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马艳新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0-046
在学校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基本需求,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既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要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浸润在传统文化中,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小树立文化自信。
一、发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1]
传统文化涵盖的内容庞杂多样,丰富多彩,在小学美术教材中涉及广泛,只有运用好教材,才能让学生从教材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感受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美术教材中关于传统节日的内容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其中二年级上册《节日里》、三年级上册《庙会》《新年贺卡》、四年级上册《剪挂笺过新年》、五年级下册《扎花灯》等多节课涉及到传统节日,这对于在美术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提供了便利条件。例如,在讲授四年级《剪挂件过新年》一课时,我在课前让学生提前了解有关过新年的习俗,学生提前知道一些新年习俗,在课堂学习时才能够互相交流分享。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播放关于挂笺的相关文化知识,挂笺也叫"门笺"、"挂钱",古代或称"门彩"、"斋牒",是一种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其特点是形如锦旗,外轮廓较宽,有单色、有多色。其图案多是规整的几何纹和带有吉祥内容的花纹,更多的是将吉语文字组合进去,一张一个吉语,或一张一字,成套悬贴。挂笺在中国民间还有很多传说,如:姜太公封神时给穷神立了个规矩,即见破就回。人们害怕穷气进家,就特意将纸剪破贴到门上,以阻止穷神进门。又传,古代过年挂桃符,以驱邪魔,后人将桃符一分为二,变成了门对和门彩。“门彩”便是今天的挂笺。通过教师有目的的讲解挂笺的相关知识,向学生传递了这种剪纸文化的久远历史,利用教材的内容向学生渗透我国传统文化。
(二)体会中国建筑文化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小学教材中关于中国古建筑也有不少涉及,其中四年级上册《画牌楼》《庄严的牌楼》,四年级下册《北京的城楼》《造型各异的建筑》,三年级下册《走进颐和园》等课都是关于中国古建筑艺术的内容,在讲授这些课程时,让学生从认识建筑的外形,到了解建筑的特点,最终体会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从而达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欣赏。
(三)欣赏传统工艺文化
传统工艺在小学教材中的种类也是十分丰富的,其中,三年级下册《画民间玩具》,四年级下册《故宫的工艺珍品》,六年级上册《画皮影》《风筝》等。在讲授四年级下册《故宫的工艺珍品》一课时,教师提前搜集了大量关于故宫珍宝的相关资料,“花丝镶嵌”、“瓷器”等一些珍宝所涉及的工艺技艺,这些都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工艺的赞叹。
二、感悟名家名作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历史悠久,绘画艺术更是博大精深,无论是绘画作品的内容还是形式,都能较好的展现出我国在各个时期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2]
(一)中国山水画《秀石疏林图》
在三年级上册《水墨游戏》一课中学生几乎第一次在教材中欣赏中国的山水画,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觀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哪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这幅《秀石疏林图》是元代画家赵孟頫创作的纸本墨笔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幅绘古木新篁生于平坡秀石之间,以飞白法画石,以篆书法绘树,纯用水墨表现,是作者"书画同源"之理论在绘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全图巨石疏空,竹叶秀润,枯木荒简,自成一股浑然天成的文人清气。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介绍中进一步欣赏这幅山水画,从而加强学生对传统绘画的了解,有了初步的了解才能谈得上今后的热爱。
(二)中国花鸟画《墨葡萄》
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以花、鸟、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在小学阶段花鸟画的教学内容较多,也易于学生入门学习,当然要了解中国画先要熟悉水墨的运用。《墨葡萄图》是明代画家徐渭创作的一幅纸本水墨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学生欣赏了名家的笔墨后,进行中国画的绘画和学习,教师在学生初步体验笔墨的基础上,为学生示范,同时讲解水分和墨色控制直接影响画面的美感,画到关键步骤我会请学生对老师范画进行评价,说一说他们的看法,哪儿的墨色应该重,哪儿的水份应该少,这样让他们在掌握绘画技能的同时,感受作品所表现的美,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评价范画中的美,让学生用眼睛观察,用语言描述,用心去创作。只有当学生们具备一定的审美情趣,面对一幅幅美术作品时,才能够深入地理解和体会作品中人物的高尚品质和作品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分清它们的本质,从而提高学生的鉴别水平,增强他们热爱真、善、美和憎恨假、丑、恶的感情判断能力,从而可以达到我们真正的育人目的。
将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较好地认知与了解传统文化,并能够从中汲取丰富的养分,提高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进而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自信。
参考文献
[1]王雪霜.传统文化介入让小学美术提速增效[J]新教育?中旬刊,2020?6(总第462期):46-47.
[2]马多智.简述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20.9(第27期):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