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管同恒

    摘要:产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多发于产蛋鸡,尤其在笼养鸡的产蛋高峰期。现从营养、激素、遗传、环境等多方面分析脂肪肝综合征的致病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对蛋鸡生产有所帮助。

    关键词:蛋鸡;脂肪肝;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05-0034-02

    产蛋鸡脂肪肝综合征(FLS)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肝脏堆积大量脂肪,表现为脂肪肝,有时肝脏出血,鸡体肥胖,产蛋减少。有的病鸡因肝脏破裂而突然死亡。该病主要发生于产蛋鸡,尤其是笼养的产蛋高峰期,发病率和死亡率在5%~30%。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1 产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致病因素

    产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是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堆积在肝内的脂肪有甘油三酯(TG)、胆固醇酯(CHE)、磷脂、或神经酰胺等。由于绝大多数脂肪肝是因TG的堆积所致,故一般所称的脂肪肝即属此类。

    1.1 营养因素

    (1)能量过剩。能量摄入过多是产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笼养蛋鸡自由采食更容易发生脂肪肝综合征。产蛋鸡饲喂高能饲料导致能量摄入过多,过多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转变为脂肪,引起肝脏脂变,导致肝细胞与血管壁变脆而发生肝脏出血。

    (2)能量蛋白比过高。日粮中能量蛋白比过高可促使蛋鸡发生脂肪肝综合征。何维明等[1]试验表明,给产蛋鸡饲喂高能量蛋白比日粮(66.94),该病的发生率为30%;而饲喂低能量蛋白比日粮(60.92),该病的发生率为10%。当饲喂高能量低蛋白日粮时,易使大量脂肪沉积肝内。

    (3)能量来源选择不当。研究表明,以小麦、麦麸和大麦为能量谷物的蛋鸡,其发生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几率低于以玉米为主要能量来源的蛋鸡,主要是因为这些谷物中含有多聚糖,可降低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率。若日粮中添加以玉米为主要能量来源的饲料,容易导致脂肪在肝和腹部大量沉积[2]。

    (4)脂肪来源选择不当。研究表明,降低日粮中脂肪含量对肝脏脂肪水平没有影响。以玉米油代替日粮中的淀粉可显著降低蛋鸡肝脏脂肪含量及肝出血程度,日粮中40 g/kg脂类有减轻鸡脂肪肝综合征作用,表明适量的脂肪通过反馈机制可以阻止淀粉对肝脏脂肪的沉积作用。

    (5)日粮钙水平过低。蛋鸡日粮中钙缺乏可以增加肝出血、肝重,并伴随产蛋量的下降。蛋鸡为了满足钙的需求而多采食,造成能量及蛋白的过多摄入。另外,低钙日粮抑制了蛋鸡下丘脑的活动水平,降低了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也引起产蛋量下降,而在采食量不变的情况下,致使鸡体内多余的营养转化为脂肪沉积在体内,从而发生脂肪肝综合征。

    (6)日粮维生素水平低。饲料中氯化胆碱、维生素E和维生素B12等,参与脂蛋白的合成,并辅助脂蛋白将脂肪运出肝脏,当这些维生素缺乏时,在肝脏加工或转化成的脂肪运不出去,就沉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脂肪肝。日粮维生素对鸡脂肪代谢具有调节作用,维生素供给不足是造成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生的营养因素。另外,这些维生素在饲料中含量过低,鸡群就须摄入更多的饲料才能满足需求,这样会导致能量蓄积,诱发鸡脂肪肝综合征。

    1.2 激素因素

    雌激素、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糖素、胰岛素及甲状腺素等,可通过改善能量代谢来源、促使碳水化合物转变成脂肪、增加游离脂肪酸的产生、抑制脂肪酸的氧化、减少膜磷脂组成及增加对致病因素敏感性等诱发脂肪肝的发生。

    1.3 遗传因素

    在田间试验中,发现相同饲养条件下的不同品系的鸡对该病的易感性不同,提示遗传因素对该病有影响。

    1.4 环境因素

    (1)应激刺激。任何形式的应激均可成为鸡脂肪肝综合征的诱因。当鸡只受到应激时,机体须耗费很多的能量来对付应激,而使机体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下降,并且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强,造成葡萄糖异生和脂肪的合成增加,同时鸡只生长停滞,转化率下降,也造成鸡体内脂肪的沉积加快,从而发生鸡脂肪肝综合征。

    (2)高温环境。高温环境会加重鸡所遭受的应激,从而使死亡率升高,主要是由于鸡在高温下要比在低温下对能量的需求少,脂肪分解也少,而高温又有利于脂肪酸的合成。因此,该病主要发生于高温环境下,与机体内高水平的脂肪沉积呈正相关。

