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则及其现实路径探析

    杨 静 李 辉

    [摘要]目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遵循园地制宜、连续性和创新性的原则,并在思想转变、构建合理课程体系和营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人文教育

    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主宰世界的世纪,以科技和教育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给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21世纪的教育也不同于19世纪的“知识教育”和20世纪的“能力教育”,而是一种强调创新素质培养的素质教育,而人才综合素质教育的基础就是人文素质教育。青年是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之一,其素质水平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所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

    人文素质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知识内化成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文学知识、历史知识、哲学知识、艺术知识等。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以深厚的人文知识为基础,才能形成对己、对人、对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怀的人文精神。对于大学生而言,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犹如鸟之双翼,不可或缺,并且只有双翼健劲,才能相得益彰、触类旁通,拥有健全的知识体系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人文素质的提高主要靠人文教育来完成。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如何做人”的教育,它将人类优秀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社会实践等各种途径内化为人们的人格、气质、修养,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毋庸讳言,人文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本身而言,一个好的大学绝不能只限于知识的传授,还应立志培养出对人对社会负责的高素质的人才,给予学生精神的引导和思想的启迪,这就需要人文素质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人文教育昌盛不仅体现一个大学的凝聚力和精神风貌,也是一个大学魅力之所在。

    我国教育部也非常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1995年,教育部开始进行高校教育改革试点,试点进行了5年,试点学校52所。在总结这些试点院校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98年专门下文,明确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大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同时成立了全国大学生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高校的素质教育改革。1999年,在全国进行了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迄今为止,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已启动了10多年,在国内一些知名大学,如北大、清华等已建立起了一整套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但是就大多数普通高校而言,人文素质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不仅理工科大学仍需大力开展人文教育,在一些综合性大学和文科大学中人文教育也存在着实效性欠缺的问题。

    本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您认为自己需要不断提高人文素质水平吗?”时,41.33%的学生认为非常需要,57.11%的学生选择需要,不需要的选择为0,还有1.56%认为不清楚。在回答“您认为影响自身人文素质的最重要力量来自哪里?”时,选择家庭的占26.22%,选择学校的占25.78%,选择社会的占46.89%。而对学校人文氛围和校园文化生活评价70.67%的同学选择一般。由此可见,一方面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人文素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水平;另一方面,学校的人文教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人文素质教育仍是各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因地制宜原则

    教育有普遍规律可循,但是由于教育对象的差异,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各高校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时既要吸收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同时又不能盲目照搬照抄他人模式,必须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状况、学生来源和特点,找到优势和不足,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人文素质教育方案。

    (二)连续性原则

    人文教育不同于科学教育,其主旨是通过人文学科的知识传授和精神引导为大学生解决人生困惑并寻求信仰的支撑。所以,人文教育不能仅限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它面对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要构筑人的灵魂家园。这一特点决定了人文素质教育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的连续性的工作。对待人文教育不能有“短平快”的心理,希望很短时间内就取得显著的成效是不现实而且错误的。人文教育的开展要持续不断,如涓涓细流汇成江海,点点星火可以燎原,只有踏踏实实、循序渐进地坚持下去,才能由量变而发生质变,收获丰厚的成果。

    (三)创新性原则

    人文教育要保持持续性和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其内容和形式都要一成不变。强调其持续性是指我们对待人文教育的态度要重视、政策要稳定,但同时人文教育也要不断创新,不能固步自封,脱离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

    其一,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在讲授中西方人文经典、传承文化的基础之上,人文教育还必须始终与社会发展保持密切联系,结合学生现实问题而展开,这样才能把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人文知识内化,并上升为人文精神。

    其二,教学方法要不断创新。人文教育是生命的对话、心灵的交流,所以其教学方法不能只重知识的灌输。“有效的人文教学方法应是‘讨论、‘对话、‘反思。教师应该将学生看作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去帮助学生感悟生命,而不是将学生视为只需要接受人文知识的载体。”因此,人文教育的教学方法必须实现创新。从原来的大班教学,强调知识记忆,向小班辅导、阅读经典、深度解析、讨论反思转变。

