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政策制度下的中国电影产业市场
王海洲 周斌 王志敏 刘汉文 张燕 谭政 索亚斌
王海洲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电影的创造性拓展
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谈四十年的中国电影发展,从我个人感悟有几点值得铭记的事。第一点是我们的电影范式发生了改变,中国电影又重新开始建构了一个符合艺术规律的电影形式。我的观点是,中国电影历史其实是一个断裂的历史, 30年代刚刚搞出点名堂来,然后抗日战争爆发,创作抗战电影,之后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等电影。建国后,人民电影时代的到来,解放前的那套东西被重新检视,重新组合。“文革”期间的电影,虽然我们今天讲不符合艺术规律,但它是一个电影范式。1978年我们开始重新建构中国电影,重新从西方学,从我们的历史传统学,重新从艺术规律里找可行性,重新建构了一个符合艺术规律的电影范式,这个范式推动着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这个起点是很重要的,它是一个连续的,能够贯穿下来的没有断裂的一个历史。
第二,从1978年开始,电影创作人员的主体性得到了一个重新的匡复正位。改革开放给了我们所有的创作人员一个创作的自主性,创作的自由度,使我们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电影人才,也使电影作品出现了一些新的面貌。
第三,主旋律的问题。我们在改革开放这四十年,终于探索出了一条主旋律电影的创作道路。改革开放前十七年,那时候社会政治高度一体化,社会对人具有高度凝聚力。但是“文革”之后,尤其是80年代初期,主旋律电影减弱。直到1987年才开始谈主旋律的问题,党和人民的历史重新回到银幕上。从《大决战》到《开国大典》,包括今天市场化的《战狼》《红海行动》,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尤其后面整个30年摸索出一套和主流价值观相结合,操作起来在口碑和市场方面都双赢的一个大致可行的道路,这中间花了漫长的时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第四,建构了商业片体制。中国电影有商业片体制,1949年前有,1949年以后人民电影的状况下,市场体制被计划经济所钳制。80年代起我们重新发展电影的多元化经营,后面又出现院线等等,到今天终于能够建构出一个比较成型的,目前可能在市场规模上是世界最大。同时,内容方面也做了一些商业化的探索,即使是主旋律电影,也在逐渐向商业化方面靠拢,吸引更多的观众。这是四十年中从无到有建构起来的市场体系和创作体系。
周 斌
中国电影:在历史变革中不断拓展—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我这个题目,实际上也是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谈谈我自己对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中国电影所发生的一些主要变化。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随着时代的潮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各个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开拓和发展。
我认为这种变化和拓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电影生态环境从封闭到开放。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电影的创作发展基本上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生态环境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以及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调整,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从封闭到开放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电影创作队伍的建设及其创作生产的发展,以及电影市场的拓展,从而对电影界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面貌、新风气和新气象。
第二个变化是电影的创作生产从单一到多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创作生产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变化,走了一条多元化的创作道路。从新时期到新世纪整个电影创作日益多元化,至今在主旋律电影、艺术电影、商业类型电影、独立电影等各个领域里都有一些新的拓展和新的创新,为整个电影市场提供了各种类型、各种样式、各种风格的故事片。这种多元化还表现在电影产业的多元化的发展上,国营电影企业通过改革,像中影、上影也在原来的基础上焕发了它的创作生产的活力,民营电影企业数量日益增多,而且在整个电影创作生产的过程中也发挥了一个主力军的作用。还有中外合资和独立电影制片等等。所以,整个电影产业发展是多元化的。特别是近年来合拍片的生产日渐在整个电影产业中占了非常大的数量。
