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背景下我国会计本科教育变革研究

    【摘要】? 信息化背景下的业财融合改变了会计工作的内容和模式,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会计教育带来了挑战。基于当前我国高校会计本科教育的现状,文章首先分析了业财融合对会计人员的影响,其次探讨高校会计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业财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会计本科教育的变革路径。

    【关键词】? 业财融合;会计本科教育;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F23;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03-0113-03

    一、引言

    财政部于2014年10月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2016年6月,财政部又在《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中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概念。业财融合是指借助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实现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源的及时共享,基于共同的价值目标做出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管理活动,以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财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是核算型会计向价值创造型会计转型的关键,业财融合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核算模式,提供更及时、更高效的信息,还通过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共同合作,提升企业价值。

    已有文献主要从业财融合的意义和其在具体行业或企业的实施路径入手,缺乏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在实务界,业财融合是一个现实问题,很多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大的集团型企业都在探索和尝试业财融合,这一问题在实务界的发展远超于理论界。目前,从业财融合的角度研究会计教育的文献较少。程平(2017)提出构建以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业财一体化为管控平台的大会计模型。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信息调查中心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会计人员和业务人员的角度,对企业业财融合的实施情况进行研究,问卷中涉及到会计人员的能力问题,有37.5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会计人员本身的知识水平有限、不懂公司战略和业务影响了业财融合的实施(郭永清,2017)。显然,业财融合是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管理的必由之路,作为会计人员的主要供给方,高校应与时俱进,改变现有的培养模式,适应现实需求。

    二、业财融合对会计人员提出的要求

    (一)综合素质高,有大局意识。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财务核算工作部分或全面实现了自动化处理,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由记账、算账、报账等传统的核算及监督职能转向决策支持、风险控制、绩效考核等管理职能。要发挥这些职能,需要会计人员站在企业整体而非财务部门的角度关注问题,梳理企业的业务流程及风险点,不仅要考虑财务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要求,还要结合业务管理的需要。會计人员应主动深入地了解企业业务,从财务视角提出相关业务的解决方案,为业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和管理建议,促进业务管理的优化完善,最终实现业务与财务的融合管理,提升企业价值。目前,会计人员大多擅长的是传统的核算业务,缺乏流程管理、信息化、风险控制、业绩考核等专业知识。要成为具有大局意识和战略眼光的管理人才,是会计人员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二)具备数据获取和分析能力。实施业财融合后,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财务部门获得的数据将更加全面和精细化,既可以产生财务会计要求的标准化的对外披露信息,也可以产生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精细化、个性化的决策支持信息,还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产生及时的信息。因此,会计人员除了要掌握会计专业技能外,还要具备技术思维方式,对技术如何改变工作模式有清晰的认识。以前的财务数据主要是结构化数据,业财融合后,会计人员将面临大量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在此过程中,会计人员既是信息的需求方,也是信息的提供方。在信息技术实施的过程中,既要提出信息需求并将其嵌入到企业的信息系统中;同时在日常运营中,又要根据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提出决策支持和管理建议,这对会计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在传统的核算型和管控型模式下,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以监督和被监督为主,财务部门主要负责按照准则、制度的要求提供信息,同时对业务部门进行事后监督。在这样的关系中,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矛盾较大,财务工作通常比较被动。要实施业财融合,就要改变这种情况。企业业务活动的信息最终都会影响资金的流动,并汇集在财务部门,这使得财务部门能够将各个业务部门串联在一起,会计人员处在能够推动企业各部门有效协作的最佳位置,并在此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对于会计人员来说,除了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财务与业务之间的关系应该由监督转变为合作,不仅需要内部合作,还需要与外部业务单位合作。与内外部业务合作伙伴之间的有效协作和融合,是企业谋求效率提升、有效管控风险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企业成功创新和增长的关键。

    三、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会计本科教育偏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素质,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高校培养的会计人才守成有余,创新不足,缺乏大局意识。我国会计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

    (一)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受到了挑战。侧重于培养专业技术技能,忽视了培养综合素质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大多提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掌握会计知识和技能、具备复合型特征的高级人才。然而,这一目标在现阶段受到了挑战。业财融合将会计人员的工作置入更加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环境中,其所从事的会计工作范围更加广泛,这就要求在会计本科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会计人才培养出现了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的问题。如过于强调会计的操作能力,尤其是会计核算能力,而忽视了对职业判断、决策支持、价值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专业化程度,不注重提高知识结构的通用性,使得学生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基础课程的重视不够,难以将会计与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应对更为复杂的职业需求。围绕会计准则和制度制定的会计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体现的是对核算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未体现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参与组织决策的职能。

    (二)课程设置不够全面,教材内容陈旧。现有的会计课程体系大多是从会计专业知识的传授与财务会计的内容体系角度来构架,课程设置过于重视专业课程,忽视了与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不利于通识教育的开展。学生所学的知识处于“孤岛”状态,未将相关课程中的知识融合起来。专业课教材过于重视准则、制度的规定,忽视了对原理和理论的分析,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在讲解时过于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规则,而忽视了对职业判断和经济后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较小,不利于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信息化是非常重要的推手,其对会计人员工作方式的改变是翻天覆地的,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能够使用信息系统,还要培养其开发和分析数据的能力。高校现有的会计课程体系设置中包含了信息化课程,但侧重于软件操作,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和维护不够重视,同时高校所使用的软件远远落后于实务界的发展。不够全面和深入的课程设置难以使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信息化知识,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高校的课程体系及教材内容一直未进行大的改革,在实务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情况下,会计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中未体现新的发展方向。

