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教学创新策略分析
于一鸣
【摘 要】伴随人审美水平和审美要求的提升,人们对于芭蕾舞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投入到芭蕾舞的学习当中,这也给芭蕾舞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芭蕾舞是来源于国外的一门舞蹈艺术,就当前情况看,国内的芭蕾舞教学情况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为教学策略单一,没有在教学创新方面给予高度重视, 影响到芭蕾舞教学质量以及芭蕾舞人才的培养。对此,芭蕾舞教学需要从创新视角出发,提出创新性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
【关键词】芭蕾舞教学;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1-0153-02
我国的芭蕾舞教学虽然已经有一个较长时间,教学体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不过芭蕾舞作为舞蹈艺术当中的重要门类,要想获得长远性的发展,要走创新性的发展道路。创新是芭蕾舞艺术得以持续性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那么芭蕾舞教学也是要在创新发展方面进行积极实践,以便适应芭蕾舞的长远发展趋势,培育出更多综合素质过硬的芭蕾舞人才。本文将着重就芭蕾舞教学创新策略进行探讨,获得更为理想的教育创新效果。
一、芭蕾舞艺术的主要特征
芭蕾舞艺术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关节要开。在芭蕾舞训练当中,学生需要确保双肩和髋关节处在外开的状态之下,保证身体拥有舒展姿态。确保肩部关节外开可以让整体的体态更加优美,起到提高精气神,锻炼高雅气质的作用。另外身体舒展和放开也可以提升人体线条的美观度,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下肢动作,呈现最美体态。虽然该动作是芭蕾舞学习的基础,但是也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二,双脚要绷。绷是芭蕾舞的一个基本特点,在芭蕾舞教学当中也一直备受强调。由于在芭蕾舞表演过程当中,大部分时候需要脚跟离地,于是教师就需要指导学生双脚紧绷,通过规范动作来增加对踝关节的训练,提升趾关节灵活性。双脚处在紧绷状态,可以在视觉上产生良好效果,使得腿部能够有所延长,提升腿部线条的美观度与流畅性。第三,重心要直。重心垂直向下是芭蕾舞表演过程当中一直要坚持的原则,这样的做法可以提升舞蹈表演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为伍兹的多样变化奠定坚实基础,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化活力向上的气质。第四,身体要立。在保证重心垂直向下的同时,还需要抬高头部,拉长脖子,让整体造型更加挺拔,呈现出轻盈高贵、积极向上的体态。腰部立可以提高肢体线条延展性,凸显芭蕾舞所追求的古典美。
二、芭蕾舞教学创新策略分析
(一)创新芭蕾舞教学内容
完善和创新芭蕾舞教学策略可以进一步深化对芭蕾舞艺术的认识,也可以将大量的创新性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进行更大范围的辐射,甚至是影响整个舞蹈艺术行业的人,推动舞蹈艺术的繁荣与创新发展。创新教学策略应该从教学内容的创新着手,认识到芭蕾舞教学的目标是综合性的,除了要丰富学生舞蹈技巧,夯实学生的舞蹈基础之外,还需要引领学生深刻领悟芭蕾舞艺术精髓,从文化以及审美角度出发来剖析芭蕾舞,让学生对这门艺术产生强烈的激情,真正找到创新教学内容的着力点,保证创新教学效果。为了降低芭蕾舞教学内容的改革难度,抓好细节是关键,也就是要面向学生开展细节教育,对其中的芭蕾舞动作进行细致认真的解读与说明,帮助学生深刻认知该动作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审美,让学生可以基于整体美学思想学习和掌握芭蕾舞艺术,激起学生创造以及丰富舞蹈动作的热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联想力,实现对芭蕾舞教学内容的积极拓展。除此以外,可以将班级以及学习小组当作是一个学习单位,开展针对某一主题的舞蹈表演活动,设定主题指导学生自由想象,并对芭蕾舞动作进行自主编排,让学生在实践当中锻炼能力,为舞蹈教学的丰富和创新作出贡献。
(二)创新调整师生关系
对于芭蕾舞这门艺术来说,舞蹈好坏不应该用某个动作是不是规范来评价或者是全盘判定,主要是因为舞蹈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形式,舞蹈要追求的是展现艺术美感,尊重艺术表达并不是刻板的,复述规范性动作,因此要坚决避免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的满足。基于这样的考虑,传统师生关系模式已经无法适合于当前的芭蕾舞教学,也会影响到教学创新的实施。基于此,芭蕾舞教学创新的实施过程当中,需要将合理调整师生关系作为一个创新要点。首先需要正确认知芭蕾舞教学的目的以及价值是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并且运用舞蹈技巧,得到舞蹈灵感和精髓,这就表明教师除了要在强化学生基本功上做好要求和指导之外,还需要发散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打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这些都需要有创新性的师生关系作为根本保障。具体而言,师生关系应该由教学目的决定,如果在教学当中,需要学生掌握芭蕾舞理论和基本技能,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但是如果课程教学是要让学生感悟艺术美的话,就需要让学生拥有领导话语权,利用沟通探讨等一系列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要正确认识师生关系给芭蕾舞教学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创新调整师生关系来落实教育目标。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芭蕾舞教学通常遵循一定的教学惯例,会选取特定区域对学生进行练习指导,面向学生实施统一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当中,教师担当着喊口号,指导学生调整与优化舞蹈动作的作用,而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挥引导之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育模式在实践应用当中的效果不够理想,会造成大量管理资源的浪费,还极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导致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不良影响。芭蕾舞教师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是实现创新和突破的重要举措,一旦压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会限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学生内在潜能的挖掘。想要在芭蕾舞教学创新方面获得理想效果,就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科学调整,积极创建全新课堂教学模式,做到真正意义上解放学生,综合学生的差异化特点与实际需要,动态调整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得到有效发挥。除此以外,芭蕾舞也需要学习借鉴其他舞蹈艺术形式。比如中国民族舞有着悠久历史,在世界舞蹈体系当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表演与教学体系,有诸多要素是值得芭蕾舞学习借鉴的。于是可以通过学习借鉴,给芭蕾舞教学注入创新活力。
(四)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芭蕾舞教学本身就给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极高的综合素质,拥有完善系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能够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芭蕾舞教学的具体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想要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需要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需要掌握基于不同教学内容选取差异化教学方法的能力和技巧。芭蕾舞教学需要结合不同教学对象与内容调整改革教学方式,保证教学质量以及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基础情况的掌握,注意基于学生学情对学生进行合理定位;提高对教学內容的熟练度,掌握教学重难点探究科学化的教学技巧;在教学实践当中持续吸收学习新理论和新方法,完善教学原则与教育体系。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持续提升个人的芭蕾舞蹈动作创编能力,以便给学生施加积极影响,让学生在芭蕾舞动作创编和创新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和榜样支持作用。
虽然我国的芭蕾舞教学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当中已经形成了专业化的教育体系,在提高人才质量方面也获得了很多显著成果,但是芭蕾舞教学创新不足的问题影响着芭蕾舞艺术的长足进步。特别是在如今倡导创新精神的背景下,芭蕾舞教学以创新为核心,不断融入自身特色,建立创新性的芭蕾舞教学体系,培育出更多拥有极高艺术素质和创新精神的芭蕾舞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洋.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实用型人才——构建芭蕾舞专业中专与大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S2):205-206.
[2]胡万勇.论“一位脚”在芭蕾基础训练中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8,15(2):35-36.
[3]吕丽娜.提升芭蕾舞教学质量的优化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文体艺术),2017,(2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