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式设计方法的应用研究

郭颖涛 黄嘉睿 黄庆和



摘要:随着强调平面构成、强调主客分离的图面式设计方法的广泛应用,忽视使用者体验的城市景观不断出现。为此,如何重拾传统造园入境式设计方法,创造人与环境交融的真实境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罗汉松Podocarpus spp,植物设计作为案例,从立意方法、骨架理法、色彩理法、虚实理法和可视化设计四个方面探讨传统入境式设计方法在当代风景园林建设项目中的运用。最后阐述了伴随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入境式设计在未来风景园林行业具有着光明前景。
关键词:风景园林;入境式设计;罗汉松;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8)01-0012-06
收稿日期:2018-02-05
1前言
在当今我国的风景园林行业中,来自西方的强调平面构成表达的图面设计法一度大行其道,虽然培养了大批园林从业者,适应了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快速生产,但亦产生了不少忽视人体尺度、脱离使用者文化背景、孤立且片面的景观作品,为此一批行业学者共同发出了创立“风景园林中国学派”的声音。王绍增先生提出了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应有一种区别于西方图面设计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来自于我国造园大家计成所描述的传统造园工作方法,他最初称之为“时空设计法”。意即在真实现场的时空环境中仔细地观察思考,进行相地,通过想象来设计空间,掇山理水,设置游线,园林设计的过程应该像古代文人造园一样达到“主匠合一”的理想效果。后来王老师将之在内容中丰富,并正式将之命名为“入境式造境法”或“入境式设计”。
笔者将以参与的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罗汉松Podocarpus spp,植物设计为例,通过理念阐述、立意、骨架理法、色彩搭配、虚实结合和现场可视化设计等方面解析入境式设计的造境手法,为今后尝试在实际项目中运用入境式设计方法的设计师提供借鉴与参考。珠海长隆旅游度假区坐落于珠海市横琴湾畔,分为两大功能区,其一为珠海长隆横琴湾酒店,另一个为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主题游乐区,整体景区风格立足于中西包容的新岭南风格,建筑风格上颇具异域特色,火炬、海豚、企鹅等装饰细部及斑斓的色彩应用在了主体建筑上(图1)。而整体布局上呈现了山一湖一海的格局,如何延续山水格局,赋予场地传统山水气韵是这一项目所要解决的问题。
2入境式设计方法分析
2.1入境式设计理念
入境式设计追求的是以“境”为先,由“能主之人”着手进行设计,从绘图到施工过程中不断根据现场的效果对自己的设计构思进行修正。一个景仅仅通过一张美观却脱离现场环境的效果图是无法打造出来的,因为一方面影响游览者体验的不仅有周边的环境,另一方面现场的施工条件也是多种多样,处于变化之中的。入境式设计法,即所谓“造游同理,理境为先”,造园者必须把自己代入到游览者的角色中去,理解游览者的行为文化审美需求,同时对现场条件了如指掌,通过营境给予游览者全方位的感观体验。
2.2意气在先
场地最初规划为大型的主题乐园,主题乐园原本即为舶来品,但纵观国内众多的主题乐园在景观营造上基本照搬了西方的设计手法,为了使珠海长隆体现本土的审美文化,突出民族品牌特色,立意时就确定以岭南园林为基础,结合主题娱乐功能来设计营造,把具有岭南气韵的山水画意赋予到主题乐园的场地形式中去,这一想法得到业主的大力支持。
《画荃》提到:“得势,则随意经营,一隅皆是:失势,则尽心收拾,满幅全非。”设计上避免陷入仅从平面考虑而缺乏对场地整体深刻感悟的误区,从场地出发取势于大小横琴山和澳门南部山林,延续山势至海边,使得远山、近海、酒店、罗汉松等景观融为一体,气脉从山上一直延伸到海边(图2)。为了体现本土的山水理念,赋予景观更多吉祥瑞气,故把罗汉松选定为造景主要树种,同时罗汉松天然的如画造型与传统山水画意象也是相吻合的。
