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早恋的心理学分析及解决策略

    吴婷

    〔摘要〕青春期早恋是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家长和学校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却没有取得积极的成果,甚至会出现一些负面的效果和极端的问题。本文从心理学分析的角度,对青春期早恋问题展开分析,指出青春期的异性好感是正常的,通过引导青春期异性交往的积极作用,告诉学生交往的原则,如何处理青春期的情感和表达,让学生了解情感投入过多的不良影响,以及越过性的底线的危害。同时结合平时的真实案例,对避免因早恋处理不当而引发严重后果给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青春期;早恋;异性好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1-0055-03

    早恋是一个具有历史性和普遍性的教育问题,近几年学生早恋表现尤为突出。据有关材料记录,前几年日本每十个中学生中就有一个发生过性关系,其他各国也有类似的情况。有调查结果表明,初中生早恋人数随年龄和年级以及校风班风而异,一般表现为:高年级比低年级早恋学生多;非重点校、非重点班比重点校、重点班的早恋学生多;城镇学校比农村学校早恋学生多。很多教育研究机构提出,学生早恋问题已经严重到是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关注并加以解决的时候。

    早恋中,如果投入情感太多,会分散学习精力;如果在性方面越界,会带来身体上的伤害。但心理学研究表明,青春期恋爱是一种需要培养的个人技能,而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非理性、有破坏性的早恋,只是糟糕的家庭关系的替罪羊和由性教育的缺失导致的。生长在正常、健康的家庭中的学生,他们基本的情感需求能得到及时适当的回应,即使发生所谓的早恋,也能处理好学业的平衡。所以,此时对待早恋的处理要科学。防,会防不胜防,堵,会激发更大的矛盾,衍生出其他问题,只有疏通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早恋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出于好感、喜欢,青春期学生所谓的“爱情”;(2)由于其他同学的撮合、怂恿;(3)攀比心态,以自己能吸引多少异性、有多少异性喜欢自己作为个人魅力的象征,用以炫耀;(4)跟风,因为同学或朋友“恋爱”了。这里我们只探讨第一种早恋情况,因为只有第一种属于心理学范畴,其他三种属于政教范畴。

    一、青春期早恋的综合分析

    (一)身体发育、性的成熟

    青春期的情感萌动是正常的,此时男女生在身体和性格上的不同与互补,会让少男少女互相吸引。这种吸引在认知过程就是被关注,然后得到认可。这种认可是一种好感,但是好感并不等于狭隘的喜欢,更不是爱。尤其在青少年自我角色混乱、自我的同一性还没有很好建立的时候,他们易变,又固执、偏激。所以在精神分析中,常说青少年处于一种“精神病性状态”。绝大多数学生过了青春期就好了,就如同婴幼儿期孩子处于抑郁位和分裂位,大多数孩子都能很好地渡过。青春期男生和女生的需求是不同的。男生的情感发育比女生晚一些,女生对于感情的需求和感受比男生早一些。此时,女生在感情上更主动些,对感情的期待更多,比如男生的体贴和关心,而男生性的冲动和好奇更多。由于身体发育、遗精等原因,青春期本身就是性意识萌发的时期,激素大量且迅速分泌,情绪容易波动;对异性处于好奇、吸引的情感时期,但由于青春期的冲动与半成熟状态,往往不清楚好感与爱的区别;自我控制力不足,容易逾越异性交往的界限,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后果。

    (二)缺少爱与关注

    对于很多单亲家庭、父母关系糟糕家庭的学生,早恋更多是一种情感补偿。很多家庭关系存在问题的学生,为了弥补家庭中的情感缺失,会到家庭以外的关系中寻找安全感、亲密感和温暖。但是并不是在家庭中看到父母糟糕关系的学生都会期待从外界找到情感,还有一些会害怕与别人亲密接触,甚至成年后都不愿意恋爱。