    三、高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路径

    (一)转变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追求每个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也由原本的单一智力教育、专业教育转向促进学生身心健全发展的素质教育。这就要求各高校必须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活动中,改变过去重理轻文,重职业培养,轻人文索质的做法。而新的教育观念的确立关键之处在于领导的重视。只有学校领导部门重视,才能合理的制定人文教育的发展规划、

    并在教学和行政管理体制、教职工队伍建设、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调整和改革。

    本课题组对人文课程教师的调查中,在回答“您在讲授人文课程中感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一题时,35.48%的教师选择“学校不重视”,高于“自身水平有待提高”(29.03%)和“学生无兴趣”(25.81%)。大多数教师认为要想增强人文课程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首先需要学校和领导的重视。可见,人文素质教育虽然推行了十几年,但领导部门的观念转变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领导部门就认为人文课程可有可无,谁上都行,无疑会降低人文课程教师的积极性,很难使人文教育落到实处。所以,作为高等学校的领导者必须有长远发展的眼光,秉持现代教育理念,以育人为本,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使人文素质的教学活动和专业教学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的引导作用

    如果说领导重视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那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因为课程教学是大学生汲取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最直接和最基本的途径,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合理的课程体系应该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最新成果,突破狭窄的专业局限,通过文史哲艺等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并且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性。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需要分步骤来进行。其一,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本校人文教育基本情况。这主要包括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人文课程的开设情况、师资配置。建议学校指定专门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定期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普查或抽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求,同时也收集对教学的反馈意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针对性地解决本校人文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其二,在充分收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适合本校情况的人文课程体系。现在各高校都开设人文课程,其中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但是由于教师资源数量少而且比例不均衡,造成各校人文课程设置和开课状况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随意性。往往会出现因人设课、因人开课的情况,即有什么教师开设什么课,哪学期想开哪学期开。在我们调查中发现,有的课程如心理学,同时有7位教师在开课。但有的课程,如西方哲学、戏剧艺术欣赏等课程只有一位教师在坚持,没有后备力量,一旦教师因故不能开课,此课程就会中断,使课程开展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因为没有必要的引导和要求,学生选课的随意性也较大。实用性或娱乐性较强的课程如心理学、影视艺术欣赏等课程是学生选择的热门,而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哲学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因此,必须统筹安排课程体系。建议将人文类选修课分成大的模块,如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中西方文化比较。每个模块由核心课程和辅助课程组成,如中国文化模块中可包括中国文明史、中国哲学、中国文学名著选读、中国艺术史等。要求学生每个模块必须修到一定的学分;从而保证学生获取的人文知识和接受的人文熏陶是完整的和系统的。

    其三,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这并不是要求专业课教师必须讲授人文知识,而是指在专业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学科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前辈为该学科所作的努力而产生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把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思想作风、治学态度传授给学生。”

    其四,合理的课程体系还包括师资的配置和培训。教师是人文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其结构是否合理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质量。要改变因人设课、因人开课的状况,需要学校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制定长期的规划。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积极引进人才,并且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岗位培训、课程进修、会议交流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尤其是从事“两课”教学的教师。因为“两课”教育不仅本身就为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很多大学中人文课程主要是由两课教师来承担的。两课教师在学校推进人文素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而且必须起到中坚的作用。

    (三)营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港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共同创造的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营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发挥环境对于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浓厚的学术求知氛围孕育出独特的人文精神。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一是开展广泛的读书活动,督促学生“读好书、精读书、谈体会”。建议学校依据学生年级和专业的不同推荐人文学科阅读书目,并由教师予以引导,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二是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授举办“文、史、哲、艺”等人文素质教育讲座,引导学生热爱知识、追求真理,端正人生态度;三是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人文知识的积累主要依靠学习,但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主要靠学生的体验和领悟,这些都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完成。学生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是通过各种学生社团展开,另一方面还有集体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区援助活动、勤工俭学活动和社会调查活动等。学校要为学生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鼓励学生社团的成长和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并予以适当的指导。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工作。这项工作关系到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关系到我国人才的素质,影响着我国未来的发展。它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耐心细致的来完成。温总理曾说:“现在仰望星空的人少,注重脚下的人很多。”人文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即使大学生中仰望星空的人能够愈来愈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对自己关照、对国家民族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的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