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建设构建思考
刘忠信
摘要: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高校信息化时代面临的实际问题,多角度剖析不良学风形成的原因,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教育及完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从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的角度,深入探讨“设定条件”转专业、大科类招生等管理措施的可行性及其激勵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促进高等院校学风建设的目的。
关键词:学风建设;大众教育;转专业;大类招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8)01-0115-04
学风建设是高等院校形成良好学风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学风建设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办学思想和教育质量,是学校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高校学风现状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成果,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智力资本催动了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但当今大学生学风问题同样触目惊心,表现出新的特点。
(一)沉迷于现代智能媒介
智能手机、微信等媒介是人们生活中难以割舍的交流工具,许多大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游戏、微信聊天而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学习,甚至成为部分学生留级、退学的罪魁祸首。
(二)不良行为动机导致不良行为学生群体有所扩大
惯性思维导致人们普遍认为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可能有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1],而如今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了评优、申请奖学金、入党也染上抄袭、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
(三)雇佣“枪手”上课
各种考试中“枪手”替考的现象屡有发生,甚至有的学生为了逃课竟然雇佣“枪手”上课,以应付点名。
(四)学习目的不明确而迷失自我
尽管现在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可有些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价值观不明确,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缺乏合理规划,不知为谁学,也不知怎么学,学习没有动力,浑浑噩噩虚度光阴。
凡此种种,这些不良学风无疑对构建和谐校园、传承先进文化、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有着负面影响。
二、不良学风产生的原因
学风不正并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也不只是社会变迁带来的问题,而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一)不良学风问题是高等教育精英化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转变过程中衍生出的普遍现象
20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快速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2],部分高校为了追求办学规模和层次,盲目扩大招生。当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并趋于稳定时,适龄青年开始逐年缩减,造成生源数量相对不足、生源质量差异增大,部分低分考生的不良习惯和风气进入校园,进而给高校的学风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二)学生成长期间没有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并扭曲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部分家长的过分溺爱和中学的应试教育也纵容了学生脆弱的心态。这些因素致使部分学生考上大学之后便迷失自我,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式不适应,在彰显个性发展的大学教育环境下,有的学生或嬉戏无度,或遭受挫折一蹶不振。
(三)外在因素导致高校教师教育理念发生了微妙变化
千年古训,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在以精英教育为主的年代,教师既“教书”又“育人”,而今很多专职辅导员(班主任)侧重于行政事务,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不够;而专业教师除了承受繁重的科研、教学工作外,还要拿出部分精力去适应社会繁杂事务的干扰,针对学生专业辅导与学术引导的效果不佳,教师对学生正能量引领的作用受到掣肘;更有甚者,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个别教师职业道德缺失,个人行为不检点,助长了不良学风的滋生。
(四)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制约了教学效果
如今,普遍存在的高校行政化管理模式致使不少高水平教师在管理岗位上难以抽身,学术性“专家”却被错位安排在管理岗上“为官”,缺少足够的精力深入教学第一线,造成优质教育资源浪费流失。过分注重教学形式改革,而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多媒体授课增加了教师授课的宽度和灵活性,但也助长了教师的“惰性”,出现了教学内容“僵化”、师生互动不足等问题,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促进学风建设的通常做法
国内关于学风建设问题的研究大多从意识形态上寻找突破口,构建立体化教育体系[3],如:价值观、学业观、劳动观、实践观突出了“四观”的重要性;建立“奖励机制促进学风建设”[4],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人生观的激励,强调社会主义公民教育在其中的基础地位及其与共产主义教育之间的层次性关系,等等。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在学风建设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为促进学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佐证,但是,促进学风建设的思路主要集中在思想教育方面,即使提到奖励机制也是基于学生思想作风优良而给予奖励。
相对于国内较为传统、严格的教育模式,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主要以市场调节为主,普遍实行“宽进严出”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尊重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前提下,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形成竞争意识,这种激励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自由与平等、激发创造与变革的重要途径,也是学风建设保持科学性与纯洁性的重要前提[5]。
可见,国外大学学风建设坚持开放理念,充分发挥多元化发展的激励作用,营造了积极进取的优良学风,相对于单一的意识形态教育,开放理念更加尊重学生个人意愿,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促进学风建设的探索
高校大学生学风低迷,既有学生本身养尊处优、不思进取的因素,也有学校管理体制和教育思想僵化的问题,借鉴国外“开放包容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中国特色探寻适合国情的激励模式,改“要你学”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教育不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由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者来实现。高校必须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辅导员(班主任)的思想境界和业务指导能力,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学习意识。健全组织、完善学风建設工作体系,成立由学校多部门参与的学风建设工作组织,对学生的思想、学业、生活进行全面指导[6]。此外,还要加强学风教育管理,健全学风状况监测和评价体系,教师要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以促进学风建设为核心,适时调整并完善相关措施。
