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儒家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体文化的构建
高晓波
摘要:新儒家主义的当代使命是构建中国社会主体文化,加强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当代新儒学主义在构建中国社会主体文化中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助推构建社会主体文化的步伐;第二,加强新时期的民族主义,构建国家层面“政治文化”, 以新儒学重建社会主体文化。
关键词:新儒家主义;中国社会主体文化
学界所指的新儒学产生于五四运之后,经历了二个阶段:形成时期(上世纪20-50年代),以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冯友兰、贺麟、钱穆、东方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为代表,他们在彻底颠覆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潮流中从儒学概念和义理方面进行诸多理论创新,援引西方哲学思想弥补中国儒学形而上学的严重不足,竭力构建儒学现代化的系统。奠定了儒学与世界西方文化对话的理论依据其中;发展时期(上世纪80年代),以余时英、刘述选、成中英、杜维明为代表,他们在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后,企图用西方文化的系统教育与西方思维方式诠释儒学。
一、新儒家主义的当代使命:构建中国社会主体文化,加强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儒学作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在维持政治与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儒学只所以能够贯穿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源于其自身的不断更新发展,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的覆灭使得制度化的儒学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儒学主义又面临重新调整,新儒学应运而生。儒学的制度终结使得其脱离了现实而被现代文明所鄙视,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儒学不断地遭受到批判和清算,而失去了价值理想载体,使得现代新儒学发展面临困境无法在现代文明发展中实现其“返本开新”的价值诉求。即使现代新儒学面临着这样的困境,但是却无法改变其在社会主体文化构建中的历史使命。
中国社会主体文化面临的问题。正如余时英所说:“西方的概念和分析方式在没有来得及本土化之前便已席卷了中国的学术思想界。因此现代中国学人用西方的概念和分析方式研究自己的思想传统时往往不免流为牵强附会和生搬硬套。”[1]近代中华民族在拯救民族危亡时,基于对西方思想的厚望而直接拿来运用,并未取得明显的效果。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后,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断在中国传播。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引入从未停止中国化的脚步,正因为有了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才实现了中华民族民族独立。为此,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信仰成为中国民族的政治信仰,社会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的道路认同。
虽然共产主义仍然是我们的政治信仰,但是在社会上,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被推向了现代文明的对立面,中国古代儒学是社会主体文化的核心,而后以此为基础,形成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文化大革命期间,摈弃了儒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社会主体文化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西方的各种思想不断浸入中国,共产主义政治信仰被西方和各种思想冲击后其感召力下降。那么如何重建中国社会的主体文化,马戎先生谈到以“某种宗教作为重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基石在实践上不现实。”并提出“儒学能否‘脱胎换骨成为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社会主体文化,尚未可知。[2]以中国民族传统的儒学为基础,使儒学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相互适应,包容吸纳世界先进的文化,形成新生的儒学现代新儒学,使其成为社会主体文化的内核。以此来加强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加强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成为亟待实施的问题。加强民族的政治认同,其合理的理论逻辑应该是:以社会主体文化为中心,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在各民族文化不断碰撞中寻求共同点,最终形成民族文化多样性下相互交融,共生共荣的社会主体文化,以社会主体文化为基石形成了民族的政治认同。
二、新儒家主义嵌入社会主体文化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而儒学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在经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探索、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时期后,人们开始反思新儒学发展的合理性。此时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必然趋势。国家的意识形态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的主体价值是以儒学为核心的文化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国家的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体价值应该是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关系 。因此,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交流应该在和谐的良性互动环境下愉快地进行。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因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需要理论指导,也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能够实现中国化,能够被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新儒学与马克思主义思想融合基点有四个方面: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如二程与朱熹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在思想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是相互包容的理论品质。儒学尤其是新儒学十分重视吸取,包容新的文化精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存在着海纳百川的优秀品质。两者融合将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三是大同社会的价值追求。孔子提出要建立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各得其所、一心为公、安定有序为基本特征的社会,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提出要建立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和谐社会。四是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儒家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下达成了利国利民治国理念的高度一致,这成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在核心价值观上的契合点。
三、 新儒学主义在构建中国社会主体文化中的作用
(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儒学主义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政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与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相互适应的,从而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蕴含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思想,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多民族国家,因此,以任何一个的民族文化作为社会主体文化都是不可能形成全民族全社会共同价值主体。但是中华民族文化已经成为各民族共同认同的文化主体,其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已经形成了以儒学为基础的民族文化认同。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力量。因此,构建中社会的主体文化,一定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基础,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核,充分利用适时更新的儒学即新儒家主思想重新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建中国的社会主体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体文化的重要举措。
(二)新儒学思想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助推构建社会主体文化的步伐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指对中国各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自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充分自信,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充分自信。文化自觉则是指中华民族在民族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包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文化建设的领导力量及其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等。提高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无疑有得于社会主体文化的构建。而新儒学在提高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新儒学本身是摒弃儒学的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因素的条件下的儒学复兴行动。他蕴含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的内核。如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思想成为政治文化的基本理念。回顾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连续性和汉唐盛世文明在世界上的影响,可以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第二,新儒学能够主动的应对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生态环境污染、社会伦理等问题,新儒学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维持正常的社会伦理秩序,同时增强社会发展中的人适应性。可见,新儒学思想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助推构建社会主体文化的步伐。
(三)加强新时期的民族主义,构建国家层面“政治文化”,以新儒学重建社会主体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人口规模、居住模式、发展基础、现代产业中的综合竞争能力方面差距很大,在政治权利、经济利益、文化权利诸领域中以“民族”为单元的“民族平等”在实践中难度极大,甚至完全不可能做到。[2]“政府和民众考虑族群间平等时,着力点是个体成员之间的平等,并以公民权利作为争取公平竞争和平等待遇的合法性基础。[2]兹上马戎先生观点,新时期加强民族主义,应该充公民身体作为国家民族主义基础,进而从强调祖先血缘、语言和传统文化的“族群模式的民族主义”过渡到强调领土、法制和公民权的“公民模式的民族主义”。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和而不同”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成为国家民族主义构建时所要继承的优秀文化,新儒学主义便成为国家政治文化构建
新儒家主义即是要以中国民族传统的儒学思想为本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取西方先进的文化,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之下而产生的一种新文化。中国社会主体文化构建需要儒家的重新调适变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环境的新儒学,而后发挥其新儒学的文化塑造功能。如何使儒学发挥其社会主体文化的构建功能,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本研究只是从新儒学的发展过程,为社会主体文化构建提供的条件方面引入了怎么将新儒家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体文化的构建结合起来的问题。还希望学界同仁共同关注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自序[M].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马戎.加强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N].环球时报, 2013-07-23.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