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知觉理论的环境心理学教学改革
汪中兴
摘要:针对环境心理学中多项知觉理论的整合需求,解析其中3种主要学说的基本思路和相互关系,提出课堂讲授的优化方案。同时,对教学改革相关工作的要点及难点作出分析,并着眼于环境心理学的概念,展望学科建设的方向和可能性。
关键词:环境知觉;环境心理学;现象学;建筑与城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8)01-0082-05
一、问题的缘起
在环境心理学体系中,关于知觉的学说主要源自“格式塔原则”“概率知觉”和“生态知觉”三方面[1-5]。在多维视角下,虽然有不同的理论方式和跨学科的研究可能,但在根本上缺少对应于环境知觉特殊维度的基本框架。这既体现学科基础上的“概念空白”,也表明相关核心主题在研究中还没有发挥必要的建构作用。
相应地,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在“知觉”环节也有各种困难。环境知觉的基础理论在学科宏观层面上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对多种学说的关系处理,在结构上存在调整和改良的需求。
由于环境知觉理论的基础性和拓展性特点,需要从教学实踐入手,对多种学说整合,促成一项临时的,但能持续建构的统筹方案。一方面致力于提供符合理论要义的讲解,另一方面为学科研究提供实在的依据,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再返回到教学层面,寻求更进一步的突破。
根据课堂经验所提供的线索,将从环境心理学的学科特征出发,针对其中知觉概念的特殊维度,厘清3种学说的基本思路和相互关系,提出理论讲授的改革建议。同时,结合以建筑学专业为主的本科教学实践,展望学科建设长远的需求和可能。
二、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学科背景
环境心理学不具备自己的基础理论,由于核心概念匮乏,需要在建立和拓展研究视野的进程中不断谋求理论建构。非基础性的特征提示明确的应用属性[6]——利用核心概念的“空白”,通过对现有理论的加工实施学科关系性操作。如果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那么环境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中间学科”。中间的位置不仅仅是应用,更有本质性的任务——从学科产生过程的综合影响看到一种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分支[7-8]。 诚然,从应用的角度,研究机制不是以设定的理论原点为中心,但这不意味着没有基础需要。因此,与其说在环境心理学中缺乏一个基础建设平台,毋宁说这个平台指向由危机而来的开拓要求——符合关系性方法的奠基工作。而在界定学科性质时,既要消除对应用的误解,又要制定根据本质任务的超越目标。总之,环境心理学既不是简单的“应用”,也不属于“边缘学科”,而是从时代需要产生的一种关系性研究。在今天技术化的总体进程中,关系性的优势集中体现在开放的理论导向上。持续生成的内在动力有助于通过寻求相关学科体系中的恰当位置来核查和调整自身关系。
在学科整体上,环境心理学的概念引导至关重要。通常的做法是将其一分为二:一项属于心理学基础;另一项着眼于环境对象。二分法能提供明确的操作依据,以认知和体验为主导线索,将多层次的广泛内容归纳到统一的理论基础上。二分法体现出核心概念的内在运动,其间的整合和奠基任务,应按照适当顺序,在观察城市意象主题,深究环境–行为的关系理论,规范空间、场所和领域要素之前落实到知觉问题上。
“环境知觉”属于学科体系中最为根本的核心部分——作为环境心理学的开端——在整体上构成概念引导的原动力。从教学角度探讨相关问题,有助于呈现学科关系上的调整空间。通过对理论前提的反思,明确宏观改革的起点和方向。
(二)环境知觉的特殊维度
从内容看,“环境知觉”不是新概念,而是以主题化方式对知觉进行基础性考察的一项任务。“环境知觉”的理论目标一方面是呈现知觉的环境本质,另一方面在于以环境——作为认知前提的环境,作为时空要素的环境,作为世界关联的环境,剖析特殊维度上的心理结构和内容。
在以认知论为主导的西方传统中,“知觉”始终处于历史性的边缘地位,其中的难点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在当代,随着相关议题的不断推进,特别是“身体”语境的出现,使知觉问题的研究实现了一次转向, “知觉”从以往讨论的非主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指出这种变化“给所有的哲学造成了困难”[9]。最深刻的困难往往出现在关系性的两极之间——感性和理性、心灵和世界、内部和外部。在起点的意义上,环境知觉这一维度的特殊性正在于利用其奠基作用切中问题要害,尝试克服其间不可逾越的理论鸿沟。
