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养成大班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关惠梅
【摘? ? 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幼儿未来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幼儿大班阶段自主游戏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进行了阐述与研究,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帮助。
【关键词】大班幼儿;自主游戏;行为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0?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3-0181-02
【Abstract】Good behavior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hildrens future growth. This article expounds and studies the methods of cultivating childrens good behaviors and habits in childrens large-class autonomous games, hoping to provide some simple help to teachers.
【Keywords】Big class children; Autonomous play; Behavior habits
自主游戏是指一种在某个区域内,以幼儿思想以及行为为主体发展方向的游戏活动,这种活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增强幼儿的综合能力。由于这种活动基础内容比较简单,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很受幼儿的喜欢,所以教师在大班幼儿培养过程中一定要积极采用这样的手段对大班幼儿进行科学培养,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意识,发展与提升他们的综合水平。
一、加强准备工作,科学制定活动方案
要想使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教师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对大班幼儿进行观察与了解。这种了解分为两个大的部分,首先是对大班幼儿在家庭中的各种行为习惯进行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对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的问卷调查进行了解,通过这种了解对大班幼儿的实际行为习惯发展程度具备清晰而明确的认识,进而基于这种认识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以及开展自主活动,从而有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是通过观察,也就是利用观察的手段来对大班幼儿自身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解,进而依靠这种观察所产生的记录进行合理活动的设计。观察也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幼儿日常行为规范观察,如:吃饭前是否主动洗手,游戏后是否主动收拾玩具以及使用工具后是否能够放回原地等,这是一种基本的行为习惯。另一种则是应激反应观察,这种观察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在进行指导后,他们自身经过后期培养所形成的反应;一种则是“跟随反应”,也就是说这个行为并不是他自身主动做出来的,而是跟随者其他人做出来的。例如:一个大班幼儿会将自己画得不好看的图画揉成团,扔在纸篓里,而其他幼儿看到后就会主动想起刚才自己扔在地上的纸团,进而重新捡起来将它们扔回纸篓里。通过这两种细致的观察,教师就可以对大班幼儿的整个行为习惯有所了解,进而会在了解的基础上有效设计自主活动,进而通过活动中的设计来逐步引导大班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基本素质。
二、科学组织活动,科学指导行为建立
大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首先这个行为包括很多内容,如:生活方面的衣食住行的行為习惯,学习上课时的行为习惯以及娱乐活动时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交往时的生活习惯等。针对这些都需要培养的行为习惯,教师除了要对他们的基础行为习惯进行了解外,还要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培养计划,进而通过明确其中的培养方式以及培养计划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科学性的系统性培养。教师还要与幼儿共同讨论制定行为规范,从而让大班幼儿借助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科学地明辨是非,共同完成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建立。此外,大班时期的幼儿正是模仿痕迹最重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的基本行为是不存在规范的,他们自身的认识更多的是其他人对其的引导以及模仿。因此,教师要想真正地帮助幼儿在不同时期、不同活动中养成各种良好的不同习惯,那么就需要幼儿家长的配合,进而通过这种优质的家校共育模式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影响,从而有效增强培养效果,帮助他们完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园还要及时地把近期的良好行为习惯目标实时地传递给家长朋友,让家长朋友做好配合,合理科学地完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目的。幼儿园和教师还可以定时举办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亲子活动,利用这种互动来增强大班幼儿对自身习惯的认识,进而主动有效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构建良好的环境,加强行为习惯普及
良好的环境,是培养大班幼儿良好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科学有效地将一些有针对性的引导语或者图画放置在儿童随手触及的地方,大班幼儿就会主动地进行模仿与吸收,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进行一次“我爱画画”的主题活动中,为了有效提升大班幼儿对生活习惯方面的能力,教师在整个活动区域中布置了大量的图画,这些图画都有着明显的引导性意义。如一张以水管流水为主题的图画下面有着一个巨大的箭头,箭头下面则是这个水管被关好后,上面立着一只喜鹊点头的图画;一张巨大的彩虹图下面画着一些飘飞的纸张,这些纸张都顶着一个问号,问号的方向则指向不远处的垃圾桶;或者教师还可以在自主活动中播放一些简单的引导性音乐,进而利用音乐的方式来对幼儿行为进行引导,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大班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另外,除了固化的环境外,教师自身还要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利用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影响身边的幼儿,从而帮助他们逐步做出良好的行为。
四、教师合理介入,引领幼儿良好行为
幼儿是自主活动的主体,在自主活动中,他们往往会做出各种不一样的举动。这些举动只是他们自身本能的一种外在表现方式,并不代表什么实质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这种无主观意识的活动中一定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实时关注以及合理引导,进而通过这种引导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榜样和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例如:在进行一次“卖与买”的自主游戏活动中,游戏刚开始,天天、乐乐、优优等幼儿都选择了充当一个售货员的角色,但是在具体的活动中,他们却将整个玩具的摊位弄得有些混乱,进而导致其他的儿童找不到自己的玩具;还有如班班、木木等幼儿不顾排队的秩序,直接越过已经排好的队伍去拿自己看好的玩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引导,从而利用这种科学的引导来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观念和行为,进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教师可以走到大家面前,主动提出自己也要充当售货员,并在充当售货员的时候,细致认真地将所有玩具进行再次整理,使它们能够分门别类地呈现在大家眼前;教师还可以用语言对幼儿进行引导,如“我觉得这样才是最漂亮的!”“这样看起来好美哦!”等。通过这种不同的演示以及语言的引导,幼儿的行为就会逐步被影响,进而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
五、多元评价方法,有效规范幼儿行为
除了在自主游戏活动中进行科学引导以外,教师还要对大班幼儿活动中的各种行为进行科学的评价,进而利用这种评价来帮助大班幼儿树立正确的模仿榜样,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教师可以采取榜样鼓励法,主要方式就是教师在自主活动结束后对于某些幼儿的某些行为进行大力表扬,通过这种弘扬正确行为的方式,让其他大班幼儿明白正确的做法,并产生一种羡慕的心理,进而在这些因素的条件下主动进行模仿和改进,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其次是物质奖励法,如:在对大班幼儿良好行为规范评价后,教师还可以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物质奖励,利用这种物质的奖励加深其他幼儿的印象,进而使其他幼儿有意识地进行模仿;最后则是引导法,这种引导法是针对一些在活动中出现某些不好行为的一种方法,对于这种不好行为,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或者情境再现的模式让幼儿对这种行为再次进行认识,进而在批判过程中杜绝这种不良行为,有效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合理评价时,一定要注重方式方法,利用积极引导以及温和矫正的语言对他们进行更正,从而使他们能够从心里真正认可这种评价,并依靠这种评价来更正或者发扬自己的行为。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是大班幼儿有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大班幼儿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当代幼儿教师一定要积极研究和学习,进而在丰富自己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有效地对大班幼儿进行科学引导,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进而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巧用幼儿生活馆,培养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9(06) .
[2]马玉静. 浅谈故事对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9).
[3]湛建霞.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养成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
[4]徐薇.培养大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J].饮食科学,2017(14).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