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艺类图书主题出版的若干思考
秦雯
摘 要:主题出版是一个永恒的、开放性的课题,是出版人积极投身强国战略并在实践探索中思考的结晶,推动我国图书出版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有力地向世界发出了中国声音。文艺类出版社在主题出版方面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地位,成为主题出版中独当一面的生力军。文艺类出版社将主题出版与文学、艺术类作品有机融合,进行选题的策划和开发,寻找到差异化和异质性的突破口,取得了巨大成绩。
关键词:主题出版 文艺类出版社 文艺作品
主题出版从概念到实践凝聚了众多出版人辛勤探索的汗水,是出版人积极投身强国战略并在实践中长期思考的结晶,其中也包含了文艺图书出版人的不懈努力。这一概念从萌发、探索、结果到成为出版人的理念与自觉行动,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但脉络清晰的过程。自2003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倡导实施“主题出版工程”——“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就一些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会议、重大节庆日而进行的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以来,主题出版经历了从上而下与从下而上的提倡、摸索与验证的过程。随着它的本质、特点、规律的日益明晰,主题出版逐渐落地扎根,开花结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推动了我国图书出版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一大批优质图书满足了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一种充满正能量的激昂的中国声音萦绕在地球村的上空。
一、主题出版:一个永恒的课题
主题出版是出版人落实强国战略的具体举措,与强国战略高度统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与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新需求、新期待高度统一,与中国梦高度统一。它是摆在出版人面前的一个永恒的课题,是出版业繁荣发展的永恒主题之一。在这一概念被明确提出之前,虽未形成行业共识,但一些出版社,尤其是一些有远见的中央单位直属出版社和地方出版社,已经在践行着精品出版的理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正是由于长期秉承精品出版理念,为主题出版的蓬勃发展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主题出版物无疑是精品出版的升华,是优中选优,是精品中的精品。这一概念萌发之时,正值出版行业文化体制改革的试水期,出版行业总体尚处于“低端混战”的阶段——出版物的数量屡创新高,质量却乏善可陈,只有那些一直坚持精品出版的数家出版社独领风骚。主题出版逐步兴盛的十几年间,正是作为文化体制改革领头雁的出版行业经历改革的试水期、发展期和深化期的完整过程,出版业逐步走向了“高端突破”——而能顺利实现“高端突破”离不开主题出版理念的强劲推动。完全可以这样说,正是主题出版为出版行业文化体制改革坚定了信念,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规范了步伐,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出版物,唱响了中国精神。历经16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操作,主题出版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之前的强调以政治为中心的“主题”,转变为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等诸多领域的“主题”。随之而来的变化是,之前多以政治读物、政策读本为载体的主题出版出现了涉及文学、文化、教育、艺术等多样态多形式的主题出版新气象;主题出版从之前的多为特定读者群服务的“私人订制”发展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全民阅读盛宴。这样的主题出版不仅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双重效益的带动下,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形成二者的良性循环。近年来,国家对意识形态领域日益重视,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好中国故事成了出版人的崇高愿望和一致追求。讲好中国故事,对于出版人来说是一个极佳的切入口和风口,更容易切入符合国家战略的主题出版,也更容易找到市场的风口。在政策的激励和市场的积极反馈下,各出版社对于主题出版的热情高涨,据《人民日报》发表的《今年主题出版又是丰收年》一文统计,2019年我国有534家出版社申报主题出版选题1856种(其中图书选题1669种,音像电子出版物选题187种),比2018年的1545种(图书选题1340种,音像电子出版物选题205种)增加20%。可以说,随着出版人对主题出版的本质、特点与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入,主题出版已经从开始的某一类型出版社的“独乐乐”变成了各类出版社的“众乐乐”,已经变成中国出版人的主动追求与自觉行动。
二、主题出版:一个开放性命题