“知觉”的转向趋势虽然还无法打破“认知”的优先地位,但是能在“环境”的主题上得到持久支撑,激发符合发端本质的前提性思路。在现象学的推动下,例如,在胡塞尔(Edmund Husserl)的“意向性”[10]和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体验的结构”[11]中,环境的前提通过多种尝试,在被给予性和关系性的框架下,经格式塔心理学的“场”[12]、梅洛-庞蒂的“被知觉的世界”[13]等概念得到充分的剖析和还原。在众多富有突破性的研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海德格尔的“在世界之中”“世界化”“作为原本现象的世界”[14-15]。这些采用不同表述形式,但有着共同指向的说法,在主题化(“此在”)的方向上强调环境(心理)的“周围”本质和存在意义。同时,从意识角度,根据胡塞尔的观点[16],知觉行为由最底层,也就是从基础上,在发生和结构的双重线索上为意向论证提供融合性的主导依据。可见,“知觉”和“环境”的双向张力是理解心理原初问题的关键所在。从两方面的要素,通过一个维度,显示迄今为止最为紧迫的奠基任务。
在环境心理学中,“知觉”紧扣“环境”,需要开展一次根本性的关系建构。格式塔理论、概率知觉理论、生态知觉理论,之所以能够共同提供参考,是因为这些学说从整体性、恒常性、选择性、开放性、有限性等基本面,比较全面地把握相关核心内容。但若要在多维视角的条件下,持续发挥概念主题内在的驱动力,还必须在统一的学科框架下,尤其在环境知觉的特殊维度上,对各项理论进行整合。
三、环境知觉理论
(一)基本思路
通过格式塔理论,知觉在环境意义上的原动力充分体现在“完形原则”[12]上。通過“区分”和“成形”两大环节,基于一定的“图底关系”,同时借助各种形式规律[12],“完形”过程揭示一种最基本的(环境)知觉方式——以形象为主题的对象化过程。这是观念性的,作为知觉内容和作为环境限定的“形象”。观念是从周围世界得到的,形象表明世界关系的认知可能。两者的内在关联既体现在由“图形”和“背景”共同揭示的环境本质中,也落实到格式塔丰富的“形式驱动”上[17]。尤其在该驱动力的支持下,环境知觉在组织、调节和平衡中显示持久有效的整合趋势,达到“完形”的目标。
概率知觉理论借助布伦斯维克(Egon Brunswik)的“透镜模型”[18]得到解释。通过与透镜的类比,该模型将环境知觉分解为“过滤”“组合”“聚焦”等环节。所谓的“概率判断”产生于各个环节的共同作用。其中,知觉的多义性、偶然性和可靠性,环境的确定性及不确定性等问题组成一条关键线索,即如何获得“判断”的能力,如何在“概率”的本质上达到环境知觉的统一性,此统一性又如何在经验中建立。
生态知觉理论着眼于有机体在环境关系中的先天本能。吉布森(James J. Gibson)[19]同时强调知觉的“直接性”和环境的“可供性”,指出双方的对等和交互关系。“直接性”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知觉和感觉在传统理论上的明确界限,强化了知觉的开端作用。“可供性”从知觉说明环境的意义来源,由此产生的环境知觉要义,需要一个支撑概念(吉布森没有明确地给出)总括其中的关系性特征。通过机能和认知、意识和行为、自我和他者产生的“领会”,对应于由个体和周围世界构成的开敞之境,指向整个心理运作的“可持续性”。
(二)比较
“完形”的逻辑出自整体性的要求,“概率”的重点在于通过开放性和有限性对(世界)机缘的把握,“生态”的概念植根于对有机体适应力的理解。在知觉的环境本质上,“完形”“概率”“生态”呈现可独立展开,同时又相互补充的本质模型,由此确立的3种理论策略体现出环境知觉的需求方向。但不管采取哪种策略,都无法绕开对世界关联的解释。格式塔所依托的是一套在整体上既定的概念体系和形式操作法则,这不是说其他理论不要整体性前提。在限定和区分的要求下,概率知觉致力于由“混沌”进行突破——确定有效范围,开拓认知世界。同时,在开放条件下通过生态知觉显现持存关系,完成被给予状况下通达事物的长期任务。这样建立起来的意义整体最终要从“知觉”和“环境”两极获得原初的心理基础,实现环境知觉的综合兑现。从知觉到环境,从环境到知觉,在概念性和非概念性之间,在主动性和被动性之间,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体现贯穿感知问题始终的奠基要求。在这样的特殊维度上,由“完形”“概率”“生态”生成的3种视角为此提供了预备性论证。
(三)相互关系
在三者之间,有两层起主导作用的对立关系:第一层出现于以格式塔理论为一方,以概率知觉理论和生态知觉理论为另一方的两大阵营之间;第二层仅涉及概率知觉理论和生态知觉理论。
