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效应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
刘杨
摘 要:由于中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没有好的教育理念,就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日常教育中,经常可以发现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期待,一段时间后,教师会将自己暗含期待的感情微妙地传递给学生,同时辅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些学生常常像老师所期待的那样会有所进步。
关键词:期望效应;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0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5-115-001
在职业学校,班主任不但要教好所任教的学科,还要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学生很多的行为表现都跟老师的心理暗示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期望,他们就会有所改变。
在这点上,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做的不是怎么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而是要怎样为了他们去改变学习环境,或者说怎样去营造他们曾经缺失的那种学习环境。
在开学时,我们班有个女孩王佳,个子高高的,看上去很干净,很精神,她是走读生,每天早上我到班,她都迟到,迟到后总找各种借口(车坏了、闹铃不响)。我先打电话给她家长问她情况,她妈妈告诉我:他们在南京打工,从小小孩就跟爷爷奶奶过,每次教育小孩就说你们都在外面,不要我了,还管我干什么,给小孩钱也不要,说自己打工挣钱。
知道情况后,我就找到了这个孩子,问她迟到是不是在外面打工,那在外面打工的时候她迟不迟,她说在外面打工不迟到,为什么打工的时候不迟到,因为迟到会扣钱,或者兼职工作就没了,那你上学怎么迟到,你上学迟到丢掉的是知识,我说老师发现你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强,只要保证上课时间,你就能有所收获,正好现在计算机等级考试,只要你认真学,肯定有所收获。以后只要她每次准时上课,我都表扬她准时到校,还能学到知识。在我一次次的鼓励和期望中,她计算机一级过了,取得会计证,后来又考取助理会计师。老师的期望值对于学生来说,就像无形中的一股力量,让他们重新找到那种丢失的爱,既然班主任充分的肯定和相信他们的能力,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跟随你事先为他们设定好的轨迹去发展,学生在自身得到别人欣赏的同时就有信心去更加努力。
学习不好,常常不是因为学生不努力,而是因为学生不会学习。学生不会观察、思考、推论,就只好依靠死背。拿我亲身教学经历来讲,2018年,我担任17财专班班主任期间,我们班有部分学生很努力想考取会计初级职称证书,为了提高整个班级学习氛围,我说我的基础最差,会计一点不懂,你们都学会计学了三年,老师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剩三个月,老师也报名一起跟你们考,我考过了,你们怎么也得考过。在成绩出来那天,学生到我办公室查成绩,结果是我考过了,还有一名叫李雪云的同学也考过了,其他都没过。学生自己分析给我听,我为什么能过:老师你接受过普通高中、大学本科教育,你的思维和学习能力比我们强,你只要稍微努力当然能过。那我也分析给他们听:李雪云同学跟你们一样没上过普高和大学,为什么李雪云同学能过,李雪云中考成绩只有200多分,你们大部分中考成绩比她高,但她跟上一届学生组成四人一组参加了沙盘模拟企业经营技能大赛,她在打比赛的过程中,看市场预测分析和详单,能迅速地、有理解地分析和对比出有效数据;对22组数据,进行分析,选出对自己有用的数据,然后进行逻辑分析,进行广告投放;抢单过程中,能流畅地、足够快速和正确地写出每季交货的订单数量;在排产和做财务预算的过程中,能做出何时生产和何时交货达到最优组合;在填写报表过程中,能划分资金,长贷,短贷,应缴税金,所有者权益等逻辑上的各个部分。其实在训练中就培养了她以下学习能力:(1)流畅地、足够快速和正确地把老师口授的东西写出来。(2)学会思考,会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总结。(3)能快速在教材中找到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有关材料。(4)在看教材中能划分出所看知识的逻辑上的完整的各个部分,并能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5)能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把思想内容记录下来。上述能力老师能教给学生,但是学生必须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苦练出来的。要是学生能学会学习的能力,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就能大量地获取系统的科学知识了。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在我们班级管理中,很多学生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保持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期望,辅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慢慢地,他之前所有不好的行为习惯就会一点一点地纠正过来,不需要班主任刻意地去要求和强调怎么改变,我只需要针对学生差的行为习惯简简单单的一个提示(这种提示通常是在背着其他学生给他点出),每次我都会说:我给你时间,一学期不行我给你一年的时间给我一点点得改掉,但是你得让我在这段等待的时间中看见你的改变。就这样,学生犯错首先不是去劈头盖脸的一通骂,而是和他说出他的优点所在和我对他的期望,让学生自己领会,他们绝大部分的学生自会知错就改,同时教会他们学习,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以此为契机,我会认真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努力去接触他们,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更做他们心目中的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陳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柳士彬,谭业云.环境潜教育:潜教育的实施型态[J]山东教育(中学版),2000
[4]郭毅.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