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品味和运用的散文教学
高健
一、设计依据
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学习任务群4指出: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积累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规律,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经典散文,它饱含着深沉和热烈、悲哀和愤怒、痛惜和嘲讽等复杂的思想情感。语言是思想的外殼,散文教学终究要回归语言。为了引导学生体悟情感和理解思想,这堂课的设计便以语言的运用和品味为线索,在具体的语言活动中打通作者与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在语言品赏中走进作者心灵,凭借语言桥梁直抵情感天地、心灵世界。
二、目标确立
1.研读文本,把握刘和珍的人物形象。
2.理解文意,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3.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以介绍背景的微课导入新课,通过简短的视频快速把学生带到那个年代,进入情境。微课使用了当时的照片资料,结合老师的解说,配以低沉的背景音乐,起到了渲染氛围的效果。(解说词:1926年3月18日,民国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为了抵制日本、英国、美国等八个国家的不合理要求,五千多民众走向街头,来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接到命令的军警,对请愿的群众进行了武力镇压。一时枪声大作,47位手无寸铁的群众当场死亡,其中一位青年她的名字叫做刘和珍。)
2.认识刘和珍
师:快速阅读文本,筛选出关于刘和珍的信息,并分析她的形象。
①毅然预订《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②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
③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④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
⑤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
生:从外貌描写上,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位始终微笑,态度温和的女性。从她做的事情上可以看出她追求进步,具有反抗精神和责任意识。
师:“毅然”“黯然”“欣然”三个词则突出了刘和珍性格中的这些特点。重点品味这三个词,对比去掉这三个词之后的表达效果。通过对比发现鲁迅先生用词之准确,对于突出刘和珍的性格特点,这三个词不可或缺也无可替代。
3.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师:鲁迅先生曾把悲剧定义为将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如此美好的一位热血青年,却惨遭屠戮,这就是一个悲剧。那么是谁造成了这出悲剧?
生1:是镇压他们的军警。
生2:军警也是受政府指使才开枪的。
师:军警是政府机器,“三一八”惨案就是段祺瑞执政府指使他们制造的。如果我们在“政府”前加一个修饰语,大家会选择哪个词?
生1:腐败。
师:请大家查一查“腐败”的意思。还有没有更好的词语来修饰这个“政府”。
生2:凶残。
生3:残忍。
师:大家对比一下,哪一个词语更贴切。“凶残”侧重于指政府的“凶恶”,“残忍”指施事者没有爱心、同情心,还是鲁迅先生的原词更加精确有力。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政府的“凶残”?
生1:文章的第五部分的第二段,写了刘和珍她们遇害的过程,也突出了政府的凶残。
师:阅读这段文字,说一说你是怎看出执政府的“凶残”的。
生1:“弹从背部入,斜穿心肺,立仆”从背后开枪,置人于死地,不留活路。并且枪杀的是一群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
生2:“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士兵在她的头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他们看刘和珍中弹后虽然倒下,没有死,紧接着用棍子打死了她,刘和珍已经受了重伤,他们还不放过,可见凶残。
生3:“弹从左肩入,中四枪,其一是手枪,立仆”可见当时的指挥者也参与了屠杀。
师:为什么强调手枪?
生1:士兵用步枪,军官用手枪。这说明不是军警误伤,而是有预谋的。
师:步枪往往是远距离射击,而手枪更像是近距离补枪。当时的情景我们不能亲见,但是通过鲁迅先生的描述,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们的“凶残”。再次阅读这一段文字,看一下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
生1:短句多,标点使用频繁。
师:这样的短句使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生1:简洁有力。
师:感情表达上,用这些短句给人的感觉是激动的还是冷静的?是爆发的还是克制的?
生1:我感觉,鲁迅先生虽然对于政府的暴行愤怒,但是还是在压抑着自己。在这段文字中多运用短句。几个字,或者一个词就产生停顿,可以看出情感上的克制和深沉,越是克制,越能感觉到情感的深沉。
生2:鲁迅先生对于刘和珍等三位青年遇害的经过写得特别冷静。本来血腥的屠杀,用文字表述出来,让人感觉到的是冰冷。
师:每一位作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风格的形成与往往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关系。鲁迅先生曾经前往日本留学,他最初是跟着藤野先生学习解剖学,所以这段文字就像是手术刀一样,准确又冰冷,克制冷静的背后蕴含的是更深的悲情。反动政府炮制的惨象,让作者目不忍视。面对流言,作者实在是忍无可忍。那么是谁在制造流言?