    (三)叛逆和网瘾的转化

    很多学生的叛逆都是从和父母的糟糕关系开始的,进而对老师也产生叛逆情绪和行为。由于现实关系的糟糕,他们会在网上寻找虚拟的“好的关系”,会产生“网恋”。还有一些学生在现实中得不到尊重与成就感,所以会迷恋网络游戏,形成“网瘾”。也有些学生在家庭关系中找不到爱,在异性中得到关怀,便认为这就是珍贵的爱情,因为只有这里是安全、没有伤害的。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对早恋的粗暴阻止,会引起更大的叛逆甚至伤害行为。所以,对青春期学生的问题如果不能理智、有效地对待,会转化或衍生出更大的其他问题。

    在初中的咨询案例中,我曾经接待过一个初二女生,咨询原因是叛逆,她和多位老师都有过冲突。其实这个学生的叛逆只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我犯了错就会有人找家长,这时我就可以和家长多一些连接,即使这个连接是不好的,总比没有连接要好。

    在咨询中,从开始的不配合到两次后我们建立了很好的咨访关系,我了解到她曾经谈过三次恋爱,但都時间不长就分手了。她5岁时父母离异,一直和奶奶生活。父亲已经重新组成家庭,母亲正和男友准备结婚。因为从小缺乏爱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她很难感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就像没有用过真爱马仕的人,无法分辨爱马仕的真假。而某一物品的缺失又会引起我们的缺失性需求,很容易被这种缺失的物品吸引,比其他人更易引起强烈需求。

    青春期学生的叛逆,只是为了证明我长大了,是意识上的独立。还有一个证明我长大了的形式,就是我可以做和成年人一样的事情了,包括穿着、打扮。我们看到一些女生的穿着会有这样的趋势:高跟鞋,紧身衣,性感一点的服装。成年人还有一个特有的标志——“恋爱”。这些在青春期学生眼里,是他们不能享有的自由。他们既新奇、渴望,又害怕家长、老师的高压。而感受新奇与创新是青少年的一个特点,所以此时越是用各种方式压抑与制止,他们的想法就会越强烈。这又回到了青少年的叛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青春期的一些想法得到理解的时候,那种反抗就无从谈起,也就没有了那么强烈的新奇。

    (四)社会引导与支持不足

    中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处于成长阶段,是不成熟阶段,同时由于家庭和学校对早恋引导缺失,导致青少年去用其他渠道填补这一方面缺失,如电影、电视剧、小说、杂志等。这些小说、电影里描述的爱情都是美好的。中学生还很单纯,做事也处于模仿阶段。

    二、 青春期早恋的解决策略

    第一,我们要清楚防的到底是什么?是感情,还是性?如果我们要防的是孩子内心萌动的情愫,有两个问题:(1)这种抓不着、看不到的心中好感,怎么消灭?(2)如果青春期的孩子连这种好感都没有,没有最美好、纯洁的好感体验,我们如何让孩子成年后忽然有正常的感情?如果真的没有丝毫这样的悸动,我们无法确定这类孩子是否属于情感冷漠型。因此, 我们要防的是荒废学业和突破“性”的底线。

    第二,关于青春期早恋问题,在心理学范畴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不主动说这个问题,这会给学生一个心理暗示:我们已经到了谈恋爱的年龄了。(2)如果真的出现了,也不大惊小怪,而是静观其变。如果二人没有过分的行为,没有影响学习,一般不打扰。如果真有风吹草动,根据二人的实际情况,从心理上进行引导。

    在实际的学校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早恋问题中被压抑的情绪会影响学习,担惊受怕的情绪、想各种办法隐瞒和撒谎所耗废的精力,是影响学习的真正原因。例如,某高中学生谈恋爱被父母怀疑了,家长找来学校问,班主任帮忙瞒住以后,跟谈恋爱的两个学生约定,学习成绩不能后退,不然就不帮忙瞒着了。然后这两位同学真的上课认真学习,下课认真恋爱,完全没耽误。

    根据在学校多年的心理工作,我对青春期早恋具体的解决策略总结如下。

    (一)正确看待青春期异性好感,认识到这是心理发育的正常阶段

    对异性的情感是有一定心理发展规律的。幼儿园的孩子没有异性概念。到小学中高年级,男生和女生开始意识到性别的不同,这种不同使其疏远,此阶段男生和男生一起玩儿,女生和女生一起玩儿。而到了初中,进入青春期,由于生理发育、性的成熟, 以及性格、兴趣的不同,男生更加坚强、果断,女生则更温婉、细致、体贴,男女生都有了更强的性别意识,但是这时的不同在心理上不是疏远而是吸引。

