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实激发想象
范中华
摘 要:2018年5月14日发生的川航3U8633航班事件,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近万米高空,驾驶舱前挡风玻璃突然发生破裂,飞机上所有成员命悬一线,机长和全体机组人员很快稳住局面,驾驶飞机成功返航,创造了世界民航史的奇迹。2019年国庆期间,改编自这一传奇事件的电影《中国机长》上映,短时间内便从诸多同期优秀电影中杀出重围,实现票房和口碑的双赢。追溯《中国机长》创作和传播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电影的成功离不开他们选择了一个千载难逢的空难故事,更重的是因为创作者们对受众心理的深刻把握。
关键词:川航3U8633事件; 受众; 英雄形象
中图分类号:G220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4-184-002
一、巧用议程设置参與主流话语表达
在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中,大众传媒具对公众设计议事日程的功能。因为媒体“有机会挖掘出自己选择的事件,决定报道的问题,以便让公众了解”,所以他们会有目的地对信息的内容选择和呈现方式进行把关。为了保障有效传播,媒体会侧重选择一些顺应时代审美风向的内容,久而久之在受众心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式。
在文化传播的语境中,节假日本来就具有浓厚的议程含义,国庆更是如此。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中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波折,因而在国庆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文化审美的特征会突出呈现为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昂扬的奋斗精神,这些宏大的话语也会影响电影的内容呈现。从建国初期出现的献礼片,到后来的主旋律电影就是最好的表现。当然,随着电影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庆档期成为商业大片角逐的主战场之一,商业元素的增加,并没有改变这一特征,反而电影的主流话语表达更加多元和类型化。比如,在2019年国庆档期就涌现出了像《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优秀国产类型电影,它们取材于新中国历史上高亮的瞬间,是对民族深层记忆的描述,观众自然也有着天然的期待。
如今,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讲好“中国故事”不再是被动的防御,而是一种主动寻求改变的积极面对的姿态。建筑大师贝律铭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强调的正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利用好民族性的标签,以便更好地向世界传递本民族文化的价值。从这个层面上讲,川航3U8633事件无疑是一个绝好的载体,它是新近发生的故事,是中国人自主创造的奇迹,事件本身也充满传奇色彩:万米高空面对飞机前挡风玻璃突然破碎、飞机失控、零下40度的低温、高空缺氧等重重困难,面对这样复杂的局面,机长刘传健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高超的驾驶技术,在生死的对抗中,带领全体乘客平安返航,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这一年,机长刘传健也被评为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全体机组成员获封“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事件中,机组人员展现出的专业水准、使命意识以及危机处理都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这些也代表了中国民航发展的新高度,巧妙地契合了新中国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是民族文化在当代的完美写照。观众也期待在大荧幕上看到这个惊险且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近距离感受英雄的风采。正因为如此,川航3U8633事件过后仅三个月,电影《中国机长》就被立项创作,定档国庆假期上映。
二、用真实还原的传奇
媒体的传播过程中,注意力的选择性往往会导致传播的不同取舍。在电影改编之前,通过各类媒体的报道,事件的全过程观众早已了熟于心。这降低了电影的传播难度,却无形中激发了观众的期待效应。如何为处在全知视角的观众营造悬念?成为摆在创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面对这一问题,导演的解决方法是利用观众对事件过程的好奇心理,继续强化电影故事真实性的感染力。所以电影在叙事上选择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利用影像手段强化关键细节的艺术化处理,来增强叙事的张力和感染力。
