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任务群解读与教学设计

    刘祥

    

    摘 要 将《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组合为一个教学任务群时,首先需要探究两篇课文在景物选择与描绘中呈现出的各具特色的艺术手法,其次需要品读藏在景物背后的各具特色的情感,其三需要挖掘个性化情感体验中传递出的审美倾向和人生思考。達成三项任务的关键,则在于情境和活动,在于打通两篇课文的意义关联,在对比中发现,在品味中感悟。

    关键词 任务群教学;阅读情境;文本解读;教学设计;审美体验

    【文本课程定位】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两篇散文均为经典型传统课文,在以往的各套教科书中,两篇散文皆被设定为精读篇目,由语文教师引领着学生反复吟诵,逐段赏读。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将这两篇散文整合为一篇课文,用以引导学生探究写景散文中独特之景与独特之情的内在关联。此种整合,体现了任务群学习的新主张和新要求。

    学习这两篇散文时,倘若依照传统的教学法,将两篇文章视作两个完全独立的文本分散鉴赏,则显然有违任务群学习的要求。只有依托必要且真实的学习情境,依照教材既定的学习任务而精心创设体系化的驱动性任务,让学生在特定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发现文中之景、文中之境、文中之情,进而将景、境、情三者与特定时代联系起来,与特定人物的特定价值诉求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这两篇文章的课程价值,使“用课文教”成为真实的教学行为。

    【文本内容解读】

    一、细读文本,感知重点

    当《故都的秋》只以散文的身份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其被关注的重点信息,往往是贯穿始终的“清、静、悲凉”。此三个词汇,不但浓缩了郁达夫笔下各类景物的共性化特点,而且体现着郁达夫本人以及作品中的若干位都市闲人的共性化性格。

    古典诗词中,秋大多具备着“清、静、悲凉”的季候特征,但此种秋色往往只存在于“无枝可依”的旅途之上,或者存在于“无处安放灵魂”的深度落寞之中。大都市的深秋,虽也有落叶纷飞、寒霜覆地,却敌不过市井中无止无休的喧嚣、商铺内你来我往的热闹,故而,古今文学作品中“清、静、悲凉”的秋,往往与大都市无关。

    郁达夫关注的北平,虽是大都市,却是“故都”。故都的色调与滋味,正如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地坛,剥蚀了辉煌灿烂,远离了火热喧嚣,却又从不缺乏卑微生命的自在歌吟。在这样的故都中,无需重整河山的豪情壮志,只需在秋槐落蕊中沏一壶茶,一边闲看庭中扫帚留下的丝丝细纹,一边拖着京腔,唱歌般念叨一句“一场秋雨一场凉”。

    这到底是一种闲散、一分豁达,还是一分颓废呢?一千个读者可能也会形成一千种答案。但不管它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这就是故都的秋,就是故都的景、故都的境和故都的人。这样的生活没有金戈铁马,没有荡气回肠,亦没有管弦呕哑,一如黄昏时分提了鸟笼遛弯的晚清遗老,虚幻却又真实地存在着。

    《荷塘月色》描绘的虽是近乎梦境的月下景象,朱自清的灵魂深处却藏着一份清晰、明亮、艳丽的风光。《荷塘月色》的真正着力点并非“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而是作者心中那个无限风流的江南。1927年的北平,名义上依旧是中华民国的首都,各国使团往来不绝,著名学者成群结队,但这儿终究缺少了文人雅士心中的无尽风流,缺少了挣脱一切名缰利锁之后的潇洒率性。无论是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或者是日常生活、寻常情感,都沾染着太多的俗世尘滓,令朱自清的浪漫诗心无所寄托、无法安宁。

    从情感呈现上看,《荷塘月色》由“心里颇不宁静”起笔,经由“苍茫的月下”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在“独处”中“受用”了“无边的荷香月色”之后,又在蝉声和蛙声的“热闹”中,重新回归“我什么也没有”的现实。此种想要寻求解脱却又无处安放灵魂的悲凉,即使是幻境般的朦胧月色和淡雅荷塘也无法化解或者暂时性遮蔽,只能寄希望于古典诗词歌赋中虚拟的那个艳歌荡漾的江南。存放在朱自清灵魂深处的江南,绝非只能“聊赠一枝春”,而是有着媛女“纤腰束素,迁延顾步”的柔美和“夏始春余,叶嫩花初”的明媚的热闹之处、嬉游之地。这样的江南,清纯甜美如出水芙蓉,不但寄托了文学才子对风流浪漫的向往,而且远离了尘俗世界的万千烦忧。

