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前三分钟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周烨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数学课中,课前三分钟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是决定课堂成效的一个关键环节。如何巧妙利用课前三分钟,使其为课程奠基呢?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故事引入、计算练习、类比推理、动手操作、直观演示等方式,设计与本节课相关的活动与练习,从而使学生快速摆脱松散的精神状态,集中注意力,为构建和谐的生态课堂奠定基础。
一、创设情境,激发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搭建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抽象知识与具体问题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的参与。
在教授“正数和负数的认识”一课时,笔者利用课前三分钟向学生出示了大量现实情境素材,如“55路公交车始发站上来的8名乘客,第一站下去了6名乘客”“小明比小芳身高高3.9厘米,小辉比小芳身高矮0.8厘米”等,将生活情境与动态图片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成对出现的相反意义的量,让学生形成相反意义数量的认识,为正负数的产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背景与基础。
二、动画导入,点燃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会尽力完成自身感兴趣的事情,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会主动探索、研究,努力寻找各种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导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分类”一课时,笔者首先给学生播放了动画片《猫和老鼠》的片段,并引导学生一边看一边思考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在哪里。
生1:平面图形是一个面,扁扁的;立体图形是一个体,有厚度。
生2:在《猫和老鼠》中,有一次那只神气的猫追小老鼠,正是高兴的时候,一辆压路车经过,把那只猫压得像一张纸片!(其他学生笑)
师:这时候的猫是一个……
生:平面图形。
师:接着,这只猫拼命地吸气,“啵”地又涨回来,这时候的猫变成了……
生:立体图形。
这样,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
三、利用实物,直观形象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在新课授前,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利用实物,引导学生观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反比例”的概念时,笔者利用实物,通过直观演示突出数学概念的本质。教师首先在笔筒里放上若干支铅笔,每次拿10支,2次拿完;每次拿5支,4次拿完。然后向学生提问,每次拿4支,几次拿完呢?通过直观演示,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并将“隱蔽”的定量(铅笔的总数20支)显现出来,引导学生的思维集中感受铅笔的总数一定,也就是“每次拿的支数”与“需要拿的次数”的“积”一定的事实,为理解反比例的抽象含义创造了条件。整个过程虽然时间不长,但却能够有效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四、对话交流,激活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课前,教师有目的地让学生预习、交流,促进其自学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在“分数乘法(一)”的教学中,笔者首先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其中一名学生的质疑让笔者眼前一亮。
生1:老师,我发现课本印错了!
教师:你真厉害!在哪里?拿给我看看。
生1:这乌龟每分钟爬米,9时到11时一共爬了两个小时,就是爬了120分钟,×120=96(米),百米赛跑,它应该还没有到终点呀?
教师:你真细心,分析得也细致,课本是不是真的印错了呢?请同学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好吗?
生2:课本没有错,课本是说“终于要到了”,还没有到呢!
教师:那么,小乌龟还差几米就到达终点了呢?
生2:4米。
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通过语言将思考的过程表述出来,既是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对其更好的锻炼。因此,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描述或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发展数学思维,体会数学的魅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五、启发思想,形成方法
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学生可以将习得的内容迁移到新情境中。然而知识越具体,应用的范围越狭窄,也容易遗忘;知识的概括性越高,其应用的范围就越广,可适用于更多情境中的类似问题,也有利于记忆。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中的一般性的原理,具有较高水平的概括性,有助于学习的迁移。因此,要发展学生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突出数学思想,帮助学生建构思想方法层次上的数学观念。
如在教学“体育中的数学——比赛场次”一课时,笔者先出示了一道计算题“11111111×11111111=?”,学生可能会感到数据太大不好计算。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化大为小、化繁为简——有序研究、寻找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如呈现以下例子,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111111=?
(答案:123456787654321)
接着教师再提出问题:101支球队参加足球比赛,每2支球队之间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有了前面的经验,学生就会发现:101支球队的数据比较大,可以化大为小,从2支球队进行1场比赛开始研究。
总而言之,课前三分钟的学习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一个简单的设问、一个夸张的动作,只要设计得恰到好处,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都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启迪智慧和陶冶情操,做到恰如其分、有的放矢,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责任编辑?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