主题出版是一个应时而生且不断自我发展、不断创新的开放性命题。它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又和世界紧密相连。它诞生之初,被党和政府寄予了厚望,但很快就化作出版业的自觉行动——积极主动对接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战略,唱响时代主旋律。回响很快传来,那是全国读者的掌声与赞美声。从上到下,优秀的主题出版物为出版社带来了很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极大地提升了出版社的社会与市场影响力,而这又反过来激励了更多的出版社与出版人投入到对主题出版的深入探索中去。各地关于主题出版的研讨会,各种报刊上关于主题出版的文章,纷纷涌现,甚至一些高校开始在新闻出版专业内开设主题出版的课程。主题出版的内涵进一步拓深,主题出版的外延进一步拓宽,主题出版的规律进一步明晰。而这些探讨都不拘泥于形式,不局限于角度,都是为了做深、做精、做好出版这篇大文章。这既是中国出版业的神圣使命,也是各家出版社的差別化竞争战略。主题出版的开放性是出版业大讨论中的核心话题。经历了16年的发展,在“三个统一”指导下的主题出版逐渐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开放性特点。一是视角多元。主题性从来都不是一种局限,而具有极高的开放性。主题出版需要宽阔的视角,其中的各种视角既包括以往政治类的专业角度,也包括当下从文学、艺术、教育,甚至融合发展等进行切入的新视角;既包括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也包括放眼世界的视角。二是形式多样。主题出版鼓励创新,无论是各种体裁和题材,各种新媒体新手段的融合,各种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都会为主题出版添砖加瓦、增光添彩。三是时空多维。“主题出版+N”为出版人策划、编辑出版广受读者欢迎的优质出版物预留了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与主题出版的现实性、敏锐性、主流性等特点相比,主题出版的开放性更为集中体现了其深厚内涵,是其强劲生命力的不竭源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主题出版的生力军中,与其他类型出版社相比,文艺类出版社有着天然的优势,主题出版的开放性、现实性等特点在文艺类出版社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和发挥。由于我国的出版机构诞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省的地方出版社在出版方向上具有雷同且拘谨的专业分工,基本一色的人民、教育、科技、古籍、美术、少儿、文艺等。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出版行业跨省跨行业并购整合、各省出版集团的统筹运作等,以往壁垒分明的较为僵化的状态略被打破,但尴尬依然存在——作者与读者资源有限,特别是地方科技、古籍与美术类出版社尤其如此。文艺类出版社则因为两端丰富的资源——丰富的作者与读者资源,在主题出版方面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地位。文艺类出版社擅长的文学艺术类图书,将主题出版的內涵寓于可读性强的小说中或新颖活泼的曲艺中,接地气,富有浓厚生活气息,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对于读者有着极强的天然的亲和力。
三、文艺类出版社是主题出版的生力军
文艺类出版社是主题出版的生力军,肩负主题出版的责任相较其他专业社更大。在图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安徽文艺出版社,虽然身处一隅,摆脱不了地方社的各种资源和品牌上的相对劣势,但也有着自己的优势:长期坚持的精品战略为出版社积累了可观的作者资源与市场影响力,锻炼了一支编辑出版队伍,而其所在的安徽是一个尚未充分挖掘的底蕴深厚的文化大省。安徽文艺社敏锐地意识到主题出版是一个可以做大做强的突破口,尤其是在文学类、文化艺术类、地方教材的选题策划与图书出版方面,文艺社具有较强的资源和优势。于是,安徽文艺社制定了自己的中长期主题出版发展战略,从资金投向、人员调集与培训、组织结构调整、激励制度改革等方面保证战略的有效落地,尤其是倾力打造一支政治意识敏锐、执行能力强的编辑队伍,紧紧围绕“思想的主流性、艺术的感染力”,全力开发主题性图书产品。十余年的实践,主题出版的意识已经在出版社深入人心,积极性与主动性空前高涨,新闻联播、新华网、人民网、学习强国,党和政府的各类政策、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等,都成了该出版社编、印、发人员共享与讨论主题出版动向的日常热门话题。同时,在实践中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在文学类主题图书出版方面突出“三个准确把握”。该社编辑经常下沉到各地市,积极引导优秀作家准确把握党和国家所倡导的核心精神,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准确把握主旋律与感染力,投入到社会生活、人民生活之中,创作出陶冶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优秀作品。短短几年就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并显著提升了出版社的行业影响力。《美丽的村庄》《四面八方》《新安家族》《梦焰》等一批反映社会主义新时期以来人民生活与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创图书分别荣获中宣部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并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其中2017年出版的军旅作家张子影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试飞英雄》,以极富感染力的笔触刻画了我国空军中一支具有特殊性的代表战队——试飞员,凸显出这支战队不畏牺牲、勇于拼搏、顽强战斗、不屈不挠的军人风采。作品出版后在社会各界引起轰动效应,央视等各大权威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图书出版不到一个月便首版脱销。该书先后入选2017中国好书主题出版类图书、2018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遇见的50本好书、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第七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安徽省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累计印数已超过5万册。2019年,该社出版的由山东著名作家赵德发创作的长篇小说《经山海》再获殊荣。