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主义视角下霍桑《红字》中海斯特的自我型塑过程

    王戈晖

    【摘 要】《红字》是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中女主人公海斯特既受到了清教伦理的束缚,同时又无法摆脱这种传统,在此背景下,她完成了自我型塑。本文从新历史主义分析《红字》女主人公海斯特的自我型塑与协和过程。

    【关键词】自我型塑; 抑制和颠覆;新历史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1-0240-01

    新历史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新历史主义学家认为主体的“自我型塑”是一个为占据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权力”所规训的生产型过程。格林布拉特是新历史主义的代表性批评家,他提出了“颠覆”“抑制”和“自我型塑”概念。“自我型塑”是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新历史主义出发,通过对《红字》女主人公海斯特的自我型塑与协和过程进行分析。

    一、女主人公海斯特的“自我型塑”

    格林布拉特认为,“自我型塑”在与主流意识形态以及他异因素的颠覆、抑制的矛盾冲突中逐步实现。在塑形过程中,自我在被压抑、化解中凸显出自我与权力结构、意识形态无处不在的内在联系。“自我”通常是历史合力的结果,然而,这些合力也存在着怀有敌意的力量。

    新历史主义的“自我型塑”和“协和”在《红字》女主人公海斯特身上体现出来。对于海斯特来说,她的外部世界充满了“威胁性的他者”——前夫奇灵沃斯、老牧师约翰、小镇上的人们,相比之下海斯特是处于劣势地位的。海斯特是一名受众人唾弃的“通奸妇女”,在这种身份下,她“颠覆”不了宗教的权威,但是宗教对她产生了“抑制”,让她别无选择地接受这种惩罚。

    海斯特与时代背景下清教徒笃信上帝和禁欲主义的主流社会意识截然不同,但与此同时,她鲜明的人格形象也由此塑造而生。她没有对自己的行为悔恨,反而更加向往幸福。海斯特不理会旁人的指指点点,反倒还愿意帮助他们。久而久之,她胸前的A字不再是罪人的代表,而是那个美好的名词—— “天使”(Angel)。海斯特最终变成了一个勇敢善良,乐于奉献的新的形象。在与当初受到周围人们的耻笑的背景下,海斯顿巧妙地颠覆了她的对立面——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清教教义所具有的优势,以她坚韧不拔、无私宽容的精神完美胜出,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认可。

    格林布拉特认为,“自我”的型塑力量“既来自种种外在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抑制与颠覆,又来自于内在的心理与知识结构的呼应与感化,这是一种多重的、复杂的、充满种种潜在社会力量的动态过程。”海斯特的成功“转型”不仅有外在的推动力,更是在于自我本身的作用。海斯顿进行“自我型塑”和“协和”,展示了她如何走出“通奸”的负面形象,在众人面前重新树立起充满光芒的“天使”形象。

    二、海斯特“权利的即兴运作”

    女主人公海斯特虽然身边充满“威胁性的他者”,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她在“自我型塑”的基础上大大发展了对自己有用的因素,这种策略可以被理解为格林布拉特的“协和”手段,也就是“权利的运作”,即“对先在的政治、宗教,甚至心理加以蓄意把握,使之对自己有用”①。海斯特身上的红A字是耻辱的标志,因此被小镇上的人们所熟知。她把握住人们对她格外关注的心理,利用了鲜明的红字标识,标识了她的身份,海丝特竭尽全力地帮助穷人、病人和不幸者,哪怕她的帮助换来的仍然是她的“丑事”被悄悄地“抖搂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这个“助人为乐者”渐渐有了同情,在作品的结尾,海丝特胸前的红字“A”已不再是罪孽的烙印,而成了天使的标志“Angel”;除此之外,由于海斯特曾经被公众唾弃的经历,她反而赢得了大家更多的信任,人们愿意向她倾诉,并且相信,经历过这般重大苦难的人更能够给出有效的建议,最终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除了对心理加以利用之外,海斯特还利用宗教进行“权利的运作”。珠儿表现出的种种具有“清教徒所否定的一切自然品质”,珠儿任性,对威尔逊牧师提出的问题予以拒绝,并宣布自己是母亲从牢门旁边的野蔷薇丛中摘下来的。珠儿怪异的举动令这些神职人员惊愕万分,基于对珠儿“眼下的堕落以及未来的命运”而担忧,州长差点儿剥夺海斯特的抚养权。海斯特据理力争,她借宗教的名义称“珠儿给了我生活的勇气……我能够带珠儿去天堂!你们不能夺走她! 我宁愿先死掉。” ②

    三、结语

    海斯顿在压力下没有停止对真爱的追求,她在争取自己的权利的同时也感化着充满压抑和束缚的社会,最终实现了个人身份的蝶变。小说中海斯特的性格具有一定的矛盾性,既有独立反抗性的一面,又有人性脆弱和妥协的一面,她既受到了清教伦理的束缚,但又无法摆脱这种传统,面对外部环境的种种压力,她最终完成了自我型塑,但这一自我型塑過程更显悲情,也更令人沉思。

    注释:

    ①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②霍桑.红字,余士雄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128页.

    参考文献:

    [1]霍桑.红字[M].余士雄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128,90,212.

    [2]何志敏.教长的“自我型塑”与“黑面纱”的协和——评《教长的黑面纱》[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专刊,143-144.

    [3]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