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档案资源研究综述

    倪代川+戚颖

    摘 要: 数字档案资源日渐成为档案信息资源的主要形态,不仅是数字时代社会记忆的重要构成,而且成为国家信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数字档案资源的出现及其研究背景出发,全面梳理了国内外数字档案资源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数字档案资源的研究趋势,为数字档案资源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奠定基础。

    关键词:数字档案资源,进展,趋势

    Abstract:Digital archives resource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form of archiv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which are not only an important form of social memory in the digital era but also become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information assets. This paper from the emergence of digital archives and its research background, comprehensive review domestic and abroad digital archival resources research progresses, analyzes the research trend of digital archives,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digital archives resources.

    Key words:Digital Archives Resource, Progress,Trend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使档案信息资源的生成环境、生成方式、传播媒介等产生了革命性变化,数字档案资源日渐成为档案信息资源的主要形态,不仅是数字时代社会记忆的重要构成,而且成为国家信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档案资源研究已成为档案界新的学术关注点和增长点。

    1 数字档案资源概念

    当前,数字档案资源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既有传统馆藏的数字化后的数字档案资源,也有网络环境下直接生成的原生性数字档案资源,不仅来源广泛,形式多样,而且生成环境各异,结构复杂,管理分散。

    按生成方式,主要有数字化档案(传统档案数字化)、电子档案(归档电子文件)、网络档案资源(采集、捕获的网络档案信息);按生成主体,主要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家庭个人等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数字档案;按分布状况,主要有档案馆(包括数字档案馆)、档案室(包括数字档案室)、企业信息中心、其他信息机构(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传媒机构)、民间(社区、家庭、个人、微组织)等各方面保存的数字档案。

    学术界虽然对数字档案资源的概念已有不少探讨,但尚未形成权威性的概念界定。通过对现有有关数字档案资源的研究梳理,笔者以为,数字档案资源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直接产生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数字记录,它是一种新型的档案信息资源,是未来档案信息资源的主要形式,对档案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系到未来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及其功能发挥,关系到档案学研究的发展态势。数字档案资源概念的提出,不仅是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数字化档案、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等概念的整合与提升,而且是在新的研究取向下对新型档案资源的整体性思考。依据信息资源的概念,数字档案资源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数字档案资源是指馆藏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以及通过网络与之链接的其他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广义的数字档案资源是指纳入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范畴的一切信息资源,包括馆藏传统档案信息资源、数字档案信息资源、通过网络与之链接的其他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以及与数字档案馆(室)紧密相连的信息人、信息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网络等。从狭义视角探讨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有助于把握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核心和实质。[1]

    2 数字档案资源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加速普及、信息资源战略的普遍实施以及档案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数字档案资源逐步成为档案学研究前沿,对数字档案资源的研究背景进行梳理与分析,有利于系统把握数字档案资源研究的渊源、现状与发展态势。

    2.1 互联网加速普及。随着网络社会的纵深发展和网民的快速增长,互联网的普及将加快推进,据2015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48.8%,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为网络环境下档案利用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带来了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成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在线利用、远程利用、共享利用、智慧利用等利用方式创新的必然选择。在大数据时代,数字信息资源将成为新时代的“石油”,成为全球政府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数字档案资源作为数字信息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成为未来档案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2.2 信息资源战略普遍实施。目前,“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开发利用及其研究受到世界范围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国都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资源建设作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2]加拿大2006年发布《加拿大国家数字信息资源战略》,旨在为公众提供普遍而公平的信息存取。欧盟委员会2010年公布欧盟数字战略行动计划,将信息化作为欧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日本2001年公布实施《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形成基本法》(《IT基本法》),在内阁设置“高度信息通信网络推进战略本部”,协调IT计划的实施和推进。我国2006年发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将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为国家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研究提供了政策导向。

    2.3 档案信息化持续推进。重视和加强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不仅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利于档案事业创新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3] 2002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4] 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将建立健全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作为新时期国家档案事业“三个体系”之一,明确要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统筹规划,支持和鼓励打破部门和条块分割,整合同一单位内不同部门、同一地区各档案馆(室)及不同地区档案馆(室)的档案资源,推动档案资源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5]使档案公共服务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3 数字档案资源研究进展