生(齐):学者文人。
师:如果我们也给“学者文人”加一个修饰语,你会选用哪一个词语?
生1:“所谓的学者文人”。
师:加上“所谓的”三个字,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态度?
生(齐):讽刺性。
生1:无耻的。
师:“无耻”说明他们没有廉耻,我觉得还不足以表达鲁迅先生对他们的“出离愤怒”之情。
生2:文中有一个词“下劣”。
师:你解释一下为什么选用“下劣”这个词。
生2:下劣既说明他们下流,也说明他们恶劣。刘和珍他们是为国殉难,而一些為政府说话的“学者文人”还抹黑他们,颠倒是非。这种行为就是下流行为,用心也险恶。
师:对于下劣文人的“阴险论调”作者出离愤怒。大家自由诵读这一段落(第一部分最后一段),体会鲁迅先生的悲情。通过诵读,有没有发现这一部分语言上的特色?
生1:这一部分语句都比较长。
师:我们抽掉过多的修饰语,大家再读一下。(课件展示:此后几个学者文人的论调,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愤怒了。我深味这悲凉;以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生2:抽调修饰语和虚词之后的句子读起来平淡了许多,不如原文的情感强烈。
师:鲁迅先生看到了政府的凶残,更愤恨“所谓学者文人”的颠倒黑白。所以在这一部分情感表达上强烈激动。同样如此强烈的情感表达也出现在了第二部分。作者在这一部分又表达了什么情感?(诵读第二部分)
生1:对真的猛士的赞扬和对庸人的批判。
师:对于庸人的态度,用“批判”好不好呢?
生2:我觉得用“批判”不好。鲁迅先生对政府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对庸人的态度没有那么强烈。
师:我们要看一看庸人有什么特点。
生1:“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说明庸人都容易遗忘。
师:对于善于遗忘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1:提醒。
生2:唤醒。
师:对比这两个词语,哪一个更有力,更符合鲁迅先生的用意?
生(齐):唤醒。
师:鲁迅先生在他生活的年代,一直致力于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善于遗忘也是国人的通病,对于善于遗忘的“庸人”,唤醒他们也是鲁迅先生写下此文的目的之一。此文除了批判反动政府,讽刺所谓的学者文人,赞扬真的猛士,唤醒善忘的庸人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目的?
生1:鲁迅先生还对学生请愿表示不赞同。“正如……”“寥寥”。
师:参加请愿的大多是青年学生,他们都满怀一腔热血,最终却惨遭屠杀。鲁迅先生借此文也提醒他们不要再作无畏的牺牲了。
4.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始终微笑、态度温和、追求进步,具有反抗精神和责任意识的热血青年刘和珍。也明白了作者借此文悼念死者,批判凶残的“政府”,讽刺下劣“文人”,赞扬真的猛士,唤醒善忘庸人,提醒热血青年。这篇文章也是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通过对语言的赏析品味,我们既体会了鲁迅先生冷静克制的批判,也体会了他激动强烈的愤怒。语言中的逻辑矛盾暗含着鲁迅先生内心汹涌的情感矛盾,多处使用了转折句式,维持着文章字句间隐形的热度,叙述和议论的语言颇为冷静,但抒情的地方又热烈而深沉。所以有一句意思相近的话,反复在文中出现。
生:“我觉得无话可说”“我实在无话可说”……反复也是鲁迅先生文章的一大特色。
5.语言训练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也可以试着为刘和珍君拟写一副挽联,作为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上联:逝者不朽。
生讨论:精神长存。
师:好的,我们选择这个下联。我们再把上联加上几个字:直面人生的逝者不朽。
生1:正视鲜血的精神长存。
师:这位同学善于在文本中找到灵感,不过这幅对联中有一个字重复了,换一个。
生2:把“的”换成“之”。
师:这样就像一幅对联了,鲁迅先生特别擅长用长句,我们再加上一个修饰语,大家再来对。直面惨淡人生的逝者不朽。
生3:正视淋漓鲜血之精神长存。
师: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虚词,我们再加上一个虚词。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逝者不朽。
生4:能够正视淋漓鲜血之精神长存。
师:我把上联再增加一点难度。忆往昔,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逝者不朽。
生5:看今朝,能够正视淋漓鲜血之精神长存。
师:加上一个横批,大家一起说:
生(齐):真的猛士。
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幅对联,表达对那些为实现理想之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猛士的敬意和怀念。
生(齐):忆往昔,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逝者不朽。看今朝,能够正视淋漓鲜血之精神长存。
[作者通联: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