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英语写作读者意识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在高校學生英语写作能力方面,良好的态度与学习意识能够促进学生水平的提升,并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成果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学生英语写作读者意识的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写作;读者意识;高校学生

    【作者简介】刘艳(1990.10.07-),女,汉族,湖北武汉人,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研究、教学。

    随着教学改革的迅速发展,高校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也成为新课改支持的项目,引起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思考。英语写作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想写好文章需要具备良好的读者意识。因此,为了提升高校英语教学质量,分析当前学生写作意识现状并指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十分必要。

    一、 高校学生英语写作现状

    很多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十分机械化,虽然能够学会基础词汇与知识,但是难以灵活应用于实际写作中,主要是由于英语写作兴趣不高,没有端正学习态度,并且思维水平不够,多数教师也没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指导,影响其英语写作能力的养成与发挥。因此,要想提升高校学生英语写作能力,需要利用有效的对策提升学生的读者意识,激发起其积极性,实现教学方式的科学转变,并充分利用课上与课后的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实现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高校学生英语写作读者意识的提升对策

    1.转变教学方式。在高等院校英语写作教学中,如果教师继续维持课堂教学的单一性,会致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大多数高校学生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而单调的教学模式难以获得他们的持续关注,不利于其读者意识的培养与提高。因而,适当增加课堂英语写作教学的多样性,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教师在进行高校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教学时,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思维习惯,有针对性的教学,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换位思考的形式将给定的英语写作题目从另一面进行分析,帮助学生锻炼正确的思维,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写作。在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加深他们对于英语写作的理解,充分提高课堂的活力,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写作内容的思考与理解能力,逐渐养成读者意识。

    2.合理安排英语写作任务。英语写作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很多院校却没有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甚至有的学校运用题海战术盲目的要求,这种做法严重压缩了高校学生自由活动时间,也无法让学生仔细体会英语写作真正的意义,导致其对于使用英语写作产生厌倦与抗拒的心理。同时很多学生难以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同一事物上,独立进行英语写作时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价值,更无法实现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减少课后作业,留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写作,增添英语写作的自由感性,使他们渐渐喜欢上这种独立写作的乐趣并真正发挥英语写作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安排适量的英语写作任务。例如,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通过英语的方式记录下来,也可以将每天的中文日记转换为英文书写,这样便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将读者意识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不断进行这样的英语写作练习能够有效增加其英语综合素质,从而不断提升学习的信心,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的积极性。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过去的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将重点放在单词的记忆、语法的理解以及阅读能力方面,对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如今多数学生写作难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加他们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在课堂上鼓励他们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引导学生通过英语的方式进行观点的表达,从而为培养学生读者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真正意义上学会英语,并提升英语水平。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英文对话训练,培养英语口语水平,为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要想进一步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读者意识,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是十分有效的,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重视,从而进一步实现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校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方面应注重诸多环节,才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学习效率,培养读者意识。同时要结合当前的不足以及实际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案改善教学质量,不仅能够更好地锻炼出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升学习的效果,也为其综合素养的增强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明华.小组讨论在高校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利用[J].学习周刊, 2019(27):111.

    [2]马磊.读者意识对于培养高校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性[J].教育现代化,2018,3(06):229-231.

    [3]撖为祖.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J].新课程(中),2019 (10):18.

    [4]高红东.数形结合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下),201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