    (3)笼养方式。集约化饲养方式是鸡发生脂肪肝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笼养蛋鸡要比地面平养蛋鸡发病率高。笼养蛋鸡的活动有限,饲养密度较高,限制了鸡的活动,减少了自由活动消耗的能量,过剩的能量就容易转化成脂肪。

    1.5 毒物因素

    (1)霉菌及其毒素。各种霉菌及其毒素,特别是黄曲霉毒素最易导致肝脏代谢障碍和脂肪的沉积,引起肝脏出血。产蛋鸡饲料中含有20mg/kg的黄曲霉毒素,会引起产蛋、蛋重下降,肝脏脂肪含量增加55%,肝脏肿大、易碎及颜色变黄。油菜子中存在的一些毒素如芥子酸,可促发鸡脂肪肝综合征。

    (2)药物或毒物。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均可引起脂肪肝,其发病机理大多是抑制肝脏内蛋白质合成,或降低肝脏内脂肪酸的氧化率,使肝脏内脂蛋白的合成减少,TG增加,形成脂肪肝。四环素是极易导致脂肪肝的药物之一。其他药物或毒物均可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而导致脂肪肝。

    2 产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防治措施

    2.1 科学配制蛋鸡日粮

    对该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在于合理搭配饲料,特别是能量水平应保持在一定标准,使各种营养物质既满足鸡的生理需要又不过剩。日粮应该根据鸡的不同品种、产蛋率科学配置,使能量和生产性能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2 适时限量饲喂

    对体重达到或超过同日龄、同品种标准体重的鸡,采取减少饲喂料量的办法降低该病的发病率。依照鸡群的不同产蛋阶段,不同气温采用分阶段饲养法,详细监测育雏育成期体重变化,当平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5%时,要立即进行限饲。

    2.3 加强饲养管理

    饲喂要定时定量,防止突然更换饲料和饲喂霉变饲料。加强运动,减少应激,给予充足的饮水和光照,减少氨等有害气体的危害,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温度适宜,降低饲养密度,防止热应激,可减少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

    2.4 强化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

    在天气炎热和产蛋高峰期每千克饲料添加蛋氨酸8 g、氯化胆碱1 g、维生素E20单位和维生素B12 0.012 mg,能有效防止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此外,一些微量元素如锌、钼、和硼等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鸡体脂肪的沉积。

    2.5 选择添加油脂类

    在鸡日粮中添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红花油、葵花油及亚麻油,虽然日粮中的脂肪含量升高,但可显著降低肝脏脂肪和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降低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率。

    2.6 添加抗氧化剂

    肝脏脂肪抗氧化功能低下,特别是脂肪酸β-氧化受损在肝脏脂肪变性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还原型GSH、维生素E、硒、有机铬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等,有可能减少氧化应激损害及脂质过氧化诱发的肝纤维化,能够降低脂肪肝的发生。

    2.7 添加甜菜碱

    甜菜碱可以为肉碱和肌酸的合成提供甲基,能增强细胞线粒体中游离脂肪酸的氧化,从而降低机体脂肪含量。

    2.8 添加中草药

    中草药在降低脂肪肝方面得天独厚。主要以化痰祛湿、活血化瘀、疏肝解郁和健脾消导为主,辅以清热解毒、利胆化积及补肾养肝等方法。申瑞玲等[5]用首乌、山楂、姜黄和茵陈等十余味中草药对海兰白蛋鸡进行试验,结果发现该药物能明显提高血清载脂蛋白AI及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产蛋鸡脂肪肝综合征作为现代化饲养条件下鸡的多发病,与营养、激素、遗传、品系、管理、毒物、疾病及环境应激均有关。营养和管理因素的协同是主要的原因,其机理与脂肪代谢密切相关,因此从多角度尤其通过营养因素调控脂肪代谢是防治鸡脂肪肝综合征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何维明,杨福有.饲料蛋白能量比值与产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生率的关系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1992,23(2):107-111.

    [2] 刘月凤,张靖飞.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及防治措施[J].当代畜牧,2003(1):8-10.

    [3] 朱仁俊,冷 静.减少动物脂肪沉积的营养调控[J].中国饲料,2004(22):14-16.

    [4] 任成林,马利芹,王 鹏,等.禽脂肪肝综合征的营养调控措施[J].中国家禽,2007,29(19):55-57.

    [5] 申瑞玲,王俊东,李淑琴,等.复方中草药对蛋鸡脂类代谢的影响[J].中国家禽,2000,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