在场地格局的营造上,设计师应用罗汉松构成场地的整条气脉,这条气脉将贯穿场地山一湖一海的格局,配植罗汉松即是营造山水的过程,依循“山形四面观”的理法,确保游览者环绕游览时皆能获得“横看成岭侧成峰”富有层次的观景体验。珠海长隆海洋王国的横琴湾酒店入口部分运用了植物长卷的造景方式(图3),从入口到酒店大堂的空间处理如一部三维的山水画作品,最终形成从平面到立面,再到三维空间,再到精神境域的延伸。
2.3骨架理法
园内所应用的松树单体数量如此之多,如何进行合理布局是个难题,“引水多随势,栽松不成行”,松树的栽种需要有自然之势,否则会使氛围肃穆生气全无。为此以“平远”山水理法为抓手进行构思,以罗汉松建立骨架,以山石填充其间,组群划分错落有致。
山上植物造景主要应用丛植的手法,借鉴了山水画画论中的布置方法“二株一丛,必一俯一仰,一欹一直”
“三株一丛则二株宜近,一株宜远,以示别也”需要突出组群生长动势,首先需要处理体量最大的松树,一般将之称为宗老,宗老为主体撑起骨架,同时借用地形的抬升将主体树拔高,奠定其宗老的位置,两边所用个体高度逐步降低,大小相近、造型更为简练,到低谷处再次拔高,一边竖向生长一边横向生长,左右均衡中有对比,整体通常舒展,氣韵流动(图4)。
2.4色彩理法
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与黑松Pinus thunbergii四季常青,青黑色成为景点的基调色彩,但过于苍翠的冷色调容易带给游览者过于寒冷苍凉的感受,因此也需要引入暖色调的开花植物。再以花带花溪填充于松林下,配以缤纷的暖色,冷暖两色相配,画面活跃起来。花卉是岭南地区常见的种类:龙船花lxora chinensis、毛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长春花Catharanthus raseus、碧冬茄Petunia hybrida、芙蓉菊Crossostephium chinense等。
在酒店入口外罗汉松挡景的色彩具体应用中,罗汉松、黑松造景显得苍翠沉静,拥有巨大体量的酒店本身成为罗汉松组景的背景。为了使前后景物分出层次,主景与背景在色调和色度需要形成较大的差异,罗汉松的浓绿色也与明亮的主体建筑色彩形成明显对比,配以各种花木进行点缀,以绿色为主,红紫色为辅,以白色鹅卵石环绕其中,鹅卵石散置其间,以使适当比例的冷暖色协调统一(图5)。
2.5虚实相生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论及造园艺术“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虚实造景的运用可丰富空间层次变化,使得组景疏密有致,通过植物枝叶纵横的网络看某一景物,既有遮挡又有显露,罗汉松枝干为实,伸出的枝条形成的框景为虚,视线穿过一重又一重的层次,加强了景深效果,克服景物的单调(图6)。
例如酒店入口罗汉松挡景,背景树高于前景树,与前景树有较大的色调及色度差异。其间因这一层次的加入,使得酒店有了距离感,同时前景两端以实为主,中部点缀的开花植物以虚为主,虚中有实,对比明显又能协调统一(图7)。
而到了罗汉松岛立面片段,背景为黑松林丛,以实为主:中景和近景散植低矮山石,大空间留白,则以虚为主,虚中有实(山石与灌木球相搭配),如同山水画中云烟缭绕山间,打造平远景象。而当游览者转过看罗汉松岛的另一观赏面,则利用大块山石遮挡林木,若游览者在山石脚下观赏,可以透过山石边缘看到片植的林群树梢,会因为视距的原因感受到空间变得狭小,松树独立的体量则会凸显出来,给予观者木秀于林的景象。
到了罗汉松岛的北部,其山石和林木都相当密集,林木群植缩小株间距离,产生较快的节奏,给人丛林密实的感觉。西部片段,则疏密结合,特别是前半部分,稀疏轻快,形成较慢的节奏,给人轻松生动的感觉,达到气韵流动的效果。背景层黑松林群的前后经营不作列植,密实却不呆板,密处留有空隙得以透风,与前半部分协调统一。大面积群植与山石造景配置得当可以营造气势恢弘的场景,而两三株个体植物与山石组合,则可以利用其本身的姿态肌理,加以人工修剪,沿山石的气势伸展,体现其韵律美。堆山叠石以奠定地势,然后随势配置林木,地势高处种植树形挺拔的大树,确定构图实体;然后向两边选用较低矮的树木以丛植的方式种植,丛植的松林间穿凿景物,以虚示人,并使其林际线高低起伏,达到虚实空间相互渗透的效果(图8)。
2.6现场营境:可视化设计