    (二)正视男生与女生的交往利大于弊

    男女生的交往是益处居多的,能够很好地性格互补和激励,等等。比如,曾经有老师做过一个试验,开始只有男生一起野餐,他们狼吞虎咽,只有女生一起野餐,她们也是一片吵闹、杯盘狼藉。后来让男女生混合野餐,结果男生绅士了,女生也优雅了。这种表现大家觉得是不是变好了呢?——变好了。 这就叫“异性效应”。利用“異性效应”,可以取长补短,完善个性,可以提高学习和活动效率,可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三)告诉学生早恋的危害

    (1)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2)对学习干扰极大;(3)容易产生越轨行为; (4)可能导致犯罪。

    (四)告诉学生与异性交往的原则

    (1)尽量公开进行,一般情况下,最好不与异性同学单独相处过长时间。(2)扩大异性交往面,从更多异性身上吸取优点,丰富自己。(3)与异性交往要保持适当距离,注意男女有别,不失礼仪。(4)情感要适度,把握交往的心理距离,不要倾注太多情感,避免彼此感到过于亲密而引起心绪波动。

    (五)告诉学生如何处理不合适的情感表达

    (1)如果心中有喜欢的人,请把这份美好的情感藏在心里,看它是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只有真的走出去,才有可能发现那个真正属于你的人;如果阅尽千帆归来,心里还是那位同学,值得祝福。

    (2)对于收到同学“爱情”表白,请不要嘲笑、侮辱、伤害,甚至公开其行为。请立场坚定地拒绝,保持尊重,避免伤害。做到把握自己,保留友情,果断拒绝。

    (3)对于表白被拒绝的同学,请尊重别人的拒绝,不要心怀怨恨,也不要因此自我贬低,理智对待别人的选择。

    让女生知道,真正喜欢你的人是会尊重你的。告诉男生,你真的喜欢她是不会伤害她的,到自己真正能负责任的时候再做决定。

    (六)对于已经早恋的学生,切忌羞辱

    当家庭与学校等外界环境不能接纳这样的学生,对他们过多地不能容忍与指责时,这两个学生便会连接更加紧密,像互相取暖的刺猬一样。对于学校与家庭,他们都是刺猬,而只有他们两个才能互相温暖。

    尤其是我们在找到学生早恋的证据后,对其羞辱,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例如,在成年咨询中发现有些女士一直不愿意恋爱、结婚,还有的已经结婚了却总认为性是很羞耻的事情,有很深的阴影,自我低价值感、高羞耻感,就是因为在青春期早恋或被误会为早恋,被家长暴力羞辱。甚至有极端例子,引起自杀。这些都是由于没有很好地对待青春期学生早恋问题而产生的严重后果。

    如果你让一个孩子觉得“早恋”是羞耻的,他的心里可能会永远把恋爱这件事跟羞耻联系起来。当自尊心遭受严重打击,他们会不再认同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不敢去爱,不再相信爱,他们在以后的恋爱和婚姻中会非常自卑,并且要一次又一次努力证明:我还值得别人爱。这是一件有可能会摧毁一个人一生幸福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与其阻止学生早恋,不如通过早恋教会学生如何去爱。爱人,是一项重要无比的能力。

    三、总结

    我们要正视与肯定异性交往的积极意义,尊重与鼓励孩子更多地与同学广泛交往。要在平等的环境下和学生一起探讨与异性交往的原则、早恋的危害,以及性的意识,让学生知道性意味着什么,异性交往的底线是什么。只是一味禁止,却不告诉学生早恋的危害和处理的方法,无疑是本末倒置。暴力地禁止,其结果就是让学生们的早恋从暗转到更暗,他们花更多的精力让学校看不到,但并不意味着它没发生或消失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高作初级中学,徐州,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