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
王 岗 邱丕相 李建威
摘要:从文化发展的视角对中国武术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揭示出中国武术在教育领域侧重于技术的继承和创新,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的问题。研究认为文化传承比技术传承更重要,应注重文化传播的新理念和强化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强化文化意识,既顺应了当前社会对传统文化合理开发和传承的潮流,也是面对全球化浪潮彰显民族文化自身特性的需要。
关键词:武术教育;技术传承;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852;G8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12-0083-04
The “cultural awareness” must be sharpened for rebuilding the
school Wushu education system
WANG Gang1,QIU Pi-xiang2,LI Jian-wei1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21,China;
2. Department of Wushu,Shanghai Sports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8,China)
Abstract: By means of literature data acquisition and logic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by basing their research subject on Chinese Wushu education, the authors studied several development periods went through by Wushu in the education area, revealed that in the education area Chinese Wushu focused too much on technic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but neglected Wushu cultural inheritance, thus put forward such a new conception as that cultural inheritanc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echnical inheritance and so we should focus o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expatiated on and analyzed the necessity to sharpen the cultural awareness. Via their study, the authors considered that cultural teaching should be treated as a new conception, which is the cultural regainment of Chinese Wushu, and the cultural dignity to deal with extraneous impacts. Sharpening the cultural awareness i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trend of todays society rationally developing and inheri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lso the need for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own national culture when facing the heat of globalization.
Key words: Wushu education;technical inheritance;culture awareness
中国武术是华夏子孙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用智慧创造出来的璀璨文化瑰宝,它演绎、传承着东方文化的神奇魅力。这种文化是优秀、伟大的,更是中国所特有的,是民族文化不可复制性特质的有力佐证。武术教育是我们继承和发展武术的重要途径。但是,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异域武技的挤压下,在武术自身因素的制约下,武术教育在今天,已是问题丛生、步履维艰。通过反思用西方的体育文化思维去对武术加以改装,使武术教育服从于体育化、竞技化理念的正确性,反思我们在武术教学中缺少“文化意识”的狭隘认识,提出重构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的命题。
1武术教育发展中“文化意识”的流失
1.1“土洋体育之争”的文化抉择
近代以前中国武术是封闭式的,其思维方式自然是携带着本土文化的基因,深受儒道释文化的熏陶,是没有异种文化因素的。然而在政局动荡、不同思潮(尤其西方文化)激烈交锋的20世纪前半段,中国武术的命运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起起伏伏。面对着国家的内忧外患和“东亚病夫”的耻辱,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强烈倡导“强国强种”,从辛亥革命后,清末因“庚子事变”而一度低沉的武术活动逐步活跃起来,传统武术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些社会名流和教育家,招揽武术人才,创立以推广和研究武术为宗旨的武术组织。如张之江所倡导的中央国术馆以及各级国术馆系统,“许禹生氏邀集武术同人在北京组设体育社,专培养武术人才,并在京设体育分社,大力士霍元甲氏邀集沪上要人组设精武体育学校。而吴志青所设之中华武术会,尤为后起之英。”[1]国人对武术进行新的尝试和努力,为武术进入最正规的学校打下了基础。
在1915年4月天津召开的“全国教育联合会”第1次会议上,通过了北京体育研究社许禹生等提出的《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议案。教育部明令“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此项教员于各师范学校养成之”。至此,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武术,正式进入学校教育,成为学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项内容[2]。此时的武术教育已经可以看到西方体育的影响子,如以马良为代表的《中华新武术》在全国进行大面积推广,于1917年列为全国中学的正式体操。
兵操,西方体育思想也在土洋体育争论之后,逐渐开始主导了我们的身体文化。当1933年武术被正式列为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竞赛项目时,在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武术,面对西方体育的运动项目“力不从心”了。因为“西方体育所特有的那种进步性和科学性,及其表现出来的公平、公开和公正性、竞技性、趣味性、娱乐性、游戏性等特征的显著凸显,中国人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落后并开始认真地向西方学习,导致了对近代西方体育的引进、学习和模仿”[3]。武术也由此开始借鉴西方运动竞赛形式来发展武术的考试方法和竞赛制度,吸取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力学等科学来解释武术的科学性和技法特点。