(二)与时俱进,多措并举促进学风建设
1.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
优秀教师是学生崇拜的偶像,学校要鼓励知名教师、高水平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为学生授课。同时,深化校际合作,加大学分互认力度,鼓励学生跨校选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充分发挥校内外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
2.拓宽学生自主学习成才的空间
探索建立适应弹性学习、学分制和主辅修制的教学管理体制,实行更为宽松的选课制度,逐步扩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教师的权利[7];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自主性、研究性、创新性学习,拓宽学生自主学习成才的空间。
3.合理利用教学新平台
科技进步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更多平台,任课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授课能力与技巧,充分发挥微课、慕课(MOOC)平台的优势[8],精心备课,抓住学生探知求新的心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促进学校学风建设。
(三)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制定激励学生自主能动性发挥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大学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人意愿和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培养,尽可能满足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受各种因素影响,学生录取时并非都能满足第一专业志愿。据某校连续3年招生录取数据统计(表1)显示,该校录取的学生近50%未能满足第一专业志愿。如果能结合学校学科建设,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动态管理专业设置,为大学就读期间学生能有再次自主选择专业提供机会,这无疑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1.结合学校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转专业管理办法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2017年9月1日起实施)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该规定明确了学校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专业兴趣,为其提供选择机会。学校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制定相应的转专业管理办法,既要有满足学生意愿的激励措施,又要设置一定的限定条件。
例如:学校设定大学一年级结束后,学生所学各门课程的成绩不能有补考(全部及格),并且平均分不低于70分,这是实现转专业的先决条件。同时,以英语成绩+数学成绩为标准,根据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设定转专业的若干条件以激励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再次选择专业。
事实上,笔者所在学校转专业管理办法已实施多年,以学生各科成绩不得有补考为前提,重点参考英语成绩和高数成绩,既满足了在校学生求学愿望,又激发了学生求知热情和竞争意识,同时也为考研深造奠定了基础。据统计,转专业管理办法出台后,学校英语四级通过率提高了5.81%,课程不及格补考率下降了10.4%,学生日常违规违纪处理案例也明显下降。
可见,转专业一方面能有力推动和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根据学生转专业的流向合理引导教育资源配置,加大适应就业市场需求专业的建设力度。
2.优化学科结构,推行大类招生
国外大学对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的研究十分重视。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等高校在新生录取时不分专业,学生注册时可以一人注册多个专业,这种弹性的办学理念,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在培养方面也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只要修满某个专业方向的学分,就可获得该专业方向的学位。将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门类、或同院系的专业合并实施大类招生也是尊重学生,培养个性化人才的良策。考生被录取之后,可在前一两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或大三时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在大类专业中重新选择专业方向。
如今,985高校、211高校,以及大部分省的普通院校也大都在推行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优势明显,前期的共同培养有利于整合师资和课程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后期的专业分流,有利于激发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竞争意识,促进学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而优化学科结构。更为重要的是,实行大类招生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减少了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回避一定的就业风险,激发学生在校期间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学风建设朝着良性发展。
五、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激励措施,无非都是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热忱。以多元化、快节奏为特点的教育信息时代,高等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运用多元化教育方式[9],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职业兴趣,从而促进学校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家茂,等.关于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8):39-41.
[2]王新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学业失败成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0):14-16.
[3]安宁,等.关于构建学风建设体系和机制的思考与实践[C].青少年工作论坛,2008:173-175.
[4]罗佳.论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激励机制的构建[C].逻辑学研究,2005,25(4):405-409 .
[5]黄兆信,等.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改革理论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6(1):81-82.
[6]金云阁.高校院部学风建设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C].高教论坛,2008(11):31-32.
[7]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S].2017.
[8]宋永生,等.桥梁工程导论慕课课程建设体系框架研究[J].高等建设教育,2016(6):68-71.
[9]高燕梅,等. 现代工科院校桥梁工程课程多元化教学方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13,22(5):62-65.