第一层主导关系表明2种对知觉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格式塔的目标是“自上而下”的,对“完形”的把握在结构上需要通过观念性的驱动,产生组织力量,达到一定的对象整体。由“图底关系”促成的周围世界既是多层次的,又具有统一性。其关系性在于捕捉形象,区分彼此,构建环境。与格式塔相反,概率知觉和生态知觉都是“自下而上”的。由此产生的对立面,不像“完形”具有明显的认知特征,而是更加“原始”。前理论和非概念地从知觉加工(选择和控制)基础、“概率”缘起、“生态”持存方面作出环境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上”和“下”,不仅包含出现在所谓的“模式识别”[20]中的整体和局部关系,而且更为根本的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区分了在知觉奠基方式上的两种要求。康德(Emanuel Kant)[21]尽管没有十分关注知觉问题本身,但他通过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调和提出的奠基要求,充分体现在这里的“上”“下”对立关系中,只不过从环境知觉的特殊维度表现为多种理论整合的必要性。
在第二层主导关系上,概率知觉和生态知觉彼此构成对立面。二者都力图对环境知觉的有效性作出解释,但策略不同。概率论植根于学习和经验的基础,而生态论则从个体本能的适应机制出发。这里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关于知觉的间接性和直接性问题上[2]。相应地,针对环境知觉是取决于后天习得,还是属于先天具备的讨论,概率知觉理论和生态知觉理论从各自的角度都作了说明。
四、教学改革
(一)基本设想
基于3种理论的侧重点及相关性,需要通过有效的课程引导,使有关主题呈现内在统一性。这里的关键应归结到“环境心理”的奠基工作,而此项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对多维知觉概念的整合。
第一,从主导关系入手,澄清对立双方在理论目标上的合法地位。通过对环境知觉的完形本质、概率本质和生态本质梳理,论证三者在其特殊维度上的一致性。
第二,对两大问题作出交代。一个是环境知觉的发端问题。从“意识”和“身体”入手,揭示由生命原动力产生的核心枢纽。在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前提下,通过自身运动对心理基础的初始状况加以解释。另一个问题涉及环境知觉的结构。协调各项理论,结合有关建设性结论,重点参照皮亚杰(Jean Piaget)[22]的观点对“图式”的建立和发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三方面的本质内容,构建符合奠基要求的平衡视角。
(二)课堂讲授的要点及难点
首先,明确知觉问题的基础意义,强调有关研究的前提性。其次,建立从概念到课题,从知识点到案例的关系导向。再次,根据各项理论的特点,以认知与体验为主旨,为进一步的探讨作好准备。最后,针对专业重点,在确定课程基本内容的同时,还应当提示具体学说在设计操作和日常问题两方面的参考价值。
鉴于环境心理学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与城市的关系,需要特别注意有关内容。
举例来说,城市公共空间属于经常出现的考察对象。在梳理问题维度时,只有依托從理论基础产生的概念框架,照顾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才能控制好主题的跨度和范围,发掘从空间质量到精神状况,从场所条件到行为特征的心理要素,实施包括意象摄取、应激防范、日常性、私密性等内容的章节过渡和衔接课程操作。否则很难形成清晰的思路,更无法从时代高度准确把握有关学说要点。像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的“视觉动力”[23]、拉普卜特(Amos Rapoport)的“建成环境的意义”[24]、拉斯姆森(Steen E. Rasmussen)的“建筑体验”[25]、卒姆托(Peter Zumthor)的“建筑氛围”[26]、雅各布斯(Jane Jacobs)针对大城市强调的“多样性的自我毁灭”[27]……这些重要见解,都需要在合理的关系层次上,通过恰当的例证得到解释。
课堂讲授以内容均衡为佳。一方面,阐明核心概念是首要任务,另一方面,这一任务要同时落实到对应的问题分析;一方面要交待学说体系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还要揭示其中的理论指导意义;一方面,在建设性的学科视野下,教学目标呈现出指向性,另一方面,只有积极利用在基础环节上形成的关系导向,控制维度切换,讲解才有成效。可见,在概念澄清、关系引导和视野构建的系统工作上,均体现从学科整体出发的全局观。相应地,课程中出现的多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难点,皆能归纳为理论教学的澄清困难、引导困难和构建困难。这反映出课堂讲授的本质要求。
此外,深层次的理论困境还体现在学科建设上。在这个意义上,值得对环境心理学仅仅是一门应用型学科的观点再次作出回应。虽然根据学科定位,环境心理学是非基础性的,但是就其关系性的研究方式而言,要求在发端意义上整合统一的理论基础。如果“应用”只停留在现有成果兑现层面,那么始终无法落实其悬而未决的目标。前面提到的学科危机暗示了在技术化总体进程上方向性的依据缺失,表明尚未真正形成与当前开放的时代本质相称的研究领域。对环境心理学核心概念作系统阐述,虽然不是文章的任务,但是有必要强调知觉理论在学科战略意义上的核心作用。只有正视有关问题的艰难性,从问题历史入手,才能构建真正属于学科本位的外延及内涵,论证“应用”的实质性需求。