    二、归纳提炼,突破难点

    如果将《故都的秋》比作榴莲或者臭豆腐,相信很难得到读者的认同。理由很简单:《故都的秋》虽缺乏宏大、明亮、昂扬的特质,但其字里行间的那份“悲凉”或者“颓废”,绝不具备榴莲或者臭豆腐的强大嗅觉穿透力。《故都的秋》拥有的味道,处于至浓和至淡的中间,中庸却又病态,更像是中药铺中的汤剂。此种滋味,健康者或许并不喜爱,病患者却因为与之长久为伴,反而会形成一种心理上的依恋。

    此种病态化的审美,赋予了《故都的秋》以诸多的“不近人情”——

    其一,作品诞生的1934年8月,秋风未起,秋色未染,纵使是更为“北国”的黑龙江,也依旧铺展着夏日的最后火热。但作品中却已经落蕊满地、蝉声衰弱、凉由心生。郁达夫描写的是真实景象吗?或许是,也或许不是。最大的可能性,他只是在描写心中的那份“故都的秋”,而非眼前的真实的北平的8月。

    其二,近十年来惦念着的,总是“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置身北平时却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破屋、破壁、牵牛花、老槐树、落蕊、秋蝉、秋雨、闲人之上。郁达夫真的拒绝热闹、鲜亮与宏大吗?张家口外的贫瘠山村中会有更加落寞、更加清、静、悲凉的景象等候着他,他为何不去那样的地方寻觅更浓的悲凉秋味?

    其三,“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凭什么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只有“一丝一丝”的日光漏下来,说明树叶依旧十分茂密。真正的“十分秋意”,该是枝头叶尽,日光朗照。

    其四,“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这说来便来、说去便去的雨,分明是夏日的阵雨,哪里需要感慨“一层秋雨一层凉”?

    一切的不近人情,最终只能解读出一个答案:心中已秋。郁达夫在作品中描绘的,全部是“有我之境”。他用灵魂深处的极端“小我”的审美偏好充当滤镜,过滤掉所有的生命暖色,只愿意留下些微冷寂,涂抹在故都荒凉破败的断壁残垣之上。这,便是郁达夫所说的“颓废”。

    《荷塘月色》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颓废”。因为此种“颓废”,朱自清才会在夏日的夜间同样滋生出“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溶溶月色、淡淡荷香并不能医治朱自清灵魂中的孤寂与悲凉,于是他在荷塘月色中看到的,依旧有“鬼一般”的灌木黑影,有“阴阴的”“像一团烟雾”的树色,有无精打采的路灯光。

    如果要比较朱自清和郁达夫二人的“颓废”差异,便是郁达夫欣赏并刻意追求“颓废”,将其视作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而朱自清则力求用江南的明艳与风流抗拒“颓废”,渴望成为摇着轻舟一边伴随着美女采莲、一边唱着艳歌嬉戏玩乐的阳光青年。遗憾的是朱自清只能在幻想中挣脱那些凡俗的各种羁绊,一旦梦醒,依旧只能回到不得不颓废的现实人生中。

    好在两个人心中都依旧有梦,手中都依旧有笔,于是,他们的“颓废”便仅只是一种审美倾向,而非生命本真。

    【教學设计】

    一、设计理念

    将《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组合为一个教学任务群时,首先需要探究两篇课文在景物选择与描绘中呈现出的各具特色的艺术手法,其次需要品读藏在景物背后的各具特色的情感,其三需要挖掘个性化情感体验中传递出的审美倾向和人生思考。完成此三项任务的前提,在于学生依照特定的学习情境而开展真实的自主阅读。适宜的学习情境和有效的任务驱动,是完成该任务群学习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走进文本,发现课文选景、绘景的独特之处。

    2.走进作者,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感知文本情感与创作目的。

    核心目标:

    3.走进文化,寻找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拓展目标:

    4.走进心灵,用文字抒写阅读感悟。

    四项目标中,目标1、3为教学重点,目标3为教学难点。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任务

    师: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但景有好差之别,情有真假之分,只有景情融合,才是佳作。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两篇经典写景散文,去探究文本中景物的好与差、情感的真与假。这节课需完成三项学习任务:走进文本,提炼两篇课文中的景物;走进作者,感悟两篇课文中的情感;走进文化,发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提示】“用教材教”需要将教材中隐藏着的教学内容提取出来,交给学生去研读。该导语的价值正在于此。强调景与情的好差真假,既让学生知晓本课时的学习要点,也促使其在阅读中形成初步判断。明确三项任务,更是为了直击目标,让整节课的活动始终处于有的放矢的状态中。

    (二)走进文本,完成任务一

    活动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面对任何一种景象时,观赏者的学识、情感、价值观等,都会影响其发现、感悟与表达。同样是置身古老的北京城,郁达夫和朱自清分别发现了哪些景,生成了哪些情?两人在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自读体验,填写下表。

    【提示】填写表格的价值在于熟读文本并依照要求提炼相关信息。该任务需给予较为充分的自主阅读的时间。各自完成后,还需组织合作交流。该活动教学用时需10分钟。

    活动2 两篇文章各自采用何种方法将各种景物串联为一个整体?从两篇文章的选材与组材中,可以收获何种写作启示?

