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经·豳风·七月》
张丽杰
摘要:《诗经·豳风·七月》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研究先秦文化史弥足珍贵的资料。它文章质朴,内容广泛。记录着豳地的风土民情。学者们对《七月》有很深入的研究,但在许多观点上有分歧。本文将对《诗经·豳风·七月》的内容、体裁、创作时间及作者等着重分析。
关键词:七月;内容;体裁;年代;作者
一、《豳风·七月》内容说
《诗经·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是《诗三百》中经典之作。各家对诗给出中肯的解析。下面我们看一下各家对《七月》内容的分析。
程俊英说:“《豳风·七月》是一首叙说西周农民一年到头无休无止的劳动过程和他们生活情况的诗。”[1](P.227)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人们衣、食、住各方面的情况。其中程俊英在《诗经译注.七月》题解中提到“贵族和农民生活的悬殊,反应当时的阶级对立和生活本质”我们从他对《七月》的翻译就能看出这种对立性。他把“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译为“粗布衣服都没有,怎样过冬心悲伤。”和后文的“取彼狐狸,为公子裘”对比就能看出贵族和农民生活的悬殊,从“言私其豵,献豜于公”也能看出这种悬殊。但很多学者并不取阶级对立说。程俊英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很正确,我们从“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语句中并没有看到“悲”、这里只是在交代后文提及织染、缝衣等的原因。而“言私其豵,献豜于公”也可以认为是对“公家”的忠心。
北宋王安石说:“仰观星日霜露之变,俯察虫鸟草木之化,以知天时,以授民事,女服事乎内,男服事乎外,上以诚爱下,下以忠利上,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养老而慈幼,食力而助弱,其祭祀也时,其燕飨也节,此《七月》之义也。”清朝初年姚际恒在《诗经通论》所说:“鸟语虫鸣,革荣木实,似《月令》;妇子入室,茅綯升屋,似《风俗书》;流火寒风,似《五行志》;养老慈幼,跻堂称觥,似庠序礼;田官染职,狩猎藏冰,祭献执宫,似国家典制书。其中又有似采桑图、田家乐图、食谱、谷谱、酒经:一诗之中,无不具备,洵天下之至文也。”
《诗经原始》曰:“《七月》一篇,所言皆农桑稼穑之事。”[2](P.303-304)首章说衣食之原,前段说衣,后段提及食物。,二章先言蚕事,这是女功之始,间有怀婉之辞,如“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第三章言纺织成裳但仍提及“公子”四章取裘兼讲武以及田事。从“献豜于公”又可以看出对“公”的忠爱。五章言卒岁,可以御寒完衣,从五月一直到十月娓娓道来,简明、质朴。六章以下皆言食。七章主要言田事又兼治屋。八章,农功既毕,可以献羔羊祭祖,登堂称觥,享田家之乐。《七月》在《诗经》中是一首有着明显记事性质的诗。将豳地民生风俗一一呈现在人们面前。《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但方玉润又进一步提出《七月》陈王业所自始也。这是周公始陈王前,俾知稼穑艰难,给王以为政之戒。
事实上,《七月》虽然主要以农事叙述为主。但有人说这是一首农事诗记,记录着从春耕到冬藏,有人说这是一首风俗诗,记录豳地人们的风土人情,有人说这首诗记录了西周豳地的生产状况和风土人情。无论各家对这首诗如何解说,我们看到的是各家对这首诗的真心体会。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毕竟《诗经》离我们太久远了,我们只能从其他历史文献中收集有关《诗三百》的资料。而这些资料很可能是当时作者断章取义所拿来引用的。例如《论语》就引用了《诗经》中某一句或某两句。其实对于《七月》所展现的内容我们不必去限定于某一种说法,那样《七月》就失去了他的魅力。不能给后人一个遐想的空间。读者细细玩味自然会体会其中的深意。
二、《豳风·七月》体裁说
对于《七月》的体裁各家说法也不一致。《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七月》属于十五国风的豳风,自然按体裁上说,《七月》属于“风”一类。是豳地的民歌,反应的是豳地的风土民情。情感质朴,接近于生活。而《周礼·乐章》有“豳诗、豳雅、豳颂”之说,郑玄认为“豳诗,豳雅,豳颂”说的应该《诗经·豳风·七月》这首诗一诗而分三体,这里郑玄把“豳诗”理解为豳风。认为此既是“风”体,又有“雅、颂”。道情思者为风,对应一二章“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正礼节者为雅,对应第六章“以此春酒,以介眉寿”。乐成功者为颂,对应于第八章“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很显然这里郑玄把“风。雅。颂”三体具体分配到了某一章节,他认为这些章节有作为“风、雅、颂”的特征。在这里我们看到郑玄提出的“一诗三体说”指的是在内容上的划分。那么如果说“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在内容上可作为风,那么《小雅·出车》里“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小雅·杕杜》里“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这类诗都可以说是“风”,但这两首诗却又不属于风这种裁,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郑玄对风的判定并不是很合理。而对于《诗经·七月》“豳雅·豳颂”的本质区别也没有明确的辨析。
