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视问政》看媒体公共领域建构的优势

    刘砚硕 安妮

    摘要:近年来,民众了解政府政策、建言献策的渠道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各大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电视台为争夺收视率不遗余力,“电视问政”这种新的节目形式应运而生。自“电视问政”问世之日,它便具有双重属性,既是政府管理的创新方式,也是媒体致力于构建公共领域的新尝试。笔者将探究电视问政类节目的优势和新出路。

    关键词:电视问政;公共领域;建构策略

    一、湖北省武汉电视台《电视问政》

    栏目介绍

    武汉《电视问政》从2006年开始就不断探索、完善和创新,每一阶段都留下了历史足迹和发展经验,通过这种问政形式树立了政府形象,也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该节目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平台之一。

    笔者希望通过简短地介绍武汉电视台《电视问政》节目的发展历程,反映出中国电视问政类节目在公共领域中的建构历程。下面笔者将通过详细分析武汉电视台《电视问政》,总结我国电视问政类节目对于构建公共领域的积极意义。

    二、电视问政内容为王,紧贴百姓生活

    一档节目成功与否,最关键的是要看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受众的关注。有心理学研究,越是與人们的日常、年龄和兴趣相接近的内容,越能够使人们接受。从根本上说,武汉电视台播出的《电视问政》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选择了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作为问政主题,将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问政对象,让观众直接参与交流和讨论。

    首先,节目主题凸出了“人文精神”。《电视问政》围绕的每一个主题都以若干问题来展现,例如环境问题中的渣土车污染、保障性住房问题中的房屋漏水质量问题。但是与栏目《生活空间》相比,《电视问政》并不是深入到社会各层面,讲述百姓的故事,而是直接将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予以展开并评说,放大了传播的客体,而淡化了传播主体,即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报道模式,这也凸出了媒体的“人文精神”。

    其次,节目的过程和环节充分体现了生动活泼特性。在第三场问政节目中,两辆不同的的士打出的两张的士票被放大,作为“特殊礼物”送给了洪山区区长,当时他神情复杂。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但却可以以小见大。同样是反映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但是通过《电视问政》将问题的表达显得不像政府工作会议那样严肃。同时,政府部门的回应,也让在场的观众举出了“哭脸牌”和“笑脸牌”,这也活跃了直播现场的氛围。

    三、电视问政角色成功,理性主持评论

    武汉《电视问政》与其他电视台的问政活动在环节和人员配置上并无本质区别,均由主持人推进环节发展,外加嘉宾点评和观众互动。但是武汉《电视问政》之所以能够在政府和市民以及中央媒体中产生重大的影响并形成不小的轰动,主要还在于主持人的高超主持艺术和评论员的理性犀利点评。

    每一次的电视直播,主持人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节目对于主持人的要求也是纷繁多样。每个主持人都应是媒介、社会和个人角色的有机融合,媒介角色具有职业性质,社会角色具有责任感,而个人角色则以自然人存在。这三种角色虽然时有冲突,但节目主持人则应立足节目的新闻性,秉承责任感,在节目中充分彰显新闻人的人格魅力。

    特约嘉宾在点评过程中表现出的理性特色也给《电视问政》节目增添了不少色彩,每当单位负责人对问题进行回应后,特约评论员就会对其进行点评,点评风格各异,但看法大都入木三分。

    精湛的主持艺术和理性的现场点评,都充分地体现了节目角色设置的成功。也正因如此,《电视问政》节目中的官员不再作秀,专家不再打圆场,而是真正地利用电视媒介在进行一场贴近民生的问责,构建了民主与理性兼顾的公共领域。

    四、电视问政策划成功,互动网络报刊

    武汉《电视问政》节目的策划,可以从选题、组织和广告等方面来具体分析。从选题来看,作为电视直播节目,首先应该是新闻事实较重大或社会普遍关心的事件。武汉《电视问政》节目的选题则重点突出十大问题,包括交通、医疗和住房等,这些是百姓长时间关注的问题,自然能够吸引观众注意,提高节目收视率。从组织和直播环节来看,武汉《电视问政》是按照“记者暗访——部门回应——评论员点评”三个环节来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记者暗访的主题是一切讨论交流的源头,至关重要。电视问政节目素材是由武汉电视台节目组的几路记者共同收集完成的,例如其中的“南大门”破损困扰周边居民的问题,节目摄制组前后去了10趟。从评论员的选择来看,节目组邀请的特约评论员要么是相关问题的专家,要么是社会各界代表,亦或是大学教授,通过他们的学识和分析均能加深节目的深度和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