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实践研究
侯燕
摘? ? 要:PBL(Problem-Based-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应用实践。对发展经济学而言,PBL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在“发展经济学”教学应用过程中提出要求、资料查阅、小组讨论、课堂讨论、总结评价等步骤,PBL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以期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发展经济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5-0078-03
一、基于问题学习的PBL教学模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科开始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也为其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尤其是教学方法与学科知识的结合在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应用得越来越普遍。
目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PBL教学方法、线上线下研讨法、参观法、实验法、翻转课堂、角色扮演等。其中,PBL教学法是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把学习置于复杂的、真实的情景之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多个学生组成协作小组共同查阅资料、学习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学习问题背后涉及的理论与知识的教学方法[1]。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对本科生而言,经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学生普遍面临着运用理论理解和解释现实的瓶颈,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模式改变了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对于本科生尤其是本科阶段高年级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明显的帮助,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与传统教学模式中以讲授为主、通过作业和复习巩固知识的方式不同,PBL问题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和解释、收集资料等五个阶段,如图1所示。
二、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发展经济学”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发展经济学”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从“发展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来看,PBL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独立学科,研究的出发点更多地定位于不完善市场的理论,以及非正式制度的作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在掌握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有较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领学生努力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可见,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发展经济学”课程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以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师生互动较少、与实践的结合不足以及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诸多问题。这种以教师的“教”取代了学生“学”的过程,千篇一律,枯燥无味,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很少主动去学习和研究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书籍,更谈不上独立进行调查、分析并解决发展经济学的相关问题。可以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使该学科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而PBL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等特点,使其可以更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
(二)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发展经济学”教学的可行性
1.从教学内容来看。一方面,“发展经济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发展及其衡量;资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技术进步、收入分配、制度与经济发展、农业与经济发展等。理论与现实经济问题的联系较为密切,这为PBL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发展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之前所学的知识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的问题,比如索洛模型等增长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已经系统地学习过,因而采用PBL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学生结合我国的现实更好地理解发展经济学的发展问题[2]。
2.从PBL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来看。PBL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和教学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而言,为保证PBL的实施效果,教师需要熟悉掌握“发展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教学技术,即PBL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内容知识。对教学技术而言,PBL的实施需要多媒体、数据分析软件的支持以及各类“发展经济学”教学科研资源和教学研究平台的保障等。随着越来越多高校对于师生互动平台建设的推进,PBL教学模式的实施会得到更多地拓展。
三、PBL教学模式在“发展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
(一)PBL教学模式在“发展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1.PBL教学模式在“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模式能够让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监督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主动学习。PBL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及发掘教师自身创造潜能大有裨益。不仅如此,PBL模式还改变了过去以教科书为内容的学习,以问题为导向,利用各种渠道的信息资源来分析与思考。这种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再充当信息知识来源的角色,而是促进学生自学。通过PBL教学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提高其知识的有效运用能力,使学生建立终身学习所需要的思考方法和知识结构。
2.“发展经济学”课程中运用PBL实施教学的具体内容
“发展经济学”课程包括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资源、人口、技术、资本与经济发展、二元结构、农村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增长与分配、市场与政府等内容,其中大部分内容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问题相联系。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基于问题学习的“发展经济学”教学应紧密联系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需要,整合西方經济学、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经济发展理论,融合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实现多学科专业之间的联合,加强其系统性和整体性。
3.“发展经济学”课程中运用PBL实施教学的技术支持
“发展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资源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现代化教学环境。现代信息化环境要求为“发展经济学”的教学营造出一个校园内的微型经济运行环境。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尝试建立一个“发展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平台,比如武汉大学建设有“中国发展经济学网”等教学科研资源和教学平台。其他高校也可以借助各种网络资源,搭建起一个多元化、开放的“发展经济学”学习和研究的平台,逐渐丰富“发展经济学”教学资源库[3]。
