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问题初探

    陈慕兰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而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主体力量,承担着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教师资源的重要任务。目前,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途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针对这一现状,陕西理工学院以“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试点,力图使高等师范类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高等师范教育;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4-0070-02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步步深入,教育方针提出要“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基础教育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随之改变。针对当今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与人才输出的现状,陕西理工学院及时进行改革,出台了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并组建了实验班,着力培养“卓越中学语文教师”。[1](P.11)以亲身实践经历,实验班学习的心得与体会,来浅谈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问题。

    一、高等师范教育在对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高等师范院校现阶段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有着诸多问题,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只培养出“合格”毕业生,导致师范生的专业知识素养不达标

    有些高等师范院校迫于一些综合类院校参与师范生培养的压力,导致部分高等院校在竞争中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就培养的目标定位来说,现阶段整个高师院校包括综合类院校对师范生培养目标定位很低。一些院校长期以来把“合格”作为师范生培养的目标,但依据目前社会的就业压力与人才需求状况而言,这样的目标培养下的人才已经是不能被社会认可的,甚至有人预言,再过几年,我们培养出来的师范生只能被称为“合格的毕业生”,这样的趋势,只会使得高等师范教育在不久的将来陷入到尴尬的境地。邓小平同志很早提出,我们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但如果我们只是以“合格”的标准去定位师范生培养,必定不利于教育的现代化,很难去与世界接轨和竞争。[2](P. 7-19)根据当今时代要求,我们需要的是那种专业素质强、综合能力过硬的高标准人才,这样才能满足社会需求与发展。

    (二)理论重于实践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师范生提高师范技能

    师范生的培养,突出的是“师范”,在整个培养模式的制定与运用上,都应该有师范特色。但是目前,在整个师范生培养中,我们总感觉师范特色不明显,我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很多学生抱着“60分就好”的心态去学习,教师为了教学考核而把考试作为目标,这就造成了教为考服务的现象,老师大量的念笔记,学生大量的背笔记,考完试就什么都不会了;二是学校即便开设几门例如教学论的课程,也大都是重理论而轻实践,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不够紧密,没有操作性,即便有些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实习,但是形式较为单一,时间很短,次数很少,往往取得的成效很差。对于这种“照本宣科”式的讲述以及“理论重于实践”的方式,师范生的培养必然很难凸显出自身的特色。[3](P. 62-63)

    (三)部分师范生对自身定位不准确,不能以一个准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作为一名师范专业的学生,基础教育的后备力量。师范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并具备广博的人文素养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这样才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当今部分高等师范院校里的师范生的现状却是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从事基础教育兴趣不浓、师范意识不强、核心技能不精。相当数量的师范生对自身的职业定位并不准确,要想改进当前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不上的问题,高等师范专业的学生必须从自身开始反省,端正学习态度,扎实刻苦以一个“准教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

    二、陕西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实验班的建设

    (一)加强知识构建,夯实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在实验班学生培养上,大力夯实学生的专业功底,通过对专业课程和教育课程的科学优化,开设了大量与中学语文良好对接的专业主干课程,例如: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美学概论、基础写作、逻辑基础、心理学、教育学、语文教学论、教师技能等。对于这些主干课的讲授,文学院对实验班配置了全部的优秀教师资源。在课时安排上,这些课也是课时安排较多,比重较大的,比如我们所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必修课,在课时安排上,1-6学期中每学期安排了48小时课时,总学时为288个学时。开足主干课,正是为了使学生打牢专业基础,确保所培养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专业素养。加强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还应强化学生师范核心技能培养。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在制定实验班培养方案时,就要求通过专业阅读训练、口语表达训练、写作能力训练、师范技能训练,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储备量,提高学生书写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实际培养中,文学院大部分教师参与编写了《文学类专业学生书目导读》、《文学类专业素质教育讲演录》等书,并下发给全体学生,通过对这类书的学习,学生整体的阅读面拓宽了;文学院还聘请了陕西师范大学等众多高等院校教授以及西安铁一中、汉中中学等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来校作报告,让同学们能够从他们的经历中领悟到作为老师的宝贵建议和经验。

