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广播电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刘爱萍
摘要:档案管理工作在各行各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工作的顺利展开可以提供强大的保障,同时档案作为一种十分重要且特殊的资料自身具备较高的价值,所以加强档案管理十分重要。在广播电视进行档案管理中采取现代化、信息化的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也更利于对档案的价值进行更深的挖掘和利用,并节省相应的人力物力。本文探讨了广播电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分析了当下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研究了加强广播电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广播电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76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2-0074-02
1广播电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档案信息作为主要且准确、保密性较强的信息源,对很多领域行业都有着很强的影响和作用。当下随着社会和互联网快速发展,广播电视行业也在向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广播电视的进一步发展需求。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可以将档案管理以及档案的最大價值进行发挥。
2当下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现状及问题
2.1档案管理人才缺失
目前大多数广播电视台中的档案管理人员往往并不具备较高的相关工作知识,大多数管理人员并非出自专业的档案管理专业,在一些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情境下虽然相关工作人员职业素质较高,但无奈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导致工作受限,这也使得当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影响了广播电视档案管理的进一步发展[1]。
2.2档案管理工作相关制度不完善
我国广电行业每天产生的信息量十分巨大且复杂,往往包含音频、影像、照片、文章等多种类型,但又因为类型和播出平台的不同这些资料往往属于不同的部门,这就需要各个部门进行协调收集,最终交由档案室进行汇总。在这个过程中受限于当下的档案管理方法和不同部门以及资料之间的关联度较小的问题,最终容易导致资料的遗失、无法归档等情况的出现。目前大多数广播电视档案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出现成熟的制度对这些问题予以协调解决。
2.3对档案的信息利用程度低
广播电视的档案中往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科学性并且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但目前大多广播电视台并没有通过档案管理对这些有价值的信息档案进行科学的保护。而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由于反复的调用、查看、整理最终导致一些具有很高价值的档案出现了损坏或者残缺丢失的问题,使得档案资料的利用价值降低且利用程度较低。
2.4地方间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异
不同地区的广播电视台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异,这些发展差异大多是受到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造成的。因为各个广播电视台自身的发展背景不同,从而进一步导致了广播电视台的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建设程度和对其重要性意识上的差异。如央视等资金较为雄厚、认识较为全面的广播电视台在早期便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较早的就开始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而一些广播电视台虽然想进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但无奈受限于资金往往无法顺利展开,同时一些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广播电视台虽然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但可能过于求成以至于提升了效率的同时埋下了一些隐患[2]。
3加强广播电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3.1重视引进和培养相关人才
懂得相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知识的人才,是广播电视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广播电视台可以加强在该方面人才的引进,或对现有的具备档案管理经验的人才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使得相关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在进行教育培训时也要注重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等有关信息化的知识的教育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最终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在档案管理人员方面相关的人员结构也需要适当的进行调整,保障在进行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的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得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得到保障[3]。
3.2对档案管理机制进行完善
制定有利于广播电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机制和制度,或在现有的相关机制上予以优化改进,从而保证档案管理信息化顺利进行。本质上要遵循分开管理,整体与部分有机结合的原则,保证广播电视档案的管理集中统一的同时,又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各个部门的资源从而实现自下而上的高效管理模式。在进行档案管理时要保证档案的准确和保存完善,这就需要对档案收集、收档、保管、收缴等环节的流程进行统一的安排和管理,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率运转。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技术规范和业务需求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和优化,在信息化的背景中还要重视对档案电子化、对电子档案细化的工作,从而为信息化档案管理高效进行提供条件[4]。在对档案进行相关的分类和归档时要注重对档案文件信息的保护,如每隔一段时间对档案进行备份等,防止档案出现损坏、残缺等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的现象。
3.3档案及资料信息化的推进
在之前受限于科技,大多广播电视的音频、影像等资料档案多采用模拟信号储存在磁带、磁盘等磁性材料中,这些录音带、录像带往往受限于自身的材料和工艺质量较差、质地较为脆弱,同时对化学腐蚀、环境腐蚀的抗性较弱,使之对保存的环境和相关的维护工作要求都比较高保存较为不便。当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很多磁盘磁带也不再被新的设备所读取,而老旧的资料和档案中储存所用的介质种类又较为复杂,倘若为每一种介质保存相对应的读取设备则过于麻烦和不稳定,所以可以采取将原有信息进行读取重新备份在新的性能和质量优良的存储介质中。当下新的储存介质如机械硬盘具备着寿命长,相对于磁带读取速度快,容量十分巨大、兼容性好、操作性强等优点,可以在需要时对所需的档案和资料进行快速的检索满足工作的需要,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性,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但在进行推进实行时要保证相关硬件和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可盲目求快[5]。
3.4合理利用网络
一些广播电视台的相关工作在需要有关的档案和资料时若只能通过去档案室进行查询调取,势必会限制工作效率。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对于档案的储存、查用和调取不能只限制于线下,可以通过搭建一个小服务器的形式构建广播电视内部网络,将一些较为常用的档案或者素材传入服务器中,以便相关人员进行线上的查用。而管理人员则可以通过该网络对档案进行进一步的管理,最终促进整体的工作效率。
3.5加强信息化建设中对档案的安全保障
在信息化建設的过程中要重视对档案进行进一步的安全保障,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对档案自身完整性的保障,即前文所说的及时进行备份和采取新型的储存技术确保数据自身的完整性。同时由于电子档案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如较为容易被人为损坏等,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档案可以采取电子纸质同时保存的方法,利用纸质档案便于长期保存的特点,进一步确保档案的完好。第二部分即储存设备的维护、管理和网络安全的保障,广播电视的档案管理中不仅包含相关的影像音频档案还有技术档案,无论对二者其中的哪一个保密和安全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具体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对计算机或服务器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设置相应的密码,并由专门的负责人员进行管理来确保档案的安全性。而在对互联网进行合理的利用时也要重视安全,防止在互联网上泄露信息。
4 结语
总之,现如今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也无法对档案和信息的价值实现高效的挖掘利用。采取信息化的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可以很好地满足当下广播电视单位的需求,使得档案管理和档案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为单位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华,李艳梅.关于信息化背景下档案管理技术创新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档案,2012(03):56.
[2]樊杰.广播电视台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对策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4(13):188-189.
[3]李巍巍.浅析信息化背景下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C].“决策论坛—管理决策模式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2016.
[4]杨杰.广播电视台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措施探讨[J].城建档案,2016(11):22-23.
[5]李英杰.基于档案信息化背景下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初探[J].赤子(上中旬),2017(2):198.
(编辑:周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