摘要: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高校信息化时代面临的实际问题,多角度剖析不良学风形成的原因,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教育及完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从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的角度,深入探讨“设定条件”转专业、大科类招生等管理措施的可行性及其激勵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促进高等院校学风建设的目的。
关键词:学风建设;大众教育;转专业;大类招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8)01-0115-04
学风建设是高等院校形成良好学风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学风建设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办学思想和教育质量,是学校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高校学风现状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成果,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智力资本催动了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但当今大学生学风问题同样触目惊心,表现出新的特点。
(一)沉迷于现代智能媒介
智能手机、微信等媒介是人们生活中难以割舍的交流工具,许多大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游戏、微信聊天而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学习,甚至成为部分学生留级、退学的罪魁祸首。
(二)不良行为动机导致不良行为学生群体有所扩大
惯性思维导致人们普遍认为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可能有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1],而如今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了评优、申请奖学金、入党也染上抄袭、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
(三)雇佣“枪手”上课
各种考试中“枪手”替考的现象屡有发生,甚至有的学生为了逃课竟然雇佣“枪手”上课,以应付点名。
(四)学习目的不明确而迷失自我
尽管现在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可有些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价值观不明确,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缺乏合理规划,不知为谁学,也不知怎么学,学习没有动力,浑浑噩噩虚度光阴。
凡此种种,这些不良学风无疑对构建和谐校园、传承先进文化、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有着负面影响。
二、不良学风产生的原因
学风不正并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也不只是社会变迁带来的问题,而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一)不良学风问题是高等教育精英化向高等教育大众化转变过程中衍生出的普遍现象
20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快速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2],部分高校为了追求办学规模和层次,盲目扩大招生。当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并趋于稳定时,适龄青年开始逐年缩减,造成生源数量相对不足、生源质量差异增大,部分低分考生的不良习惯和风气进入校园,进而给高校的学风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二)学生成长期间没有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并扭曲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部分家长的过分溺爱和中学的应试教育也纵容了学生脆弱的心态。这些因素致使部分学生考上大学之后便迷失自我,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式不适应,在彰显个性发展的大学教育环境下,有的学生或嬉戏无度,或遭受挫折一蹶不振。
(三)外在因素导致高校教师教育理念发生了微妙变化
千年古训,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在以精英教育为主的年代,教师既“教书”又“育人”,而今很多专职辅导员(班主任)侧重于行政事务,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不够;而专业教师除了承受繁重的科研、教学工作外,还要拿出部分精力去适应社会繁杂事务的干扰,针对学生专业辅导与学术引导的效果不佳,教师对学生正能量引领的作用受到掣肘;更有甚者,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个别教师职业道德缺失,个人行为不检点,助长了不良学风的滋生。
(四)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制约了教学效果
如今,普遍存在的高校行政化管理模式致使不少高水平教师在管理岗位上难以抽身,学术性“专家”却被错位安排在管理岗上“为官”,缺少足够的精力深入教学第一线,造成优质教育资源浪费流失。过分注重教学形式改革,而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多媒体授课增加了教师授课的宽度和灵活性,但也助长了教师的“惰性”,出现了教学内容“僵化”、师生互动不足等问题,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促进学风建设的通常做法
国内关于学风建设问题的研究大多从意识形态上寻找突破口,构建立体化教育体系[3],如:价值观、学业观、劳动观、实践观突出了“四观”的重要性;建立“奖励机制促进学风建设”[4],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人生观的激励,强调社会主义公民教育在其中的基础地位及其与共产主义教育之间的层次性关系,等等。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在学风建设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为促进学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佐证,但是,促进学风建设的思路主要集中在思想教育方面,即使提到奖励机制也是基于学生思想作风优良而给予奖励。
相对于国内较为传统、严格的教育模式,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主要以市场调节为主,普遍实行“宽进严出”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尊重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前提下,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形成竞争意识,这种激励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自由与平等、激发创造与变革的重要途径,也是学风建设保持科学性与纯洁性的重要前提[5]。
可见,国外大学学风建设坚持开放理念,充分发挥多元化发展的激励作用,营造了积极进取的优良学风,相对于单一的意识形态教育,开放理念更加尊重学生个人意愿,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促进学风建设的探索
高校大学生学风低迷,既有学生本身养尊处优、不思进取的因素,也有学校管理体制和教育思想僵化的问题,借鉴国外“开放包容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中国特色探寻适合国情的激励模式,改“要你学”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教育不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由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者来实现。高校必须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辅导员(班主任)的思想境界和业务指导能力,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学习意识。健全组织、完善学风建設工作体系,成立由学校多部门参与的学风建设工作组织,对学生的思想、学业、生活进行全面指导[6]。此外,还要加强学风教育管理,健全学风状况监测和评价体系,教师要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以促进学风建设为核心,适时调整并完善相关措施。
