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情境中教师是否充当游戏者
吴彩霞
互动发展理论与认知发展理论均强调,自主的活动选择是幼儿建构、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我园近两年尝试开展幼儿自主游戏,希望给幼儿营造一个自由、自主的游戏氛围,让幼儿在游戏中尽情展现自我。然而,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困惑,比如“如何提供游戏材料”“教师怎样观察游戏”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阅读了《小游戏大学问》一书,以下就“自主游戏情境中教师是否充当游戏者”这一困惑,谈谈我的读书体会。
现场—— 我当游戏者
今天中、大班向家长开放游戏,幼儿玩得挺开心,本着不打扰幼儿游戏的原则,我不太介入幼儿的游戏,但是走来走去总有一种隔靴骚痒的感觉。要不要走进游戏呢?不走进游戏,就不能明白幼儿的游戏到底是什么样的,也就不能深入了解幼儿。思考良久,我走进了幼儿的游戏,尝试了游戏者这一角色。
“小医院”里有一个头上包着纱布、手臂挂着的幼儿,我的好奇心被勾起,于是走进了医院,也想体验一下病人的感觉。
我:“医生,我牙疼。”
医生:“你每天刷不刷牙?”
我:“早上刷,晚上不刷。”
医生:“那你早上、晚上都要刷牙。”
我:“可是我现在牙疼得厉害啊,怎么办啊?”
医生:“那你这么厉害,中午也要刷牙。”
我:“只刷牙就行了呀,那我的牙都蛀了,现在帮我处理一下吧。”
幼儿一脸茫然,不知如何处理。
旁边挂号的医生:“拔掉吧,拔了还可以长的。”
我:“不行啊,我都这么大年纪了,拔了长不了了。”
旁边第三个幼儿:“没关系,那就装一个假牙吧。”
我:“医生,现在我的牙这么疼,要打针吗?”
医生:“好的,你去打吧。”
我:“咦?你得开个条子给我啊。”
医生:“什么条子啊?”
我:“医生看病要开药方的,吃什么药,打什么针,以后你备一张纸、一支笔吧,写一下。”
医生:“我不会写字呢。”
我:“那你可以画呀。”
医生点点头。我来到打针处。
我:“医生,我要打针。”
医生:“打什么针啊?”
我:“我的牙疼,打一针牙针。”
医生:“什么牙针啊,我们这里没有。”
我不甘心:“你还是帮我打一针吧。”
医生:“好吧。”
这时候要收玩具了,医生说:“我下班了。”
我还是想逗他一下:“不行啊,我的病还没看好,你怎么可以下班呢?”
医生拿着针筒给我打针,把针筒直接戳在我手上。
我:“你也不消毒啊。”
他连忙找来棉签给我消毒,又打了针。
加入了幼儿的游戏,知道了幼儿们玩的状态,知道了我们还需要补充更多的材料,比如医生开的处方,还要增加科室、帮助幼儿进行经验铺垫,等等。我认为这样的介入是有效的。
阅读—— 教师能否充当游戏者
正当我沾沾自喜时,阅读让我重新思考。
此次阅读的主要内容是:教师是否充当游戏的参与者。书中有一段话:“有些老练的老师认为成人应处于游戏之外,有些则伺机增加材料或提供意见,有些老师常常直接加入,他们认为自己参与游戏既可以跟儿童建立关系,又可丰富游戏的内容。”这段话并没有明显地说哪种做法是正确的。翻看书籍,一个个事例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事是绝对的。
“打电话给米奇”的案例中,老师利用想象的角色扮演,解决了一个假扮孕妇的幼儿遇到的真实困难,让幼儿的剧情得以延展。(适时介入让游戏剧情得以拓展)“别让宝宝死掉”的案例中,老师积极参与游戏,以“那就太令人伤心了”一句话,给了幼儿们价值观的引领。因为这个老师时常是游戏者身份,幼儿们已经习惯了,他们接收到她的关切,将此视为医疗同仁或家人对宝宝的关切,而不是成人冒昧地告诉他们此时该怎么感受,因此他们能够投注全力去治疗。(老师一惯以游戏者身份出现在幼儿的游戏中,幼儿们已将老师看作自己游戏中的一员,幼儿们并不会被老师牵引)“在佛地科逛街”的案例中,老师在团体时间与幼儿们讨论,店里需要什么材料,讨论之后逛街的剧本情节丰富了,扩充了不少需要的东西,但这些都是老师介绍的,夺走了幼儿的主导权。不过老师没有天天如此做,而是偶尔开展这样的活动,第二天商店游戏又变成幼儿们的了,几个星期之后,逛街剧本还是由幼儿们自主自发地执行着。(老师偶尔介入丰富幼儿的剧情,然后仍然将游戏主导权还给幼儿)“野餐”案例中,教师提出建议,幼儿们延迟回应了老师野餐的想法。(成人提出某些建议,但不强求,从容地等待幼儿回应,有关联的想法幼儿迟早会回应)
体会—— 适时充当游戏者
回顾阅读内容,教师并非绝对要或者不要参与幼儿的游戏,而要仔细观察,适时充当游戏者。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观察者!当我想深入了解幼儿的游戏时,总是想以游戏者的身份加入其中来体验、感知继而了解,有时也难免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幼儿。比如我今天到大班看病,要求医生给我开条子(处方)、打针,这些都是我以成人的眼光来要求幼儿。其实幼儿的世界并没这么复杂。再如使用钱币,小班幼儿不用钱,他们手一伸,“好,给了,东西拿去吧”,就走了。中班幼儿自己商量着用钱,不会找钱,三元的东西给人家五元,商量好就卖五元,然后拿着商品高高兴兴走了。这就是幼儿的认知水平,他们不会算账,也不想算账,他们的交易照样能成功。就如医院,没有所谓的内科、外科,更没有牙科,他们照样给病人看病。当幼儿们的生活经验丰富了,游戏自然就会发展得更丰富。游戏是幼儿生活的反映,也是他们认知水平的體现,因此,我们要做的其实不是介入游戏,随意要求幼儿这样、那样,而是要不断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自己发展情节,需要什么材料时,我们及时做好“后勤”工作,以保证游戏的深入发展。
《小游戏大学问》告诉我们:介入游戏最适合的时机是在一开始,当幼儿在幼儿园环境中仍然缺乏游戏点子时,或是当他们缺乏玩教具以及跟同伴一起玩的技巧时。这基本是在3岁,幼儿刚入园的时候。当幼儿变成比较能干的游戏者时,成人就可以少玩一点,转而做较深入的观察与评量。
总之,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角色是观察者,而非游戏者,教师可以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决定是否介入游戏,介入游戏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发展自己的游戏(而非成人的),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那么教师最好不要介入游戏!在恰当时机介入之后也要适时退出,及时将游戏还给幼儿。