五、结语
环境心理学需要合理的学科引导,以赢得真正的有效教学。关于这种合理性及有效性的基本可能,在以知觉理论为例的研究中得到初步呈现。
相关的教学改革着眼于理论根基,通过对多种学说的整合,调整对环境知觉问题的处理方式,为课堂讲授明确一个切实的着力点。希望能推动学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存在于基础环节上的“概念空白”,并由此促进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从现象学角度,对环境心理学本质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胡正凡,林玉莲.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保罗·贝尔,托马斯·格林.环境心理学[M].朱建军,吴建平,等译.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环境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环境、知觉和行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5]张媛.环境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吕晓峰.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审视[D].长春:吉林大学,2013.
[7]王珊珊.人与环境之和谐的回归——环境心理学的方法论审视[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8]吴建平.生态自我:人与环境的心理学探索[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9]莫里斯·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M].杨大春,张尧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0]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1卷 [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1]海德格尔.论哲学的规定[M].孙周兴,高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2]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李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3]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4]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4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15]马丁·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M].欧东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6]埃德蒙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2卷[M].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7]Arnheim, Rudolf.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a psychology of the creative eye[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18]Hammond Kenneth R, Thomas R Stewart. The essential brunswik:beginnings, explications, application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9]Gibson,James J.The senses considered as perceptual systems[M].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83.