第三个变化是电影管理机制从计划到市场。中国电影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向苏联学习的,而且很多地方是照搬的。这种体制和管理机制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整个电影生产力的发展。从1979年以后,整个电影体制和机制在不断的陆续地进行改革,特别是1993年广播电影电视部出台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技术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后,通过一系列的政府政策的指导,以及很多电影生产单位在创作实践当中对体制机制不断的改革。所以,从总体上来讲,我们现在的电影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是从计划经济时代完全改过来到适应整個市场经济发展的这样一个时代。
第四个变化就是电影营销市场从国内到国外。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电影的营销市场主要是在国内,很少有影片进入国外的商业电影市场进行放映,只参加了一些电影节的活动,国外对中国电影的了解十分有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从新时期到新世纪不仅有不少优秀影片相继在各类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而且也有一批影片进入海外的商业市场放映,这样有效提高了中国电影的声誉,扩大了中国电影在海外的影响。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电影的营销市场从国内扩展到国外有了很大扩展。
王志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发展态势的一些重要变化的观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对电影的管理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从1978年开始,政府作为管理者制定相关政策,然后我们电影的创作人和研究者就按照政策进行创作和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我的观点是三个巨变、两个指向。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电影有三个巨变,第一是中国电影的创作生产发生了巨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78年生产的故事片有46部,而2016年已达到772部。由46部到772部,增长惊人。此外,最重要的变化是中国电影创作者、管理者,还有研究者的信念发生了变化,原来美国电影在中国电影人看来是庞然大物,是神话故事,是难以企及的,但是四十年以后,中国电影创作研究和管理人大多数都基本上确立了中国做电影大国,争电影强国,改变世界电影格局的目标。
第二,中国电影高等专业教育发生巨变。原来是北京电影学院一家独大,现在是遍地开花,而且2002年北京电影学院提出建设一流世界电影学院,2016年开始提出中国电影学派的建设。
第三,从创作者到广大电影观众审美追求发生了巨变。在创作的题材、立意、类型、手法上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中国电影变得多姿多彩,中国社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激发的审美漂移,人们的审美需求变了,造成了审美观众审美诉求的不确定性增强,你不知道观众喜欢什么,但是中国电影创作者对于这种变化的适应性经受了考验,特别是近两年。更可喜的是中國电影学界和学人继上个世纪80年代钟惦棐先生提出建设电影美学以后,我们对美学的需求度增加了。
中国电影创作者、管理者和研究者明确了两个指向,一是中国要由电影大国变强国,二是中国电影学派的建立。童刚副局长有这么一个统计,2016年中国电影在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不足6%,美国绝对一家独大。我就想提出一个问题,什么叫电影大国?我们搞电影经济学和电影产业学的要有数据,比如人口、银幕块数、观影人次、票房什么的,有一个综合指标,达到这个指标叫电影大国。什么叫电影强国?电影强国有没有量化指标?我一直在想有没有这个指标呢?这个指标就是银幕的占有率不低于32%,中国电影的市场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什么时候超过了32%,中国就一定是电影强国。建设中国电影学派的目的是建设电影强国,电影强国的指标是32%,怎么达到那是我们学者的任务,是大家要研究的。
刘汉文
政策创新与电影高质量发展
我的第一个话题,改革开放四十年是电影政策不断创新的过程,我尝试着结合之前大家研究的成果,将这40年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复苏时期,大概是从1978年底到90年代初,这是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时期。这个时期有一些数据我觉得非常值得关注。1979年电影观众人次达到293亿人次,《大众电影》的月发行量达到960万份,创造了一个辉煌。改革初期大概从1992年到2001年,这个时期最主要的就是1993年下发的《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打破了中影公司统购统销的发行模式。1995年引进10部分账大片,开放了市场,1996年出台了《电影管理条例》,明确了国产影片放映总量不低于2/3的规定,还出台了5项经济政策,这5项经济政策后来有所调整,但它基本的框架还都没有变,一直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从2002年到2011年,我尝试着命名为深化改革期,进口分账片从10部增加到20部,院线制改革开始为标志。所以,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深化改革发展比较快的时期。第四个时期我尝试着叫它繁荣发展期,2012年到现在,这个时候进口分账片增加到34部,更多的国外影片进入了中国。在政策上,2014年6月,7部委出台了《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201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电影产业促进法》,去年3月1号开始实施。通过这些政策创新使得我们现在整个不管从产量还是从市场就已经达到这么一个规模,事实上,我觉得美国电影协会的报告对我们还是很有启发的,它把家庭影音消费这块给统计进去,如果我们把这块统计进去,包括电视播映都统计进去,我想中国电影的体量可能会更大一些。
