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与思考
平红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培养实践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增长才干、磨练毅力、塑造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沟通学校与社会、教师与群众、书本与实践的桥梁。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对社会实践思想认识的偏差、社会实践体系不够完善、社会实践与专业技能脱节。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共青团要不断探索社会实践的规律,提高思想认识高度,拓展形势与内容,因地适宜与合作双赢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实践载体。依托校园、基地、项目和宣传等方式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41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3-0089-02
2005年,中青联发[2005]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明确要求要坚持育人为本,理论联系实践,课内外相结合,整合资源,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不断丰富实践内容,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开展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三观”。可见,社会实践作为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三者为一体的特有教育模式在高校育人环节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为顺应时代要求,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深入分析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是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得力措施。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
(一)社会实践可使大学生健康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个体与社会互动过程中,人的个性与人格逐渐健全和完善的过程。据教育部社政司2000年3-4月份的调查显示:“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是好的”。当代大学生能够拥护并支持党的方针、政策,理性看待国家问题,社会化的主要问题是政治社会化不够、生活社会化不足、技能社会化不强。即爱国热情、民族自尊心强,政治鉴别力弱、对国情、民情和社会缺乏实际深入的了解;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致使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价值主体过于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由于教育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忽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造成理论与实践环节结合不当,导致大学生对社会缺乏正确和全面的认识,实践能力不强。[1] (P.82-83)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找寻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调整角色期望值,进而完善自我价值取向,锻炼社会适应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健康发展。
(二)服务社会大众和提高自身能力
从高中到大学,是从“儿童我”向“社会我”转变的过程,从大学到求职,是“社会我”向“职业我”的转变的过程。现在社会需求的往往是具有创造性的说写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人。大学生投身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服务中,能够使其与社会进行良好的接触,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还能够培养一定的吃苦耐劳和踏实奉献的精神。这样,大学生在就业面对现实问题时,就能积极调整思路,选择应对策略,使社会实践达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
(三)形成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高校的教学内容严谨,但相对滞后.与社会的创新性需求存在差异,学习教育与社会教育需要不断形成对接,才能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用促学的目标。[2](P.82-83)同时,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创新发展的前沿和方向,架起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学校也能将社会需求与教学内容进一步整合,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等。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到位
受传统教育体制和思想观念的影响,从大学生自身到学生家长,从高校到社会,对社会实践都缺乏深刻的认识,制约了社会实践的深入发展。首先,大学生认识不到参与社会实践的意义,或为了奖励或为了应付学校,并不将其作为职业锻炼的机会;其次,家长缺乏长远的考虑,一般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不愿让儿女们接触社会、走进社会;第三,很多高校的管理者认为实践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殊不知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第四,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部门虽然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但具体措施不多,资金投入也有限。
(二)社会实践体系不够完善
首先,很多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并没有真正被纳入教学计划,在实际操作中,各高校团委缺乏教务等相关部门的支持,缺乏必要的课程计划、大纲和考评体系。其次,各高校用于社会实践的经费不足,难以满足实际开展实践活动的需要。再次,评价体系不完善,多以实践报告、接收单位评语和实践论文进行考评,缺乏操作性强的考核体系,缺少系统的社会实践档案,激励机制不健全,不能将社会实践与奖学金评定、先进个人评选等挂钩,影响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社会实践的实效。[3] (P.27-32)
(三)社会实践基地化建设薄弱
据了解,现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随意性和临时性大,通常有个实践活动,就找一部分人参加,针对性与大学生所学的专业不相符合,不能很好体现大学生的人才优势和特点。缺乏固定的社会实践形式和服务地,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够了解,数量不多的实践基地也存在不能将大学生放到实践主体位置的问题,不能将单位发展与大学生这一资源联系起来,使大学生不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理论和实践不能有效融合,使基地化建设的薄弱在影响社会实践实效性上尤为突出。[4] (P.49-52)
(四)社会实践指导队伍建设不够
很多高校将社会实践单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仅仅依据学校特点有选择性开展,重视程度不够。专业指导,是影响实践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调研,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多为辅导员和党政干部,专业教师队伍进行技术型指导比例甚少。各高校或缺乏对参加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专业培训,或培训不够系统,多数都是学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践,已经建立的社会实践基地也基本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指导,都是临时指定人员。[5](P.69-74)由此,脱离了专业教师的优势资源的高校社会实践,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导致实践效果不理想。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育人理念,营造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氛围
社会实践保障支持环境欠缺、高校自身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健全和高等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关系,我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属于是精英教育的人才质量标准和培养模式,但没有发现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够缩短人才的培养周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作为高校,应树立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从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向注重学生丰富个性和完整人格的培养过渡,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同时,加大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度,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环境和氛围,探索出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理顺管理机制,提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制度保障
现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体制以教育部门、高校为主,需要按照“合理定位、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强化效能、双向受益”的原则,形成由政府教育部门主管、高校主办、社会各企事业单位等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需要广泛汲取典型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对策,有效整合本地区社会资源,建立社会与大学生之间的供求关系。进而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类型上精心设计,探索出学生兴趣所在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实践岗位的调配、专业教师的人员安排、实践学生的生活保障和其他事宜。对社会实践的程序、操作规程、安全保险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安全制度保障。
(三)健全管理体系,建立过程化的社会实践评价机制。
高校要明确社会实践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规范社会实践的内容与要求、保障措施和奖惩办法,使社会实践活动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本着“科学合理、注重实效、简便可行”的考核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目标体系,尽可能量化考核指标,最大限度减少主观随意性,确保考核目标科学合理。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教学、科研相挂钩,规定实践学时和学分,制定大学生各学习阶段的社会实践教学计划,并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建立全程督导的考核评价机制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加能够促进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效果。实践中,采用指导教师实时督导的方式,将理论知识最大限度运用于实际,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服务社会;实践后,采用高校和接收单位双向考核的机制,对学生社会实践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可以设立实践学分制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完善运行机制,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常态化发展
社会实践的常态化发展需要在系统理论指导下,不断完善运作模式建设、社会责任机制建设、师生激励机制建设等。各高校都具有相关的学校特色和专业优势,具备其相关的科研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特色专业优势,能够有效提升服务层次。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家社会公共意识淡薄,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负担,不能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企业长足发展相关联,被动接收实践人员,亟待建立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责任机制。完善健全的师生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政府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列入对高校及企事业单位的考核内容,有助于激发社会实践供求双方的热情,规范社会实践组织,保障实践常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白雪杰.从大学生就业难反思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J]. 北方经贸,2011,(5).
[2]李国荣.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现状及发展态势[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9, (1).
[3]陈立力.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
[4]吕富媛,吕富彪.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5]张传辉,郑克骞.浅议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的建设[J]. 学理论,2008,(14).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