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黑龙江边爱国石

    徐博

    摘要:“九一八”刻石俗称爱国石,座落于黑龙江萝北县太平沟村。出自当地知名爱国人士、传奇人物王明宪先生之手。王明宪山东省掖县朱桥人,14岁留学俄国,十月革命后回国,定居于太平沟村,以养蜂为主。他思想先进,知识渊博,精通医学和俄语,待人宽厚善良,经常免费为人治病,深受当地百姓爱戴。“这块刻石因其是我国东北发现的唯一一块,由民间爱国人士自发表达抗日情怀的物证,有力的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和内心的愤恨。

    关键词:黑龙江边;爱国石;探究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坐落在小兴安岭与江平原的缓冲地带,北部与俄罗斯的比罗比詹犹太州毗邻,黑龙江自南向北流经,下辖两县六区,境内资源丰富,煤炭、森林、黄金储量大,号称“三金之城”。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活动区域之一,从1932年沦陷到1945年解放,这里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和民众。在抗日民众中,王明宪老先生无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九一八”刻石俗称爱国石,座落于黑龙江边萝北县太平沟村,这是一个依山傍水,古老而宁静的小村。靠近村子东面的树丛掩映下,威严挺立着一块长、宽各约155厘米,厚约70厘米,体积约为三立方米,呈不规则马鞍形巨石,巨石为黄褐色花岗岩,一侧是光滑的倾斜面,就在这斜面上凿有“此石可烂,倭匪之仇不可忘,九一八”十四个工整刚毅的大字,字体似隶书。全篇石文从右至左分三排竖式排列,第一排为“此石可烂”,间距较大,第二排为“倭匪之仇不可忘”,间距较小。第三排为落款“九一八”。此刻石被称为“九一八”刻石,俗称爱国石。1986年4月,太平沟边防队战士在黑龙江边巡逻时发现,2005年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 作为文物,这块刻石有着重要的地位,因其是我国东北发现的唯一一块,由民间爱国人士自发表达抗日情怀的物证,有力的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和内心的愤恨。

    伴着滔滔的黑龙江水,刻石虽饱经风雨沧桑,怒水冲刷,深凿在这块巨石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这不仅说明石质的坚硬,更透视了当年刻字者的仇恨之火和浩然气概!使人顿添几分对往事的追忆和感慨。

    那么石刻出自谁人之手呢?当时又是怎样的时代背景让刻石人留此为念呢?在多次调查及查阅鹤岗市文物管理站文物遗址档案,了解到刻石是出自当地知名爱国人士王明宪先生之手。[2](P.4-6)王明宪又名王明轩、王鹤章,山东省掖县朱桥人,生于1892年,因家境贫寒,十四岁随跑崴子的老乡一起来到海参崴,当时的阿穆尔省地区,后辗转来到黑龙江北岸的拉宾。同来的老乡们主要是做倒卖海参、黄鱼等海产品的小生意。因为他年龄小,一家蜂场的老板——斯林潘诺夫收留了他,让他在蜂场当小工,学习养蜂技术,王明宪虽然年龄小,但很聪明、勤奋、好学。他从一点一滴学起,从最基本的如何辨认蜂王、工蜂,整理蜂箱、收集蜂蜜,到用双层蜡壶(内壶装蜡,外壶装热水)压蜂片。很快,他就能独自一人应付蜂场的一切事务了。冬天,将蜂群储存好后,他回到农场主——斯林潘诺夫家,与其它长工一起学习俄语、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俄国十月革命的浪潮很快席卷俄国大地,王明宪也参加了当地的游击队,为推翻沙皇俄国尽了一份中国人的力量。在当地“斗地主”运动中,他以游击队员的身份保护了斯林潘诺夫一家。王明宪已经在苏联生活了22年,一直没有结婚,年龄越大,他的思乡情绪愈浓烈,他想回到祖国去。在将蜂场的事宜处理交接完后,王明宪辞别了斯林潘诺夫,带着五箱蜂种、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手术刀、镊子及一些西药和一些李子树种,坐船渡过黑龙江,来到江边的一个小村落,也就是当时号称十里长街的太平沟。

    他从原苏联引进蜜蜂,在萝北首创养蜂业,把他的知识、学术、工艺,无私的奉献给村民、百姓。1918年6月8日,萝北地区曾发生过两次中强地震,延兴还震塌了三间房屋,老人们说那是黑龙生气发威了。王明宪告诉他们:地震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大陆板块碰撞,太平沟是板块活动的活跃地带,地下轰隆隆地响声是板块碰撞时产生的声音,绝不是什么黑龙生气发威了,那是迷信的说法。

    他思想进步,知识渊博,精通西医和俄语,待人宽厚善良,和蔼可亲,经常免费为寻常百姓看病治病。他的善良仁义,他的和蔼可亲,他的谦和厚道的品德,深受当地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在日本人占领太平沟前,王明宪拟搞一个蜂蜜商标——“兴安蜂蜜”,并且购买了手工压盖机。商标设计为竖椭圆形,最上方为一排松树,中间是连绵起伏的山脉,最下方为商标名:兴安蜂蜜。但因多种原因注册事宜未成。他又转为著书立说,意欲普及养蜂业。他写的《东北养蜂学》一书,对冬季蜂种的储存、温度、湿度等技术性问题给予详细说明。抗战时期中断,光复后他继续写,于1952年完成,并寄给东北局的一家农业刊物,但因某种原因终未出版。