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空难事件,电影1:1复刻了事故客机,从剧组人员就餐,到航前准备、机组检查、救援保障……电影全流程地再现了川航3U8633当天的所有环节。人物设置也都能在事件中找到原型,他们的动作和话语也都是按照所处职业位置的标准严格进行的;甚至在飞机出现故障时,玻璃破裂的程度、机舱内的反应,以及地面的飞行管控系统屏幕的细节都有真实可循。这种纪实化的处理,增强了电影的真实感,也带给观众近乎真实的奇观化体验。让他们跟着镜头走进故事空间,近距离体会机组成员在危急时刻做出抉择的紧迫和伟大。
与电影演绎将近两个小时的故事时间不同,川航3U8633事件从发生到平安着陆仅用了不到40分钟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操控失控的飞机,找到返航的路线,每一秒都是考验生死的瞬间,机长也正是在这些瞬间里做出选择,带领飞机上的所有成员逃出生天。《中国机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段落:事故前的铺垫、事故发生和事故的救援。第一段主要是描写飞行前有条不紊的准备,飞行时的各项操作的按部就班,平稳、放松的氛围中提示人们这只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节奏和段落的转变从驾驶舱前挡风玻璃出现细纹时的声音开始,玻璃突然发生破碎,副驾驶位机长被吸出机外,飞机剧烈震荡,氧气罩脱落,气压变化变化使乘务员被带到机舱顶部,机舱内乘客陷入混乱……机长的每一次选择都与机舱乘客的反应、地面管控的协调相呼应。这一系列快速剪辑,再配合电影特效的虚拟营造的重重雪山和充满闪电的乌云,将空难现场危险和紧迫淋漓极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另外,电影也很好地利用声音来表现故事空间,如玻璃破碎后产生的噪音和机舱内地报警声等等。它们在交代环境的同时,巧妙地将人物的心理外化,细腻展示了当事人在事故中的心理变化,引发观众思考。
三、塑造英雄群像触发情感共鸣
提到《中国机长》人们通常喜欢拿它与同是空难题材的《萨利机长》做比较。两者在类型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叙事中也都注意描绘和塑造英雄形象。但与《萨利机长》弱化事件,突出个人英雄主义不同,《中国机长》采用散点式的叙事策略,从多个角度还原故事全貌,并成功地塑造了包括机长、乘务长、地面保障人员在内的诸多英雄群像。
在大众的心目中,飞行行业保障的是大家的旅行安全,本身就是一个严谨且精细的行业,专业门槛高。由此可见,电影《中国机长》的人物塑造时,如何呈现他们的职业特征是英雄形象立得住的关键。所以电影主要人物的塑造上,采用了极简化的处理手法,飞行中机长是寡言少语的,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袁泉饰演的乘务长也是隐忍的,总能在关键时刻化解机舱内的危机,例如乘客出现慌乱时,她告诉乘客“从飛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我们需要你们的信任,需要你们的配合,需要你们给我们信心”……正如电影中机长所说的“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这些多年养成的职业精神带给自己的是信心,是继续走下去的内在动力,而带给乘客的则是可以安心托付的信赖和安慰。
在整个电影叙事空间,与空中的飞机穿插进行的还有地面民航管控系统、军方、地面救援保障等多条故事线索。他们与机舱内的叙事空间形成互补,交代飞机危险处境的同时,推动故事的前进。在整个危机的处理过程中,飞机上机组人努力进行着自救,地面上所有的救援和应急工作也是在有序平稳的进行着,他们提示飞机飞行路线、协调航线、联络备降机场、组织救援队伍等等,正是通过他们彼此的努力,才书写了民航历史上的生命奇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透过《中国机长》这个故事,在细节与局部的叠加中,民航的安全知识得到了一次完美的普及,中国应急处理体系乃至中国现代化的也都得到生动展示。这样的效果和高度在以往的行业题材电影、电视剧中是比较少的。
对空难事件中机组人员而言,他们是英雄更是平凡的普通人,危急关头,是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让他们迸发出了耀眼的光芒。所以导演在人物塑造时没有给他们设置过多的主角光环,真实的呈现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平凡特质。在飞机事故触发时大家都有生死的恐惧,在飞机失联时,地面飞行管控系统的工作人员也只剩下了无奈和祈祷。不过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能体现人物身上的责任感,激发自身的生命意识。旅客的家庭、机组工作人员的家庭以及机舱内所有成员组成的形式意义上的家庭,都在无形中促使机组人员将旅客的生命安全放第一位,激励他们继续前行。这也就是为什么机长从一开始就打算飞行回来给女儿过生日,无论是对影片中还是现实中的飞行员们来说,他们最朴素的愿望或许就是家人平安。
仔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电影散点叙事虽然弥补了电影叙事空间单薄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影往纵深层面发展的可能,致使有些剧情转变仅依靠导演设置戏剧技巧完成,情节发展缺少深层的推动力,进而对人物形象塑造产生影响,略显扁平化。但瑕不掩瑜,电影对行业故事的处理方式的探索,对未来类型电影的发展而言是值得借鉴的。
参考文献:
[美]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