[20]罗伯特·索尔所,金伯利·麦克林,奥托·麦克林.认知心理学[M].7版.邵志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李秋零,译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2]让·皮亚杰.智力心理学[M].严和来,姜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3]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M].黄兰谷,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4]鲁道夫·阿恩海姆.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M].宁海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5]S·E·拉斯姆森.建筑体验[M].刘亚芬,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26]彼得·卒姆托.建筑氛围[M].张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7]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摘要:针对环境心理学中多项知觉理论的整合需求,解析其中3种主要学说的基本思路和相互关系,提出课堂讲授的优化方案。同时,对教学改革相关工作的要点及难点作出分析,并着眼于环境心理学的概念,展望学科建设的方向和可能性。
关键词:环境知觉;环境心理学;现象学;建筑与城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8)01-0082-05
一、问题的缘起
在环境心理学体系中,关于知觉的学说主要源自“格式塔原则”“概率知觉”和“生态知觉”三方面[1-5]。在多维视角下,虽然有不同的理论方式和跨学科的研究可能,但在根本上缺少对应于环境知觉特殊维度的基本框架。这既体现学科基础上的“概念空白”,也表明相关核心主题在研究中还没有发挥必要的建构作用。
相应地,环境心理学课程教学在“知觉”环节也有各种困难。环境知觉的基础理论在学科宏观层面上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对多种学说的关系处理,在结构上存在调整和改良的需求。
由于环境知觉理论的基础性和拓展性特点,需要从教学实踐入手,对多种学说整合,促成一项临时的,但能持续建构的统筹方案。一方面致力于提供符合理论要义的讲解,另一方面为学科研究提供实在的依据,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再返回到教学层面,寻求更进一步的突破。
根据课堂经验所提供的线索,将从环境心理学的学科特征出发,针对其中知觉概念的特殊维度,厘清3种学说的基本思路和相互关系,提出理论讲授的改革建议。同时,结合以建筑学专业为主的本科教学实践,展望学科建设长远的需求和可能。
二、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学科背景
环境心理学不具备自己的基础理论,由于核心概念匮乏,需要在建立和拓展研究视野的进程中不断谋求理论建构。非基础性的特征提示明确的应用属性[6]——利用核心概念的“空白”,通过对现有理论的加工实施学科关系性操作。如果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那么环境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中间学科”。中间的位置不仅仅是应用,更有本质性的任务——从学科产生过程的综合影响看到一种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分支[7-8]。 诚然,从应用的角度,研究机制不是以设定的理论原点为中心,但这不意味着没有基础需要。因此,与其说在环境心理学中缺乏一个基础建设平台,毋宁说这个平台指向由危机而来的开拓要求——符合关系性方法的奠基工作。而在界定学科性质时,既要消除对应用的误解,又要制定根据本质任务的超越目标。总之,环境心理学既不是简单的“应用”,也不属于“边缘学科”,而是从时代需要产生的一种关系性研究。在今天技术化的总体进程中,关系性的优势集中体现在开放的理论导向上。持续生成的内在动力有助于通过寻求相关学科体系中的恰当位置来核查和调整自身关系。
在学科整体上,环境心理学的概念引导至关重要。通常的做法是将其一分为二:一项属于心理学基础;另一项着眼于环境对象。二分法能提供明确的操作依据,以认知和体验为主导线索,将多层次的广泛内容归纳到统一的理论基础上。二分法体现出核心概念的内在运动,其间的整合和奠基任务,应按照适当顺序,在观察城市意象主题,深究环境–行为的关系理论,规范空间、场所和领域要素之前落实到知觉问题上。
“环境知觉”属于学科体系中最为根本的核心部分——作为环境心理学的开端——在整体上构成概念引导的原动力。从教学角度探讨相关问题,有助于呈现学科关系上的调整空间。通过对理论前提的反思,明确宏观改革的起点和方向。
(二)环境知觉的特殊维度
从内容看,“环境知觉”不是新概念,而是以主题化方式对知觉进行基础性考察的一项任务。“环境知觉”的理论目标一方面是呈现知觉的环境本质,另一方面在于以环境——作为认知前提的环境,作为时空要素的环境,作为世界关联的环境,剖析特殊维度上的心理结构和内容。
