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王富兰 国凤兰
【摘要】?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会计教学中不仅要加强会计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给学生提供较好的实践机会。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会计专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校企合作存在认识不全面、形式单一、缺乏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等问题。文章提出,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应遵循战略、互赢、多样化的原则,采用网络化、外包,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加强校企沟通,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实现网络化的校企合作等模式。
【关键词】? 会计;互联网+;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F23;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05-0104-02
校企合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和学校的项目合作。企业需要借助学校克服技术的短板、解决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学校需要借助企业推广成熟的科研成果等。二是高校学生到企业去实习。学校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寻找长久、适合的合作方。对校企合作,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不仅仅是基于企业、学校双方的需要,也是学校和企业彼此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形式。学校有为企业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企业也有为学校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服务、为学校培养社会、企业需要合格人才提供助力的义务。
一、校企合作的重要作用
首先,从学生角度看,通过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有利于在扎实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工作环境,掌握相关职业的岗位技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便将来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增强就业的信心和竞争力。
其次,从学校层面说,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双培养。学生方面,校企合作企业给学生提供实习基地,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質量,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教师方面,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教师可以积极深入企业一线,获取实践知识和技术水平,拓宽视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教师可以针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第三,从企业角度看,校企合作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两大关键因素,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理论方面的服务和员工的培训教育服务,帮助企业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接受学生实习的过程中,企业还可以从中选择企业需要的人才,获得人才储备。
二、校企合作应遵循的原则
(一)战略性原则。战略强调长期性、全局性。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应是长期的、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这需要学校和企业改变对校企合作的认识,改变以前的短视性观念,不要只看当前的利益。学校的目标是为社会、为企业培养人才,人才是社会发展、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学校在专业设置、制定培养方案时一定要有前瞻性、战略性,能真正满足企业、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经营的目标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如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等,企业要把校企合作、配合学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视为企业的一项责任。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高质量的人才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的循环。
(二)校企双赢原则。校企合作应是互惠互利的,建立在双赢的原则之上。目前校企合作中企业之所以积极性不高,原因之一是:企业认为接受学生实习增加了其成本,没有给企业带来正效益;学校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适用等。校企合作要实现长期合作,必须能满足企业和学校双方的需要,建立在双赢的原则之上。
(三)可行性原则。会计专业的实习一般是去企业的财务部门,若把大量学生集中在同一个企业的财务部门实习是不现实的。对于一般规模的企业来说,一个企业接受3到4名实习生是可行的,这对高校来说,就需要联系很多实习单位,难度有点大。所以校企合作的模式具有可行性。
(四)多元化原则。多元化是指合作层次、合作形式、合作内容的多元化。校企合作包括教师层次和学生层次两个层次的合作。教师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或员工教育培训,通过与企业间的合作,教师能更加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根据在企业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形式不仅限于项目合作和学生实习,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新的合作模式,如网络化、外包等。合作内容的多元化,是指会计专业的合作内容不仅是会计核算的实习,还应包括税务、财务管理及管理会计方面的实习。
三、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当今互联网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工具,校企合作也应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不断完善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模式采用网络化。大部分的校企合作模式是让学生去企业实习,这种模式企业不是很欢迎,因为实习生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在“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可以采用网络化,学生可以通过ERP系统等网络手段对企业进行认知实习,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和业务流程。学生也可以通过企业的在线网络为企业提供一些服务,降低学生的实习成本,也避免给企业带来困扰。针对会计实习,企业可以将会计业务部分原始凭证通过扫描上传到网上,当然,为了不泄露企业商业秘密,扫描的原始凭证应是随机的,最好只是企业的基本业务。如此操作,一是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无缝衔接,学生接触的是企业的真实原始凭证,会计核算流程与企业实际一致,不再只是在教室里简单的模拟,提高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二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学生实习的内容与企业真实业务一致,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单位工作,减少用人企业的培养成本,从而受到聘用单位的欢迎。三是降低了学校和企业的实习成本。
(二)外包。业务外包是一种创新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其内涵是将企业的部分业务委托给其他机构、组织来完成,用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校企合作中也可以采用外包的方式。
外包的前提是企业开发一个软件平台,在外包前企业首先将其信息进行碎片化处理,以防泄密;然后将会计业务的处理或财务信息的处理外包给学校,学生在软件平台注册认证后就可进行业务处理,既可以在学校实验室进行,也可以在个人电脑进行,时间自定,方便时间安排。外包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既可以是具体业务的会计处理,也可以是财务信息的分析,比如计算企业所需要的各种财务指标比率,以供企业分析、预测、决策等。
通过外包的形式,一方面减少了企业的工作量,为企业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解决了高校学生的教学实践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企业、高校、学生的多赢。
(三)利用互联网,学校和企业间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学校和企业的沟通。学校和企业之间应加强沟通,不仅是领导层次的沟通,更重要的员工层次的沟通。通过沟通可以使企业和高校之间保持信息的充分了解。企业员工与教师的沟通有利于开阔企业员工的思维,增加其理论知識、提高其知识素养,从而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有利于教师加深对企业实际业务的了解,能更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为企业提出一些提高效率或节约资源的方法或策略,并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因此,学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企业的员工和学校的教师,若有疑问可在交流平台上留言,互相交流,相互学习,不断提高学生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加强校企间的沟通,学校可以及时了解企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要。
(四)资源共享,共同研发创新。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创新就要进行研发,研发一般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这对企业而言是很大的资金压力和风险。学校也面临科研经费不足的现象。企业和学校可以共同投资成立科研中心,人员由企业技术人员、学校相关教师等组成。通过校企合作,既满足了企业创新的需要,又降低了研究的风险;既弥补了学校科研经费不足,又为教师创造了较好的科研条件。学校和企业共享资金资源、人力资源,共同研发,实现有限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学校和企业可共同投资建立实验室,地址可在企业或学校,此举可以避免双方的重复投资,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满足彼此更多的需要,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五)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实现网络化的校企合作。目前的校企合作大都是单一点式的合作,即单个主体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方式往往是一次性的、短期的。为保持校企长期合作,由学校或政府开发建立一个合作平台,只要是签约企业和学校的企业员工、教师、学生都可以登录,只是登录的入口不同或权限不同。企业通过登录平台上传企业最新的需求信息,或一些需要教师、学生可以完成的工作;教师登录可以发布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或科研课题,也可以是教师下企业锻炼的信息等,企业若有需要或兴趣可以一起合作;学生登录可以了解不同企业的业务类型,对企业有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对企业上传的业务进行处理。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会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和企业应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改进校企合作方式,共同为会计的发展做出贡献。Z
【主要参考文献】
[ 1 ] 易新河.我国校企合作研究二十年综述[J].高教论坛,2014,(02).
[ 2 ] 李致磊.基于校企合作的代理记账云服务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