小说塑造了一个在临海农村基层工作的女干部形象,讲述了她发展乡村文化、开展深海养殖、为引进高铁动员拆迁等一系列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从点滴中反映出乡村社会人们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巨变。该书入选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并获得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第二,在文化艺术类主题出版方面强调“三个着眼”。文艺社积极追踪国家社科基金等重大项目,主动联系各高校与社科研究机构的专家,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着眼于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局,着眼于向人民群众、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与时俱进,去粗取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中国徽班》《陆洪非、林青黄梅戏剧作全集》分获第一届、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西方科幻文论经典译丛”、《中国天机》《二十世纪戏曲学研究论丛》荣获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特别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规模宏大的《昆曲艺术大典》一举摘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此外,还有《中国歌剧音乐剧通史》等艺术项目入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等。文化艺术类主题出版是文艺类出版社的优势和特色,也是和其他类型出版社产生差异化和异质性的突破口。凡此种种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该社对主题出版中长期战略的坚持。
主题出版是一片蓝海,主题出版无处不在,大有可为。安徽文艺社在推广和维护音乐等地方教材的过程中,敏锐地察觉到各地市对主题出版物的旺盛需求,策划并组织编写了一批满足客户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受到了各地市的广泛欢迎和读者的赞誉。如目前已开发出了专供合肥市和马鞍山市中小学使用的《“戏曲进校园”普及读本》丛书,以及为马鞍山市中小学生编写出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丛书:精神家园》等。这些主题出版图书切口小,针对性强,通俗易懂,且为读者喜闻乐见,弘扬了传统文化精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安徽文艺出版社主动将目光投向了以新媒体的力量赋能主题出版,投向了主题出版图书的“走出去”。在长期的主题出版实践中,通过对主题出版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不断摸索和认识的加深,安徽文艺出版社正以崭新的自信的姿态,承担起作为国有文化企业的责任,立体地、全方位地推进主题出版,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四、结语
主题出版,在中国出版人眼里,早已不仅仅只是一种传播和宣传手段,它已经变成出版人时刻秉持的理念,是出版人投身强国战略的实践,是出版人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是一个值得终生钻研的永恒课题。综观新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历史,甚至可以这么说,什么时候重视了主题出版,出版业就会一片繁荣昌盛;什么时候忽视了主题出版,出版业就乏善可陈——更谈不上双效合一、文化传承的责任以及为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助力。从主题出版概念萌生之初,各中央直属出版单位和地方人民出版社的积极探索,到主题出版概念提出后,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努力践行,到当下由主题出版这一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演变而引发的全行业对其深入探索,主题出版正在从政府的倡導与引领转变为出版社积极主动的追求,主题出版正在从诞生之初的那种概念性的单一而严肃的颜色蜕变成鲜艳的缤纷多彩,主题出版图书市场正日益成为极具诱惑力的蓝海。主题出版的本质、特点、规律日益明晰而彰显,主题出版正在对出版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引领性、指导性和纠偏性的重大作用。它越来越成为出版业改革的原动力,成为出版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力,彰显了我国出版业的鲜明的中国特色。主题出版日益深入人心的十几年来,无论是从各大媒体的年度畅销榜来看,还是从各种重大奖项的获奖图书来看,文艺类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都可以说占据了半壁江山,而这其中基本都是经过出版人精心策划、长期打磨的主题性图书产品——大众化的题材与体裁、极易深入人心的感染力,使文艺类出版社占得了先机。文艺出版社在主题出版方面有着极为广阔的空间,必须且有能力承担起对接国家战略、讲好中国故事的主题出版主力军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张健.今年主题出版又是丰收年[N].人民日报,2019-08-06.
[2]李建红.主题出版的三大规律[N].中华读书报,2018-04-25.
[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主题出版研究院.主题出版发展学术报告(2019)[C].杭州:首届主题出版学术研讨会,2019.
[4]范军.主题出版的“意义”与“意思”[J].出版科学,2017(3).
[5]康旭彤.文艺社如何做精“主题出版”[EB/OL].http://www.chinawriter.com.cn/GB/n1/2019/0418/c405057-31037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