在以认知论为主导的西方传统中,“知觉”始终处于历史性的边缘地位,其中的难点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在当代,随着相关议题的不断推进,特别是“身体”语境的出现,使知觉问题的研究实现了一次转向, “知觉”从以往讨论的非主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指出这种变化“给所有的哲学造成了困难”[9]。最深刻的困难往往出现在关系性的两极之间——感性和理性、心灵和世界、内部和外部。在起点的意义上,环境知觉这一维度的特殊性正在于利用其奠基作用切中问题要害,尝试克服其间不可逾越的理论鸿沟。
“知觉”的转向趋势虽然还无法打破“认知”的优先地位,但是能在“环境”的主题上得到持久支撑,激发符合发端本质的前提性思路。在现象学的推动下,例如,在胡塞尔(Edmund Husserl)的“意向性”[10]和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体验的结构”[11]中,环境的前提通过多种尝试,在被给予性和关系性的框架下,经格式塔心理学的“场”[12]、梅洛-庞蒂的“被知觉的世界”[13]等概念得到充分的剖析和还原。在众多富有突破性的研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海德格尔的“在世界之中”“世界化”“作为原本现象的世界”[14-15]。这些采用不同表述形式,但有着共同指向的说法,在主题化(“此在”)的方向上强调环境(心理)的“周围”本质和存在意义。同时,从意识角度,根据胡塞尔的观点[16],知觉行为由最底层,也就是从基础上,在发生和结构的双重线索上为意向论证提供融合性的主导依据。可见,“知觉”和“环境”的双向张力是理解心理原初问题的关键所在。从两方面的要素,通过一个维度,显示迄今为止最为紧迫的奠基任务。
在环境心理学中,“知觉”紧扣“环境”,需要开展一次根本性的关系建构。格式塔理论、概率知觉理论、生态知觉理论,之所以能够共同提供参考,是因为这些学说从整体性、恒常性、选择性、开放性、有限性等基本面,比较全面地把握相关核心内容。但若要在多维视角的条件下,持续发挥概念主题内在的驱动力,还必须在统一的学科框架下,尤其在环境知觉的特殊维度上,对各项理论进行整合。
三、环境知觉理论
(一)基本思路
通过格式塔理论,知觉在环境意义上的原动力充分体现在“完形原则”[12]上。通過“区分”和“成形”两大环节,基于一定的“图底关系”,同时借助各种形式规律[12],“完形”过程揭示一种最基本的(环境)知觉方式——以形象为主题的对象化过程。这是观念性的,作为知觉内容和作为环境限定的“形象”。观念是从周围世界得到的,形象表明世界关系的认知可能。两者的内在关联既体现在由“图形”和“背景”共同揭示的环境本质中,也落实到格式塔丰富的“形式驱动”上[17]。尤其在该驱动力的支持下,环境知觉在组织、调节和平衡中显示持久有效的整合趋势,达到“完形”的目标。
概率知觉理论借助布伦斯维克(Egon Brunswik)的“透镜模型”[18]得到解释。通过与透镜的类比,该模型将环境知觉分解为“过滤”“组合”“聚焦”等环节。所谓的“概率判断”产生于各个环节的共同作用。其中,知觉的多义性、偶然性和可靠性,环境的确定性及不确定性等问题组成一条关键线索,即如何获得“判断”的能力,如何在“概率”的本质上达到环境知觉的统一性,此统一性又如何在经验中建立。
生态知觉理论着眼于有机体在环境关系中的先天本能。吉布森(James J. Gibson)[19]同时强调知觉的“直接性”和环境的“可供性”,指出双方的对等和交互关系。“直接性”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知觉和感觉在传统理论上的明确界限,强化了知觉的开端作用。“可供性”从知觉说明环境的意义来源,由此产生的环境知觉要义,需要一个支撑概念(吉布森没有明确地给出)总括其中的关系性特征。通过机能和认知、意识和行为、自我和他者产生的“领会”,对应于由个体和周围世界构成的开敞之境,指向整个心理运作的“可持续性”。
(二)比较
“完形”的逻辑出自整体性的要求,“概率”的重点在于通过开放性和有限性对(世界)机缘的把握,“生态”的概念植根于对有机体适应力的理解。在知觉的环境本质上,“完形”“概率”“生态”呈现可独立展开,同时又相互补充的本质模型,由此确立的3种理论策略体现出环境知觉的需求方向。但不管采取哪种策略,都无法绕开对世界关联的解释。格式塔所依托的是一套在整体上既定的概念体系和形式操作法则,这不是说其他理论不要整体性前提。在限定和区分的要求下,概率知觉致力于由“混沌”进行突破——确定有效范围,开拓认知世界。同时,在开放条件下通过生态知觉显现持存关系,完成被给予状况下通达事物的长期任务。这样建立起来的意义整体最终要从“知觉”和“环境”两极获得原初的心理基础,实现环境知觉的综合兑现。从知觉到环境,从环境到知觉,在概念性和非概念性之间,在主动性和被动性之间,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体现贯穿感知问题始终的奠基要求。在这样的特殊维度上,由“完形”“概率”“生态”生成的3种视角为此提供了预备性论证。
(三)相互关系
在三者之间,有两层起主导作用的对立关系:第一层出现于以格式塔理论为一方,以概率知觉理论和生态知觉理论为另一方的两大阵营之间;第二层仅涉及概率知觉理论和生态知觉理论。
