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探讨
周方方?王建武
【摘要】本文依据《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自测指标调查结果探讨了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以《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自测指标体系为依据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处于量表的基础阶段。鉴于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需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以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学生实际语言水平,并依据《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尝试从认知角度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听、说、读、写的教学目标,以期为同类院校大英语课程建设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新建本科;《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作者简介】周方方(1980.04-),女,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法;王建武,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一、课程的含义
艾伦·C·奥恩斯坦(Allan C·Ornstein)总结了“课程”的五个含义:1.课程是达成教育目标的计划。持此观点的学者J·Galen Saylor进一步将“课程”定义为“为受教育者提供的一系列学习机会的一个计划”;David Pratt认为“课程”是“系列性、有组织的、正规的教育和/或培训计划”;Jon Wiles和Joseph Bondi认为“课程”是一个由“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估”组成的四步计划。2.课程可以被广义地称之为与学习者学习经验相关的一切活动。学校内外的一切学习体验都可称之为“课程”。持此种课程观的Hollis Caswell和Doak Campbell将“课程”具体定义为“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获得的一切学习体验”。3.“课程”是“待人接物”的一个体系“(a system for dealing with people)。认可这种定义的通常是课程管理论者和课程体系论者。4.“课程”是“一个研究领域”(a field of study),有它自己的研究基础,知识领域,研究理论、原则以及专家。这一定义主要涉及与课程论相关的历史、哲学和社会理论研究而非实践。5.“课程”指一门具体的学科(如数学、科学、英语、历史等)或内容(人们组织和接收信息的方式)。持此观点的学者强调某一具体学科领域的教学现实或教育理念。笔者认为第一个含义可以较好地试定义“大学英语”课程,即:大学英语课程是为了达成一定的英语教育目标而制订的一系列教育计划,主要由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估四部分组成。要建设好大学英语课程,确定教育目标是首要任务。有了教育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和开发课程,才能有计划地实施课程,并根据教育目标来评估课程。从课程设计到课程评估实质上是为了达成教育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计划,因此,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
二、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育目标试论
教育目标指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标准。对于教育目标有多种分类方法,如行为目标、非行为目标、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心理目标等。泰勒认为教育目标的来源有三种:学习者、社会和课程专家。他认为教育者在制定教育目标时,应先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要、社会的需要和趋势以及课程专家的专业意见。在我国,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明确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并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等级。其中,基础目标主要针对英语高考成绩合格的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并对基础目标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做了概述性阐释。同时也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要与高中英语教学相衔接,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确定起始层次、选择教学目标。意即,在《指南》的大框架下,各院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制订符合学生需求和当地社会发展的教学目标。全国高校众多,学生英语能力差异较大。相较于资历较老的高校,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尤其是英语基础较弱。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下简称量表)针对所有英语学习者,首次形成了全国统一、一贯的等级量化,能弥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英语教学方面的裂痕,使语言的教和学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也更加细化。量表分为九个级别,一至三级是基础阶段,指初级学习者和使用者;四至六級为提高阶段,指中级学习者和使用者;七至九级为熟练阶段,指高级学习者和使用者。为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需要,课题组使用《量表》中的“学生自测表”对本省四所新建本科高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问卷700余份。在提交了问卷的学生中,英语高考成绩在90分以上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36%(其中高于110分的约占10%),其他学生成绩低于90分。从整体情况看,学生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评价较低。在听力方面,55.6%的学生认为自己处于二级,31%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达到三级,12.9%的学生认为自己能达到四级;阅读方面,54.9%的学生认为自己处于三级水平,33.2%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达到四级,11.3%的学生认为自己能达到五级;在口语方面,65.3%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二级水平,31.5%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达到三级,只有2.77%的学生认为自己能达到四级水平;在写作方面,61.8%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二级水平,30.4%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三级水平,6.5%认为自己达到四级水平;在笔译方面,79%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达到五级水平(五级是笔译的最低起点),20%认为能达到六级;在知识运用能力方面,70.7%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二级水平, 23.2%的学生认为自己达到三级水平,只有3.73%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达到四级水平。