    数字档案资源作为档案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国内外档案界受到广泛关注,既有档案学术界开展的理论探索,也有档案实践部门进行的实践尝试,共同构建了数字档案资源研究的全幅画面,为数字环境下档案学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档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3.1 国外数字档案资源研究进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档案学术会议对数字档案资源相关主题进行了持续关注,推动了数字档案资源研究的深入开展。1988年,[法]保罗·勒内·巴赞在第十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发表《新型档案材料的形成和收集原则》,提出“从长远观点看,纸质档案会被电子形式的档案所代替?或许有可能”的理性设想。1996年,戴维·比尔曼(David Bearman)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作了题为《虚拟档案》的报告,认为未来社会“几乎所有组织机构的文件绝大多数都将是电子型的”“现在以保管为基础的实态档案库将成为虚拟档案的联结点”。[6]2008年,第十六届国际档案大会颁布《电子办公环境中的文件管理原则与功能要求》,旨在“为电子办公环境中用于生成和管理电子文件的软件制定全球统一原则规范和功能要求”。[7] 2012年,第十七届国际档案大会主题聚焦档案事业发展环境,认为“基于对纸质、胶片、声像或数字形式的档案进行管理、保存和利用的需要,档案人员和信息管理专业人员面临挑战和变化”,特别将“数字文件管理、数字保护、数字在线访问”等作为大会研讨内容。[8]201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年会对档案与web门户、信息获取、数字仓储及云存储的可靠性、开放数据工程、数字存储的商业模式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Terry Cook等为代表的国外档案界同仁对数字档案资源进行了积极探索,研究视角多元,研究主题涉及文件全生命期、数字化扫描历史档案文献和数字生成现行电子文件、数字档案资源获取、识别、鉴定、存储与风险等。1994年,[加] Terry Cook发表《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观念:后保管及后现代主义社会里信息与档案管理中面临的一场革命》一文,认为档案工作者必须转换传统的纸质文件观念,把眼光从文件实体的日常管理投向了解文件形成的背景、活动过程和制作目的上,以迎接电子文件的挑战;[9]2013年,[加] Terry Cook从档案价值历史沿革视角分析了档案的证据、记忆、认同、社会(社区)四类价值范式,对数字环境下档案工作的方向与挑战进行了深度分析。[10][美]David Bearman在数字档案领域持续耕耘,1994年出版《电子证据——当代机构文件管理战略》,2006年、2007年连续发表《危险时刻:电子文件潜在危害之识别》、《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问题》等学术论文,专题研究数字环境下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持续跟踪数字档案资源有关研究。[美]Anne J.Gilliland运用元数据考古学的方法对全球化、数字化世界的文件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11][加] Luciana Duranti主持的“InterPARES”、“The Records in the Clouds”等项目,推进电子文件永久保存理论和方法的国际合作研究,对文件保管系统及交互式的动态环境中的可靠的、真实的电子文件的生成、管理、保存、安全等问题开展系统研究,提出一系列的政策建议及参考模型。其中,InterPARES项目是一项大型的、跨国合作研究项目,在国际档案界享有盛誉。[12]

    国外档案界十分注重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的实践探索,目前主要有“面向历史研究、面向电子政务绩效改进、面向政府公共服务部能力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提升的数字连续性计划、面向政府数字转型的嵌入式信息基础框架架构”等服务模式;[13]与此同时,各国政府都将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列入政府发展规划,如1995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档案馆建设的VERS项目(Victorian Electronic Records Strategy)旨在确保维多利亚的电子文件资源能在将来得到保存并提供公众获取,该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了电子文件保存系统需求标准、元数据标准、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标准等一系列电子文件管理标准,为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及其他州的电子文件资源管理和建设提供借鉴。1998年,美国NARA提出电子文件档案馆(ERA)实施方案,旨在永久保存联邦政府电子文件,实现电子文件的一站式服务和综合利用;2004年加拿大联邦政府颁布了《加拿大图书馆与档案馆法》,规定国家档案馆及国家图书馆合并为加拿大图书与档案馆,旨在实现对整个国家文献遗产(包括数字文献遗产)的整合和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3.2 国内数字档案资源研究进展。国内对数字档案资源的研究主要表现为沿着电子文件、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资源连续累积和递进演化的过程,既反映出档案学研究主题的不断拓展,也体现出人们对数字档案资源研究关注的时代性变化。

