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之下社区老年服务的发展路径

    张蕾

    【摘要】在信息化的推动和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之下,社区老年服务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发展路径。我们应该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重视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社区养老能力的建设,将社区老年服务这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社区老年服务;信息化;老龄化

    引言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越来越严重,社区老年服务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社区老年服务关联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能够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有利于促进老龄工作开发,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相关政策的落实。

    1.社区老年服务的现状

    “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来。社区服务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产物,源于西方工业化国家。1869年,在索里牧师的倡导下,英国伦敦出现了第一个社区服务组织“慈善组织会社”。我国的社区服务是在民政部积极倡导下发展起来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社区服务的概念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种媒介和人们的生活之中。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之下,为满足老年人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老年服务更加成为了社区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在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养老服务形式多样化,表现出了创新性。包括:改变以前担有照顾老年人责任的家人从外边“请”专业护理人员方式,成为街道主动“选派”养护员到老人家中提供卫生和保健服务的居家养老方式;针对空巢独居老人,街道通过人员摸底的方式掌握全面的资料,准确的为这部分老人配“管家”,提供全方面服务的“暖巢行动”;还有一部分已经建立起了社区托老所,将老年人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中照顾与服务等等。

    其次,除了日常生活照顾以外,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全面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社区也采取了诸多措施。比如,建立老年学校,在老年学校开设绘画、书法、保健等科目;老年人面临的家庭生活、经济、再就业等纠纷,由社区出面帮忙解决,提供权益保护与法律咨询,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吸收一部分既具专业知识又健康的老年人投入到社区服务之中,提升他们自身的价值感,等等。

    2.信息化和老龄化对社区老年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2.1信息技术对社区服务的影响

    现代信息传输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和数字网络技术为标志,日益影响着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当前,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多种形式的“新媒体”力量日渐强大,“新媒体”也正是建立在强大的现代信息传输技术基础之上的,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网络时代,这是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时代。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将给社区老年服务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1)大幅度提高社区老年服务信息传输的范围和时效。服务信息通过多种媒介和社交群体等方式广“撒网”,利用广告、动漫、解说等方式将最直接最形象最易理解的信息传播,打破原有的时空界限,将老年社区服务的信息传播范围大大拓宽。网上的信息还可以随时更新。更重要的是,网络传播可以实现即时互动,传者与受众可以直接沟通交流。

    (2)产生网上购物、电子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型社区老年服务形式。老年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访问社区服务网站,迅速了解各种信息,获得所需服务,利用一台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一部电话,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接触到外面的世界。目前,国内大多数社区服务专业网站已建立,网站可以提供基本生活需要的包括衣食住行多方面的最全面最准确的服务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站接受远程教育,包括老年人普遍感兴趣的与生活贴近的知识与技能学习,也有一些专业知识教育网站向老年人开放,满足老年人终身学习的需求。另外,针对老年人健康状况下降的特殊情况,可以通过网络接受远程医疗,可使老年人得到多渠道、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3)促使新的社区老年服务理论的萌生。信息网络技术将使传统社区老年服务从内容到形式产生全新的变化,它需要新的理论阐释,即要研究信息网络环境中,社区老年服务的特征、模式、结构、效果等内容,作出总结性、指导性的创新。

    总之,21世纪社区老年服务将实现网络化。社区老年服务的内涵、外延、指标体系、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研究和探索这方面的新间题、新特点、新规律已迫在眉睫。

    2.2人口老龄化带来巨大社会压力

    2000年,中国进入了传统意义上的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从“一普”到“六普”,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量的比例由原来的4.41%上升到8.87%。人口老龄化及其程度和速度变化是我国人口结构变动最明显的特征。加上2016年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行,我国的人口问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人均收入水平中等偏下,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相对落后,人口老龄化必将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压力。目前最突出的就是社会保障制度要求,整个社会老年人养老和医疗社保压力巨大;现代劳动市场的排斥与就业机会的代际挤压,造成老年人群和劳动年龄人群利益冲突越来越大的局面亟待解决;庞大的老年人群的社会资源需求日益增多,如何增加为老服务设施,如何健全社区老年服务的网络压力巨大。总之,中国社会现实要求改革的步伐不能停止,在调整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管理体制的同时,要不断调整政策适应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结构的巨大变化。

    同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职业结构发生着转变,社会观念随之变迁,家庭规模和结构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已逐渐消逝,随之而来的却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独守“空心村”的令人震撼的画面。因此,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加强和完善社区老年服务,是时势之需,促使我们对社老年服务体系进行新的改革,探求新的发展路径。

    3.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社区老年服务体系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之下,在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压力之下,目前我国的社区老年服务体系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现代科技成果转化为亲民利民的服务成果,确定和加强政府在社区老年服务中的主导作用,推进社区养老能力建设,同时注意吸收利用社会力量共同解决老年服务问题,从而构建多元化的社区老年服务体系。