从各项能力级别的占比看,约60%的学生处于较低水平,约30%左右的学生处于中间水平,约10%左右的学生较前两者而言,处于较高水平,但这部分学生的写作、口语和组构知识运用能力均偏弱。从能力等级看,绝大多数学生多方面的语言能力均处于基础阶段中的二三级水平,仅阅读能力稍强,有三成学生能达到提高阶段的最低级别。虽然学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评估整体偏低,但总体与其英语高考成绩成正比例关系。此次调查还发现:有80.1%的学生希望开设诸如语音、语法、口语、写作等语言技巧类选修课,说明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有迫切需求;另外,70.4%的学生希望可以学习教材以外的英语材料,说明学生想要摆脱教材的束缚,向往更广阔的英语天地。基于此,本文试图以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学习需要为出发点,以《量表》为依据,从认知方面来论述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以不断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帮助其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有效激励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听力方面。经过学习和训练,学生的听力应达到《量表》3~4级水平:在听语音标准、发音清晰、语速较慢(约 80~100 词/分钟)或话题较熟悉的各类听力材料时,能理解大意,识别主题,获取各种关键信息,厘清语言或人物、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听力理解策略方面,能根据关键词判断说话者所表达的情感、态度,推断人物关系,预测话题、内容和事件发展,并能边听边修正之前的错误理解,能通过记录关键信息帮助其理解。
2. 口语方面。经过学习和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应达到《量表》3~4级水平:能简单介绍自己,表达情绪,描述物品、人物特征;能简单复述或转述;能解释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常见的状况,简单说明自己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能在口头交际中发出简短、常用的指示或指令;还要能在日常交际中简单回复别人的询问,并能在购物、就医、住宿、就餐、存取款、租赁等常见场合进行简单有效的交流。同时,应掌握一定的补救策略,如:能在无法理解他人意思时,请求对方进一步理解所说的内容;能在被误解的情况下进行澄清或解释,帮助对方正确理解;能通过重读强调说话要点,避免对方误解;能通过提问确认对方是否理解了自己的谈话内容。
3. 阅读方面。经过学习和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达到《量表》4级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达到5级水平。学生应能具体做到:(1)在阅读材料时,能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隐含的观点和态度;能概括出人物特点、故事发展脉络;能提取时间、人物、地点等重要信息。(2)在读简单的数据表格类材料时,能理解数据所传递出的信息。(3)在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公告、招贴、广告时,能理解其大意。(4)在读语言简单的任务指令时,能理解各步骤的主要内容。(5)在读语言简单的有关日常生活的指示性材料如交通指南时,能理解其意义;(6)在读语言简单的操作指南时,能理解各步骤的内容。(7)在读有关热点话题的简短议论文时,能找到体现作者观点的关键词。在阅读理解策略上,学生应达到三级水平,即能通过标题预测文章的大概内容;能根据阅读目的调整阅读速度和阅读方法;能通过快速浏览获取文章大意;能通过背景知识帮助理解;能利用上下文线索预测故事情节发展或结局;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意義;能通过关键词或主题句,帮助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通过工具书或网络检索相关内容,帮助理解。
4. 写作方面。经过学习和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应达到《量表》3~4级水平:能简单描写个人近况或心情;能简单描述自己经历过的活动;能简单描写熟悉的人或物的主要特征;能清楚表达自己对身边事物的态度;能说明熟悉的规章制度;能简单介绍日常事务的步骤;能为集体外出活动写出清晰的旅行线路与计划。在书面表达策略方面,能根据写作需要收集并整理素材;能使用简单的衔接词和其他句法手段连接句子;能通过检查改正明显的语法错误。因学生在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少有笔译和口译活动,因此,在此我们略去翻译教学目标。
三、结语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课程建设的第一步。要确立认知方面的教学目标,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语言基础。合理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而且有助于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也使教学评估更加有据可依。学生的语言水平不同,努力程度也不同,因此,他们的语言水平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需要教师进行动态监控和管理,网络教育平台以及多种英语学习APP为这种动态监管提供了可能。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还需要建立动态的、立体的、适合于不同语言基础的并服务于大多数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包括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选修课、在线课程等,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课程建设各方面的合理性,并进行即时或阶段性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Allen C. Ornstein, Francis P. Hunkins. Curriculum: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M]. 5th Edition.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1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OL]. https://wenku.baidu.com/view/a514b98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d.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GF 0018-2018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