“土洋体育之争”模糊了中国武术的发展方向,我们迫不及待地同西方体育争论自身的科学性,同时也落入了西方体育的模式中。西方体育成为参照,原本博大精深、富于文化底蕴的武术追求,开始变得趋于简单化、运动化。虽然这一时期的改良取得了进展,使得武术有了一定的普及,但是我们看武术的视角也开始变得狭窄。
1.2建国以来的文化模仿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们更多地搬用苏联体育模式,这无形中加速了“武术体育化”的进程。在百废待兴的年代,虽然武术一度成为最流行的健身方式,广播操和太极拳也成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主要手段。但此时的武术教育的出发点仅仅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得到身体上的锻炼。武术教学内容出现了基本动作、基本拳、基本套路;也出现了舞台化后的各种动作组编的竞赛拳。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被彻底地改造成了与田径、篮球等运动一样的体育项目。为了弘扬民族文化,1979年发出了“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但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抢救中,我们看到的是变味的武术。到80年代后期,为培养武术专门人才,很多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都设立了武术专业和武术系;在1983~1986年的武术遗产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开辟了武术学术研究新领域,数次全国武术学术论文研讨会,引起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界的极大关注[4]。也正是无数次的会议、学术研讨为武术走向世界创设了氛围,具有统一评价标准的亚运会套路、奥运会套路相继在全国范围展开。由此拉开了竞技武术的帷幕。
竞技武术是在规范化、竞技化的模式下形成的,它追求“高难美”的发展方向。然而,竞技武术并不像传统武术那样具有丰富的民族特点和文化内涵。多元文化可以相互借鉴,我们也从不拒绝外来文化,但是也不能忽视、丢弃自己的文化。然而,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后我们却离本土文化越来越远,这的确值得我们反思。因为在少体校、学校,武术教育以培养竞技武术的后备人才为目标,我们所讲的武术已被单一化为西方体育中的一个子系统,一个简单的体育项目,对武术进行的革新也是彻底的技术运动的变革。由于西方教育、科学、体育思想的影响,从20世纪初武术就被“改良和创新”所鞭策,就被“游戏化、简单化、规范化”的西方体育原则所控制。武术文化中的“感悟、修身、自娱”的“天人合一”文化思想被逐渐的舍弃,代之而来的是“锦标和利益”欲望的明显强化[5]。
2“文化意识”对开展武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2.1维系武术的传承命脉
中国武术所展现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武术得以传承的根本,是维系武术在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命脉。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强大文化竞争力的民族很难说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任何民族文化的断裂,必然导致这个民族的衰退。而民族的振兴始于文化的复兴,只有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才有可能成为文化大国[6]。中国武术的传承离不开文化,文化是核心、是命脉。从武技到中国武术,文化贯穿始末,武术的成长和发展无不流淌着具有民族情结的文化“血液”。
武术教育在家族式的口传心授教育模式下之所以能够形成牢固的传承链,与传承人与被传授者的文化选择有很大关系。作为师傅,他首先对本门派的先人负责,对后世的徒弟负责。所以他能以口传身教的形式给徒弟做出榜样。而作为徒弟,师傅如同父母,如影随形地陪伴左右,宗亲关系、伦理观念时刻牢记于心。儒家文化中的尊卑、重德联系着两代人的思想,强化“文化意识”就是在当代武术教育中也灌输着这样的一种文化理念。
2.2彰显塑造民族身份的功能
在众多的项目中,没有任何一个项目能像武术这样有如此的文化品格。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叶坦研究员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为其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7]中国武术以它独特的身份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积淀,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结,述说着炎黄子孙的剑胆琴心。这一切都归结于文化的力量。因此,在教育中武术至始至终都是区别于任何一种外来学科。因为武术同样具有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的属性。
2.3时刻张扬武术的个性
不同的文化形态都是由各自的民族习俗所形成,它受到地域、语言、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不同文化形态要解决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不同的,彼此并无优劣可比。不应把一种文化当作评价另一种文化的价值参照;不能设定一种文化比另一种文化好的先定认识框架,抹杀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及根本源于此的各种文化的独立性”[8]。作为武术,是华夏民族在相同的文化下构筑起来的,带有强烈的民族个性,在武术的动作里处处可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形意拳主张近攻快打,谓之“进即闪、闪即进,不必求远”;劈挂拳讲究大刀阔斧、走势开展;通背拳要求肩臂松顺、手外加手、强调双手并发、粘衣发力;华、查、迷踪拳法,架式工端、式正招圆、劲力豁达、快慢相间等等,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凸显出的文化个性可见一斑。
“中国武术一直是中国人引以自豪的文化品牌,是中国人区别于异族人的一种标识。没有文化个性的中国武术改良让世界没有新奇感。尽管技术的体育化可以改变武术的发展路径……但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技术的体育化不能取代中国武术的进步,更不能满足武术文化带给人们的情感追求、思想教化等”[9]。因此,只有蕴含民族传统文化的武术,才能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和独特的个性,吸引更多崇拜和赞誉的眼球。
“一位美国选手说:武术变化繁多,拳种器械各异,武术技艺让我学不尽。武术本身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令我着迷,通过武德的学习,我更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一位日本人选手说:我十分乐意练习中国武术,武术对我来说显得很高深,它包含的哲理也非常深奥,今后我将继续学下去。来自海峡彼岸的中国台北的一位女选手则说:西方人喜欢和尊重武术,就是因为武术除能健身,还能从中学到辉煌的文化结晶。”[10]世界各地的习武者用各自的语言道出了内心对中国武术的理解和追求。在传统文化思想指导下的中国武术,既不同于同属东方文化的的空手道、跆拳道和泰拳,更有别于西方的拳击,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文化,表达着中国的身份。
2.4体现武术教育的教化功能
