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C的失范特征与解决对策的研究
伍舒婷 陈海燕 姚悦莹 冯祺 许哲玲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0)03-142-03
摘 要 随着UGC平台的发展,养生类UGC呈井喷式发布的趋势。在养生信息领域,学者们研究UGC的生产动机、传播途径与创意应用等方面,且取得重大理论成果。本文旨在通过对知乎社区养生信息语料进行UGC语句分析,试图归纳以养生信息为主题的UGC失范特征,帮助用户判断UGC的真伪,并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与建议,从理论上帮助UGC生产者和平台更好地管理内容的发布与降低信息失范的概率。
关键词 UGC 知乎社区 养生信息 失范
在“去媒体化”的时代,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专家与学者等具有明显专业性色彩人士的大众传播角色的重要性开始下降,而具有较弱专业性的普通人开始承担传播角色,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加上web2.0的发展,萌生了一大批面向所有用户的网站,这些网站往往具有去中心化、门槛低与自发性等特点。话语权的增加与大众网站的发展,使“人人皆为记者”与“万物皆为媒体”成为可能。因此,喜欢制作并传播UGC的用户越来越多。大众对健康养生的关注也逐渐增加,从膳食营养、运动健身到疾病预防等多个方面均有涉猎。但是,作为UGC的生产者,往往由于缺乏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求证的能力,不能很好地担任“把关人”的角色。作为UGC的传播者,也由于缺乏判断力与迫于信息流动的压力而在无法判断信息真伪的情况下进行信息的传播。无论作为UGC生产者还是传播者,都不能拦截虚假或未经验证信息的传播,即不能有效应对失范的养生类UGC。因此,本文将以知乎社区的养生信息语料作为对象,研究该类信息的失范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提高UGC的规范性。
一、概念解析
(一)UGC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1],即用户生成内容,指以任何形式在网络上发表的由用户创作的内容。典型的UGC系统为知乎社区[2],其具有自发性、密集性与较高活躍度的特点。
(二)UGC失范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最早引入“失范”的概念,他主要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界定“失范”为个人私欲与道德行为缺乏规范化、和谐化的调整,从而成为丧失整合的混乱无序的状态。而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莫顿主要从个体行为的角度界定“失范”为文化结构与社会价值结构在个人与社会成员之间发生严重脱节而导致的混乱无序的状态。[3]结合以上概念,本文认为“UGC失范”可界定为个人生产的内容不符合科学的客观事实,而使UGC系统呈现无序的传播状态。失范的养生类UGC主要可分为虚假信息与未经科学论证的信息。
二、失范特征
(一)缺乏科学的求证
在知乎社区里,每个人都可以就某些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个人也都可以在任何时候发表看法[4]。正是这种随意性与任意性,给予用户发布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同时也弱化了他们对信息的把关能力,容易滋生谣言。UGC生产者在生产养生方面的信息时,缺乏对信息进行科学依据式的标注,即缺乏科学求证或客观事实的证明。因而在很多情况下,UGC生产者没有做好“把关人”的角色,没有对信息进行求证与筛选。他们往往在主观上默认或认同了某些观点或说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与传播。而这些未经验证的信息经发布进入公共领域后,由于转载与点赞等因素的助力,容易混淆视听甚至造成大范围的失范信息的主导。如一篇点赞数较高的知乎相关文章里写道:经期不要喝玫瑰花茶。但是经查相关专业信息[5],适量的玫瑰花茶能减缓痛经。由此可见,该则UGC生产者对玫瑰花茶的功效认识不足,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科学求证或科学依据的引用,却在没有对信息进行消化与做出正确反馈时发布UGC,形成谣言。
(二)脱离语境的重组
在研究养生信息语料时,发现很多UGC原创部分占比不多,出现“原创与非原创”的结合。UGC生产者与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会基于自我认知[6]而自动过滤部分信息。符合生活经验、自我价值判断[7]的信息或由于追崇的意见领袖话语权较大和信息流动的压力而选择相信的信息,便会被保留下来,其余“无效信息”会被过滤掉,而这些“无效信息”往往是暗示或指明被保留信息成立或发挥作用的重要语境。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UGC生产者与传播者往往随意创作,把非原创信息截取后与原创信息任意重组或堆砌,造成UGC发生失范,造成较为负面的传播效果。而浏览这些信息的用户,在缺乏对原有语境认知的情况下,对信息的盲目相信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失范信息的传播。以下为没有考虑语境实用性的信息重组带来的失范情境示例。(见图1)
(三)含绝对表述倾向
很多UGC生产者出于吸引读者兴趣或引起读者注意等因素[8],会大量使用绝对性表述进行信息的阐述与强调。但是,绝对化的表述与条件式的表述所表达出的意义是不同的,话语本身正确与否的概率也不一致。“绝对化表述”是在任何情况下进行的建议,囊括一切的人群、气候与症状等条件。“条件式表述”即在适宜条件下,人们可采取或借鉴该种养生方法;适宜条件需要考虑频率的高低、程度的大小、功效的优劣、时间的长短与特殊时期等。本文随机选取知乎社区养生专栏中不同的十篇文章里共568处UGC表述[5]进行研究,总结出其特点如下(其中,绝对化表述与条件式表述是仅针对提供养生建议或经验的研究语句,剔除与养生无关或对养生帮助不大的无效信息。如:“宿舍不限电”“我学校不大”“平常不上课,喜欢待在宿舍煮饭”等)。
2.不同的表述倾向对内容失范的概率影响