第二个观点就是经过四十年发展,中国电影已经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此主管部门已经有了一些表述,要让中国电影成为文化产业中的引领性产业。其实中国电影曾经就是上交利税的一个重要行业,但是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精品还不够多,观众对国产影片的满意度还不够高。还有一个就是大家提到影院快速发展之后,现在54000块银幕了,整个一季度增加了差不多3000块银幕,这54000块银幕如果没有足够好的影片来供应,它极有可能引发一个系统性的风险。到了那个时候可能就比较麻烦一点。还有就是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另外,国产影片走出去全球影响力还不够,针对这些问题我尝试着提出一些创新政策,促进国产电影高质量发展。
1、更加注重深入的实地调研。其实我们非常缺乏对行业一线深入的调研,这样的话比较难找到问题的根源。
2、实施精品战略。
3、进一步规范整顿行业秩序。
4、不断创新国际合作的新路径和模式。
这其中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就是最近看到泰国的一个数据,泰国自己的产量每年只有四五十部,但它每年吸引上千个剧组来泰国拍戏,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探索制作费的退税或者补贴这样的措施,吸引更多的国外机构来中国拍片。自己的影片目前走出去还遇到困难的时候,能不能通过这种方式做一些探索,此外,还要更加重视政策绩效的评估。
张 燕
一“拍”渐“合”,有融”乃“大”—改革开放四十年内地与香港合拍片观察
跟大家汇报一下我关于改革开放四十年内地与香港合拍片的观察。主要从历史背景、发展历程、现状与思考三个角度。
首先是历史背景,因为改革开放思想的推动,在当时中宣部部长胡耀邦的倡议下成立了合拍公司,从此开始进入到合拍阶段。内地电影缺乏电影的娱乐生产能力,香港在这方面则比较有优势。所以,合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电影的竞争力。还有电影体制逐步开放,对国内的一些电影企业机构跟香港的制片公司合作创造了很多的便利。此外,香港电影还承载着对外统战的功能,合拍一定程度上纳入这样的范畴。对香港电影来讲,更急迫的是对新市场的开拓,当时香港海外市场萎缩,因此需要挖掘新的市场。所以,电影资金是动力,电影政策是润滑剂,体制是跑道,40年来内地与香港合拍电影开始保持持续的提升。
发展历程,到现在为止,两地合拍初步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7年是新兴探索阶段。因为左派开创了《少林寺》等热潮,后续香港很多电影机构,包括电影人也通过各种方式与内地合拍。但是这一阶段看到合拍片处于严重倾斜的态势,内地处于劣势,它几乎只能协助,而香港强势,投资、导演、演员均由他们主导。
80年代后期到2001年是第二阶段,1988年出台了中外电影合作和管理方针,赋予合拍很多的优惠,引发了90年代上半期两地合拍片的热潮。随着1994年开始分账大片的落地,好莱坞电影形成很大的挑战。1996年长沙会议提出合拍片要以内地为主的规定,导致了两地合拍的颓势,但这跟90年代两地电影的发展困境都有关系。当然,后来也出现了劣质的合拍,给合拍片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这个时期从创作的角度还是香港为主导,电影的品质有所下降。
2002—2004年是两地合拍片复兴繁荣的时期,政策上的驱动,单片的许可证,包括《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包括CEPA,给两地的合拍降低了门槛,也成为了合拍持续升温的内驱力。借助这样的新政,两地的合拍片产量急剧增加,2004年有35部,远远超过2002年的11部。但这一阶段是浅层次的合作,只是把香港的类型片简单的挪用至内地,水土不服。比较好的是内地的机构开始有主导性。
第四个阶段是2005—2008年,是稳定发展的时期。合拍片搬到内地市场,内地机构的主导性也在持续的提升。
第五阶段2009—2012年是加速融合期,这一阶段出现了一些比如《十月围城》《画皮2》《寒战》《叶问》《十二生肖》等优质的合拍片,更重要的是像《寒战》《叶问》也带有新香港文化的表达,开启新主流电影的摸索阶段。
2013到2018年是文化再创阶段,《毒战》《桃姐》《春娇与志明》《窃听风云》《一代宗师》,看似两地的观众接受度都很好,而且看似更加通俗、更加商业化等等,但实际上我们解读内里是香港的文化精神。
两地从90年代是救命稻草的合拍,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持续的创作共融、市场共融、文化共融的健康良性态势。但问题还存在,精品不多,创意开发力疲软,文化深度缺失,国际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拓,我们建议从政策管理、内容生产和产业发展上进一步拓展。
谭 政
改革开放四十年助力进口片市场的扩容及意义
