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更需要精准扶贫

    本刊编辑部

    天高地阔,四野无涯;草青山绿,秋色连天;空朦澄碧,景美人怡……这是从春历夏至秋时节,民族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

    然而,西部民族地区,多处于高寒山区,自然条件严苛,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脱贫基础不牢固,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民族地区,更需要精准扶贫,更需要精准施策。

    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发展是脱贫的最好路径,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的发展,才能治穷根、脱穷帽。四川甘孜、阿坝地区畜牧暖棚的修建,冬可为牦牛御寒,夏可种植蔬菜;云南普洱市澜沧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无公害茶园改造项目,焕发勃勃生机;西藏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民族手工业、旅游业、建筑建材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每个县70%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要集中用于产业发展,其中直接用于支持扶贫对象参与产业发展的资金要争取达到70%”……产业,正在催生幸福之花。

    要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破除发展瓶颈制约。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承载能力差,脱贫基础不牢固,返贫率高,交通、饮水、上学、就医等问题仍然困扰着当地群众,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基础设施不改善,脱贫也将不持久。然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如果没有政府的加大投入,没有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县县结对帮扶的倾力扶持,要改善基础设施可谓难上加难。红原县修暖棚、筑牧道,其实正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条件改善,脱贫如虎添翼。

    要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全社会合力推进脱贫攻坚。没有脱贫攻坚强大的支撑体系,就没有脱贫的长效机制。财政扶贫的投入,金融扶贫的完善,以及用地政策的支持,科技人才的支撑,都需要结成一张严实的脱贫攻坚网络,让贫困者在这张网络中实现小康。同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定点扶贫工作,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央企定点帮扶贫困地区,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城拔寨关键期,让我们戮力同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