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河”深浅,须问下“水”人
卓越
教师要教学生写好习作,坚持写下水文不可或缺。让学生习作前教师先下水,才能了解“水”的深浅,品尝习作的甘苦,这样习作指导才能导在点子上。经常写下水文,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而且能提高习作批改的水平,只有经常下水,才能知道学生在习作时的困惑,才能知道学生为什么无话可说,惧怕作文。经常写下水文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习作辅导,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才能博得学生的信服,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只有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学生才能写出一篇篇美文。
新课程提倡教师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我认为对习作教学而言,更需如此,体验式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的捷径。教师写下水文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体验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教学生写好作文,就应当坚持经常写下水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当做到。让学生习作前教师先下水,才能了解“水”的深浅,品尝习作的甘苦,这样习作指导才能导在点子上。
教师的下水文,是学生习作的引子,是学生习作的参照物。学生如果没有什么比照,作文也就可能胡乱地放飞。小学生习作不像成人那样有自己的主见,他们是处于模仿时期,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过于排斥模仿势必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停滞不前。一些专家认为:习作是从模仿学起的,学生起初不会作文,模仿多了,也就运用灵活了。
另外,教师写下水文,对自己研究如何进行习作教学是很有好处的。教师写下水文的过程,就是建构作文的过程。教师作文的心理与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如果能适时展现给学生,学生会受益匪浅。相反,如果一味地空泛指导,学生仍然无所适从,那样只能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而且部分学生心里也许会暗暗地说:“你给我们讲得头头是道,你自己写写试试啊!”这样,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也会大打折扣。
教师写下水文还是提升自己文化内涵的过程。教师不怕作文,才能培养出不怕作文的学生。大凡声乐教授,大多自己本身也是歌唱家;大凡游泳教练,大多自己本身也是游泳健将……所以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早已凭借一身不凡的“游泳技术”示范作文教学,用下水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习作教学中,我经常写下水文,对小学中年级的习作教学尤为重要。作文的起步是最难的,要让孩子从仿写开始。教师“下水”,利大于弊。下面把我写的一篇下水文摘录在下面,结合这篇下水文谈谈我对下水文的认识。
续写《小摄影师》
那个小男孩哭着跑上电车,回到家里装上胶卷,没来得及跟妈妈打招呼就急急忙忙往外跑,他还要再坐一个小时的汽车才能再回到高尔基办公的地方。刚出门,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于走得太急,没留神,被一辆摩托车撞倒了,他当时就昏迷了,被送进了医院。
第二天,他醒过来了,伤得不轻,不能下床。醒来就问妈妈:“我的相机呢?”妈妈说:“在这里呢。”小男孩又对爸爸说:“爸爸,昨天高尔基先生同意我给他照相了,可是我没装胶卷,今天我不能走动了,您去帮我给高尔基先生拍张照片,好吗?”
“高尔基先生不认识我,他能让我拍照吗?”爸爸说。
“我给您写封信,高尔基先生看了信会让您给他拍照的。”
“好吧,我试试看。”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爸爸拿着孩子写的信来到高尔基办公的地方,让秘书把信转交给高尔基。高尔基打开信纸,上面写着:
亲爱的高尔基先生:
我是昨天到您办公室给您照相的那名少先队员。很对不起,昨天耽误了您的宝贵时间。我回家装好膠卷准备回来的时候,不幸被车撞伤了,现在还躺在医院里,不能下床,请您让我爸爸拍一张照片,好吗?
高尔基看完信,什么也没说,赶紧找了几张照片,还拿了一些书籍和水果,让小男孩的爸爸带他去医院看望小男孩。
在病床前,高尔基先生亲手将照片、书籍和水果交到孩子的手中,并鼓励小男孩安心养伤,好好念书。孩子和在场的人都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续写《小摄影师》是三年级上册第二组的教学内容,我写作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续写文章要符合原文的思想主旨,要符合原文中人物的性格、品质,还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要学着使用原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如:信件在正文中的运用、说话的几种表达方式)。
我认为经常写下水文,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而且能提高习作批改的水平,只有经常下水,才能知道学生在习作时的困惑,才能知道学生为什么无话可说,惧怕作文。当然,下水文如果处理不当,也会产生一些弊端:容易限制学生的思路,把学生引到自己的文路上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还容易让学生望文兴叹,觉得高不可攀……所以,教师在写下水文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具有较强的模仿价值,而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或者是一种炫耀,还要把握好出示下水文的时机。
总之,我认为教师结合自己的下水文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习作辅导,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也能博得学生的信服,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只有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学生才能写出一篇篇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