第一层主导关系表明2种对知觉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格式塔的目标是“自上而下”的,对“完形”的把握在结构上需要通过观念性的驱动,产生组织力量,达到一定的对象整体。由“图底关系”促成的周围世界既是多层次的,又具有统一性。其关系性在于捕捉形象,区分彼此,构建环境。与格式塔相反,概率知觉和生态知觉都是“自下而上”的。由此产生的对立面,不像“完形”具有明显的认知特征,而是更加“原始”。前理论和非概念地从知觉加工(选择和控制)基础、“概率”缘起、“生态”持存方面作出环境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上”和“下”,不仅包含出现在所谓的“模式识别”[20]中的整体和局部关系,而且更为根本的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区分了在知觉奠基方式上的两种要求。康德(Emanuel Kant)[21]尽管没有十分关注知觉问题本身,但他通过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调和提出的奠基要求,充分体现在这里的“上”“下”对立关系中,只不过从环境知觉的特殊维度表现为多种理论整合的必要性。
在第二层主导关系上,概率知觉和生态知觉彼此构成对立面。二者都力图对环境知觉的有效性作出解释,但策略不同。概率论植根于学习和经验的基础,而生态论则从个体本能的适应机制出发。这里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关于知觉的间接性和直接性问题上[2]。相应地,针对环境知觉是取决于后天习得,还是属于先天具备的讨论,概率知觉理论和生态知觉理论从各自的角度都作了说明。
四、教学改革
(一)基本设想
基于3种理论的侧重点及相关性,需要通过有效的课程引导,使有关主题呈现内在统一性。这里的关键应归结到“环境心理”的奠基工作,而此项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对多维知觉概念的整合。
第一,从主导关系入手,澄清对立双方在理论目标上的合法地位。通过对环境知觉的完形本质、概率本质和生态本质梳理,论证三者在其特殊维度上的一致性。
第二,对两大问题作出交代。一个是环境知觉的发端问题。从“意识”和“身体”入手,揭示由生命原动力产生的核心枢纽。在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前提下,通过自身运动对心理基础的初始状况加以解释。另一个问题涉及环境知觉的结构。协调各项理论,结合有关建设性结论,重点参照皮亚杰(Jean Piaget)[22]的观点对“图式”的建立和发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三方面的本质内容,构建符合奠基要求的平衡视角。
(二)课堂讲授的要点及难点
首先,明确知觉问题的基础意义,强调有关研究的前提性。其次,建立从概念到课题,从知识点到案例的关系导向。再次,根据各项理论的特点,以认知与体验为主旨,为进一步的探讨作好准备。最后,针对专业重点,在确定课程基本内容的同时,还应当提示具体学说在设计操作和日常问题两方面的参考价值。
鉴于环境心理学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与城市的关系,需要特别注意有关内容。
举例来说,城市公共空间属于经常出现的考察对象。在梳理问题维度时,只有依托從理论基础产生的概念框架,照顾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才能控制好主题的跨度和范围,发掘从空间质量到精神状况,从场所条件到行为特征的心理要素,实施包括意象摄取、应激防范、日常性、私密性等内容的章节过渡和衔接课程操作。否则很难形成清晰的思路,更无法从时代高度准确把握有关学说要点。像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的“视觉动力”[23]、拉普卜特(Amos Rapoport)的“建成环境的意义”[24]、拉斯姆森(Steen E. Rasmussen)的“建筑体验”[25]、卒姆托(Peter Zumthor)的“建筑氛围”[26]、雅各布斯(Jane Jacobs)针对大城市强调的“多样性的自我毁灭”[27]……这些重要见解,都需要在合理的关系层次上,通过恰当的例证得到解释。
课堂讲授以内容均衡为佳。一方面,阐明核心概念是首要任务,另一方面,这一任务要同时落实到对应的问题分析;一方面要交待学说体系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还要揭示其中的理论指导意义;一方面,在建设性的学科视野下,教学目标呈现出指向性,另一方面,只有积极利用在基础环节上形成的关系导向,控制维度切换,讲解才有成效。可见,在概念澄清、关系引导和视野构建的系统工作上,均体现从学科整体出发的全局观。相应地,课程中出现的多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难点,皆能归纳为理论教学的澄清困难、引导困难和构建困难。这反映出课堂讲授的本质要求。
此外,深层次的理论困境还体现在学科建设上。在这个意义上,值得对环境心理学仅仅是一门应用型学科的观点再次作出回应。虽然根据学科定位,环境心理学是非基础性的,但是就其关系性的研究方式而言,要求在发端意义上整合统一的理论基础。如果“应用”只停留在现有成果兑现层面,那么始终无法落实其悬而未决的目标。前面提到的学科危机暗示了在技术化总体进程上方向性的依据缺失,表明尚未真正形成与当前开放的时代本质相称的研究领域。对环境心理学核心概念作系统阐述,虽然不是文章的任务,但是有必要强调知觉理论在学科战略意义上的核心作用。只有正视有关问题的艰难性,从问题历史入手,才能构建真正属于学科本位的外延及内涵,论证“应用”的实质性需求。
五、结语
环境心理学需要合理的学科引导,以赢得真正的有效教学。关于这种合理性及有效性的基本可能,在以知觉理论为例的研究中得到初步呈现。