    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生成与相关研究的广泛推进,围绕着电子文件的生成与特点、归档与管理、存储与安全、传播与利用等方面展开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数字档案资源研究提供了学术积累,是数字档案资源研究的前期阶段。其中冯惠玲研究团队长期关注电子文件研究,不仅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特征、管理以及国外电子文件管理政策与策略等进行了研究,而且对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电子文件管理集成策略、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及其理论模型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我国电子文件国家战略需要搭建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战略框架体系,需要实施法规、管理、技术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14]新世纪以来,学界从概念内涵、建设实践、管理服务、技术应用等方面对数字档案馆理论及其运行规律进行了探析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为数字档案资源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学术铺垫。如王芳的《数字档案馆学》、潘连根的《数字档案馆研究》、朱小怡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理论与实践》、李国庆的《数字档案馆概论》等,对数字档案馆建设经验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系统梳理。

    数字档案资源相关研究近年来初显潜势,研究主题涉及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管理、利用、整合、服务、安全、存储等方面。陈永生、薛四新、黄翠等对数字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安全保障、分级管理以及基础数据库建设等进行了探析。金波研究团队对数字档案资源研究长期关注,并从生态学视角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数字档案资源是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核心生态因子,是未来档案信息资源的主体。[15]吕元智从云计算角度提出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服务是一种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模式,提出构建数字档案资源知识“关联”组织框架模型与建议。[16]安小米研究团队正在着手国家数字档案资源的整合与服务机制研究,提出从理论框架建构、协同创新机制框架建构、信息基础架构实施、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方案制定等方面数字转型背景下国家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面临的适应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长效性问题。[17]冯惠玲从档案记忆观和资源观视角提出加强档案数字资源建设,并从国家记忆的高度建议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中国记忆”大型数字资源库,以真实丰富的数字档案资源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建构和传承提供文献支撑,促进档案事业社会影响力和公众满意度的提升。[18]

    近年来,与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相关的研究项目持续得到国家科学研究基金的支持,其中“保证数字信息长期可读的管理方案研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数字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管理机制研究”、“机关、企事业单位电子文件管理模式与方法研究”、“中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基础理论与框架体系研究”等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地方政府数字档案集中管理策略与模式研究”、“基于互操作协议标准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式研究”、“质量导向型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模式研究”、“数字档案安全及长期保存策略研究”、“数字档案资源生态安全研究”、“智慧城市与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研究”等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国家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机制研究”纳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同时,国家各级档案部门也有一批数字档案管理的科研项目与实践项目相继展开。其中,“深圳数字档案馆系统工程建设”、“基于长期保存的数字档案存储载体保护对策研究”、“电子档案异质异地备份管理模式研究”、“电子档案数字信息的安全保障研究”、“面向智慧城市的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研究”等列入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2012年,国家档案局启动“国家电子档案接收和长期保存系统试点工程”,上海市档案局馆、重庆市档案局馆、青岛市档案局馆、杭州市档案局馆、广州市档案局馆、福建省档案局馆6家单位率先开展试点工作,影响广泛,示范和带动作用明显。

    目前,数字档案资源已经成为档案界的关注热点和研究重点,相关研究还处于探索期,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各国政府层面对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与利用高度关注,将其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与数字档案资源专项工程之中,实践探索取得较大进展。

    二是国际档案大会、国际档案理事会等专业学会已经成为数字档案资源学术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有利于传播数字档案资源研究最新成果,拓展数字档案资源研究项目的国际合作。

    三是数字档案资源研究不平衡,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电子文件、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化等领域,但对数字档案资源专题研究缺乏全面性和针对性;国外研究偏重技术层面,聚焦数字档案资源存储与安全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四是研究方向上密切契合现代技术发展,积极探讨数字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载体保护、安全存储、长期保存与网络传播,逐渐聚焦数字档案资源的整合、保管、利用问题,努力搭建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平台,促进数字档案资源安全保管与社会共享。

    4 数字档案资源研究趋势

    数字档案资源作为档案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自其诞生之日起便被学术界密切关注,成为档案学研究的对象之一。面对数字档案的不断生成与大量积聚,档案界围绕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档案管理系统设计、档案网站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等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为数字档案资源的深入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数字档案资源地位日渐凸显,管理日益复杂,相关研究亟待深化与突破,学术空间巨大。我们认为未来数字档案资源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三大领域:

