的神都是功德圆满才能够成神,为什么故事中的宙斯会对人类这么残忍,还要惩罚盗火的普罗米修斯?教师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详细解读了希腊神话体系和佛教道教神仙体系,并说明了这个故事的内涵。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提出深入的问题,正是认真思考和吸收了知识的体现。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鼓励学生质疑。

    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都十分丰富活跃,因而会有许多不同于“正确答案”的想法,对于这些想法,教师不能完全抹杀,对于有依据的要给予鼓励,对于完全不着边际的则要否定这种想法的同时肯定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三、实践结合——重视课堂外的学习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书要和实践相结合,不仅重视课堂内的学习,还要重视课堂外在生活上的学习。实践中的学习,对知识的运用,是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的广阔舞台。在这一方面,教师要给予学生机会和空间,在布置任务、课堂教学时,要多与生活联系,不能让知识成为“空中楼阁”。

    在教学完《徐悲鸿励志学画》这一课时,教师先根据课标要求讲授了徐悲鸿是怎样在外国学生的看不起中奋发自强,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画家的故事,并解释了这篇课文的深意,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布置了一项任务,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名人,谁和徐悲鸿的经历相似,在我国被国外轻视的年代里为国争光。学生们非常积极的进行了搜集,找到了郭沫若、林则徐等著名人物。之后,教师专门组织了一堂课来让学生做“小老师”,讲述自己搜集到的名人的事迹。讲述的过程也是分享知识的过程,让每个学生都能获益。在这种课外学习模式中,学生不仅收获了课本外的新知识,还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知识要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自己动手获得知识。这个过程是丰富有趣的搜集、梳理与锻炼的过程。学生自己动手,加深了知识的印象,也在过程中掌握了分析、综合等学习方法,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课堂要成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语文的感性性质决定了语文课堂的自主学习会让学生受益匪浅,自主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吸收,更是对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是学生能够进行独立学习的标志。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所以,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教师还应该给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姜玉辉.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上),2016(06)

    【2】冯应东.小学语文高年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