    【提示】此活动是上一活动的延续与升格,目的在于了解写景散文线索设置的特点与功用。《故都的秋》需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总分结构,抓住“清、静、悲凉”这一总纲带动全文的景物;《荷塘月色》则需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虚实结合,在“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的对比中,体悟两种不同的景象。注意:《荷塘月色》中,“荷塘月色”和“采莲嬉游”两种景象对应的,正是冷、静、独处和热闹、群居。朱自清显然更爱的是后者。

    (三)走进作者,完成任务二

    活动3 如果让郁达夫写作《荷塘月色》、朱自清创作《故都的秋》,是否依旧会这样选景、抒情?请结合你对两位作者的认知作简要分析。

    【提示】此活动建立在对两位作者拥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前提下。可能多数学生不熟悉郁达夫,但对朱自清不陌生。开展活动时,可将朱自清《春》和郁达夫《故都的秋》进行对比分析。两文均描绘了五幅图画,朱自清立足于宏观景象,所写景物以暖色调为主,致力于呈现积极的、富有生命活力的特征,传递的是昂扬乐观的情感;郁达夫立足于细微物象,呈现冷色调的景致,体现的是极端个性化的、具有鲜明的“颓废”色彩的情感。

    活动4 《故都的秋》中,郁达夫感叹“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从这句话中,你能够捕捉到哪些写作信息?《荷塘月色》中有没有此种“颓废”?

    【提示】此句属于典型的强加因果。“颓废色彩”和“颂赞秋”之间并无必然的逻辑关联,而且“颂赞”的对象也极少指向“颓废色彩”。至于“有些批评家”,则极可能就是郁达夫自己。郁达夫写这个句子的作用,在于将原本极端个性化的情感表达上升为中国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的共性化情感体验,为文章中的情感寻找理论立脚点。注意,郁达夫笔下的“颓废”并非日常生活中所言的颓废,只是一种指向悲凉、冷寂、落寞、失望的情感表现方式,绝非生活中的自暴自弃。《荷塘月色》中,同样存在此种情感。

    (四)走进文化,完成任务三

    活动5 请以《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为例,结合学习过的其他文学作品,探究“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的合理性。

    【提示】极少有人天生抑郁,所有的“颓废色彩”都来自生活的强行涂抹。从古至今,绝大多数中国文人学士都挣扎在“入世”与“出世”的矛盾纠葛中,一方面渴望建功立业,“留取丹心照汗青”,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内耗于各种争斗、各种利益冲突中,被权术玩弄于股掌之间。相比較而言,昂扬向上的时代,文人学士也多积极乐观,比如盛唐诗人群体。但盛唐只有一个,绝大多数情况下,中国都处于乱世。

    郁达夫为何“颓废”?其一在于幼年丧父后的清贫生活,其二在于多年留日中遭遇的屈辱,其三在于从日本接受的“物哀”美学,其四在于乱世之下的灵魂无处安置,其五在于诗人气质带来的个人情感挫败,其六在于1926年时一个儿子在北平病逝。诸多因素汇集,自然很难让郁达夫成为乐观豁达之人。六种因素中,国运时事为根本原因。

    (五)走进心灵,抒写阅读感悟

    活动6 给郁达夫写一段话,表达对《故都的秋》的个性化认知。可探究其写作特色,可表达对其情感的理解,亦可与之探讨关于“颓废色彩”等问题。语言要有诗意,最好能用诗歌的方式呈现。

    【提示】此活动侧重于检测学生对《故都的秋》的多层面的理解与感悟。语言要求则强化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引领学生借鉴两篇文章中的优美语言,学会精准表达情感。

    教师示例:《致郁达夫》

    当西山的红叶和秋槐的落蕊/共舞于依旧天高云淡的秋/悲凉,不过是一份前置的忧伤/就像提前到来的秋风秋雨

    故都的喇叭花/吹散了夏日的温暖与明艳/疏落的秋草/在衰弱的蝉声中颤栗/扫帚留下的细纹/也因等待而日渐落寞

    好在你来了/携着清静与悲凉姗姗而至/天色碧绿,驯鸽翱翔/你持一碗浓茶/将一份颓废/诉说得悠长悠长

    我能理解你的忧伤/岁月喑哑过你的嗓音/便不必再对嘹亮存在奢望/你的季节中没有春夏/只能在萧索中存放理想

    今天,我在南国的秋色中吟唱希望/如果你能来到当下/定也不会再讴歌苍凉/所有的颓废/不过是时代的底色/今日的秋色/已胜春光

    [作者通联:江苏仪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