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教学的利益最大化原则
周丽红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的“健康”、“尊重”、“平等”、“学生主体”等理念引领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相冲突,5个领域目标难以统筹等问题。因此,提出体育教学“利益最大化原则”,即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面对学生差异和教学条件不同的情况,选择那些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最大化实现的资源进行整合,寻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方式,以实现最大的教学效益。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应满足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需要、平等尊重学生、正确对待和引导学生的体育需要等基本要求。
关键词:学校体育;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利益最大化原则
中图分类号:G807.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6-0079-03
On interest maximization principl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ZHOU Li-hong
(Depa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uizhou Universtity,Huizhou 516015,China)
Abstract: Such teaching conceptions as “health”, “respect”, “equality” and “majority students” i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are leading a new 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there are such problems as conflicts between “long term interests and short term interest” as well as between “global interest and local interests”, and the difficulty to unify curriculum objectives in 5 areas. Therefore, the author put forward “interest maximization principl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e.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udents and teaching conditions, select and integrate resources that are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adaptation” to the maximum extent, and seek for behavior modes for interest maximization, so as to realize maximum teaching effect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satisfy the physical education needs of all students, respect students equally, as well as treat and guide the physical education needs of students correctly.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new curriculum standard;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interest maximization principle
教学原则是长期体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体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体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正确地理解和贯彻体育教学原则,可使体育教师进一步掌握和运用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对加速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1]。
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原则包括增强体质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觉积极性相结合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思维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直观性原则)、负荷与休息原则(合理安排生理与心理的负荷原则)、系统性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巩固与提高原则等7条,基本上是沿袭20世纪50年代苏联凯洛夫的教学原则体系,而且使用至90年代。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后,在反思传统教学原则的基础上,部分学者提出了学生主体性原则、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技能教学为主原则、兴趣先导原则、实践强化原则、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全面效益原则等等体育教学原则[2]。这一系列体育教学原则的提出,为我国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学会学习教育等理念在学校体育教育的贯彻提供重要的指导。但是笔者通过近几年对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生的教学实践观察和在中小学实地调查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后发现,体育教师在如何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5个学习领域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统筹结合上存在困惑,5个目标是期望学生在各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各目标之间互相联系,是有机的统一体。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只考虑“一方目标”而忽略了“多方目标”,或在教学过程中从“多方目标”考虑,结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零和”“负和”效应。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待或权衡“目标”的5个方面,实现最大教学目标、达成最佳教学效果,而目前的体育教学原则在指导这方面的力度不够。
因此,笔者提出体育教学的“利益最大化原则”。
1“利益最大化原则”的界定
利益是社会学概念,是指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需要[3]。利益一向被经典作家看作是社会哲学的本质概念,表现人的社会活动的动因,思想意识的基础和社会冲突的根源,是主体需要的反映。利益的存在形式无限多样,从外在表现形态和内在本质来看,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二种[3]。
利益的自然属性是指利益在其直接的现象形态中表现出来的规定性。利益的直接的现象形态就是人对直接的物质对象的需要[3]。体育是人类为了健身和娱乐等目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所进行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的特点是通过人的运动来呈现的,而体育文化最简单的、最原始的表现形式就是人类的基本活动能力的表现,如人的走、跑、跳、投等。而这些体育运动方式对人产生最直接、最有利的作用就是体育的健身功能。
利益的社会属性是指为满足自然需要而进行的社会交换中形成的规定性。利益的社会属性是这样形成的:随着需要的多样化和满足需要的劳动的分化的进展,每一个人的需要都要由他人的劳动来满足,而每一个人的劳动也是适合于他人的需要。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劳动在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群之间分开了,因此,满足需要必须借助社会过程才能完成[4]。体育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多方面参与的教育过程,由于有了身体条件或运动能力的差别和体育竞赛带来的对立,在这一“社会过程中”学生开始“谋虑”其需要的满足,包括成功、自信、友情、关心、帮助以及对活动的控制与调节等等,这形成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利益自然属性的需要之外,所表现出来的对利益社会属性的需要。