相关的教学改革着眼于理论根基,通过对多种学说的整合,调整对环境知觉问题的处理方式,为课堂讲授明确一个切实的着力点。希望能推动学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存在于基础环节上的“概念空白”,并由此促进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从现象学角度,对环境心理学本质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胡正凡,林玉莲.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保罗·贝尔,托马斯·格林.环境心理学[M].朱建军,吴建平,等译.5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环境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环境、知觉和行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5]张媛.环境心理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吕晓峰.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审视[D].长春:吉林大学,2013.
[7]王珊珊.人与环境之和谐的回归——环境心理学的方法论审视[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8]吴建平.生态自我:人与环境的心理学探索[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9]莫里斯·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M].杨大春,张尧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0]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1卷 [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1]海德格尔.论哲学的规定[M].孙周兴,高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2]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李维,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3]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4]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4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15]马丁·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M].欧东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6]埃德蒙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2卷[M].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7]Arnheim, Rudolf.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a psychology of the creative eye[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18]Hammond Kenneth R, Thomas R Stewart. The essential brunswik:beginnings, explications, application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9]Gibson,James J.The senses considered as perceptual systems[M].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83.
[20]罗伯特·索尔所,金伯利·麦克林,奥托·麦克林.认知心理学[M].7版.邵志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李秋零,译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2]让·皮亚杰.智力心理学[M].严和来,姜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3]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M].黄兰谷,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4]鲁道夫·阿恩海姆.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M].宁海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5]S·E·拉斯姆森.建筑体验[M].刘亚芬,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26]彼得·卒姆托.建筑氛围[M].张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7]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