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上说“天下岂有此文义,亦岂有此“乐章”无文义则无音节,无音节则不成乐章”郑玄的这种说法方玉润并不赞同,同时王安石不取,朱熹也很怀疑,方玉闰说“夫《诗》分为风、雅、颂,三体本不相混,而《七月》一诗,实兼风、雅、颂,三体而无或遗,但非截然判而为三体之谓,乃浑然合而成一之谓也”。
方玉润认为一诗而兼三体之说,在《风》诗中实为变体,因此又称之为变风,“诗以体变,非风因俗变也”《诗经》中有变体不仅仅在《风》中,《雅》《颂》中也同样存在。例如《小雅·蓼萧》,《湛露》就是雅兼有风。《鲁颂·有駜》《泮水》又是颂兼雅之作。《诗经·七月》一诗是兼三体之变风,在《三百篇》中不可多见,在十五《国风》中更是绝无而仅有的。无体不备,有美必臻。
这里方玉润提出的是《七月》兼风雅颂浑然一体而成“变风”而不能按郑玄所说把三体具体分到某一章节。笔者更赞同“变风”之说。
三、《豳风·七月》年代、作者说
对于该诗产生的年代以及所记者何人各家均有分歧,第一种说法是《七月》作于西周初年。《诗序》云:“《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翟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3](P.388)《汉书·地理志》云:“昔后稷封斄,公刘处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4](P.1643)根据此文献判断《七月》作于西周初年,大多研究者都持这种观点。
还有一说是《七月》在西周之前就已经产生,经后世流传,不断的陈新,最后被采风者所采,形成经典之作,例如诗中“眉寿”“万寿无疆”金文记载都是在西周中中期以后才出现的辞句,经后人或采风者修改而成,但是《七月》形成最初是豳地之旧诗。宋元学者金履祥在他的著作《资治通鉴前编》第三卷提出“《七月》之诗,上至天文、气候,下至草木、昆虫,其声音、名物,图画所不能及。安有去之七百岁而言情、状物如此之详,若身亲见之者?又其末无一语为追述之意。吾是以知其决为幽之旧诗也。”[5]这种观点也被很多人所赞同,明朝末期的何楷在《诗经世本古义》中说:“七月亦豳人自述豳风,而周公举以告成王,后人遂谓周公所作。”这里也说周公用豳人自述之说来劝戒成王,后人误认为是周公所作。清末的姚际恒、方玉润等《诗经》研究大家也同意这种观点。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提到:“《豳》仅《七月》一篇,所言皆农桑稼穑之事,非躬耕陇亩久于其道者,不能言之亲切有味也如是。周公生长世胄,位居冢宰,岂暇为此,且公刘世远,亦难代言。此必古有其诗,自公始陈王前,俾知稼穑艰难并王业所自始,而后人遂以为公作也。”[2](P.303-304)方玉润认为在周之前古豳地就有其诗。崔述在《丰镐考信录》中说:“读《七月》如入桃花源中,衣冠古朴,天真烂漫,熙熙乎太古也。此诗当为太王以前豳之旧诗。盖周公述之以戒成王,而后世因误为周公所作耳。”[6](P.68)就《七月》本身内容而言,这首诗把月份与二十四节气结合在一起也能说明这一点。古豳地的民谣、谚语,等就是按照月令来叙述的如“早上惊了蛰,晚上拿犁拐”(耕地)。”七月里白露八月里种,八月里白露犁不等。”上述几个人的观点都能论证《七月》一诗是豳地的旧诗。
对于记者何人也就很明显,如果按豳地的旧诗说,记者也就无从可考,时间久远,可能是豳地这一部落农人跟据物候,以及农事所做被后世不流传下来。如果按西周初年说,有学者提出是周公所作。宋代欧阳修在《诗本义》云:“《七月》,周公之作也。其言豳土寒暑节气农桑之候,勤生乐事,男女耕织,衣食之本,以见大王居幽兴起,王业艰难之事。此诗之本义,毛郑得之矣。”[7]但这种说法很多学者并不认同。方玉润《诗经原始》云:“《七月》所言皆农桑稼墙之事,非躬亲陇亩久于其道者,不能言之亲切有味也如是。周公生长世胃,位居家宰,岂暇为此?且公刘世远,亦难代言。此必古有其诗,自公始陈王前,稗知稼桔艰难并王业所自始,而后人遂以为公作也。”通过《诗经》的内容他的所作者一定是亲身经历农桑生活,才能写出这样亲近于生活的画卷。
上述学者的分析,是非常公允中肯的。《七月》这样一篇经典之作决不是哪一个天才所能成就,也不是一气呵成的,至于最后由谁将它整理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周公,还是其他人,倒是无关宏旨的,最重要的是它给后人留下了一篇经典巨作。
《豳风·七月》不仅是《诗经》中,就是在现存先秦文献里,也是一篇非常重要的诗篇。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全面反映远古农事的诗歌。它生活气息浓厚,形象生动鲜明,真实细腻。总体上又显得大气磅礴,全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去今约三千年,却保存得如此完整——可以说毫无残缺。它的史料价值对当代天文、历法、地理、农业、民俗等各个领域的学者而言都是弥足珍贵的。然而关于《七月》仍有许多难题尚待解决。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方玉润撰,李先耕点校.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十三经注疏[M].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
[4]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2.
[5]金履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332册)[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6]丰镐考信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7]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70册)[M].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责任编辑:胡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