珠海长隆在景观可视化设计方面同样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长久以来园林设计师倚重孤立视点设计,而忽略游览者在现场360°的环绕游览体验。景观体验是个人和由感觉及社会文化经济问题造成的复杂问题,一方面感觉是多样的,不仅包括视觉,还包括听觉嗅觉等:另一方面,观者的文化背景是不同的,对景观意象的接受理解会产生不同,即所谓“境由心生”,设计师进入到现场环境中时,会得到更多图纸中看不到感受及信息。
施工现场中无论是景观石、花木等材料都具有特殊性,与图面设计中所设想的形态存在差异,此外现场施工人员对于设计师立意的理解很容易出现偏差,若设计师不跟进施工现场,仅仅以目前通行的出图一预算一施工的方法,则往往意味着设计师失去了对作品的控制力,无法打造出符合传统山水审美的园林艺术作品。入境式设计强调“主匠之合见”,即主创设计师与匠人(施工人员)的意见相合,这种方法要求设计师需要紧跟设计到施工全过程,能结合现场材料进行营境。
入境式设计强调了多感官设计思维及设计施工全过程跟进,为了处理现场如此众多的信息量及复杂沟通的需要,设计师有必要借助现代科技来进行二次设计,可视化设计是辅助设计师的法宝。
在珠海长隆项目中,场地平整后,设计师紧随其后,以附带相机及电容笔绘画功能的平板电脑作为工具,对场地拍照转化为设计基础材料后,及时进行二次设计。并根据现场罗汉松和景石的姿态形态,现场在平板电脑上进行快速设计,对造景材料进行合理的布置安排(图9-10)。
因设计师在现场,设计师可以十分便利地感受到场地的空间尺度,并得到设计效果的及时反馈,同时便携的可视化设计设备也便于设计师与施工人员在现场进行直观的交流。
3展望与思考
入境式设计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从传统造园理论、山水画论中汲取营养,在图面式设计思维所统领的景观市场中撕开了个小口子,民众又能接触到一种“新”方法创作出来的园林作品。入境式设计实际上并非新生事物,长久以来存在于中国文人造园传统中,其在当代的复兴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过程。
今天所發展出来的入境式设计并不意味着是设计形式上的全盘复古,而如冯纪忠先生所提的“与古为新”,设计上不受困于场地的类型,不受具体的装饰要素和风格所束缚,致力于应用各种可用的要素打造符合使用者功能需求及文化需求的景观作品。对于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这个项目来说,场地的功能类型是古代所没有的,其中的植物造景与酒店建筑浓厚的西方色彩原本是一组矛盾的存在,设计师大胆的尝试成功地把传统山水意境融入到这个世界级的主题乐园中,运用山水长卷的手法将游览者一步一步引入园内,即使园内有着众多异域奇观,但山水园林的风骨从四周环境中凸显出来,试图使游览者产生视觉上的过渡和情感上的缓冲将这一矛盾化为奇妙的旅行,同时这也契合了游览者一脉相承的文化背景,珠海长隆旅游度假区的营境项目会成为入境式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尝试。
入境式设计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仍存在着不少问题,这种设计方法极为重视对山石、花木、地形的布置及经营,极为重视对于现场各种条件的把控,实际上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是必须要通晓从图纸绘制到施工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现在通行的设计教育培养了众多的图纸绘制者,却难以大量培养出可以直接处理场地关系并与施工人员沟通的设计师。同时受制于技术水平,设计师还无法完全脱离现场来感受现场的声光气氛围,进行二次设计的效率较低。
随着AR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和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完善和普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现场可视化设计的手段将日趋成熟,不仅可以采集更多的现场信息,更能模拟出除视觉外的感观体验,更便于设计人员乃至使用者沉浸于现场中,对于现场环境的空间尺度及改造效果的感知将更加准确便利,也更便于设计人员与业主(使用者)进行快速的设计决策沟通,一改中国传统设计方法难以量化、设计效率低下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