(二)与时俱进,多措并举促进学风建设
1.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
优秀教师是学生崇拜的偶像,学校要鼓励知名教师、高水平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为学生授课。同时,深化校际合作,加大学分互认力度,鼓励学生跨校选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充分发挥校内外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
2.拓宽学生自主学习成才的空间
探索建立适应弹性学习、学分制和主辅修制的教学管理体制,实行更为宽松的选课制度,逐步扩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教师的权利[7];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自主性、研究性、创新性学习,拓宽学生自主学习成才的空间。
3.合理利用教学新平台
科技进步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更多平台,任课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授课能力与技巧,充分发挥微课、慕课(MOOC)平台的优势[8],精心备课,抓住学生探知求新的心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促进学校学风建设。
(三)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制定激励学生自主能动性发挥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大学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人意愿和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培养,尽可能满足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受各种因素影响,学生录取时并非都能满足第一专业志愿。据某校连续3年招生录取数据统计(表1)显示,该校录取的学生近50%未能满足第一专业志愿。如果能结合学校学科建设,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动态管理专业设置,为大学就读期间学生能有再次自主选择专业提供机会,这无疑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1.结合学校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转专业管理办法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2017年9月1日起实施)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该规定明确了学校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专业兴趣,为其提供选择机会。学校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制定相应的转专业管理办法,既要有满足学生意愿的激励措施,又要设置一定的限定条件。
例如:学校设定大学一年级结束后,学生所学各门课程的成绩不能有补考(全部及格),并且平均分不低于70分,这是实现转专业的先决条件。同时,以英语成绩+数学成绩为标准,根据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设定转专业的若干条件以激励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再次选择专业。
事实上,笔者所在学校转专业管理办法已实施多年,以学生各科成绩不得有补考为前提,重点参考英语成绩和高数成绩,既满足了在校学生求学愿望,又激发了学生求知热情和竞争意识,同时也为考研深造奠定了基础。据统计,转专业管理办法出台后,学校英语四级通过率提高了5.81%,课程不及格补考率下降了10.4%,学生日常违规违纪处理案例也明显下降。
可见,转专业一方面能有力推动和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根据学生转专业的流向合理引导教育资源配置,加大适应就业市场需求专业的建设力度。
2.优化学科结构,推行大类招生
国外大学对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的研究十分重视。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等高校在新生录取时不分专业,学生注册时可以一人注册多个专业,这种弹性的办学理念,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在培养方面也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只要修满某个专业方向的学分,就可获得该专业方向的学位。将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门类、或同院系的专业合并实施大类招生也是尊重学生,培养个性化人才的良策。考生被录取之后,可在前一两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或大三时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在大类专业中重新选择专业方向。
如今,985高校、211高校,以及大部分省的普通院校也大都在推行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优势明显,前期的共同培养有利于整合师资和课程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后期的专业分流,有利于激发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竞争意识,促进学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而优化学科结构。更为重要的是,实行大类招生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减少了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回避一定的就业风险,激发学生在校期间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学风建设朝着良性发展。
五、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激励措施,无非都是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未来职业的热忱。以多元化、快节奏为特点的教育信息时代,高等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运用多元化教育方式[9],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职业兴趣,从而促进学校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家茂,等.关于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8):39-41.
[2]王新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学业失败成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0):14-16.
[3]安宁,等.关于构建学风建设体系和机制的思考与实践[C].青少年工作论坛,2008:173-175.
[4]罗佳.论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激励机制的构建[C].逻辑学研究,2005,25(4):405-409 .
[5]黄兆信,等.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改革理论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6(1):81-82.
[6]金云阁.高校院部学风建设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C].高教论坛,2008(11):31-32.
[7]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S].2017.
[8]宋永生,等.桥梁工程导论慕课课程建设体系框架研究[J].高等建设教育,2016(6):68-71.
[9]高燕梅,等. 现代工科院校桥梁工程课程多元化教学方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13,22(5):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