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生态养鸡场疫病防控与生物安全

    汪宏才 杨峻 罗青平 潘爱銮 蔡传鹏 李朝国

    摘要:根据湖北省生态养殖的技术特点,简要阐述规模化生态养鸡场疫病防控与生物安全之间的关系,为湖北省生态养鸡场构建生物安全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养殖;生物安全体系;疫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9-0020-02

    生态养殖是近几年兴起的高端家禽的养殖方式,主要适合于我国地方品种土鸡的饲养。地方鸡以其高蛋白、低脂肪、风味独特和药用保健等优点,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在这一趋势下,我国多个地方先后开展了地方鸡的生态养殖,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成为我国集约化养鸡的一个重要补充。据统计,2014年,湖北省规模化生态养鸡存笼3 000多万只,仅谷城县1 000只以上规模的生态养鸡达220万只,京山县1 000只以上养殖规模达150万只。地方鸡生态养殖模式以其独特的品种优势、良好的生态效益、健康的养殖理念,形成一种农林牧相结合的新型生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

    目前,生态养鸡刚刚起步,尚有诸多问题需要积极探索。如疫病防控是制约生态养殖模式发展的问题之一。生态养鸡主要是在野外、开放场地进行饲养,难以对周围环境和疫病进行控制。山林、滩涂、果园、茶园等养殖场所面积较大果树、茶树、杂草等则是虫、鸟喜欢驻留的场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较复杂,容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尤其对散养鸡群的危害较大。鸡群活动范围大,场地面积大,致使环境彻底消毒难以进行。养殖环境中水源较多,水质无法控制。人们在采摘果、茶,砍伐林木等作业时,随意进出养殖区,容易引进外部传染性疾病。鸡舍简陋、蛛网丛生、鸡粪遍地,卫生状况堪忧,疫病防控极为复杂。单纯采用疫苗、抗菌素等对生态养鸡场进行疫病防控效果不佳,因此,采用生物安全措施进行疫病防控势在必行。

    1 湖北省生态养殖现状

    湖北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东、西、北三面环山。全省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植被茂盛,是理想的生态养殖地区。湖北省在规模化生态养殖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2013年目前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生态养鸡生产方式的认定工作。目前,已有近150家生态养鸡场(合作社)通过生产方式认定。推广的品种主要有欣华鸡、江汉鸡、景阳鸡、郧阳白羽乌鸡、郧阳大鸡、洪山鸡、麻城绿壳蛋鸡等优质地方品种[2]。养殖规模大多集中在500~5 000只,养殖场地以荒山、林地、果园、茶园为主。雏鸡阶段以全价饲料为主,育成及产蛋期以配合饲料加青料的方式。近几年来,环境污染严重,病原变异加快,动物疫病不定期流行,对生态养殖业影响很大。据杨峻等[3]对湖北省地方生态养鸡主要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雏鸡及青年鸡的主要疾病有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白痢(Pullorum Disease,PD)等9 种疾病,发病率为33.6 %,病死率31.8 %。成年鸡主要疾病有新城疫、禽流感和巴氏为杆菌病(Avian Pasteurellosis,AP)等7 种疾病,发病率为29.5 %,病死率为30.0 %。造成生态养鸡场鸡群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根本原因是对生物安全体系的认识不够。

    2 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的必要性

    生物安全是一个综合性控制疾病发生的体系,即将可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寄生虫和害虫排除在外的所有的有效安全措施的总称[4]。养殖业的生物安全又可分为用来避免(防止)病原体进入畜禽群或养殖场的外部生物安全和当病原体已存在时防止疾病在畜群或农场内向未感染动物散布或向其他农场散布的内部生物安全[5]。其基本思想是隔离、清洁、消毒。据调查,我湖北常见禽病就有30多种,在生态环境和免疫压力下,病原变异加快,鸡群呈现“老病新发,新病不断涌现”的状况,给家禽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如何控制病原微生物及周围环境因素,使鸡群处于健康状态,充分发挥鸡群的生产能力,这就需要对鸡群进行综合性防疫。湖北省是家禽养殖大省,地方鸡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其主要养殖模式为生态养殖,常见的有山林、滩涂、果园、茶园等养殖场所。由于这些场所都是天然、开放的,对于疫病防控相对较难。因此,必须从生物安全的角度出发,建立生态养殖模式下的疫病防控体系。据统计,虽然由于实施生物安全要添置额外的设备和使用额外的材料而使生产成本提高, 但这可由药费开支下降56%得到更多的补偿。饲料用药开支减少82%,疫苗成本减少11 %。生物安全与兽医支出总计的结果,使总开支减少了44 %[6]。因此,兽医生物安全是目前最经济、最有效的传染病控制方法,同时也是所有传染病预防的前提[7]。