本文以上述不同的表述倾向对内容失范的效果为依据,对这十篇不同的文章分别进行失范概率的分析(失范概率图如下)。总体而言,条件式的表达有利于降低失范概率,而绝对化的表达则会导致失范概率升高。条件式表达往往注重数量的斟酌、对象的选取、频率的适度与功效的考量等等,因而信息较准确详细,不容易造成内容的失范。
三、解决对策建议
(一)打造养生经验知识生产系统
脱离语境的重组的主要表现为,UGC生产者对个人认同的观点进行剪切,并结合自身经验进行重组,但忽视了不同语境的影响。把知乎社区打造成基于区块链的养生经验知识生产系统[9],可有效利用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与带有时间戳的特点,对原始数据进行更好的保护。同时,可降低用户对原有观点进行篡改的几率,并给予浏览者追根溯源的机会,以验证养生类UGC的真伪性,大大提高用户辨别的能力。
很多用户会基于文章的高点赞数而对UGC内容给予极高的认可,但是几乎每一篇文章都会出现部分失范的现象,而且很多UGC用户对原有文章的修改次数较少。针对该问题,该系统鼓励用户延时反馈并给予通证奖励,即鼓励用户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与经验的累積,再次就原有内容或观点进行判断与推敲,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在保持通证数量稳定的情况下,对失范内容过多的作者给予通证的销毁,对新产生的UGC作者给予通证发放时间的延长,等待UGC经过时间的考验与广大用户的质疑再发放。在该种情况下,可鼓励用户产生高质的原创内容。
(二)增强“职业化”与“专业性”
很多UGC创作者具有“自发性”与“草根性”,缺乏“自觉性”“职业化”与“专业性”的特点。这些创作者创作的动机往往出于非利益性的虚荣,他们想营造一种“见多识广”与“知识渊博”的形象,从而吸引其他人的关注和获得一定热度。因而,他们往往是知乎社区中较为活跃的主体,致力于发布文章获得他人的点赞与评论。但是,无论是作为点赞数大约1万、还是大约500或大约5的文章的作者,他们都不能完全做好“把关人”的角色。所发布的养生内容无法避免失范,这些失范的内容或是道听途说,或是主观臆测。但无论是哪一种,总是虚假或科学尚未证明的内容,不可避免地带上伪科学的色彩。学者熊茵[10]在其相关研究中,基于“专业性”与“职业化”二元维度划分传播主体,认为前者超越利益、坚守规范,后者则基于市场观照和利益追逐。参照这一观点,本文建议,一方面,知乎可邀请一些在养生领域颇有研究的专家加入,使他们在保证专业性的同时,摆脱职业化的色彩,即跳出做研究写文章时所遵循的条条框框,用一种更生动或结合自己经历的语言去贴近读者,营造和谐且温暖的气氛。另一方面,知乎可鼓励一些创作者成为职业化的专栏作者,强调引导他们去调查研究,搜索资料,尽可能做到发布文章时有依据、不模糊、不造谣与不传谣,提高文章的质量,打造优质内容的输出社区。
(三)鼓励条件式表述
养生等医学领域,有很多问题属于未解之谜或未经验证的内容。因而,文章内容建议不应过多出现绝对化的语句,除非一些是公认的、绝对正确的信息,如“不可通过吸食毒品养生”。但我们身处如今这个时代中,关于人类养生的信息很多不是非正即错的,更多时候是一种折中式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需要考虑特定的人群、特定的气候条件、特殊的症状与功效等条件,否则只是一些无效或虚假的信息。与此同时,浏览或参与讨论的用户,往往具有非专业背景,缺乏一定的判断力。他们不能准确判断出养生信息的真伪,也不会去主动求证。更多时候,他们往往出于高点赞数、迫于信息的压力与意见领袖的“见识广博”而选择盲目跟从。但是,期望所有的用户都能理性地做出判断是不现实的,更好的方法是鼓励作者作出合适真实的表达,从而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有效而科学准确的信息。
四、结语
本文以养生类UGC为研究对象,对知乎社区里的养生信息语料进行分析,试图从生产源头、发布过程与内容表述三方面总结出较为显著的失范特征,并对UGC生产的平台、发布的创作者提出一定建议,以减少UGC沦为虚假信息或缺乏科学理论支撑信息的几率。但本研究仍存有完善的空间,需加强对除UGC生产者以外的传播者视域下的研究,以从理论上完善“生产者-平台-传播者”多角度下立体网络的UGC失范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宇翔,范哲,朱庆华.用户生成内容(UGC)概念解析及研究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05):68-81.
[2]许一明,李贺,解梦凡.说服系统在社会化问答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以知乎为例[J].现代情报,2020,40(01):91-100.
[3]陈晓静.网络公共事件传播中微博言论失范治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
[4]范若煊.UGC传播模式中的后真相迷局[J].传播与版权,2019(12):4-5+8.
[5]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6]李晓英,唐冬琳.面向用户生成内容的创意思维知识服务研究[J/OL].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12[2020-04-0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127. TP.20200226.0932.004.html.
[7]刘莉,高泉.UGC特征对社会化电商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9,33(02):53-59.
[8]曹银忠,闫兴昌.消解与重构:知识型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回归——以知乎APP平台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22(01):95-100.
[9]张晋瑞,杨敏,孟庆树,肖健,王浩宇.基于区块链的经验知识生产系统[J/OL].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1-9[2020-04-01].https://doi.org/10.14188/j.1671-8836.2019.0505.
[10]熊茵,郑为升.UGC兴起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主体:类型意涵与演化博弈[J].编辑之友,2019(04):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