    4.1 数字档案资源存储与安全。数字档案资源的存储问题一直是国外数字档案资源保存与安全近年研究的主流方向,尤为关注灾难恢复、保存格式、保存载体、保存方法等方面;同时,非常重视解决数字档案资源保存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研究偏重技术层面,特别注重研究的实践价值。[19]数字档案资源的长期存储与安全保护将是未来数字档案资源研究的重点领域,主要围绕数字档案资源长期存储与信息安全主题,研究数字档案资源存储技术、数字档案信息安全技术、数字档案资源备份技术等,探讨分析云存储、云备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数字档案资源存储中的实践应用等,系统探讨数字档案资源长期存储与信息安全,保存并传承现代社会的数字记忆。

    4.2 数字档案资源管理与服务。数字档案资源是未来档案资源的主体,需要重点关注数字档案资源管理与服务。笔者以为,数字档案资源管理研究将聚焦探讨数字环境下国家数字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及利用,加强数字档案资源的管理方式、管理技术、管理手段与管理机制等管理对策研究;同时,围绕《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要求,探讨数字环境档案资源利用服务的创新与拓展,充分利用生态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理论与知识,重点研究数字档案资源服务模式、服务方式、服务机制以及服务策略等,并对数字环境下的档案用户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数字环境中的档案用户利用心理、利用动机、利用规律,探讨数字档案资源利用政策与技术等。

    4.3 数字档案资源合作与共享。数字档案资源广泛产生于各形成单位,由于历史传统、管理体制、专业背景、技术环境等原因,数字档案资源大量分散保存在形成机构,异构现象严重,难以实现数字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需要加强数字档案资源的馆际合作、区域合作乃至国际合作研究,促进数字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档案信息需求。为此,聚焦合作与共享,围绕新时期国家档案事业“三个体系”发展战略,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十三五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大、云、平、移”等现代技术,破解传统档案资源共建共享难题,拓展数字档案资源共享路径,深化数字档案资源共享内涵,充分发挥数字档案资源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金波、丁华东、倪代川.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M].学习出版社,2014:204.

    [2]马恒通、贾艳艳.探索基于宏观视角的数字信息资源研究前沿的新成果——简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一书[J].情报科学,2010(8):1278~1280.

    [3]金波.论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J].档案学通讯,2013(5):45~49.

    [4]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J].中国档案,2003(3):35~37.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N].中国档案报,2014-5-5:(1).

    [6] [美]戴维·比尔曼.虚拟档案: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M].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120~134.

    [7]国际档案理事会编,王健译.电子办公环境中文件管理原则与功能要求(中英双语)[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3.

    [8]黄霄羽、张斌.以创新应对变化 以发展追求认同——第17届国际档案大会评析[J].档案学通讯,2013(1):4~7.

    [9]Terry Cook. Electronic Records, Paper Minds: The Revolution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Archives in the Post-Custodial and Post-Modernist Era. Archives and Manuscripts,1994,22 (November):300~328.

    [10]Cook T. Evidence, memory, identity, and community: four shifting archival paradigms [J]. Archival Science,2013,13(2-3):95~120.

    [11]Gilliland, Anne J.Reflections on the Value of Metadata Archaeology for Recordkeeping in a Global, Digital World[J].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vists, 2011,32(1):103~118.

    [12] Luciana Duranti. The long-term preservation of accurate and authentic digital data: the InterPARES project[J]. Data Science Journal, 2005,4(25):106~118.

    [13]安小米等.21世纪的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国外研究及借鉴[J].档案学通讯,2014(2):47~51.

    [14]冯惠玲.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5]金波、丁华东、倪代川.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M].学习出版社,2014:74~79.

    [16]吕元智.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服务模式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1(4):61~64.

    [17]安小米等.数字转型背景下的我国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研究框架[J].图书情报工作,2013(24):44~50,78.

    [18]冯惠玲.档案记忆观、资源观与“中国记忆”数字资源建设[J].档案学通讯,2012(3):4~8.

    [19]王兴娅、颜祥林.基于LISA数据库的国外数字档案资源保存与安全研究动向分析[J].档案与建设,2012(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