    (三)会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理论落后于实践。在我国现有的人才管理体系下,绝大部分高校的会计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经验,在课堂上很难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高校教师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科学研究,但在目前科学研究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的情形下,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实务界人士表示很难理解教师的科研成果,难以直接用于指导实践;另一方面教师也很难取得实务中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研究,导致理论研究和会计实践越来越远。这些都导致高校缺乏能够将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综合性人才。另外大部分会计教师本身所学专业为会计学,缺乏与其他学科或专业协同发展以提升专业教育的整体意识。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依靠单一的学科知识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有限,更多的是要多学科协同发展。通过研究会计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其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密切,所以如何将会计恰当地融入到学科大平台中是非常重要的。

    (四)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高校会计教学模式仍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为主,重在帮助学生掌握会计规则和原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内容狭窄、形式僵化,不利于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事无巨细均由教师进行“满堂灌”的讲解,不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过分依赖教材,缺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导致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程考核注重标准答案,知识难以转化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而且学生在校期间热衷于各种考试认证,其内容也多以知识点考核为主,而非以能力考查为主。就算是在采用案例教学的课程中,因为所采用的案例主要为国外引进,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太相符,而且由于教师本身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本科教育的变革方向和措施

    (一)改革培养目标和方案。当今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增加,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解决复杂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会计本科教育必须从专业化向综合化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不同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色,以市场为导向,形成符合社会需求且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具体培养过程中,也要尽量减少同质性、统一化,从而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路径。

    (二)实施课程体系再造。会计是一门具有专业性的学科,但会计的专业性要想做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提升会计学科的价值。信息化和业财融合改变了会计工作的内容和模式,对会计这一学科本身的影响是深远和重大的。在此背景下,理论界有必要不断完善和更新理论体系,同时根据理论体系再造会计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强调专业课的重要性以外,也要增加与人文社科相关的通识课程,重新认识这些课程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作用,加大课程之间的融合力度,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养。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课程中应加大信息化课程的比重和深度,将信息化课程与会计课程相融合。结合理论逻辑和实务要求,对现有的专业核心课程实施重新组合和再造,建立课程单元,打破不同课程之间的壁垒。课程体系设置好以后,不能一成不变,应根据实务和理论发展的要求进行动态调整,对新增的课程类型或内容,首先以选修课的形式授课,在不断完善之后,再根据需要确定是否转化为必修课程。

    (三)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会计教育理念的发展、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构建等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业财融合背景下,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实务界的变化对会计理论、会计学科、会计行业以及会计教育模式的影响和挑战。在现有的情境下,会计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这样一个团队:不仅包括会计学专业教师,也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网络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师。团队建设需要教师改变现有的“个体户式”的工作模式,加大团队合作,共同完成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案例收集、教学方法改革相关工作。在此过程中,还要建立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有利于分享课程资源的机制。除了学科方面的合作,教师还应关注实务问题,以各种形式如带队实习实践、参加咨询、项目研究等参与实践活动。学校应聘请符合条件的实务界人士到校承担某些课程的教学任务,与专任教师进行沟通和学习。教师也应注重实际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和会计实务之间的联系,使三者成为有机的整体,互相促进。学术研究应更多关注相关的实务问题,将会计研究整合到课程教学和实践项目中去。

    (四)实施教学方法改革。依托信息技术,建立网络课程平台,在课程设计上,采用实体课程与网络课程混合的模式,对知识点的介绍和学习由学生在网络上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多次学习,对需要教师引导和互动的部分则在实体课程中完成。改革实验实践课程,将原先分布在各门课程中的实验课程进行整合,整合后的实验课程类似于财务实务的运作流程,并建立实验课程平台。同时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重视实践实习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案例教学可以营造以问题为导向的情境,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种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广受欢迎。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后,引入案例教学可以稳固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其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实务是案例的来源,教师可以将实务总结归纳为可以用于教学的案例。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改变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改变对学生考核评价的方式。应借助信息化平台,将总结性评价转变为形成性评价,注重过程中的能力提升,而不是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

    综上,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对会计教育进行改革,使会计学科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必须由各方面通力合作来实现。对于高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培养方式等多方面应做出符合现实要求的变革;政府和企業应加强与高校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对于会计职业团体,应对高校教育进行引导,加强职业资格认证与高校课程内容之间的协调。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会计学科也才能够不断地取得发展。S

    【主要参考文献】

    [ 1 ] 何玉润,李晓慧.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美国十所高校会计学教育的实地调研[J].会计研究,2013,(4).

    [ 2 ] 孙铮,李增泉.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与路径[J].会计研究,2014,(11).

    [ 3 ] 刘慧凤,姜苏娱.我国会计教育研究文献评述——基于比较研究视角[J].会计研究,2015,(6).

    [ 4 ] 张向菁.业财融合中管理会计人才梯队建设研究[J].商业会计,2018,(10).

    [ 5 ] 吴艾莉,王开田.“一带一路”战略与我国高等会计教育改革取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6,(22).

    [ 6 ] 刘国城,董必荣.“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本科会计教育的困境与变革[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01).

    [ 7 ] 王开田,胡晓明.高素养会计人才的素质与能力结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7,(09).

    [ 8 ] 郭永清.中国企业业财融合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7,(15).

    【作者简介】

    马亚红,女,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讲师,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在读博士,甘肃省会计高端人才,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