武术不仅仅能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筋骨,塑造康健的体格,而且也能内外双修、修身养性,使心理和精神上得到升华。“概括地说,中国传统的体育观无不受中国哲学的影响,而中国哲学又存于儒家、道家和释家之中,儒家讲‘修身、道家讲‘清心寡欲、释家讲‘超尘,无论是出世之学,还是入世之学,都体现了两个字:修炼——身心并练”[6]。武术之所以能表达内涵化的思想修为,其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承载着丰厚中华文化的武术,每招每式都散发出文化的气味。武术是一种有形的身体教育手段,但潜藏在载体中的文化,所表达的却是无形的教化。
2.5诠释武术的审美情趣
武术具有艺术美。“它所表现的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舒展大方、节奏鲜明等特征,以及手眼身法步等等,都体现了中国古老文化之美。但仅仅看到武术的技术美、动作美、形体美还是不够的。中国武术讲究‘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要求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所以武术还具有深邃的内在美”[10]。没有文化的美,是苍白的;没有文化的美,是干涸的;没有文化的美,是缺乏历史的。文化能使武术的艺术美展现得更加充分,更加完美。我们一定要用中国文化去感受、欣赏美的真谛。“武术之美,深受中国古典美学的熏染,是东方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一种外在显现。它经历历史岁月的洗礼,在今天已经铸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我们感受武术之美,欣赏武术之美,表现武术之美,创造武术之美,研究武术之美,都只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完全用西方文化观念来认识武术,用西方美学来分析武术之美,完全按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的模式来发展中华武术运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将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11]。
3强化武术教育体系中的“文化意识”
3.1树立文化比技术更重要的认识观
学校是普及和发展武术的重要场所,承担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武术在教育中的传播,就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我们必须认清文化是武术得以延续的生命力,没有文化的武术是贫乏的、没有文化的武术是暴力的、没有文化的武术是断裂的。因此,武术教育中缺少文化的传承,必将会导致武术发展出现畸形化。所以,构建中国武术教育的新体系就是要更加关注中国武术文化的问题。因为,作为身体文化教育的中国武术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弘扬无疑是有着巨大的作用。但仅仅将中国武术教育作为一项运动项目来关注技术的传承,显然是实现不了中国武术教育的文化传播目的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结构中,文化教育比技术教育更重要[9]。
3.2始终把文化传播放在武术教育的核心
武术教育的真实目的不是突出表层的技术传播,而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为武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流传,表现出如此惊人的旺盛生命力,是因为它的动作无不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文化魅力。直到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种种外来文化的挤压下,出现了文化缺失和断层现象。因此,必须从教育抓起,同时在武术传承中要把强化文化意识作为整个武术教育的核心来抓。
在21世纪这个注重教育和知识的年代里,我们更要强化“文化意识”。我们不要畏惧、不要屈尊于他人之下,毕竟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修炼的。对待西方文化既不必咬牙切齿,也不必趋之若鹜。只要在世界文化交往的舞台上生动展现出自己美丽的舞姿,民族文化就会显出不可替代的永恒魅力。只不过这种“民族牌”不能拿民族外在的皮毛做点缀,而要从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中汲取灵感和神韵[12]。中国武术在历史的长河中走来,靠的不是外在包装和宣传,而是它那沉甸甸的文化内涵。我们现在的武术教育,之所以被外来体育项目推到悬崖绝壁,主要是因为自身文化流失过多,缺少了核心的文化竞争力。只有在武术教育体系中始终不渝地强化文化意识,才能保证武术健康发展。
优秀的华夏儿女把所有的智慧和思想精华都凝聚于文化摇篮里,而汲取着文化乳汁的中国武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成长、壮大。在经历了一个世纪被迫的文化模仿之后,中国武术的发展视线应该转移到自我的价值挖掘上。开辟自己的文化领地,把文化作为武术的灵魂。重构中国武术教育新体系,把传授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来对待。只有在文化的视角下,武术教育才能实现其维系自身的发展命脉。强化文化意识,顺应了当前社会对传统文化合理开发和传承的潮流,也是面对全球化浪潮下彰显民族文化自身特性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全国体总文史资料编审委员会. 中国近代体育文史[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111.
[2]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 中国武术史[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3] 王岗.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问题:文化模仿[J]. 体育科学,2006,27(7):71-74.
[4] 李宁,江百龙. 中国武术史略[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5] 王岗,王铁新.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6] 邱丕相. 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委员会. 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呼唤[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8] 胡小明. 当代国外体育人类学——主要学说编译[Z].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6.
[9] 王岗,邱丕相. 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3):61-66.
[10] 徐才. 徐才武术文集[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11] 旷文楠. 中国武术文化概论[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12] 云德.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选择[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23.
[编辑:李寿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