因此,从利益的二属性来分析,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利益需要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对健身功能的需要;二是在心理、社会适应方面的教育和娱乐功能的需要。二者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3个领域目标相吻合,正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要力争实现的目标。由此可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利益是相一致的。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应该是实现学生利益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我们可以认为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利益需要以及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满足学生的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3个方面。
“利益最大化”是指在经济行为中一个“经济人”在面临任何一次选择时,在自利动机驱动下会选择使其利益最大化的那个。经济学认为,人在社会活动中存在着尽可能增加自身利益的愿望和行动。最大化效益追求实际上是一个理性权衡比较的过程,是“人们在面临选择时能够把实现目标的备选方案都列出来,并能预见这些方案的实施后果,在此基础上,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选择最适合于目标实现的方案”的过程[5]。
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个体差异,各学校教学条件(运动场地、器材设施)也有较大不同,因此,体育教师如何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整合教学资源,达成的教学目标必有差异。从利益最大化角度设计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实施评价,将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中“利益最大化原则”可定义为: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面对学生差异和教学条件不同的情况,选择那些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最大化实现的资源进行整合,寻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方式,以实现最大的教学效益。
2实施利益最大化原则应注意的事项
2.1面向全体学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由于人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状况不仅仅与其后天练习和发展有关,而且与其先天遗传有极大的关系,从健康的角度看,每个人的运动需要和运动表现都不尽相同,因此,实现学生利益最大化,要充分注意到每个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的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每一个学生受益。
2.2平等尊重学生
在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仍然存在有违新课标目标达成,有违新课标中“学生主体”、“平等”等基本理念的行为。如为了提高班级某项运动技能整体水平,教师在运动技能水平最弱的学生身上花费大量不相称的时间。这种教学行为虽然可能会使班级运动技能水平整体分布更均匀,但是运动技能强的学生的体育需要没有受到平等的尊重,没有获得相同的教师指导时间,他们的体育利益没有得到满足。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产生的利益(整体利益)是建立在牺牲运动技能强的学生体育需要(局部利益)的基础之上。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必须平等地对待学生,必须尊重学生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平等地关怀和尊重他们的体育需要,不仅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更是利益最大化原则实现的基本保障。
2.3正确对待和引导学生的体育需要
满足学生的体育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基本思想是最大化满足学生体育需要,但是由于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阶段性及个体的差异性特征,他们的体育需要表现出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如在对高中学生按兴趣选择教学内容调查中,学生的选择高达几十种;部分学生在教学中产生“上体育课自由活动,是我们的快乐。”“上体育课没有要求,就是我们的‘需要”的想法等等。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正确对待和引导学生的体育需要显得尤为重要。中小学生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让学生体验快乐,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育需要,从思想上改变对体育课的态度,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2.4正确处理好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
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寻求的利益从时间上划分有课堂、单元、学年、水平阶段、终身等,前一个阶段相对于后一个阶段来说都是短期利益,后一个阶段相对于前一个阶段来说都是长期利益,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是相对而言的。但关注短期利益是目前常见的一种教学行为,如将体育中考项目做为初三年级整学年的体育课教学基本内容。这种教学行为的结果可能是令人满意的,学生体育中考成绩全面提高,这种“应试教育”行为满足了学生短期利益的需要,但忽略了学生长期体育利益的需要。贯彻利益最大化原则,要处理好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要利用各种形式打开人们(教师、学生、家长)的眼界,使他们认识到体育长期利益的重要性,使他们的行为不仅以短期利益为目的,而且与长期利益一致起来,甚至为了长期利益暂时放弃部分短期利益,从而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
2.5重视体育教学设计环节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实施教学之前,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分析评价结果的过程,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相比较传统的体育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注重教学目标的多元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因此从利益最大化角度理性地比较、权衡教学设计的各个内容,选择最适合于目标实现的教学方案有利于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仅仅知道我们行为的(表面)结果是不足以判定我们所做的事恰当与否,我们需要能够判断事实的原则。虽然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从总体上也涉及到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基本精神,但由于长期以来,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利益认识不清,以及如何统筹“5个学习领域目标”的实践力度不够,因而在此专门提出。目前我国推行的新课程标准给体育与健康课程带来了全新的观念,教学实践过程中充满着“主体”、“需要”“利益”等问题。考虑这些问题是每个体育教师的责任,而利用利益最大化原则,则能帮助我们做出更为合理、更为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 体育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4-88.
[2] 周登嵩. 重构体育教学原则[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9):652-655.
[3] 编写组.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0:3261.
[4] 张晓明. 论利益概念[J]. 哲学动态,1995(4):33-35.
[5] 利益最大化——教育失衡的一个经济学视角[N].教育文摘周报,2006-07-26(1).
[编辑:周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