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所映射的墨西哥和中国文化异同

    徐珍 毛嘉薇

    【摘 要】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以墨西哥独特的亡灵节为创作背景,讲述了墨西哥小男孩米格在梦想与家人的不断选择中成长的故事。本文从中国观众的视角出发,重点分析电影中映射的墨西哥和中国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认同,让观众了解异域文化的不同风情,拓宽跨文化视野。

    【关键词】《寻梦环游记》;墨西哥文化;中国文化;文化差异;价值观认同

    中图分类号:J905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2-0062-03

    在當今世界的电影产业中,动画电影正以其特有的优势与魅力快速发展。动画电影无需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来进行场景拍摄,且具有强大的想象力,能够形象、生动地表现人物甚至动植物的内心独白。2017年10月,一部名为Coco(译名《寻梦环游记》)的动画电影在墨西哥率先上映。该片由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以墨西哥“亡灵节”为故事的时间背景,在墨西哥亡灵节前上映,而后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除此之外,该影片还获得多项电影奖,其中包括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动画长片奖。然而,《寻梦环游记》的成功绝非偶然,其将人类所具有的普世情感与意欲向观众传达的墨西哥文化十分巧妙地进行了融合,让观众对墨西哥文化产生新的认识和认同。

    一、剧情简介

    《寻梦环游记》讲述了一个出身于鞋匠家庭的墨西哥小男孩米格在梦想与家人之间的不断选择中成长的故事。影片的开场就以万寿菊和祭台暗示了亡灵节的时间背景,接着以悬挂在绳子上的剪纸动画和主人公米格的旁白讲述了米格的家族史。米格的高祖父埃克托曾经为了音乐梦想而抛妻弃女、远走他乡,却在思念妻女准备回家时,被其好友“歌神”德拉库斯下毒谋害。米格的高祖母伊梅尔达从此禁止子孙后代接触音乐,并独自一人拉扯大了可可(米格的曾祖母),以制鞋手艺为生,代代相传,而可可也失去了父亲。但是,米格十分迷恋音乐,不想成为一名鞋匠。他认为自己似乎和歌神有某种联系,只要家里人不阻拦他,他也可以成为一个像“歌神”一样伟大的音乐家。在亡灵节才艺大赛当晚,米格被 “歌神”的一句格言所鼓舞,不顾家人的反对,偷了“歌神”的吉他,意外地进入了人死后才去的“亡灵世界”。米格在这里见到了自己的祖辈,他们的照片都摆在家里的祭台上,除了埃克托。在“亡灵世界”的家人想方设法把米格送回人间的途中,米格误打误撞地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自己一直崇拜和敬仰的“歌神”是个伪君子,不仅谋害了埃克托,还夺走了本该属于埃克托的荣誉。同时,米格也认识到了“什么都比不上家人重要”,并后悔自己顶撞了家人。最后,米格和祖辈们一起揭开了“歌神”的伪面具,“歌神”被大钟压死。米格带着家人的祝福回到现实世界,凭借埃克托写给可可的歌《请记住我》唤醒了可可的记忆,补上了祭台上残缺的照片,埃克托在“亡灵世界”得以继续存在。次年的亡灵节,音乐不再是诅咒,米格的大家族圆满地相聚在一起,唱着歌,跳着舞,带给观众满银幕的幸福感。

    《寻梦环游记》以新奇的视角,结合墨西哥的异域文化,传达了与中国文化截然不同的生死观,同时又有着与中国文化相似的价值观,重视家人与亲情。

    二、电影中映射的墨西哥和中国的文化异同

    (一)不同的生死观。电影《寻梦环游记》的灵感来自于墨西哥的亡灵节,亡灵节是以印第安土著文化为主导的印第安文化和西班牙文化结合的产物(贾驰,2017:41)。墨西哥人认为人的死亡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是自然死亡,即生物学意义的死亡;第二层是尸体被埋葬,即社会公布的死亡;第三层才是真正死亡,即再无生者记得逝者(杨晓林,2018:25)。因而每年的亡灵节(11月1日和2日),墨西哥人相信逝去的亲人会重新回到人间,踩着撒在地上的万寿菊花瓣回家与生者团聚。在影片中,制作人巧妙地利用了墨西哥人的这一传统文化,构建了一个瑰丽奇幻的亡灵世界及亡灵的生存法则:活人世界必须有生者能够记得逝者,一旦一个亡灵被了解其生平的生者遗忘,他就会在亡灵世界魂飞魄散,永无机会与家人团聚。正因如此,才有了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更向观众传达了“什么都比不上家人重要”这一主题。

    在该片中,无论是在活人世界,还是在亡灵世界,绝大部分场景都是暖色调的画面,充满欢乐的音乐与喜庆的气氛。例如颜色各异的动态剪纸、金碧辉煌的广场、撒满万寿菊花瓣的亡灵桥、缤纷绚烂的烟花、光芒万丈的巨星演唱会、色彩斑斓的吉祥物爱波瑞吉、灯光点缀的各式建筑等。即使是亡灵骷髅,也是活泼可爱、载歌载舞,丝毫没有给观众以恐怖、阴森的感觉,体现着墨西哥神秘的异域文化和情调。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墨西哥著名作家奥克塔维奥·帕斯曾说:“对于纽约、巴黎或是伦敦人来说,‘死亡是他们永远不会提起的,因为这个词会灼伤他们的嘴唇。然而墨西哥人总把‘死亡挂在嘴边,他们调侃死亡、与死亡同寝、庆祝死亡。死亡是墨西哥人最钟爱的玩具之一,是墨西哥人永恒的爱(贾驰,2017:40)。”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墨西哥人乐观、豁达的精神以及和中国人极为不同的生死观。年复一年,他们欢欣鼓舞地庆祝生命周期的完成,迎接生者与死者的团聚(王郡玲,2016:110)。

    在中国,清明节与墨西哥的亡灵节内涵相似,但节日形式大不相同。“清明”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节日。“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许春清,张咏涛,2012:41)。”清明时节,万物散发出勃勃生机,清洁而明净。作为节日,清明节则蕴含一定的风俗和纪念意义。清明节在每年的公历4月5日左右,是生者追思逝者的缅怀日。而对于中国人,死亡是一个较为敏感或者避讳的话题。从古至今,中国人创造了多种关于死亡的说法,身份不同,对其死亡的称呼也不同。例如古代皇帝的死被称为“驾崩”“殡天”等;诸侯的死被称为“薨”;普通百姓的死被称为“过世”“去了”等;道教称死亡为“仙去”等。谈起死亡这个话题,大多数中国人的情感都是比较消极的。因此,面对清明节这样一个以祭祀为主题的节日,我们不会像墨西哥那般举国欢庆,娱乐活动也仅仅表现于户外踏青这类回归大自然的行为。“中国人过清明节,表现着对祖先的敬畏和感恩。扫墓、祭拜务必恭敬,焚香、叩首更需态度虔诚,整个仪式要由家族长辈主持,气氛庄严静穆,参与者不得稍有怠慢,所谓‘祭祖如祖在,祭神如神在(许春清,张咏涛,20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