    1931年,就在他的养蜂事业兴旺发达之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疯狂的侵略中国领土,不仅侵占了辽宁沈阳,又野心勃勃地继续向北进犯,不久便占领了吉林、黑龙江,整个东北三省被日寇的铁蹄任意践踏,罪恶的行径向世人昭示着难以掩盖的侵略嘴脸,东北人民沦为亡国奴。

    随着民众日益高涨的呼声“将日本帝国主义走赶出中国”、“还我河山”,抗日的烽火迅速的燃遍全国,鹤岗这座寂静平和的小城也卷入到抗日的洪流中。众多仁人志士在这片热土上自己的热血,为中华民族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英雄篇章,铸就了光耀千秋、彪炳史册的抗日精神!

    回国后的王明宪参加了地方抗日武装,因抗日武装力量薄弱,队伍瓦解。王明宪老先生因“愤恨而病,留侄儿看守蜂场,我走上流亡之途。……走后不久,倭匪……杀了侄儿王骧。” [3]在这国破家亡时,王明宪一次次徘徊在黑龙江畔,爱国之心久久不能平静,眼看国土沦丧,勤劳的同胞瞬间为奴,他痛心疾首,心急如焚,怎样才能唤起民众,携手抗敌?多年的留俄经历使他接触到了国内大多数人还尚未知晓的的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种种暴行,心中积聚了对日军的仇恨终于爆发。他终下决心,不惜用生命去唤起抗日大潮。他选准了江边这块巨石,心想:你的坚硬能够永存,用你来铭记历史,记住中华民族的仇恨和耻辱。一天夜晚,王明宪来到江边,把愤怒的情感凝聚在凿头上,义无反顾地挥锤舞钎,凿刻下了“此石可烂,倭匪之仇不可忘,九一八”十四个大字。

    1936年,日寇向太平沟增派了兵力,(原)苏联红军经常袭击日军边境哨卡,搞的敌人惶惶不可终日,日寇认为是王明宪暗中给苏联红军送的情报。不久,敌人开始对王明宪进行监视,在群众的掩护下,他多次避开了敌人的魔爪。1937年,为了躲避迫害,他携妻儿悄悄离开太平沟,改名换姓隐居哈尔滨市郊懒汉屯。

    日军得知王明宪失踪的消息,立即撒下特务,四处打探,当特务摸到哈尔滨郊区时,王先生又巧妙的转移了。在朋友的掩护下,他佯装精神病患者,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日本特务又追踪到协和医院,负责治疗的日本医生确诊王先生是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完全丧失了理智。特务半信半疑,化装成病人于王先生交谈,最后,王先生以他高度的警惕性和渊博的医学知识使特务确信他是一个严重的精神病人。从此,化险为夷。

    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的浴血奋战,日本帝国主义战败。王明宪先生才返回太平沟,并恢复了他的养蜂业。他回到太平沟后,修复了已经破败不堪的蜂场,全身心的投入到他所热爱的养蜂事业,决心为新中国的建设发挥余热。抗美援朝期间,他捐赠蜂蜜支援前线,受到萝北县政府的表彰。1956年,公私合营时期,他将价值万余元的蜂场交给了集体,离开太平沟到哈尔滨,其子王双家居住。蜂场经公社管理后逐渐发展到10多个,最多时达1 000多箱蜂,一年纯收入十多万元。1957年5月23日,年逾八旬的老人于在哈尔滨病逝。[3]如今,刻字人已长眠九泉,但一块代表着中华民族气节的刻字巨石,仍然屹立在黑龙江畔,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他留给后人的最珍贵的文化遗产。该刻石原来放置在黑龙江岸,常年侵受江水的冲刷。2001年 “九·一八”事变七十周年,也是王老先生刻石铭志的七十周年后由其家人出资修建了保护性凉亭,县市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要对其进行保护检查。

    光荫荏苒,岁月在黑龙江水阵阵的涛声中静静流逝。黑龙江水目睹了八十年前,一位爱国人士的拳拳爱国心。爱国石虽然常年累月的经受风雨侵蚀,没有改变它的容貌,石质之坚硬不禁使人联想到当年刻字人怒不可遏的神态和集仇恨于凿锤的气魄,也激励着更多有为青年投身抗日,保家卫国。那刻在上面的14字,充满了中华民族神圣和不畏强暴的精神,这块“九一八”刻石,是一块凝聚着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民族气节的刻石。它记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地人民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压迫的不朽历史。“九一八”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是燃烧在中国人民心头的一腔怒火。刻石不仅铭记着当年刻石人对日寇的刻骨仇恨,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豪情壮志。灾难和耻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从灾难和耻辱中获取教训。我们绝不能忘记当年国土沦陷的惨痛历史,绝不能忘记国家落后分裂和对侵略者妥协退让的沉痛教训。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鹤岗文物遗址档案[Z].鹤岗市文物管理站.

    [2]黑龙江萝北文化丛书之《走向悲壮》[M].黑龙江省 人民出版社,2008.

    [3]史迹斑斑的“九一八”刻石与王明宪[J].黑龙江档 案,2007,(3).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