    3.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社区老年服务水平。

    信息技术是提高社区老年服务效率、促进其管理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措施,不仅对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网络技术的使用目的在于为社区老年人服务,因此,我们要以服务老年人的目标为工作导向,将目标与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在目标的指引下有针对性的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开展多种服务项目。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注意计算机硬件配置上先进性和实用性的配套,以免造成资源上的浪费。此外,也要重视系统应用安全的管理问题,严格监控病毒、网络连接,严格管理对用户认证、权限设置,杜绝各种安全隐患,避免越权操作和访问等问题,保证相关信息的安全性。

    尽管信息技术能够一方面给老年服务带来如此之多的方便与快捷,另一方面为管理部门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以提高管理效率,但是,在推行网络技术的应用的过程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顾及到老年人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推行新型服务项目时应该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在传统方式向新型方式过渡的过程中给予充足的时间准备和心理准备,或者实行传统方式与网络技术新型方式的最佳结合,切不可盲目或者急进的推行,否则会带来相反的后果。

    3.2加强政府对社区老年服务的扶植、调控与规范。

    政府通过宏观管理,可以避免服务要素也就是服务人员、金融资本、实物资本的盲目配置。政府对社区老年服务的主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具体管理措施。社区中的不同利益群体、驻地单位、家庭和个人在工作、生活中存在各种关系,有合作也有竞争,甚至会有矛盾和冲突产生。政府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具体管理措施,可以对社区老年服务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行动原则、性质、功能、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权利义务、主管机构等作出明确界定。

    (2)对社区老年服务机构进行注册和资质认定。制定具备可操作性又鼓舞人心的社区老年服务设施规划,对于引领城镇社区老年服务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社区老年服务设施规划时,应尽可能全面考虑,扩大涵盖范围,不仅要提供基础的传统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更要保证机构养老服务设施的完善,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主要需求,重点建立医疗保健服务设施、文化体育服务设施等。

    (3)加强对社区老年服务机构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审计。在民政部门注册的社区老年服务机构,接受政府购买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公益性服务,其内部运作规则必须明晰,享受的政府优惠、社会捐赠,原则上只能应用于服务对象。营利性的社区老年服务机构,必须接受工商、税务的监督,依法纳税,严防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

    (4)做好社区资源整合工作。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区位优势、社会资源、社区老年服务支撑体系。政府应因地制宜,结合不同社区的经济状况、人口特征、文化传统、区位特征、市场供给与需求等条件,规划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布局以及项目设置。通过社区资源整合,实现人、财、物的最优配置。同时,不断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工作,对社区老年服务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后勤人员等进行可持续的行业培训,不断提升其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

    3.3推进社区养老能力建设

    3.3.1加强社区自治能力。对社区工作职能、定位予以明确,较强的自治性和独立性是社区工作的基本特质。政府应该充分授权社区自治,将主要精力放在选择和培养优秀的社区自治管理人才之上,尽可能减少各个职能部门的不必要的工作任务布置或者业绩考核,大胆放手才能使社区能够集中时间和精力工作,才可能产生创新。

    3.3.2加快推进社区各类老年服务机构市场化运作机制改革。需要相关部门首先要对各类社区老年服务机构进行梳理,针对不同发展程度的社区老年服务机构量体裁衣,通过合理程序商议并确定合适的改革方案。具体分为三类:第一,已有的社区老年服务机构,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设立法人制度,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改革社区老年服务机构内部管理制度、聘任制度、薪酬分配制度等,全面开放于社会,发挥示范功能。第二,针对新办的社区老年服务机构,则需要按照市场运行机制起步,直接引入市场经济法则,遵循价值规律调节,按照市场供需关系进行资源配置,通过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使其成为独立发展、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第三,政府办的社区老年服务机构也要实施市场竞争机制。落实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社区老年服务机构的政策,促进非公立社区老年服务机构的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普通非营利性社区老年服务机构,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高端营利性社区老年服务机构。

    3.3.3做好人员培训,选择专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社区老年服务水平的提高依靠的不仅仅是服务热情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更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因此要引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专业方法。现在全国有不少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该专业是政府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以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等为主干学科基础,物业管理、医学、法学等为辅助学科,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为直接工作方法的学科。具备有专业素养的服务人员,才能够促进社区服务朝着专业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比如上海市民政局在社区服务机构中设置了专门的社会工作者岗位,浦东新区也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做法。

    在社区老年服务中,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专业服务,具体如倡导、中介、咨询等服务。倡导就是社会工作者通过评估老年人的社会需求,针对目前为老服务存在的缺陷,倡导和设计各种必需和急需的服务项目,指导和帮助社区建立服务组织和服务机制。中介服务起着老年人与专业服务者的桥梁作用,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关于服务项目的各种信息,老年人可以根据信息自由的选择所需。咨询种类多范围广,包括医疗咨询、健康咨询和法律咨询、情感咨询等等,这些都是老年人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需求。

    参考文献

    [1]宋娟,高则一.老龄化呼唤社区老年服务的新发展[J].北方经济,2010(7).

    [2]朱小泳.谈当前社区老年服务工作的重点[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1).

    [3]杨维琴.我国社区老年服务体系中的问题分析[J].经济纵横,2008(11).

    [4]郅玉玲.和谐社会语境下的老龄问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5]毛园芳.社会发展与社会代价[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