(二)PBL教学模式在“发展经济学”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1.提出具体要求
在PBL教学开始前,明确学习目标,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讲授需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针对“发展经济学”的学科特点,设计问题。比如针对经济增长部分提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状况及增长模式;针对人口、资源、资本部分提出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荷兰病及资源诅咒问题出现的原因、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针对二元结构部分提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存在的问题、三农问题及其解决等一系列与现实相结合的“发展经济学”中关注的问题。
2.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参考书、参考文献以及利用教学研究网站资源查找所需相关资料。目前,教学研究网站主要包括: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中国发展经济学网、北大国际经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经济学教育时空以及中国经济网、经济学家等。常用经济数据网站则包括中国国家统计局、中经专网、高校财经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以及世界银行数据库等经济数据网站。在学生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筛选,帮助学生尽快适应PBL教学模式。
3.小组讨论
在对资料进行初步查阅的基础上,为更好地熟悉和理解相关问题,学生需要组成讨论小组,对于前期的资料查询、阅读以及对问题的理解进行总结和交流,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4]。讨论围绕指定问题展开,在充分交流的前提下研究下一步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资料的查阅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要逐一发言,并做好相应记录,作为之后评分的依据。
4.课堂讨论
首先,经过小组内部的讨论形成思路清晰、逻辑自洽的观点,撰写出报告或制作出PPT向全班同学汇报。在这一阶段,各个小组必须妥善分工,齐心协力,相互配合,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工作。其次,在课上对自己小组的观点进行阐述和介绍。由于各个小组是针对同一个大的主题进行的展示,因此不同小组之间很可能就某一问题存在着观点的分歧,这样很容易形成小组之间的讨论,也有利于更全面和深入地理解问题。当然,经过几次的讨论,发现一旦存在观点的分歧,小组之间的讨论虽然很激烈,但也容易出现跑题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讨论中对于主题进行把控和引导。最后,教师就学生争论的焦点问题进行解释,最终获得问题的完美解答,并作出单元总结,完善学生认知结构,使其掌握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5.总结与评价
对于各个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评分和总结点评,这项工作可以由教师来做,也可以由学生来实施。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及下一步要求。在课程活动结束时,再指定下一课题,并将新的课题分配到各小组,进行下一轮的PBL学习。
四、PBL教学模式在“发展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
PBL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因其较强的适应性,在不少学科教学过程中应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一)案例和问题的合理设置
在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模式中,问题与案例的选择和设置是最基础和关键的部分。就“发展经济学”而言,问题的提出既要注重与现实热点问题的结合,也要能够体现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此外,问题的提出还要考虑到资料和文献的查阅等具体问题。可以说,PBL教学模式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有对教学内容和课堂讨论的把控能力。对此,应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积极组织发展经济学的教学研讨和学习交流活动,提升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二)提高教师PBL教学模式的整体把控能力
PBL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的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在PBL教学模式中,资料查阅、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为主。以学生为中心,并非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在PBL实施的各个环节,教师都应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对实施的细节进行指导和把控。比如在资料的查阅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为学生推荐参考文献和“发展经济学”教学科研资源库,讲授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获取所需的文献资料。再比如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引导问题讨论的方向和思路的构建等。为了提高教师运用PBL教学模式的能力,提升教学效果,需要加大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力度,尤其是加大针对PBL教学模式实施中所需要的教学方法、技术支持方面的培训。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PBL教学中来
从学生反馈的信息看,有少部分学生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教师讲授,不愿意接受和参与PBL教学,或者被动地参与,影响了PBL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因此,今后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在积极引导学生的适应性方面共同努力。首先,在学生刚刚接触PBL教学方式时,教师需要对方法、思路进行引导。其次,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营造宽松、平等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或意见,而对于新颖的观点及较为深入的分析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消除课程中的紧张感,让学生感到轻松和亲切。
(四)将PBL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纳入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
考核方式的改變可以对参与式教学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也能够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PBL实施中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和成绩给定是PBL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环节。在小组分工协作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搭便车”的问题。在同一小组中,成员们的付出是不同的,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很难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贡献率进行准确的量化。另外,当前经济学本科的考核方式较为单一,课程成绩的评定中学生日常表现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较小,很难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也影响了PBL教学效果的提升。为此,应将学生的过程性表现纳入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加大PBL实施中学生表现占总成绩的比重。在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综合考虑学生分工协作的基础上,逐步完善PBL实施过程中学生评价的量化指标,提升PBL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冬梅.PBL学习模式在高校课程建设中的实践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7(7).
[2]樊纲.“发展悖论”与“发展要素”——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案例[J]. 经济学动态,2019(6).
[3]王雅杰.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0).
[4]鲁静芳,徐筑燕.参与式教学在《发展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及其效果[J].成功(教育),2011(12).
编辑∕陈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