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三分钟演讲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全球的交流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青少年的英语教育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而学习英语,语境理论是学习英语的关键。笔者根据课前三分钟演讲——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创新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课前三分钟;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创新

    【作者简介】陈秋霞,海门市东洲中学。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家与国家的经济也越来越密切相关,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其教学水平也越来越受到了重视。初中英语的教学是学生正式接触英语的年龄,初中是小学连接高中的学习时期,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在当前的课堂上,课前3分钟的英语演讲在英语教学之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课前3分钟演讲不仅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一、教师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主题

    在进行课前3分钟演讲之时,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以及特点来进行选择适合不同学生的主题,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因材施教。教师可以在第一天下课之时给学生提前准备好的主题,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以便于第二天上课之时课前3分钟进行演讲,以便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以及表达能力。对于素材的选择,教师可对于英语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给他们比较深刻的一些主题,这样可以帮助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可以在课本之中寻找一些合适的话题进行演讲。对于英语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要找一些比较简单的文章进行演讲练习,以提升口语练习。

    二、选取多元化的演讲方式

    在对于开口说英语这件事情来说,大多数学生都是羞于开口,不敢说,怕自己说出来的英语语法以及单词不正确而被同学嘲笑。课前3分钟的英语演讲对于学生锻炼开口说英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想要打消学生的害怕心理,在演讲形式的选取上就要采取不同的演讲方式来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讲英语的学习兴趣。比较单一的教材演讲稿也会让学生决定乏味,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个人爱好,在课堂上也应鼓励学生多说英语。在课前3分钟演讲之中可让学生进行自由演讲,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但这种自由演讲的模式需要讲师作为辅导者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把要演讲的内容用英语写出来或者对学生自己写的演讲稿进行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演讲,以及学习语法的运用,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师的评价

    对于学生课前3分钟演讲,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演讲完后,教师要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以此达到鼓励学生的效果。课前演讲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大舞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可根据学生的演讲先进行表扬及肯定,鼓励学生积极说英语,说出学生那里说的比较好,然后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这对学生的学习也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之中,也是一个将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在演讲的过程之中,学生会觉得比较正式,会在课下进行更加充分地练习,会注意自己的发音以及语法、内容,在演讲的过程之中要注意自己的手势以及仪态,这些都需要学生进行充分的配合,才可以达到最理想的学习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提高阅读的能力。

    在評价的过程之中,教师还可以采取打分制度,成立英语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组长进行打分,这种打分制度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初中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这一次得分不高在下一次的演讲之中会更加努力,可运用学生的攀比心理进行这一活动。对于演讲比较好的学生,可采取奖励制度,通过奖励来鼓励学生,将学生的演讲稿进行打印粘贴到学习角力,供学生进行学习参考,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进行阶段性的评价 ,可以重点来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改变害羞说英语的这一心理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口语以及英语表达形式。

    四、结语

    对于初中英语的教学之中,课前的3分钟演讲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在学生进行演讲之时要及时发掘学生的潜在演讲能力,并进行培养,以此来提升课堂学习氛围以及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应针对学生制作不同的话题演讲,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学校也应当积极提倡“课前3分钟演讲”这一活动,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共同探讨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更多方式,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打开学生乐于学习英语、乐于说英语的大门,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芳.课前三分钟演讲—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创新[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7(29):15.

    [2]夏治波.浅析“英语课前三分钟”—绳锯木断,水滴石穿[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06(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