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教学常规,落实有效教学

    陈丹

    【摘要】新课程改革进行至今,我们的每一位科学老师都在其中接受洗礼,深受启发。大批的优秀科学课教师积极投身教科研活动,不断探索与尝试,给广大科学老师提供了许多新信息、新理念、好经验。一线广大教师在不断接收这些“外来”的宝贵财富时,往往是“学时激动不已,课堂却用不起”。一些是客观原因,比如不符合自己课堂的实际情况;一些是主管原因,比如学归学,教归教,学过了就放弃了,没有很好地吸收、运用起来。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很多老师的科学课在新课程改革之后还是没有改过来。我想,科学老师和教科研工作者应该静下心来,探讨如何将教师提升学习与我们的日常教学进行真正地融合,协力扎实做好科学课教学常规,力求让科学学习抢占每一位孩子的心,真正实现日常科学课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常规;有效教学

    科学课的核心是“科学素养”,科学课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教学改革,就是从传统的重知识、重结论的教学方法与过程,改革成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的教学常规就围绕提升孩子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抓好教学常规,主要从课前、课堂、课外都要做好全方位落实。

    一、课堂有设计,全方位落实

    (1)课堂活动求有效。课堂时间有限,如何上好科学课,我们一直用“有效性”去评价。在新课改以来,我们明确了科学课培养人的“科学素养”的宗旨。为此,千百次的教科研都在对如何上课这个问题不断推敲再推敲,力求打造有效性的科学课堂。实践证明,精明的科学老师如果能根据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为孩子创设合适的学习条件,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中做有思维参与、动手实践的探究学习。肯花工夫,做好科学课的预设与生成的设计,把握教学目标,那么科学课肯定会逐渐朝“更有效”发展,学生肯定是不断成长的。

    (2)课前要准备,课后有反馈。一堂有效的课,肯定是花心思的。课前课后的文章都要做。课前需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研究教材,再量身定制一堂课。这就是一个需要非常专注的过程。了解教材:要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必须建立在对教材全面理解把握之上。俗话说“熟读百遍,其意自现”要反复阅读,细细品味,深刻挖掘教材内容,才能做到对教材的举重若轻。了解学生:学生是学习主体,了解学生特点可以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了解学生,做一个书面或口头的“课堂前测”是比较实用的方法。做好这些功课,才能去设计教学过程,准备有结构的材料,用充分地预设把握好课堂的生成。比如在上《环形山》一课时,笔者做了一个“课堂前测”。其中设计了检测学生对月球知识的前概念认知情况,了解学生对环形山的形成的已有认知情况,为课堂设计要开展的“探究环形山”活动做好充分地预设与铺垫,对课堂开展确实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

    一堂课在预设中开始,不能在生成中就结束。很多好的科学课,在师生探究的过程中往往生成了比教者原先预设的更多的“生成”,让听者感到激情澎湃。我们期望教者在课堂把握生成的重点内容,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能将更多地生成在课外做好妥善地处理,让探究兴趣不断被激发,科学素养真正繁衍。那么,在课后,我们要及时做好总结梳理,看看我们获得了什么,还有哪些不足是需要在下一程要注意的。或者是鼓励孩子在课外设计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孩子也能更有信心、有兴趣地继续有效地学习。

    全方位去落实,才有可能实现科学课的有效性。每一位科学老师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不断磨练基本功,在不断实践中,时时做好教学理念的梳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做一个真正有能力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引领孩子形成真正的科学素养的科学教师。

    二、课外有安排,助力课堂教学

    (1)让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做科学探究,养成习惯。在科学课中,我们与孩子一起像科学家那样学习探究:提问、假设、实验、解释。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已经学会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那么,在课外,我们还要提醒孩子用这些科学研究方法去做探究,在不断地科学重复中,鼓励、督促,让孩子真正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彻底抛弃前概念和不科学的研究法,通过更多地科学地探究实践去巩固这些研究方法,养成“像科学家那样做科学研究”的习惯。

    (2)带他们积极投身生活实践,学科学用科学。科学课是为了提升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让他们在面对生活时用得上科学。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应该让他们将科学与生活无缝对接。比如引导孩子们关注环境问题、空气质量、水质、食物的问题等,都是面对我们的小小科学探究者的最好课题。只有从小培养,关注社会民生,那么我们的未来接班人才会更具备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也是每一个人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

    (3)引领学生做有深度的科学阅读,用理论深化实践。在课堂内外,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究范围越来越广,思考越来越多,思维卷入的越深,越需要借力科学理论的提升。科学阅读能对他们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科学解释,满足他们的需求,进而引领他们走向继续探究。深度地科学阅读强调读、思、做的统一,有利于学生探究兴趣的激发、科学知识的扩充、探究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格精神的熏陶等。如何进行深度地科学阅读,这是我们当今的科学老师需要给孩子们补习的一点。结合科学课程的自身特点,我们让孩子去深度阅读,阅读我们推荐的科学经典、科学故事、科学名人传记等有字书,也可观看有价值的科学记录片等影视作品,更要阅读“大自然”这本无字的百科全书。要推敲地读,质疑地读,读读想想做做,才可能读到深度。

    三、巩固教学常规,坚持不懈

    良好的课堂常规就是良好的教学习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只有双方同心协力,克服困难,扎实中求发展,才能真正走向成功。有了良好的课堂常规,我们大家才可以继续施展拳脚,大力发展。这就需要坚持把握“科学素养”的培养宗旨,积极学习,不断创新。最美的科学课,需要我们尽心尽力打好教学常规这个基础,真正实现最广阔的科学课堂。那么,广大的科学教育工作者在科学课堂上培养的将是未来中国,拥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科学课》2015年10月刊,2016年1月刊.湖北教育报刊社杂志.

    [2]《网络科技时代》2015年8月刊 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