    3 生态养殖场实施生物安全的主要措施

    针对湖北生态养殖的特点,建立适合我湖北生态养殖的生物安全防疫体系,需要首先对养殖环境进行生物安全评估,真正地检查疫病防控中存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合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构建适合本场或本区域(养殖合作社)的生物安全体系。一般情况下,对于场地选择、规划等,根据饲养规模、场地类型自行设计,符合生态养殖模式即可。下面从养殖模式、引种以及疫病防治等方面对生物安全的实施进行阐述。

    4.1 规范饲养管理,严格按照“553”模式进行养殖

    湖北省推广的规模化高效生态养鸡“553 模式”,其内涵是:一群鸡数量不大于500 只,一亩地饲养数量不大于50只,鸡群更新日龄300 d左右。该模式是从生态养鸡的生物学特性、饲养管理、生态平衡、疫病防控等方面综合提出的适合湖北省的养殖模式。分群饲养,便于管理,有利于疫病防控。亩平50只,每只鸡超过10m2的活动空间,密度低,鸡只活动范围大,对生态环境及机体健康十分有利。选择轮牧方式,建立生态鸡舍,拦网隔离。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合理安排育雏时期。

    4.2 引种及鸡苗质量

    养殖场在引种及购买商品代鸡苗时,应选择信誉好的种鸡生产企业。鸡苗的质量直接影响后期的收益。购买前先调查企业的信誉、规模以及疾病净化情况。尤其是种鸡,是否进行过禽白血病、鸡白痢等净化,禽流感、新城疫等主要疫病的免疫,抗体是否达到要求,雏鸡体质是否健康等。近年来,免疫抑制性疾病对家禽养殖业影响较大,特别是影响鸡群的免疫预防效果,目前所知的主要免疫抑制性疾病有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禽白血病(Avian Leukemia,AL)、传染性法氏囊炎(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ticuloendotheliosis,RE)等。主要蛋传性疾病有:大肠杆菌(Avian Colibacillosis,AC)、沙门氏菌(Avian Salmonellosis,AS)、禽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产蛋下降综合征(Egg Drop Syndrome,EDS)、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等。一般情况下,免疫抑制因子往往协同作用,引起家禽免疫抑制。如新城疫、禽流感等经过多次免疫仍然发病,免疫抑制病的发生还会引起细菌性疾病的增加。蛋传性疾病在育雏初期就开始表现,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等引起雏鸡的早期死亡,而禽白血病则在后期产生肿瘤,引起生产性能下降,最后只能淘汰处理。

    4.3 坚持生物隔离、消毒,防止病原体扩散

    对进入养殖场的人员、车辆进行消毒;对育雏舍、鸡棚、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对鸡场内废弃物进行清理、无害化处理;消毒药轮换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对病鸡采取隔离治疗或扑杀,防止疫情扩散,做到“早、快、严、小”。

    4.4 药物防治

    众所周知,抗生素的滥用使得目前细菌耐药性增加。当长期应用抗生素时,多数的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耐药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而使细菌对该种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升高。生态养鸡在野外环境中,鸡群接触细菌的机会增加,单纯依靠抗生素控制细菌性疾病不可取,而微生态制剂、中草药等在细菌病的防控中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微生态制剂真正被重视起来并应用于畜牧业,是从20世纪60~70 年代人类发现了抗生素的种种弊端之后才开始的[8]。它不仅可以直接防病治病,还可以间接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发育。中草药良好的预防作用和治疗效果,正逐渐被广大养殖户所采用。因此,抗生素可作为最终选择,但不是惟一选择。

    4.5 免疫预防

    疫苗免疫是控制传染病的一种方法,但不是最好方法。刘秀梵[5]认为,疫苗是疫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能把它当作第一道防线,必须在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方面设防线。目前我国疫病防控体系还不健全,对于重大疫病如禽流感、新城疫等,根据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要求,必须进行疫苗接种。生态养鸡场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生物安全评估,对本地区常发传染病进行免疫预防,并定期监测抗体水平,合理制订免疫程序。适合湖北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