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活动中“活”起来
赵佳艳
摘 要:努力做到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在活动前,老师们一定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现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学校的课题要求和做好选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活动; 活动主题;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26.5?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3-074-001
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呈现方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活”起来呢?
一、选择“心动”的活动主题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在低年级教学,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好奇心以及已有的知识水平,可以选择的主题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才有话讲,激起学生的参与度。而中高年级,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的日常以及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老师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方法,使学生从中受益。
设计活动时,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提倡学生自主开展活动,老师在一旁起指导作用,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比如在“爱心义卖”活动中,先让学生自己确定义卖的物品,再自己设计,如何让自己的铺位做到显眼,并且如何让人有欲望进行购买。学生自己也参与过学校组织的义卖活动,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想办法落实到最后。
二、设计多样的活动形式
1.亲身体验
在正式开展活动之前,我们要根据主题的选择,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学校经常会组织各项活动,班级也会定期开展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因此提供了诸多的资源,让学生走出校园,领略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地方的历史文化,目睹科技生产的神力,体验生活的真谛,从而懂得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并不是简简单单穿上别人的制服就是扮演,而是通过穿上制服的那一刻,去体会这份职业背后所承担的责任以及艰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每一份工作的来之不易,让他们走进社会,更加珍惜更加尊敬那些职业背后的工作人员。我们学校定期举行主题活动,例如我校选择了当下的垃圾分类,我们邀请工作人员走进校园,让我们的学生穿上了制服,跟着工作人员去学习去了解。但这仅仅是不够的,我们还让学生参与体验,让他们参与垃圾的分类,让他们真正知道如何去分类,包括我们在秋季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学以致用,让学生准备好三个垃圾袋,在吃完食物后,再进行垃圾分类,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学校利用自身的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搭建了诸多的平台,让学生从体验中感受勤劳与辛苦,感受他人成果的可贵性。
3.学校特色教育
我校以吴文化作为传统以及特色文化,要求学生逐步了解我校文化。“苏式六艺”不仅是我校的特色文化,也是苏州人民对本地区文化的传承。我校专门有桃花坞木刻年画教学,在平时以及教学中都会让学生了解木刻年画。不仅如此,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中高年级开始,每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融入两个有关“苏式六艺”的课程。例如本学期我们将开展“状元辈出”“天下无医”两个课程,首先我们将带领学生了解其中的任务,剩余我们将分小组合作完成,呈现方式各有不同。例如:利用PPT展示、以画册、演讲朗诵等等形式展示,使学生慢慢对苏州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再进一步,使学生慢慢有意识地开始传承历史文化。
4.合作交流
合作是教学中重要一环,不仅可以让学生真正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还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包括在我们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合作交流中也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分组也不能简简单单地分,还应该考虑每一位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状态,考虑学生的知识广度等方面。只有这样,小组才能在问题中寻找根据,更加高效地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挑选一名组长,教导学生如何进行分工;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向,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例如,在开展《生活浪费现象大调查》的活动中,学生分组调查自己家中、学校、公共场所的浪费现象,通过询问和调查,一起探讨这背后的原因,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汇总,通过手抄报、PPT、漫画等方式,展示给其他学生。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去珍惜,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通过种种活动,让学生切切实实明白活动背后的含义。
三、运用正确的评价机制
在学生完成活动后,教师要进行及时性的评价。总结,是我们对学生活动的反馈,是对学生活动过程的回顾,可以帮助我们总结活动的不足以及启示下次活动的注意之处,还帮助学生再次明白活动的含义。每一次的活动,老师作为最后的发言者,总结学生成功并进行表扬激励;同时也会点评学生的不足,学生在下次活动时会更加注意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总结性评价,即表扬学生付出的努力,也暗示学生今后的活动如何去做,还可以利用我校引进的晓评价,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更加的多元化,也更加的全面。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明确知道自己是否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自己还有哪些方面的不足,进行弥补,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向师生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使綜合实践活动课真正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操作实践中“活”起来,“动”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长同学间合作探究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成为学生喜欢上的课程。只要我们紧密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不断探索,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一定会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课堂的有效性会越来越明显。
参考文献:
[1]刘菲菲.学在“活”的综合实践中[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8,(7)
[2]李丹,如何在综合实践中让学生“活”起来[J]魅力中国,20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