    (二)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优化师范生培养实践体系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验班以培养学生师范能力为指向,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为契机。加大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将老师讲授与师生研讨相结合,将听课与动嘴、动手、动脑相结合,在课堂讲授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教育见习、教师技能强化训练等实践内容和实践环节,每周的晚自习都会有五至六名学生在班级试讲,定时请几位老师作为评审,找出优点和不足,同学之间取长补短;中文S1201班是第一届实验班,作为其中一员,我们已经在大学二年级的第二学期进行了为期三周的教育见习环节,我们走访了汉中当地的重点中学,例如汉中中学、汉台中学、龙岗中学等。我们走进中学课堂,听取了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回到学校后第一时间与班级同学进行交流,见习取得了巨大的收获。根据培养方案,今后每学期将会有一次教育见习,同时学院也加大了实践教学周数,将教育实习时间由原来的8周增加至18周,并且进行顶岗实习。

    (三)加强师范教育的内涵建设,培养职前教师的创新能力,突出师范专业的专业定位

    师范专业要按照教师培养专业化的要求,立足于专业的本身特点,完善专业内涵建设。要在知识标准、能力标准和素质标准三个方面去建设、去完善。在内涵建设时,要有宽文化、厚基础的理念,要有像钱学森先生所提出的在“大成智慧学”背景下,培养出大智大德的、全面而优秀的学生的目标。在课程设置中有轻重,辅之以一些讲座、见习等实践活动,同时指定一些必读书目,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很好的保证了文化面的拓宽和学生专业基础的夯实。在内涵建设的同时要注入特色意识,彰显专业个性和特色。[2](P. 2)例如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经常组织并指导学生举办课件制作大赛、诗文朗诵大赛、师范生技能大赛、写作大赛、演讲赛、辩论赛、优秀毕业论文答辩等活动。尤其是师范生技能讲课大赛,文学院从2006年至今,已经举办了8次,每次活动,都是精心准备。文学院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参与其中,从大赛的方案制定,赛前的各个环节的安排,到初赛、复赛,学生积极踊跃参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讲课能力,同时也在文学院营造了热爱师范教育、争做好老师的良好氛围。而且,文学院的这种活动,也影响了学校对师范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从 2010年开始,学校也围绕师范生的技能,举办了“未来之星”师范生技能大赛,在全校范围内,强化了师范教育的培养力度。

    三、高等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未来思考

    改革试点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问题。一些师范生到了实习单位并不能适应基础教育的教学,她们有一肚子的理论知识却倒不出来,或许被学生的问题搞得下不来台,课堂气氛严肃,无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中小学生失去了对课堂与老师的期待,也随之减少了学习的兴趣。这是基础教育学校对“准老师”和“新老师”最大的担忧,尤其是那些在高等师范院校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她们往往会遇到这种问题。我想其中的原因还得回到我们如今的高等师范教育中来。前文提到,一些师范专业的老师为了教学考核而把考试作为目标,上课大量的念笔记,学生大量的记笔记,为了使学生考出比较高的平均分,一些老师在考前为学生们“划重点”,并承诺只要把卷子答完就给学生及格的分数。这使得大学考试成了一次记忆力的比拼,谁在短时间内记得快记得全谁就能拿高分,而全然不顾从学期初就开始踏实学习的“老实学生”的感受。而最后的结果也往往都是,考完试又把知识全部还给课本和老师了。如此往复,学生们看起来也上课做作业,参加期末考试而且最后还取得了高分。但实际上全部掌握了所学知识的学生并不多,能把所学知识加以灵活运用的师范生更是屈指可数。

    每年国家对高等师范教育花费了很大的心血,面对如此入不敷出的现状,从事高等师范教育的领导和一线教师们应该好好反思,为未来高等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方案进行及时的修正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钟启全.为了未来教育家的成长: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创新的课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1,(18).

    [2]许杰.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成效、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14,(10).

    [3]叶澜.一个真实的假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辨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2).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