前面大家谈的都比较宏观,我找一个比较微观的角度谈一下进口片市场这40年是怎么变化的。从1978年到2018年,根据它政策的变化分成4个阶段,一个是1978至1993年买断片时段;1994年到2001年10部大片时段;2001年到2011年20部大片时段;2012年到目前34部大片时段。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四十年大家谈了很多改变,一个是文化支点的改变,文化支点的强大,这方面的强大让你的叙事能力有所拓展。当初我们看《独立日》的时候,多么夸张的想象,拯救地球,当时想只有美国人能拍,因为他的实力能支撑他的叙事,现在慢慢的我们也可以拍这样的电影,最明显的就是《红海行动》,这是一个文化支点的改变,文化实力的改变,这是一个外向型的东西。另外,是一个内向型的拓展,进口片市场的拓展。进口片市场其实也是一个软实力的拓展。1978-1993年买断片很少,朝鲜、越南、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中美建交中美电影周《金色池塘》等等,那时花低价钱也看了一些好片子,如《第一滴血》《超人》等等。到1993年引入10部大片,一些人开始喊狼来了,包括我们学者撰文,进口大片是毒药还是兴奋剂,但现在看那时候进口片市场的存在完全拯救了中国电影。一方面它培养市场,另一方面培养观众。
2001年前后是一个节点,中国进入WTO,10部大片变为20部大片,从狼来了到真正的与狼共舞。喊狼来了的时候大家一片抵制之声,甚至到WTO的时候还是很忐忑,底气不足,与狼共舞很久以后大家观念才有转变。即使到20部大片时期,中国电影还没有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市场。当时日本全球市场排第二,美国好莱坞好多大片首映首先是选东京。在这个20部大片的阶段我们也在整合自己的实力,通过CEPA和ECFA,使香港和台湾也成为一个进口片的市场,让香港和台湾电影人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我们也是一个电影能力的提升。
2012年到2018年,不仅大片在中国有票房,拼片也有《魔兽》等等。最重要的意义是发展中国家的电影开始进入前10了,尤其是2017年,上半年大家还很悲观绝望,但《战狼2》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电影市场。最大的改变就是发展中国家的片子进入了前10,尤其是印度电影这几部片子,还有泰国电影,让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中国家把中国当成一个除好莱坞电影之外最重要的市场,这是去年的变化。
进口片市场的变化对中国来说一个很突出的作用是发挥一种吸附效应,有利于中国软实力的建构,是国家经济实力软实力的体现,我们在这方面可以进行拓展,要从单一市场丰富产业链,建构自己的产业目的,我们通过电影交流把第三世界国家吸引到中国旅游。还有完善引进片的结构,配额制度可以改善,我们可以多引进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优秀作品,尤其“一带一路”国家,这也是对国家宏观政策的配合。更远的目标是亚洲电影联盟的市场,中国已经有实力了,我们以自己市场为基础进行亚洲市场的融合,进行一个亚洲电影联盟和中国市场的建构。
索亚斌
当代中国电影商业美学的内驱力转化
在我看来,从我自己个人的感受和我对电影史的考察,我们改革开放的40年,从电影史的角度大概可以分成前20年和后20年,以1998年为节点。后20年是在一个真正的市场化的产业改革的意义上建立中国电影体系的过程,改革开放前20年的遗产和之前各个阶段发展的很多的经验,包括港台经验积累起来都成为后20年发展的一些营养源泉。
1998年开始及以后是真正的在市场意义上开始逐渐拓展的过程,我认为应当重视对观众的研究,对观众研究的其中一个角度,就是要重视比较满足观众趣味的商业美学的这样一些热门作品内在的发展规律。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基本上可以把后20年的作品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泰坦尼克号》上映到华语的《英雄》,内驱力的核心是奇观驱动,观众花钱去电影院主要欣赏的是视听奇观。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很多比较奇怪的现象,比如高票房低口碑,比如《十面埋伏》《无极》《夜宴》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是因为这些片子投资比较高,国内市场难以回本,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必须得兼顾,按照国际市场做的话,当时古装动作大片的模式是张艺谋开创的国际影展电影的大片化。
2008至2011年左右转到第二个阶段我把它命名为“情感驱动”,具有标志意义的古装大片是《画皮2》。当代题材的代表可能是《失恋33天》,包括其后的青春片的流行,《小时代》这样粉丝电影的出现,观众比较热衷于追求能够满足自己真实情感诉求的作品。对这些作品表现出毫不掩饰自己的喜爱的热烈呼应,这是对电影高高在上的艺术性的东西慢慢开始矮化的过程。
从2017年开始,从《战狼2》上映可以说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多了一个维度叫情怀驱动,从作用于人的感观的奇观式的驱动到作用于个人情感之外的具有更高认同感的家国情怀的那样一种作品开始大卖。其实这两部大卖的作品《战狼2》和《红海行动》,它后面都跟了一个影子一样的跟它相辅相成的我把它叫阴阳相成的纪录片作品,一个是《二十二》,一个是《厉害了,我的国》。这两个片子各自在纪录片领域打破了当时的票房记录,这样的一个现象不是孤立的,它其实是到了一定阶段观众的观影诉求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情感驱动的时候更强调时尚社交性,而在这样的情怀驱动下就开始強调里面的仪式感。
所以,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电影从2017年到现在开始形成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比较全面的格局,每个阶段的发展和提升并不是前面的东西都消失了,而是作为一个以往比较欠缺的合理因素又沉淀在一个新的结构力中,不断的探高,不断的追逐新的热点。中国电影的商业形态形成了一个比较合理的,比较全面的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讨论怎么全面,持久的发展,怎么建构中国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