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理论基础与内涵:创造性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研究
[摘? ?要]实施创造性教学,是顺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潮流的重要举措。清楚辨析创造性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将为新课改成功引入创造性教学提供借鉴。研究者主要论述了创造性教学的概念与理论基础,并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场所等方面对创造性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创造性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创造性教学;传统教学;比较研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由技能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明确指出:人是在创造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他自己的。要完善人,适应生存需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要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即,教育的焦点要转到培养创造性人才上来,开展创造性教学。
一、创造性及创造性教学的概念
伍新春在《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创造性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一个人大脑思维高水平的外显心理活动,一般指围绕一个具体目标,运用各种资源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的思维活动,其创造成果较大众化的产品和行为更具独创性和价值[1]。这里所指的创造性更多的是一种新的思维成果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集成表现。
对于“创造性教学”的概念,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界定。齐梅在《素质教育与创造性教学》一文中对创造性教学进行了两种不同的界定:一是指让学生对自我认知进行监控和调节,真正实现“学会学习”的终身教育目标;二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这是对传统教学目标和模式的一种变更和调整[2]。由此可见,创造性教学所强调的核心主要是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体现在对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培养上。
本文中,创造性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所设置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想象,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意识,开展创新型学习,最后通过具体的表现形式展现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活动。
二、创造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刘义兵在其《论创造性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特征》一文中,对创造性教学过程的本质进行了重新界定。他认为创造性教学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为核心,教学过程应该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展示和发挥其思维,真正实现思维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渡,使其更具开放性、灵活性和创造性[3]。其提出的创造性教学理论主要是主题教育论。该理论认为,创造性教学过程所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核心思想,主张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生存法则的个体。换言之,主题教育论要求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种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性活动[4]。
此外,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也是创造性教学的重要理論基础。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由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主要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主动发现知识,主动接受知识。这种观念正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思想基础。所谓发现,即学生思维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5],是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不断形成、完善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创造性教学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运用多种创造性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不仅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注重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应用。
三、创造性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研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传统教学的弊端已逐渐显露。关于创造性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劣之争也从未停息。但创造性教学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凭空产生,它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延伸、突破和改进[6]。因此,对两者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进行比较,对帮助教育者深入理解两种教学方法,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具有重要意义。
1.教学目标
教学的开展以制定教学目标为前提。传统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体,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但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一教学方式和目标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创造性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提升其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为目标,努力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智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把发展智能、培养品德与传授知识并重, 这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也是对以知识目标为主的培养模式的创新。事实上,知识目标的实现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奠基石。创造性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智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指标的综合运用[7]。
2.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控制着整个课堂的发展、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是课堂上知识的接受者。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单向过程。
创造性教学则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着指导、监控的作用。除此之外,创造性教学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流程,它会根据具体教学环境、学生生成等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调整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环节,灵活组织教学过程,并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实现超越[8]。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一些重要知识点,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目标和内容进行的。为了响应基础教育改革,教学内容相较以前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传统教学的内容主要涉及知识点的讲授、书本知识的传授,较少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等,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此外,传统教学的内容依据所在学科设置,缺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缺乏融通性。
创造性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更具有融通性和综合性,教学内容更富有新颖性。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创造性教学的教学内容也将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同时融合多学科发展的最前沿信息,通过不同学科和综合学科的整合与扩充,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4.教学方法
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是注入式的教学法,形式单一,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潜力,阻碍了他们自主探究知识的发展途径。
而创造性教学提倡多元化方法,因此其教学方法相对更富有多样性。创造性教学强调知识技能、智能发展的齐头并进,提倡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发生。它提倡通过信息技术和现代方法为教学服务,强调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多元化,以及情境教学下的因地制宜和创新[9]。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变化而适时改变。因此,创造性教学应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同时也要注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多样化的方法,使教学更富有趣味性,激活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教学活动更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
5.教学场所
传统教学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以学校为场所,以课堂为单位,按照年龄将学生分班管理,实施班级授课管理制。这样,学生所进行学习的场所只有教室,接触的同伴也都是和自己有相同受教育经历的学生,传授的知识并不能转化为他们在社会生存的技能,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他们与社会的脱节。
而创造性教学并没有仅仅限制在课堂之内,课堂之外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场地。创造性教学将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相结合,使学生进入社会这个大课堂,广泛地与外界信息接触,同时引导学生从书本转向社会实践,培养其自主探究与创造性能力。此外,创造性教学还是一种开放式学习,其教学场所就是开放的课堂。美国教育专家希尔伯认为,开放课堂应该将更多的选择性容纳其中,如灵活选择空间、挑选学习活动、丰富学习材料、综合学习内容,以小组和个人为主的教学[10]。开放课堂有助于学生投身社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动积极探索,在使自己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使生活经验得到了增长和提升。开放课堂提倡降低教师干预,增加学生自主活动,选择多样化的学习结构,所以相较传统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法场,提升其创造能力更有帮助[11]。
四、小结
创造性教学的研究对于积极应对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是很迫切的。本文只是对创造性教学的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未来,教育研究者还可以从创造性学习的实质、创造性教学的指导策略以及创造性教学对创造性教师塑造的建议等方面对创造性教学进行探究,以切实提升创造性教学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25.
[2]齐梅.素质教育与创造性教学[J].教育研究,1999(5):43-45.
[3][4]刘义兵.论创造性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1999(5):23-25.
[5]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12-219.
[6]申纪云.论创造性教学与传统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1):22-27.
[7][8]刁维国.创造性教学的概念、特点与功能[J].教育科学,1992(2):29-34.
[9]羅秋明,刘安民.试论创造性教学的指导性策略[J].教育探索,2003(2):12-14.
[10]何万国.走向创造性教学的基本理念[J].教育探索,2003(12):8-9.
[11]特丽萨·M·艾曼贝尔.创造性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 ?姚力宁)
作者简介:杨曼,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石湫中心小学教师,E-mail:1184453127@qq.com(江苏南京,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