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活动设计案例分析
彭彪
乔纳森在构建主义的基础上提出学习活动的四要素,即构建性、协同性、情景性与自控性。钟启泉教授认为学习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本文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习活动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生学情、兴趣、动机,以掌握知识、提升阅读能力为目标,制定具有调节性、合理性的学习计划,这是本文学习活动设计的核心思想。
一、阅读教学中学习活动设计
1.教学设计流程
学习活动设计前,应明确三个问题,即“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目标”“怎样知道已达成目标”。在这三个问题的指引下,语文阅读学习活动设计的流程可分为三步,一是教学分析,二是教学内容组织,三是实施教学评价。具体的学习活动设计流程如下:
前期分析(目标、学情、内容的分析)→过程设计(目标设计、内容与过程设计、活动反思与回归目标、活动序列组合成果课)→学习活动方案实施与修正→调整方案与循环教学。
2.教学策略
语文阅读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选择需以两个条件为前提,一是阅读学习活动的定位为学生自觉参与活动,二是阅读活动内容以言语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突出学生言语实践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策略制定方面,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构建学生主动的课堂氛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结合教学需求设计任务驱动型学习活动,整合运用各种形式的教学媒体。在确定合理的目标后,教师可设计一些任务性强的学习活动,且任务各环节需体现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组织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教学多媒体开展游戏教学来丰富学生体验感,比如朗读比赛、写一写、说一说、演一演等,以各种形式来丰富学生的阅读学习活动。
二、学习活动案例
1.案例说明
以同步阅读《家乡的桥》为例进行教学设计,突出“鉴赏性阅读”的特点,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家乡的桥》是一篇怀念家乡的作品,因此在阅读学习活动的设计时,以情感体验为主旨进行教学设计。阅读学习活动教学的目标设计为三个层次,一是读音、释义、体会词语情感;二是复述文本,列提纲,体会思乡之情;三是中心句解读,感受文本传达的情感。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七个学习活动,具体如下:
①启发谈话,由“桥”引发话题,读课文并思考;②关键段学习,理解关键句,思考“通过阅读可知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③学习第1、2小节,思考“作者选择桥来表达思乡之情的原因”,学生交流;④阅读第3小节,树立层次,列提纲,学生小组讨论“过户桥”“单拱桥”的情感象征,通过朗诵体会情感,利用文本重点词复述课文;⑤研读4、5小节,在阅读中圈画重点内容,列提纲,思考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⑥总结回顾,师生合作解疑;⑦布置作业,复述全文,列出重点,回答课后问题,写出“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句子的含义。
2.问题解析
在《家乡的桥》的阅读学习活动设计中,除了侧重情感把握与鉴赏能力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基本功,包括关键字词的音形义,列提纲与抓重点能力,复述课文能力等。在教学实践中,每个活动都需要设计关键的问题作为驱动:
①明確“课文复述能力”的目标,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比如《赵州桥》的学习经历,提出问题,比如“以桥为课题,课文会写哪些内容”?②教师向学生明确关键句理解的突破口,比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辨析“常”与“长”作为切入点,提出“为何选择桥作为表达思乡之情对象”,开展学习;③讲解文中关键字词,以及一些多音字,进一步探讨问题“为何选择桥来表达思乡之情”;④对学生梳理课文层次的指导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借助每一小节的第一句话把握课文层次”,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与点拨。为促进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与表达,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或经验,设计相应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曾经的生活经历开展学习活动,并进行小组讨论。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可脱离文本;⑤最后的作业布置方面,注重学生学习的拓展与知识的迁移,目的在于学生“学以致用”。
在完成阅读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案设计后,依照教学方案实施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灵活调整教学计划。通过教学实践观察与总结发现,语文阅读学习活动的设计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地位,明确学习互动中师生角色;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阅读学习活动设计要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突出阅读学习活动中言语实践活动的地位;学习活动方案要注重学生内外活动的相互转化,不仅要将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内外,还应积极调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设计具有层次的教学方案,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教学实践表明,科学合理的阅读学习活动教学方案,能够显著改善学生的阅读情感态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通联:甘肃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